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论文.doc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247510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周恩来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周恩来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周恩来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周恩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恩来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学 术 论 文一代伟人已逝去,魅力却依然绽放系别:工商管理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姓名:黄晓鸿学号:02101809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纲要概论董馨完成日期 2011 年 2 月 10 日一代伟人已逝去,魅力却依然绽放摘要纵观周恩来的一生,生活的每个阶段:少年生活,求学经历,政治生涯,婚姻生活,他都无不在散发着特殊的魅力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质、卓越的才能,这种魅力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从一开始培养到渐渐地积淀再到最后的炉火纯青,终究造就了周恩来的辉煌人生。在周恩来的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之处,把握住周恩来绽放出来的魅力,用它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完成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一代伟人周恩来

2、虽已永远离我们远去,可是他的魅力却依然绽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关键字:周恩来;邓颖超;童年;求学;政治生涯。无论是回想起那些曾经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伟人,还是看到当今为中国富强而努力的伟大人物,他们身上处处散发着特殊的魅力,即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质、卓越的才能,而这魅力的形成并不是天生而来的,是时代、背景、环境和性格、人格、品质等的影响促使他们的这魅力自然而然地产生。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类似的争论连绵不绝,这种争论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可是若能从那些在每一个时代中奋斗贡献的伟人身上寻找出他们的魅力所在,这将是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对于时势

3、与英雄的争论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因此,探讨伟人的传奇人生,其根本在于他们身上的特殊的魅力。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古城,但他的祖籍却是浙江绍兴,绍兴的师爷是相当有名气的,而周恩来的祖父、外祖父都是师爷出身,绍兴师爷的精明、干练、谨慎、果敢乃至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对周恩来文化性格的养成不无关系,同时也是他特殊魅力养成的一个表现。童年的周恩来并不是无忧无虑的,由于周家的衰落,他早早地就当担起持家的重任,“我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的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好面子的封建家庭,即使囊中羞涩,各种排场、礼仪、规矩也丝毫不可忽视,“要把亲戚们的生日,死期都记下

4、来。到时候还要借钱还礼。东家西家都要去,还要到处磕头”。这自然需要相当的分寸、又条理的交往能力和对人际情感的细腻揣摩,同时,“佐理家务,井然有序”这样的磨练,养成他办事周全的性格。生活在“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感受到了世间的不公平,也从此埋下了摧毁旧世界的种子。从周恩来的童年来看,这特殊魅力的形成并不是无依无据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周恩来的身上成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例子,再看现在的有些孩子,衣食无忧,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可是他们很多却不会懂得珍惜机会,仍然无理取闹、不断索取、盲目追求,把父母那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挥霍无度,从来不把心思放在

5、学习上,只是沉浸在网络世界以及奢侈品的索求中,无法自拔,最终不是一事无成、虚度光阴,就是走上绝路。现在的孩子只记得庆祝自己的生日,却没有记住父母的生日是何时;只知道没钱用时的生气,却不知父母赚钱的辛苦;只知道读书的不容易,却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现今的孩子应该学习一下周恩来的持家之道,多分担一下父母肩上的重担,不要让父母原来坚实的肩膀日益瘦弱,通过料理家事,或许周恩来这方面的魅力有一天会在你的身上绽放。要说对周恩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质、卓越的才能这魅力的形成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影响的是他的三位母亲。少年周恩来生活在女性的世界。生母、嗣母、乳母,三位母亲,既把同样的慈爱给予周恩来,也以不同的性格

6、魅力,给周恩来以不同的影响。生母办事果断,很有办事能力,嗣母陈氏喜欢诗文书画,有较广博得学识和较深的文学修养,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仁慈礼让,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嗣母的教育,对幼年周周恩来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在陈氏去世的四十年后,他还深情的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陈氏)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从嗣母与生母继承下来的两种性格能力,对于周恩来未来的政治活动是很重要的因素。周恩来当年跟着乳母蒋妈妈在家里的菜园学会了农活,也

