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67394386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章节第一章绪论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划分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自然环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补偿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区域经济背景区域文化背景分析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科技条件的评价技术扩散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单一指标(GDP GNP) 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投资环境的概

2、念与分类还有要素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产业的划分 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第八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区域规划的概念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中国战略发展的几次转向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条件第十一章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土地 土地利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第十三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 基础设施的作用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区域给水规划布局 区域排水规划布局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环境基本特征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特点和要求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详细整理第一章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

3、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 以不同的物质与非 物质课题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的基本属性:1、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2、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 存在的。按内在结构划分区域:1、区域空间内部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2、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其功能上的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称为结节区或功能区。按物质内容划分区域:自然地理区域、社会经济区域。按特性划分区域: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保护类区域:1、生态安全保障区;2、能源、矿产、食物安全保障区。以城市为主导

4、的开发类区域:1、都市经济区一一优化开发区,发展重点;2、 人口相关的产业密集区。新世纪区域特性:1、经济上的开放性、分异性;2、文化上的多元性;3、 政治上的法执行与民主性;4、生态环境上的自然性。区域分析:1、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 系的规律。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 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2、区域发展这 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从经济、社会、资源入手);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 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着手,并

5、以三者的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方向和策 略选择论证中判断是非正误的标准)。区域分析的方法:区域比较法、经济学上的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第二章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被人利用并能 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分类:1、根据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地下资源、地表资源。2、根据 国民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3、根据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类等)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 土地等)。4、根据能否再生: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

6、4、多用途性;5、社会 性;6、变动性;7、稳定性。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 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 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 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

7、、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单向资源评价;2、效益评价(投入产出分析法, 使用价值与投入比);3、综合评价(总体评价、相关评价);4、潜力评价。资源评价的步骤:1、确定评价范围;2、确定评价类型;3、确定评价体系 与指标体系;4、评价结果分析资源承载力: 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 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是对该空间内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1、时空内涵; 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内涵。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自然环境:

8、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环境: 是指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 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 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这种大的影响, 它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人类文化的特征和差异,在于自然环境的不同;3、

9、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各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使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变化;4、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5、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1、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单元确定, 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补偿: 是一种使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化环境经济手段, 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

10、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的代价, 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补偿主体: 1、政府补偿;2、市场补偿;3、社会补偿。补偿方式: 1、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障金) ;2、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财政补偿) 。第三章区域经济: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 按照劳动地域分 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1、区域差异:自然差(地理、自然、历史基础),位势差(区域间经济发展 水平现状),趋势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2、区域优势:一个区域做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 条件。3、产业布

11、局的指向性:、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指向;、 消费市场指向;、劳动力指向;、高科技指向;、交通枢纽指向。4、劳动分工规律:部门、行业分工和地域分工。5、区域利益: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由各自的贡献所确定的经济利益。区域特色的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 设施);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与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区域分析的根本目的:寻找区域发展的特色,走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来提升区 域的地位。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1、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 存在差异。2、一个区域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主要由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3、一个区域的

12、人们的消费观念则受社会、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道德、风尚、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信仰、偏好等,它们综合成一个区域的社 会软环境,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市场化水平:1、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 生产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合理性。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耍影响。(永嘉文化之于温州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给水排水设施、能源电力设施、电信通讯设 施、防洪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文化、教育、

13、卫生、体育设施等。区域文化: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所创造的一切 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一一生产规模的 扩大。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情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人口数量及其增

14、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 、人口素质影响 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力结构。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 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 口数量。人口容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 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 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及位置;2、消费标准;3、经 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4、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第四章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

15、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步与革命。技术进步的类型:狭义的技术讲步(硬技术):1、改造设备,应用新设备;2、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3、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4、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5、 降低各种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广义的技术进步(软硬兼备):1、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2、劳动者知识、 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3、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4、提高经济规模; 5、政策的影响;6、管理水平的提高;7、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进步

16、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2、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多样化。3、技术进步还委屈与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科技人力资源: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具规模和素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 域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科技人力资源分析指标: 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 (R&D、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科技活动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从事科技活动 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研究与开发(R&D)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 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三类

17、活动。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后备资源供给水平。研究与发展(R&D经费: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分析:1、R&Dg费总量:区域R&D经费总支出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度量一个区域 R&D舌动规模的重要指标。2、R&DS费分布:R&DS费在各个领域的投入量构成,可以从活动类型、行 业构成、执行部门三方面进行分析。3、R&DS费来源:包括政府投入、企业自筹、国外投资以及其他政体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通过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成果(主要形式有科技论 文、专利等)。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是指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经过研究、实验、试制等创造性活动,并经过实践检验即获得社会承认,具有一定

