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65042711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参评论文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 论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诗歌以其特有的意境和含蓄,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多媒体使用有利于学生感受景物,把握情感,生成意境。本文从增加诗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多媒体创造画面意境,以景激情;用声情并茂的音乐朗诵触发情感,用心感受诗歌;声像结合,烘托气氛,用心体会诗情等四个方面,论述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多媒体技术;创设诗境、诗歌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诵、 正文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也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课标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诗

2、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诗歌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壮志和遭遇,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并寓意深长。但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而且生活阅历尚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单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讲的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而且,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课堂效率很难提高;讲的少,味是浓了,只怕学生体会不透。由此看来,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想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集光、形、色、声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更能直接作用于学生

3、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发现、归纳,因此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挖掘诗歌意境、体味诗歌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诗歌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一)增加诗歌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我国古代和现代的诗歌浩如烟海。由于课本中选取的篇目不多,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所

4、以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使学生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因此现代诗歌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这就需要我们现代语文课堂必须要有较传统模式大得多的课堂信息量,并通过尽可能形象的手段传达给学生们,让学生感知并掌握。多媒体的使用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利用来看,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诗歌欣赏结合起来,节省了传统教学因板书或费口舌也难讲清的内容的时间和精力,相同的时间内,课堂信息

5、量增加,学生求知欲增强,可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诗词,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在学习课本所选篇目的基础上多学习几首课外名篇,增加诗歌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如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给学生补充无题、送友人,并配以讲解,让学生欣赏,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进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教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作者余光中的背景资料以及以“乡愁”为题的其它诗,教师也可以上已建好的校园局域网抽取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同时放在屏幕上,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很快就能发

6、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并能掌握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句子“乡愁是-”写一句话,选较好的习作通过幻灯放映出来供大家共享,并作简要点评。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既增加了信息密度,提高了效率,又使知识前后相连,加强了知识系统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诗歌。(二)、运用画面展示意境,感知古诗的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想象和思考借景抒情是诗词最突出的写法,那么了解诗词“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就能比较容易地体味诗词的感情、意境。所以运用色彩和画面还原诗词的意境,强化学生的视觉印象,

7、并配上适合的音乐,就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悲喜离愁。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作者重在表达其闲适空寂、淡泊于静的情怀。在本诗的赏析过程中对新雨之后的空山、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浣归少女、翠竹掩映下的河湾、莲花丛中荡漾的渔舟等意象的品读,是赏析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的联想来品读意象,可以借助多媒体打出以下五幅画面:一、初秋的傍晚,雨过山青,空气凉爽,景色美妙,令人遐想;二、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三、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

8、发光,随风飘荡;四、竹林里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正为了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五、密密的荷叶丛中,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在一幅幅画面的展现,帮助再现诗人所见,增强学生感性理解,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得以调动,生成新的意象。 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诗人自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通过选取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和祖国的血肉联系,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拳拳深情,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不可遏止的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文中四组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的意象

9、群,可用一系列相关画面展现。授课时,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导入,同时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氛围当中。在讲课过程中,将四组意象群的画面依次再现于屏幕:“贫穷、落后的祖国母亲的形象,就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希望渺茫的祖国,就像飞天袖间的花朵;从苦难中奋起的祖国,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黎明;和我不可分割的祖国,”,随着画面的展开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学生听得到、看得到,触景生情,感受到女诗人对祖国的爱,感受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爱。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再略加点拨,学生就能化难为

10、简了。 再以扬州慢 淮左名都为例,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组画面: 1、“春风十里”春暖花开,莺飞草长 2、“尽荠麦青青”西风萧瑟,荒无人烟 3、“废池乔木”废墟乱石,枯枝败叶 4、“二十四桥景致”热闹繁华,游人不断5、二十四桥景致美景仍在,游人无踪通过1与2、3画面的对比,突出景色的荒凉,体会作者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4、5画面以往昔的繁盛,反衬今日的萧条,体会作者无限的伤感,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讲解,诗的意境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像这一类触景生情、情由景生的诗歌,如果单纯讲解,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往往没有切身体会,无法与作者引起共鸣,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就