7、正是这最初的劳动实践使他悟出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这为他在以后的军事作战中能搞联合广泛的群众埋下了重要的一笔,如1927年3月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的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1919年遭受半年的牢狱生活后,周恩来深深感到苦难的中国需要根本的改造,而改造必须有更加强大的社会力量,“到民间去”,进行“农工组织之运动”等。三位母亲就像是零件,是她们的作用,打造出了周恩来这种复杂又相衡的性格魅力,创造出周恩来这似乎完美的“成品”。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周恩来自幼渴望的是安定、和谐与维持,这使他养成善于在“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和务实的处

8、世风格,这使他在后来繁杂的政治斗争中,体现出温和而热情强干,忍让而不失原则,谨慎而勇于果断等对立统一的性格侧面,所以在199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看来并不是一个偶然。周恩来的这种错综复杂的性格魅力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像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是环境的影响造就了他的魅力,环境的影响是他的独特魅力慢慢地积淀了下来,为日后的美丽绽放做好了准备。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现今的社会就好比一个大染缸,混沌不已,有多少人特别是青年人,因为它的“污染”而断送了自己的幸福,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虚度了年华又伤害了爱自己的人。现在又

9、有多少人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如缺乏爱的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很多孩子因缺乏家人的关心而变成了那“笼中之鸟”,在冰冷的铁窗里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应该创造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和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那么周恩来身上的那特殊的魅力将会在每个人身上得到绽放的机会。在周恩来的求学经历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到东北读书。“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

10、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惨的下场。”就如周恩来自己说的那样,在沈阳的那段日子他不仅吸收了大量先进的思想,结交了深厚的友谊之情,还锻炼了身体,为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思想的基础,也为以后适应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身体基础。有人称之为“中国南方人独特的灵活性与北方的勇猛相融合的保持平衡的混合物”。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周恩来确实从中国的这两个地区中得到了最大的受益,从而能够理解和领导这个幅员辽阔又变化万千的国家。在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周恩来与那些受欺负的人结成朋友,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条联合战线,共同反对那些横行霸道的家伙们,这一战术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也反复使用,就如他

11、为促成抗日统一战线而付出的努力;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进行,扑灭了恶意破坏会议进行的苗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会议圆满成功,也促使了亚非各地区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这似乎也成为了周恩来人格魅力绽放的一个缩影,他的这些枚不胜举的成功例子,正是他高尚人格、崇高品质以及卓越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明。而且东北是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这样的境况让少年时的周恩来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以至于当老师问到是为什么学习时,他能回答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穿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他的各项活动中。在沈阳的日子改变了周恩

12、来的思想,爱国情怀得到了很好的抒发,但是在天津南开中学的学习使他发生了更大的转变。天津历来是华北出海的门户,又是一个重要的工商城市,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和新式教育在全国都居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在这里展现在周恩来面前的世界更加广阔而多样了。南开的学习更加的开放,更加有趣,也更具感染力,自然吸收到得知识和思想就越多,在这里他结识了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并持续了多年的友谊,他的能力和才干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和赏识,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比如南开的校董严修,当周恩来因省署请愿事件遭反动当局逮捕并且身陷囹圄半年之久时,严修仍一如既往地看重他,而且在他出狱后资助他出国深造。 周恩来的特殊魅力在沈阳和天津的求

13、学过程中越发地成熟,并且绽放得更加灿烂。现今的教育中,又有多少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地欣赏到学生的闪光点的,又有多少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呢,墨守成规、古板生硬已成为了今日教育的代名词,无论经过怎样的改革都挥之不去,我们是否要冷静、切实地思考一下,怎样让中国目前的国情与教育更好地接轨,创造出一种合适的又不缺乏创意的教育模式。从前的并不代表就是过时的,以前的教育方法是好的,我们也可以借鉴、参考,若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中国的教育就能更进一步了,或许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周恩来这特殊魅力的人才。中学毕业后,周恩来东渡日本,此行的目的用他临行前夕写的诗篇:“大江歌罢调东头,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