18、新颖性、 先进性和实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结果或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科技成果分类: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成果。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会计及计算 机设备制造业,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精密和光学科学仪器制 造业等五类产业。高技术产业特点:1、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于各种资源的快速流通与结合;2、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智力资源而不是固定资产;3、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4、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1、其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2、其经济效益;3、 其创新水平。技术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以后,指的

19、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技术扩散的形式:1、空间梯度式: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 过程,空间距离远近是影响技术扩散强度的主要因子。代表:珠江三角洲、香港。2、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代表:韩国、中国台湾、北美、欧洲间的技术转移。3、双向对流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 扩散过程。代表:日本与北美、西欧间的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或引进的巨大作用: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 间;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 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技术选择的标准:1、高产出标准论;2

20、、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3、高积累 标准论;4、时间系列标准论。技术选择的原则:1、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 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2、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 用地方人力资源。4、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5、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爱平衡的要求。我国的技术引进:1、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 务)、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与大型设备)和与投资结合 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

21、合资技术许可、独资技术许可、合资设备入股)等。第五章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应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 标。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增加值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实际 收入的原始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 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绿色GD取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环保部门将会同有

22、关部门开展全国污染普查、全国地下水和全国土壤污 染调查等三项基础性调查工作;并启动全国生态破坏损失调查,为环境退化成本 全面核算奠定基础。2、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 GD限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 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和管理政策。绿色GDP转统GDP资源消耗成本RDC环境损失成本EDC竞争力: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国家竞争力:在一定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不仅表现为GD林口生产率的增长,还必须体现在营造和维护企业保持竞争力的良好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社

23、会、文化的有效结构、制度、政策。区域竞争力: 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期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1、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农业活动) ;2、 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金融制度诞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突破地域限制) ;3、 起飞阶段 (较高的生产性比例投资, 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制度上改革) ;4、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想垄断过渡) ;5、高额消费阶段(人

24、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部门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成为主导) 。第六章区域优势: 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 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 (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 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 具有更高的资源社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该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的类型: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有形: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无形: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高低、科教机构

25、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 在一个区域或城市, 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 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或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相对区域优势:不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仅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 而且还要与 本市或本区的其他产品比。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是相对于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言的,前者对应于较低的层 次,后者对应于较高的层次。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在进行区域或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时,不但要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布置, 而且还要对其时间程序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使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最优化。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现实优势:

26、区域发展中现已存在的优势,即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区域具有的 发展某一产业或某一行业的优势。潜在优势:目前区域发展中没有,但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于低廉 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 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区域投资环境: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狭义: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广义: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国际投资环境。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要素:1、经济环境要素:经济发展

27、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通货 膨胀、金融环境、外债。2、市场环境:市场规模、分销网点、市场化程度。3、科技与管理环境: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水平。4、资源环境:生产要素资源、自然地理资源。5、文教环境: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知识环境。6、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投资水平7、社会服务环境:生活质量、医疗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治安状况第七章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组合关系。产业结构基本特点:1、条件制约;2、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3、多样性;4、开放性。产业的划分: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交通运

28、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教育、 文化、卫生、信息产业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对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 气、水生产与供应、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主导产业、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影响产业结构的的因素: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1、社会消费(生产消费、生活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 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

29、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商业流通、资金融通、人才 和劳动的流动、技术的转移、信息的传递)。产业结构高度化:通过不断地推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使现代生产资 源或要素实现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即产业结构由地水准向高水准演进, 进而促 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升的过程一一创新为主动因和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 结构是否合理;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是 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 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3、主导专业化

30、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4、区域资源供应 状况的变化。主导产业:整个经济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 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主导产业的特点:1、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2、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 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3、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 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4、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5、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 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 影响。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

31、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 、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1、回顾影响: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2、前瞻影响: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 作用。3、旁侧影响: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八章区域规划: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4、政策性。区域规划的内容:1、促使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区域工农业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

32、:1、地区资源条件;2、地区自然条件;3、地区技术 经济条件;4、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我国区域规划分类: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2、按各级行政管 理的区域划分第九章我国战略发展的几次转向:1、第一次转向:19491979年,从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向平衡的区域发展 战略的转变。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带。目标取向“公平优先”;基本理论为“生产力平衡分布”。2、第二次转向:19791999年,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向局部优先发展的 战略转变。目标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基本理论为“生产力非均衡区域配置”。3、第三次转向:19992005年,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向全

33、面的区域发展战 略转变。目标取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基本理论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 础设施、对外的适应能力、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区域的地位: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区域优势:1、区位优势;2、资源优势;3、技术优势;4、产业的优势。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1、总体环境(世界发展那变化总趋势、全国经济发 展形势、周边地区情况);2、产业环境(产业结构、生产状况、产品状况、产品 市场状况、产品生产环境);3、企业或公司环境(从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 虑)。S

