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5883796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重点(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共12分)4个概念,每个概念3分二、填空题(共20分)共20个空,每空1分例:环境科学是以 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人类环境)。例: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可根据其温度、化学成分和荷电及垂直运动的差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五层。三、选择题(5题, 共10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例:引发痛痛病的主要污染物是( ) A、铬 B、有机汞 C、砷 D、镉四、判断题(10题,共10分)例:BOD5通常是BOD总的70%左右。(T)五、简答题(共18分,3题,每题6分)六、综述题(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

2、环境问题?(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来源网络)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3、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1) 诞生:标志蕾切尔卡逊的寂静

3、的春天;(2)迅速发展: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学科体系趋于成熟标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日程 。第二、三章复习要点4、大气圈:结构组成,根据海拔不同的分类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化学成分、电荷、运动状况等的差异,大气圈由低到高依次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大气圈是地球表面由各种气体、水汽和多种悬浮物及其他杂质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生命活动参与作用的结果。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液体颗粒和悬浮固体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其组分可分为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前者包括氮(78%)、氧(

4、21%)、氩(0.9%)、氦、氪、甲烷、氢、氙等,这些气体之间的比例,从地表到90km的高度范围内都是稳定的。大气的不稳定组分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水汽等。还有一些固态和液态杂质,主要是火山、地震、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和人为活动产生的烟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5、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被部分物质吸收,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地球气温升高,形成

5、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氟氯烷烃(CFCs)、SO2等。(来源网络)6、自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他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之间的交换称为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通过分解者,再归还于环境,这就是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作循环式运动,这表明任何一种物质或元素都可以重复利用。2、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6、,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介质多样,物质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明显不同;涉及元素众多,形态各异。循环过程中存在多种化学作用。物质在循环过程中被氧化、还原、分解等。环境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的污染物,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很难消除,还会通过食物网进行迁移和生物富集,治理污染花费的代价和潜在的环境风险巨大。物质循环可用库(pool)和流通率(flux rate)来描述。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三个基本过程:(1)能量的固定过程,主要通过绿色植物进行,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2)分解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分解者完成,把有机物还原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7、。(3)贮存与矿化过程,有一部分生物体埋入地下进入矿化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性、递减性、能量的质量逐渐提高、变动性。利用生态效率能够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与转化的程度。一般用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产量来计算生态效率。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向另一个营养级的转化效率大致是5%30%之间。信息传递的特点:1、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有信息的输入也有信息的反馈 2、生态系统传递信息的多样性。3、信息量大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7、食物链的概念。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8、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城市热岛效应: 指人口高度密集

8、、工业集中的城市区域气温远高于郊区农村的现象。(来源网络)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9、水利环境:生态水利的概念、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所谓生态经济型的生态水利模式,就是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经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以及雨水、污水资源化统筹,水量水质并重,开源节流并重,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齐抓,上下游、左右岸兼顾,

9、目前和长远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除水害、兴水利、化害为利,依法治水,以维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能动地使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时空协调发展。该模式是体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高效经营”的水利模式,指引的将是一条水利绿色道路。(百度百科)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正面效应,提供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提供和改善航运;改善水质,提供水源;创造和改善旅游和娱乐。负面效应,引起

10、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破坏;淹没土地,造成移民问题。第四章 复习要点10、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它的五要素(1)20世纪50年代,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60年代把发展与增长区分开来;70年代降低经济增长,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等;80年代,观念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进入90年代以来把发展的概念进一步拓展。(2)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多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3)人类的发展要以保护环境为条件 ,保护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实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又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

11、社会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五要素11、环境问题的概念、原因和实质以及解决之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耗竭和生态破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干预越来越多。当人类的行为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就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恢复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开始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最终导致环境迅速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

12、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改变无节制地生产和最大限度地消费的生存方式,摒弃一味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利己价值观念,重建一个全新的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2、环境污染的概念、种类。八大公害事件的名称和原因。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到环境当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由污染物引起的污染,还包括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光污染等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八