14、英雄。”就能不言而会了,简单的几句诗词就把他青年时期救国的报复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日本的短短十八个月里,周恩来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军国主义并不适合中国,虽然身在异乡,却时刻关注着国家的事态发展,不断地寻求救国的方法。在那里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能带走的只是他对所读过的书的记忆,和他所了解到的对他有决定性意义的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在这段时间里,周恩来收获最大的可以说是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吸收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正如他在诗句中所说:“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见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他决定“返国图他兴”,后来又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为了同一个目标,1

15、920年周恩来踏上了旅学欧洲之路,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考察和学习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周恩来在欧洲四年没有弄到一纸文凭,在有些人眼里是虚度光阴,但事实证明,他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周恩来当时选择一心向学不问世事,那么中国或许会多一个专心学问的博士,却少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领袖,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损失。辗转漂泊的生活,对周恩来的人格个性影响,不只是通常所说的丰富阅历,开拓胸怀,在法、德等国的留学考察,使他从对家族的伦理情感的渴求,走向对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的探索,并从此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集体主义感在日后十分自然的融合入这位后来成为伟大

16、的共产主义革命家的人格基础,这也是周恩来魅力的所在。周恩来的集体主义感使他拥有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想忍为党;谦和虚心,襟怀坦荡。正是这一魅力使得周恩来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敬仰与爱戴,也正因为这特殊的魅力领导着新中国的建立,领导着中国在国际的舞台上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集体主义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人格、品质、精神的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缺乏集体主义就容易在功利面前迷失自我,就会为了功名利禄放弃做人的更本原则。现在的人大多缺乏这种魅力,凡是牵扯到个人利益的,就会把集体利益抛到九天云霄外,这种置集体于不顾的做法,不仅危害社会,更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绊脚石。汲取周

17、恩来的这魅力,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也能绽放。周恩来在政治生涯绽放的魅力是难以言明的,只能从他在各个时期为中国的建设所做的贡献来细细品味他魅力的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为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抗战时期,周恩来利用他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智慧,领导或策划了一次次的军事活动抗击日本的侵略,并代表党长期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负责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坚持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勇有谋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他陪同毛泽东同志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尔后又率领我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当局开展了

18、有理有节的政治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在推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转战陕北、指挥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筹备召开新政协、主持起草共同纲领等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长达年,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面组织和实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统战、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大革命”极端

19、复杂的特殊环境下,周恩来同志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全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他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协助毛泽东同志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纠正极左思潮的错误,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他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决策积极促成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复出并主持中央工作,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领导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他身患绝症,仍顽强坚持工作,并同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同志等一起,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周恩来的政治魅力是难以阻挡的,而他的这种魅力正是我们党需要学习的,体

20、会一下,学习一下他的魅力,我们国家的富强也将指日可待了,人民的生活就更加地安定和谐。周恩来在政治生涯中虚怀若谷、严厉谨慎、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甘做人民的公仆,宁为中国事业的幕后人,他始终忠于毛泽东,处处为毛泽东着想,即使他在当内的呼声很高,他也总把自己往后推,从没想过要什么地位或权利,就如他说的:“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处,看到自己的长处。应该反过来,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这样不仅能使自己进步,也能帮助别人进步。”这样的魅力是一种境界,而这样的境界对于周恩来说是他的本质的体现,是由内散发出来的魅力。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政治家的政治品格:个人的

21、权力和地位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即使大家折服于他的才干,主动给他威望,但是如果有碍于党的事业,有损于他人,他也不会伸手,更不会“墙倒众人推”,从中捞取好处。再回想一下中国政坛现在的状况,倍感担忧,腐败想象屡出不穷,“后门”现象泛滥,在中国所谓的“人际关系”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实质意义,缺少这样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这样的社会现象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反省,我们社会缺乏的是更多像周恩来的这种领导人物,他曾经说过:“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可是现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吐露自己的心声呢?若是能拥有周恩来的为人魅力,或许国家前进的脚步会更快,能走得更快也更远。从周