11、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关的情景之中,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三、音频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体会诗情。音频包括课文诵读、各种解说、背景音乐等。朗朗上口的“读”古人叫吟本身就是一种音乐的节奏美。古代诗歌就具有对仗工整,平厌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1、背景音乐先声夺人,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感情基调,或热情奔放,或忧郁感伤,或慷慨激昂,或悲

12、痛,或愤怒等等。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由诗歌的主题决定并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使学生的思维、兴趣集中到教师所设置的音乐情境中去。如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借助满江红来导入,悲愤的旋律把学生导入到慷慨悲壮的情思之中。再如学习李颀的古从军行,不妨用低沉的男声配以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走进了诗人的心境。用音乐和画面的美来导入学诗氛围,把学生调动起来了,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导入了课堂教学正轨,更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作好准备。 2、流行歌曲渗透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强化记忆,以唱促背。如学习虞美人时可以放邓丽君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学李清照一剪梅时

13、可教唱月满西楼,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歌声中记住苏轼的水调歌头。这些词,曲谱得好,切合诗词意境,曲调抒情优美,便于吟唱。我认为学生避免了死记硬背古诗文之苦,在乐学会唱中也就记住了诗词,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感悟与意境领会。学生在满怀兴趣的吟唱中,促进对文学作品形象的顿悟,感受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音乐的美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形象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3、声情并茂的朗诵触发情感 用心感受诗歌。诗歌是需要多读的,古代诗歌、现代诗,特别是抒情诗,尤其需要多读,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

14、中,朗读诗歌总是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等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地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便使多媒体有了用武之地。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利用多媒体技术,紧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诵,录制成朗读录音,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涉及社会背景、作者思想发展阶段等各方面的情况,而学生对此又不很熟悉,在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这一点上,借助录音带无疑是一条捷径。课前准备好配乐朗诵该诗的磁带,先让学生细读诗歌初步体味,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学生讨论:可听出该诗体现怎样的心情。之后教师点拨,这些心情在文中

15、怎样体现,引导学生脱离录音从文字上去分析,分析完后,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入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录音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4、活动激趣,体验背诵的成功背诵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但只是死记硬背,学生不仅忘得快,且不能体会到诗词优美的意境。怎样背诵才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心灵滋养?让学生自己录音朗读诗词是实践的一个好方法。让每个学生备一盘磁带作为诗词预习之用,要求将诗词制成朗读录音,课前用几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抽查一、二个学生的录音,当堂播放,评论、打分,学生听

16、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我的声音”,其乐趣无穷。此时学生又俨然成一个欣赏者,自己去体会诗词的感情色彩及分寸,去鉴别自己的朗读与作品原意符合不符合,去评判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劳动收获的欢愉可想而知了。开展诗歌诵读比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参赛的机会,参赛的学生必须配备背景音乐,自已选择一些画面作为幻灯片,自编自导,一边诵读,一边体验那种美好的意境,自然能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而且,比赛这种形式很容易能激发学生表演的热情,此时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物我两忘的感觉,能完全融入诗境,达到身神合一的最佳状态四、声音画面,交错使用,生成意境将背景音乐和意境含蓄的图片巧妙结合,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

17、激发下,学生能够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从而在诗的意境中体味蕴意。古代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首古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古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古诗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记忆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开拓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以鉴赏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

18、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感。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这一点上,借助声音和画面无疑是一条捷径。首先让学生在委婉哀怨的排箫秋怨背景乐曲中深情地诵读,并找出具体可感的写景语句,利用多媒体打出以下画面“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哀伤的音乐、动情的朗诵、凄美的画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了审美活动中来。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

19、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黄”“苦”“江浸月”“悄无言”“秋月白”等字词,同时还可配以寒江残月的图片,让学生在声音和图片的共同作用下对诗文进行联想感悟,去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导学生探讨“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诗的意境。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想在诗词教学中达到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无疑能助一臂之力:它作为教学手段,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在诗歌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胡国民多媒体技术与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效果刍议中国教育文摘: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作文2007(10)施忠多媒体技术与古典诗歌教学作者 张云芳工作单位:宁乡县第二中学电话:1339748278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