13、大公害事件的名称和原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SO2和SO3烟雾的混合物,加上空气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多诺拉烟雾事件,SO2、SO3金属元素及硫酸盐类气溶胶对呼吸道的影响。伦敦烟雾事件,SO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SO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NOx及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水俣病事件,甲基汞中毒,人通过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患病。骨痛病事件,吃含镉污染的大米,饮用含镉污染的水。四日事件,有毒重金属微粒及二氧化硫吸入肺部。米糠油事件,误食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所致。公害名称, 污染物, 地点, 时间, 中毒

14、情况, 中毒症状, 致害原因, 形成原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比利时马斯河谷, 1940年12月, 呼吸道病死60人, 流泪喉痛咳嗽窒闷, 烟雾加金属颗粒, 工厂集中天气反常多诺拉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美国多诺拉镇, 1948年10月, 病率43%死17人, 咳嗽呕吐腹泻胸闷, 硫酸烟雾气溶胶, 工厂过多逆温天气伦敦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英国伦敦, 1952年10月, 5天4000人死亡, 咳嗽呕吐喉痛胸闷, 硫酸烟雾气溶胶, 污染物量大大雾天气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 1943年后每年, , 刺激眼鼻眼痛头痛, NOX及CH二次污染物, 汽车尾气及

15、合适条件水俣事件, 甲基汞, 日熊本水俣镇, 1953年开始, 怪病,死亡50人, 口齿不清精神失常, 食用含甲基汞的鱼类, 氯化汞催化剂生产氯乙烯富山事件, 镉, 日富山神通川, 1955-1972, 280人病死34人, 关节疼痛最终死亡, 食用含镉大米和镉污染水, 炼锌厂废水入河/污灌农田四日市事件, 烟尘及SO2, 日四日市, 1961年, 病500死10多人, 支气管炎、肺气肿, 有毒金属粉尘进入肺部, 工业粉尘含钴钛锰米糠油事件, 多氯联苯, 日九州爱知等23府县, 1968年3月, 病5000死16人, 呕吐肉痛肝功下降、咳嗽不止, 误食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生产米糠油用联苯作载

16、体13、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类型。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14、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

17、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5、水污染以及水污染的种类水环境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毒物。除此之外,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还有石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等。水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地表淡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和海洋污染16、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

18、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 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在各地区,由于自然物质构成与自然发展史的不同,各种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背景含量也不同。即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背景值。该值对于开展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环境污染趋势预测预报,制定环境标准,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全球环境受到污染冲击的情况下,要寻找绝对不受污染的背景值,是非常难做到的。因此,环境背景值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能是相对不受污染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17、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的

19、概念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功能受阻、生态功能紊乱以及反馈自控能力下降,这种情况称之为生态平衡失调。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来源网络)第五章 复习要点18、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概念,温室气体有哪些?全球变暖可能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气候带北移,(3)世界经济损失,(4)对中国的可能影响,如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带来更多的自然

20、灾害,可能损害生物多样性。全球变暖: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变化周期、温室效应等。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1)温室效应:大气中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向地表,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使其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温室效应。(2)温室气体CO2、CH4、N2O、O3、CFCs、SO2等。温室气体的源:向大气排放各种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物的过程或活动温室气体的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提物的过程、活动或机制19、臭氧层耗竭:臭氧层的意义,破坏臭氧的机制和元素,

21、破坏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规律,潜在威胁?臭氧层存在的重要意义 O3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全部UV-C射线及约90UV-B射线;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免受高能辐射损害的天然屏障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直接影响平流层温度场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并对全球气候和生命形成演化有深远影响大气中的自由基与O3发生反应是O3破坏的重要途径。自由基常与其他物质产生链式反应,一旦开始,很容易循环往复地继续下去。参与破坏的往往是在HOx、NOx、ClOx和BrOx等氧化物中的活泼自由基H、OH、NO、Cl和Br等。氯、溴是引起臭氧层耗竭的关键元素,含卤素基质(如氟氯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能破坏臭氧的物质每年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