22、恩来的政治生涯绽放出来的魅力就像那躺在一杯热开水里的枯花,虽然已经干枯,但是在热水里还能绽放,并且散发出诱人的花香,细细品尝,是那么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也确实需要我们的领导层,需要我们的社会大众真心切意地去品尝,领略其中的为官道理,做人道理。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而对于周恩来,那个后盾就是他的妻子邓颖超。从相识时的淡淡的印象,到相知时的相互赏识,再到相爱时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周恩来和邓颖超用他们的真诚与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模范夫妻。他们在广州结婚彼此自己做的选择自愿的、充满热情的、不受他人支配的选择,他们的婚姻被证明是中国夫妻生活中最成功、最忠

23、诚、最持久、最具有说服力的婚姻。他们之间虽没有山盟海誓,却有“八互”,即“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事实证明,他们是相互恪守了诺言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国民党统治下进行革命斗争的二十多年间,聚少离多,屡经风险,对此他们都习以为常了,他们知道每次分手都可能是永别,而邓颖超却一如既往地支持周恩来的工作,从来没有半句的抱怨和丝毫的犹豫,就像她后来说的:“她理解周恩来,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工作,能经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他们之间没有绵绵情语,有的只是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生活,在生死离别的最后时刻也如此,他们都把想要对彼此诉说的“心里话”埋藏在各自的心底里,永

24、远地埋藏在心底了,或许他们之间根本就不需要言语的表达,一切的一切都在彼此的心里种下了根,一字一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多余了。很多人觉得没有孩子是周恩来与邓颖超最大的遗憾,可是他们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抚养了许多革命烈士的后代,他们这种乐观的心态,这样博大的胸襟,实在令人敬佩。周恩来的魅力在他与邓颖超的婚姻中绽放得更加得灿烂,更加的迷人。现在的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儿戏的,他们亵渎了婚姻的神圣,把婚姻看作人生的一个游戏,闪结又闪离,把婚姻的真谛忘得一干二净,只拿婚姻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夫妻之间没有了最起码的信任与理解,终日吵吵闹闹,把一个温暖的家搞得不得安宁、支离破碎。作为丈夫,应该像周恩来那样,虽然在

25、外拼搏但却常怀对妻子的内疚之心;作为妻子,应该像邓颖超那样,虽聚少离多但甘愿做丈夫的坚强后盾,默默地理解并支持他,学习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八互”,这才是夫妻的相处之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需要彼此的共同努力,需要彼此的支撑,更需要彼此的包容。周恩来,一个震惊世界的名字,一个响彻华夏的字眼,他虽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魅力却依然在绽放,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每一代人,他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是宝贵的财富,是供我们学习的生动的材料。他散发的魅力是那么的耀眼,涵盖了一个人一生的最重要的两方面:做事与为人。立业先立人,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也是周恩来

26、魅力绽放的一个根,是他魅力依然在每个时代中绽放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平凡人可以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一个传奇的人生,只要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创造出周恩来这特殊的魅力,魅力,我们就拥有了创造不平凡人生的条件。参考文献【1】周恩来地理,游遍天下TRAVEL2007年总第65期:1067【2】周恩来同志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记录,中共党史 资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版,第5页【3】周恩来同侄女周秉德等谈话记录,1964年8月2日【4】 曾敏之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文革第31期,1964年5月23日版【5】 力平周恩来传,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6】访问魏启汉谈话记录,1997年1月28日【7】觉悟创刊号,1920年1月20号版【8】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年3年4日【9】 邓颖超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人民日报1997年3月5日【10】周恩来传读后感【11】周恩来语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