34、WO分析模型:1、杠杆效应SQ 2、抑制性OW 3、脆弱性ST; 4、问题性 WT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 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类型:1、耕地;2、园地;3、林地;4、草地;5、商业服务用地; 6、工矿仓储用地;7、住宅用地;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9、特殊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其他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标, 在一定的区域范 围和时期内,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潜力和各业用地要求,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统 筹安排和综合部署。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战略

35、性;4、控制性。土地利用现状: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土地供需情况:(暂无资料)。规划目标: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应用,能够处理单个主目标与多个目标并 存,以及多个主目标与多个次目标并存的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 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 面积的比重表示。土地利用布局: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配置及其所反映的土地 利用基本状况,通常用各类用地的区位表示。土地用途:一般是指土地权利人依照规定对其权利范围内的土地的利用方式 或功能。土地整理:为改变

36、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调整土地权属 的综合措施。(土地整理四大工程:田、水、路、林)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我国的十地利用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 乡(镇)级。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内容:1、研究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潜力,预测各业用地的供需状况。2、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近期状况。3、进行土地利用的供需平衡调查,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控制指标和用地管理措施。4、划定土地的用途区,确定土地用途分区管理。5、解决和落实耕

37、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6、确定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区域和项目。7、确定城镇、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和各镇建设用地布局。8、安排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9、安排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用地指标和重点建设项目。10、乡镇土地利用。11、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图的比例尺=1:5万)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内容:1、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需求状况。2、确定规划目标。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4、划定土地用途区。5、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7、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布局。8、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9、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区。10、

38、制定近期规划。11、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又称为“基础结构”,词义是“基础”、“下部(底层)结构”、“永 久性基地(设施)”,原属军事用语,之后防具是工程中的固定设施或永久性基地, 如导弹基地、机场、军用物资仓库等。广义:工程型某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狭义: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基础设施分类: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部门。基础设施的作用:1、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2、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指标。3、基础设施是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前提。4、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1、先行论一一优先发展基础

39、设施一一英国。2、滞后论一一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 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一一前苏联。3、同步论一一基础设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一一美 国。区域运输系统交通规划的任务:在全国统一交通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 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有秩序地 构筑地域综合运输网。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使交通达到便捷、通畅、经济、安全,尤其要形成 快速化、网络化、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步骤):1、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的预测;2、运输方 式结构的确定;3、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

40、本方案;4、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高 速通道)和具体布局;4、工程修建时间;5、造价估算。区域交通发展条件分析:1、区域交通的地理位置特点;2、区域运输发展的 自然条件;3、区域运输发展的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分析评价:1、掌握中央与地方有关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计 划和规划的主要内容;2、查明区域内近元气的运输增长对运输的要求;3、分析 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4、分析区域内经济发展后,反映在交通运输上的一些情 况和要求。区域需水量预测(区域用水):1、城镇生活用水;2、工业用水;3、市政环 境用水;4、农村用水。水资源特点:多样性、跨区性、双重性。区域给水系统组成:1、水源(地表水 江河水、湖泊

41、水、海水等 、地下水浅层水、承压水、裂隙水、岩溶水、泉水 );2、取水工程(在适当的水源和取 水地点建造的取水构筑物);3、净水工程(建造的给水处理构筑物);4、输配水 工程(包括由水源或取水工程至净水工程之间的输水管、渠或天然河道、隧道以及由净水工程和用户之间的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和泵站、水塔、水池等构筑物)。区域给水系统规划:1、水源地选择;2、拟定水厂地址;3、管网布置。区域排水规划布局(雨污分流排放制):1、污水量预测;2、污水管网规划; 3、污水处理厂设置。(注:城镇和工业区的排水可以采用合流制, 也可以采用雨污分流制。但由 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般都采用雨污分流制

42、。)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征,占有特定的地域空间的自然或 社会环境,按照功能和性质,区域可分成自然区域环境、社会区域环境、农业区 域环境、旅游区域环境。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地域的分割性;2、区域 具有社会一一经济一一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3、环境污染出现工业、城镇、 农村共存的状态。关于规划编制的三项标准:1、经济损失最小;2、经济效益最大;3、满足 生态环境的标准。结合区域的基本特征还应该特别注意:1、注重宏观规划的合理性,将宏观 与微观规划相结合;2、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规划方针;3、 因地制宜原则;4、在突出重点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还应体 现环保政策的延续性。区域生态环境特征调查:1、自然环境特征;2、社会环境特征调查;3、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4、生态调查;5、污染源调查;6、生态环境质量调查;7、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调查;8、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调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污染源评价;2、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评价;3、生态 环境自净能力确定;4、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5、费用效益分析。生态环境预测分析:1、污染源预测;2、生态环境预测;3、生态环境污染 预测;4、生态资源破坏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