22、都会发生大规模耗损,臭氧洞;北极:空坑大气臭氧层耗损和异常变化理论:化学理论(主要)、太阳活动理论、动力学理论、奇氮理论等,最主要的是化学理论。潜在威胁: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其他负面影响(加重酸雨危害,加速全球变暖)。20、酸雨的概念、来源与危害?大气中的SOX和NOX 经一系列复杂的大气化学转化和物理输送过程后,所产生的酸性化合物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即成酸雨。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煤排放的SO2,石油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NOx等,经过“云内形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酸性雨

23、滴,再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落到地面形成酸雨。(2)大气中CO2(含量为32510-6 时)与降水中CO2成气液平衡时,pH值为5.65,小于此值的降水为酸雨(3)全球大气降水本底值实际为pH 4.85.0(4)酸性物质来源:自然源(SO2的自然源主要包括海洋有机硫化物的氧化、火山爆发、土壤和森林火灾。NOx的自然源主要是雷电和陆地生物释放)和人为源(5)危害: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抑制土壤有机物分解和N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Ca、Mg、K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

24、影响:酸化水体危害鱼卵正常孵化和健康生长,破坏水生生物的食物网结构,威胁鱼类生存21、国际合作的背景,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的各种国际公约?人类环境宣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背景:20世纪末期以来,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构成了非传统安全的新挑战。其最大特征是跨国、跨地区,并对各国的社会、经济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制定正确的环境安全政策和规划,将环境安全工作法定化、制度化。人类环境宣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章 复习要点22、不同时期的环境伦理观 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18世纪);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

25、地球整体论;代际均等伦理观23、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学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认为人具有理性,具有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的强大力量,然而人类应该站在平等的立场尊重和善待其他生物。24、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如最小伤害原则、比例性原则,适度消费原则的概念是什么?对待生态环境的原则:1、最小伤害原则(从保护生态价值和生态资源出发,要求人们在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发证冲突时,应谨慎行事,尽量将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减小到最低限度);2、比例性原则(人类的非基本原则应让位于野生

26、动植物的基本利益,不应为了追求过度消费而损害自然生态的基本利益);3、协调性原则(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应受限制,不能恣意破坏人-地复合系统的整体性状及其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4、适度消费原则(人类应与其他物种及生境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共同体系,遏制对自然资源过度的消费欲望)5、分配公平原则(与自然或生物共享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尽可能地实行功能替代,即用一种资源代替另外一种更为宝贵的资源)6、公正补偿原则(自然界存在的非生命客体及其关系都具有平等的存在价值和以各种自然适合的方式存在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原则:1、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伦理必须正视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27、,不得偏废)2、权利平等原则(由于地球上的环境资源是很有限的,一部分人占有了较多的环境资源,另一部分人的占有量就必然会减少。因此,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应提倡权利的平等)3、合作原则(各地区、各国与全球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一旦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任何地区和国家都难逃厄运。因此,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必须进行充分合作,以便解决和克服地区性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5、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的时间、核心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四大区别首次提出的时间: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核心思想:说法1,人类应该协调人口、

28、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前提下追求发展。说法2,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来源网络)战略目标: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世世代代持续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协调统一的发展。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资源、环境是基本条件,经济增长是基础、社会进步则是目的。1、经济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率;2、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自身的承载力想协调。3、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人口适度增长。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2、可持续性原则(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公平性)3、共同性原则

29、(强调人地球的整体性与相互依赖性)4、需求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人类公平分配权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集中表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创新): 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协调发展 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 由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变为非物质资源(科技、知识)推动型发展 由注重眼前、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变为注重长远和全局的发展26、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历程及对策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国可持续性发展

30、的对策:1、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强化防灾减灾3、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4、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5、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6、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7、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环境,改变消费观念8、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9、坚持以强化管理为中心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0、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环境教育第七章 复习要点27、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空气污染物的概念(PM10、光化学烟雾)? 大气环境是地球系统中以大气为中心介质的自然环境,通常指大气圈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臭氧层

31、及其以下的部分,尤其是指边界层内的大气状态。空气污染物:通常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一般可分为8类。污染物还包括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生物性污染PM10: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光化学烟雾:是不合理的燃烧产生的NOx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其中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此外,还含有酮类、醇类、酸类等(来源网络)

32、28、空气污染指数(API) 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来源网络)(1)反映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方法(2)确定原则是: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29、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法?7、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1)制订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指从区域(或城市)大气环境整体出发,针对该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如污染类型、程度、范围等),再根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3、为目标,抓住主要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组合、优化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2)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布局:调整工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关闭污染严重企业;积极发展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中,提高优质能源油、气及二次能源电的比例,以油代煤,以气代煤,以电代煤,逐步替代直接用原煤的工艺。燃用低硫煤,发展和推广工业型煤。(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改进锅炉燃烧设备和燃烧技术;实行集中供暖、供热,研发和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3、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是解

34、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4、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及扬尘污染(1)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加强立法和管理,建立、健全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完善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健全车辆淘汰报废制度;制定税收政策,引导有利于污染控制的机动车生产和消费;制定有利于防治汽车排气污染的交通管理政策等措施来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落实汽油无铅化工作,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汽车 (2)扬尘污染的防治减少裸露土地,做到“黄土不露天”,通过绿化、保湿等固土方式,达到既美化环境又减少扬尘的目的。施工防护,如及时清运渣土,作业现场喷水降尘城市整体的防风、防尘,尽量减少含尘气体排放,通过城市整体规划的防风绿化措施减少

35、由其他地方吹来的灰尘数量。5、完善城市绿化系统,(1)应使各类绿地保持合理的比例;(2)应改善城市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3)应制定并实施改善绿化系统的规划(来源网络)30、水体污染:概念、分类(自然和人为)、主要污染源、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使水体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水体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按污染物的来源,水体污染分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田污染和天然污染;按污染物进入

36、水体的方式,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书)水体污染源指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可将水体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水体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的场所。如火山喷发、岩石风化和水解等。人为污染源指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源,按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可以分为点源和非点源。点源如排水沟、管道、渠等,非点源如农田灌溉用水等。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植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来源网络)31、水体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

37、净化、生物净化机制 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按其净化机制可分:物理净化: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只改变物理性质,空间位置,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参与生物作用。化学净化:污染物进入水体中以简单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迁移,并发生化学性质或形态、价态上的转化,使水质发生化学性质的变化。生物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得环境污染物的浓度与毒性减弱至消失。32、土壤环境:土地、土地肥力土壤是指位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具有一定肥力而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岩石

38、、地形、气候、生物、时间和人类活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地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协调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本质属性。第八章 复习要点33、生态系统及其三大功能类群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的存在形式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为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它们之间以营养为纽带联系起来,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营养结构的存在形式。三大类群通过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从生态系统功能上考虑,包括六种过程:能量传输、食物链网

39、传输、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时空格局变化、系统控制、发育和进化。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这些功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结构式生态系统内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功能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而反馈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为正反馈,削弱系统功能的作用称为负反馈。34、生物多样性概念和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

40、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其直接价值即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此外生物多样性还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其间接价值有:调节气候、稳定水文、保护土壤等作用。生物多样性还有不可估量的美学、文化价值,同时也是旅游资源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调查、鉴别、编目,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外来种控制与管理等途径。南极臭氧空洞现象(1)1985年,英国南极探险家J.C.Farman等对哈雷湾考察站观测的臭氧总量

41、数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南极存在的“臭氧空洞”的说法(2)太阳活动学说认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大气动力学学说认为南极独特的大气环境是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的重要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和排放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POPs(04名词)(1)持久性有机物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第9章 复习要点36、山谷风山谷风主要发生在山区,是以24h为周期的局部环流。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产生。在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 “加热炉”,

42、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于是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在夜间,山坡比山谷温度降得快,山坡的冷空气流向谷地,形成山风。在山谷上空则形成了自上向山坡吹的反向风。37、海陆风海陆风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h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部环流。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而引起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和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面的现象。38、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周围郊区的冷空气向市区汇流补充,城乡间空气的这种对流运动,被称为城市风,在夜间尤为明显

43、。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冷却扩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由此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第12章 复习要点39、反映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的概念(COD,BOD,TOC,TOD)(1)COD: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浓度(mg/L)表示。(2)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3)TOC:总有机碳。以碳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4)TOD:总需氧量。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以氧浓度

44、(mg/L)表示。第13章 复习要点40、环境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 )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环境质量评价是确定、预测和解释人为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也称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广义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包括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立法、法规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41、环境评价的类型(按时间、地域范围、评价要素等分类 )(1)按时间要素分: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2)按地

45、域范围分为局地的、区域的、海洋的和全球的(3)按评价要素分:单个环境要素的评价,如大气质量评价、水质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等;或几个环境要素的综合评价。(4)按评价对象分:城市的、工业的、矿业的、农业区的、海洋的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1)程序确定评价目的,判定实施计划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背景值的预测进行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评价结论及对策(2)方法环境污染评价方法,可分为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叠加型、均值型、加权均值型、均方根型)生态学评价方法,可分为植物群落评价(植物数量、优势度、净生产力、种群多样性;适用辛普生指数)、动物群落评价(注重优势种

46、、罕见种或濒危种)、水生生物评价(藻类、水生动物)景观评价法4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 )以及程序。 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

47、制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44、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概念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按照评价工作的规律,为解决某种特殊矛盾而创造和发展的一类方法。第14章 复习要点45、环境规划的概念、分类、特点、原则?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为:经济

48、制约型(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作出的规划)、协调型(反映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为双重目标)、环境制约型(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在环境保护目标基础之上,经济发展受环境保护的制约)。3.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4.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环境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污染

49、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城市/区域/流域规划、专题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规划等。环境规划的特征:综合性、涉及面广、区域性、动态性、政策性强。环境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3.提供合理和优化的环境保护方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目标。4.其他原则。遵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46、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设计 、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

50、保证 )(1)环境调查与评价(2)环境预测依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质量评价、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类型(按目的分)包括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预测 (理想型)、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型)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3)环境功能区划依据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目的是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依据包括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自然条件;环境开发利用潜力;社会、经济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行政辖区;环境保护的

51、重点和特点类型a.按范围分为城市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和区域环境规划功能区划;b.按内容分为综合环境区划和部门环境功能区划(4)环境目标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环境管理的依据,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5)环境规划设计设计步骤是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预测的结果、列出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发展战略任务、制定环境规划措施对策。优化步骤是分析现存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研究可能措施;对规划草案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分析;比较各种草案,建立优化模型,选出最佳方案;预测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概算实施

52、所需投资,确定投资重点,评估投资效果(6)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7)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环境规划程序1.环境调查与评价2.环境预测3.环境区划4.确定环境目标5.环境规划设计6.选择环境规划方案7.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47、环境规划编制程序? 环境规划工作计划调查研究环境规划区域预测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功能分区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环境规划方案协调决策环境规划方案审批环境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第十五章 复习要点48、环境污染的概念?答: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系统,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不利于人类及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现象。49、水

53、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方法? 答: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污水分离)调节、截留、沉淀、过滤、离心分离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水中杂质,对象是无机或有机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物质)中和、混凝、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吹脱、萃取、电解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杂质,对象是无机或有机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特别适合于杂质浓度较高的污水)气浮、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生物法(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将溶解性及胶体状有机物氧化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a.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或悬浮生长系统、附着生

54、长系统b.好氧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c.厌氧生物处理法包括普通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消化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等d.天然生物处理系统有生物稳定塘(好氧塘、厌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土地处理系统(3)处理流程一级处理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调节pH,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主要方法有筛滤、沉淀、上浮和预曝气二级处理大幅度去除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污染物,主要方法是生物法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所谓能够去除的污染物,方法包括生物脱氮、混凝沉淀、离子交换、活性炭过滤、臭氧氧化等一级和二级处理是城市污水厂采用的方法,又称常规处理法(4)污水资源化 废水资源化再生后主

55、要可回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城市及地下水回注50、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及分类 、原则?答:固体废物是指人类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物。分类:a.按组成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b.按形态分为固体、泥状废物c.按来源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废物、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d.按危害程度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51、危险废物的概念?越境转移与巴塞尔公约答:危险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固体废物,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危害性、放射性和生物累积性等。“越境转移”是指危险废物或其

56、他废物从一国的国家管辖地区移至或通过另一国的国家管辖地区的任何转移,或移至或通过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管辖地区的任何转移,但该转移须涉及至少两个国家;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了由100多个国家参加的专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巴塞尔公约。我国政府1990年3月在该公约上签字,1995年9月22日在日内瓦修正。内容:要求各缔约国根据各国社会、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能力,保证将本国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减至最低限度;保证提供充分的处置设施用以从事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不论处置场所位于何处,在可能范围内,这些设施应设在本国内;保证在管理过程中不产生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污染

57、,并在产生这些污染时,尽量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各缔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批准制度。有害废物的非法越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第16章 复习要点52、环境法学的不同模式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1、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模式:具有古典式的法典化传统和强烈的理论色彩,其环境立法的发展显得比较保守。环境法在欧洲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污染防治立法和城市规划立法方面,而且近年来还呈现出一致性和趋同性。2、美国模式:对环境法的研究主要从判断着手进行,研究的特点在于注重对环境保护思想和自然保护运动的归纳和分析,以判例来评析环境主义的论点,强调生态学尤其是经济学

58、方法在环境立法中得运用。3、日本模式:对环境法研究主要有两类:1)阐释法律规定2)运用传统部门法的方法来研究环境法学理论。同时也比较重视对公害和环境判例的研究53、环境标准概念环境标准:为保护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财富,由公认的权威机关批准并以特定形式发布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总称第17章 复习要点54、流域环境的概念流域环境概念:流域环境的主体为流域,围绕着流域所涉及的人口状况,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构成流域环境,在这一系列因素中,水居于核心地位。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

59、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内容:(1)清洁的生产过程: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实现物料的再循环;(2)清洁的产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易于回收,易于处置和降解。各种能源(如太阳能、石化能、生物能、电能等)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风能利用: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致冷和致热等。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 1:以风能作动力,就是利用风来直接带动各种机械装置,如风力泵水、风帆助航等,这种

60、风力发动机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高、经济耐用、节约资源。2:利用风力发电,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环境有利的一面:风能本身为清洁能源,且可再生,随着大面积的使用,可以减少火电的装机量,从而能遏制温室效应。风能发电场还能因吸收风能而保护宝贵的表土,有效遏制了沙尘暴的发生。负面:风能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具有广域分散性、随机性和能量的低密度性。大面积风力发电可能干扰鸟类,还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建发电场。

61、同时风力发电机发出庞大的噪音也不可忽视,所以需要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从而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现代太阳能利用的方式有:太阳能照相机、太阳能电视机、太阳能空调器、太阳能冰箱、太阳能电话、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太阳能利用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被誉为最理想的能源。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得到四大类产品: 1、石油燃料,应用于航空燃料油、车用汽油、航空煤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2、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 3、蜡、沥青和石油焦,普

62、通燃料,道路铺设的粘合剂4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石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大气污染 2、酸雨污染 3、温室效应 4、光化学污染生物能 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的能量,解决燃料问题;二、是建立以植物为能源的发电厂,变能源植物为能源作物;三、是种植秸秆类植物,制造酒精以代替石油。 沼气是广大农村目前正大力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可以有效解决燃料问题,沼气残渣又可以作为肥料循环利用,但是沼气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毒有害气,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核能核能的应用:核能发电、为航母以及重要海上作物提供动力、制造弹药影响:虽然核能具有清洁、高效等明显的优点,但是核能仍然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述我国水、大气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为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我国的水环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三是用水的极大浪费。我国水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同时,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其次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还有,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