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41372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 了解体温、脉搏、呼吸和出、凝血时间及心、肝、肾功能,还包括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各种化验报告,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等。(二) 皮肤准备 术前1日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按手术部位做好术野皮肤准备工作。(三)遵照医嘱查血型、备血 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青霉素、普鲁卡因。(四)肠道准备 一般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五)准备术前用物 特殊药品、x线片、胸带。(六)术前指导 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的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

2、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七)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取下假牙、眼镜、发卡、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八)准备床单位,铺麻醉床、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引流管以及各种监护设备。(九)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二、术后护理(一)接受麻醉医生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按麻醉后常规护理。(二)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和引流导管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三)正确执行术后医嘱。(四)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保护,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道阻塞现象,防

3、止舌后坠,痰液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如切口敷料外观有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六)禁食、置胃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行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者行会阴护理,协助床上翻身、叩背,防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七)根据医嘱进食,一般术后6小时进水,术后一日流食,然后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八)疼痛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变体位,解除腹胀等措施以缓解疼痛,如疼痛剧烈者,术后1-2日可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九)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抬臀以促进胃肠蠕动。如无禁忌,一般术后第1日要求床上活动,

4、第2日坐起,第3日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在床边坐或床边活动,第4日可扶着上厕所,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十)病情危重者设危重病情记录单,为治疗提供依据。三、健康指导(一)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烟酒。(二)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室内空气调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三)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药;食管术后患者,餐后应半卧30min,防止食物返流。(四)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五)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一、目的(一)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二)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5、二、插管位置(一)排气 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引流管较细。(二)排液 腋中线第七-八肋间,引流管较粗,以便促进液体排出。三、装置水封式引流瓶在胸腔闭式引流中最为常用,组成包括: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住;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和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四、影响引流因素(一)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

6、止血钳。(二)病人的体位 半卧位,如果病人躺在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三)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低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会牵拉到引流管。(四)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应用紧密的橡皮塞,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五、维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方法,观察是否有气体排出和长管内的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若波动停止,表明该系统有堵塞或肺已完全膨胀。如发现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的早期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堵塞,设

7、法挤压引流管。挤压引流管的方法,可用一只手固定引流管,另一只手握紧引流管朝引流瓶方向滑动。当引流液较多时,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通过挤压引流管可使管子的血块移走,保持引流管通畅。六、带管病人的活动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七、预防感染各种操作遵守无菌原则,水封瓶内需装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八、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水封瓶使用前需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液面高度、倒入液体量、日期和开始时间。密切观察引流量和性

8、质。手术后第一个5小时内,需每小时记录一次引流量,以后每8小时记录一次或按需记录。正常引流量为:第一个两小时内100-200ml,第一个24小时内约500ml。若引流量多且为血性时,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引流量过少,应查看引流量是否通畅。九、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瞩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

9、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肋骨骨折一、概念肋骨骨实质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称为肋骨骨折。二、临床特点(一)疼痛 深呼吸、咳嗽或转体位时加剧。(二)合并症状 肋骨骨折同时合并有气胸,血胸时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等。(三)体征 受伤的胸壁有压痛、肿胀,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及骨摩擦感。(四)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使该部胸廓软化,产生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胸腔内压增高,软化部位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内压减低,该胸壁向外凸出,又称连枷胸。三、医疗目标解除疼痛,妥善固定,预防并发症。四、治疗原则(一)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止痛、固定、防治并发症 。 1固定胸廓 用多头胸带或胶布固定胸

10、部。胶布固定的方法:由下向上,后起健侧脊柱旁,前方越过胸骨,行叠瓦式固定。 2药物镇痛 地西泮、吗啡等镇痛、镇静药物或中药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亦可用1%普鲁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或封闭骨折处。3防治并发症 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二)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1.止痛、固定或局部加压包扎; 2.处理合并症 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血痰阻塞气道时,应首先处理。可采用牵引固定或厚棉垫加压包扎或手术内固定以消除或减轻反常呼吸,促使伤侧肺复张。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 4.建立人工气道,维持呼吸功能,对咳嗽物力、不能有效排痰或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

11、辅助呼吸。 (三)开放性肋骨骨折:清创缝合,包扎固定,合并气胸、血胸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并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五、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程度。(二)评估所有止痛药的作用,因为肋骨骨折不像身体其他部位的骨折,可以固定以减轻疼痛,肋骨随呼吸连续运动,所以很难护理这种疼痛。(三)评估胸廓的移动度,胸廓的反常运动是连枷胸的一个症状。六、护理目标(一)疼痛减轻(二)预防感染及并发症七、护理问题(一)疼痛 与胸部损伤有关(二)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胸部损伤、疼痛、呼吸道分泌物多有关。八、护理措施(一)严密观察病情病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周身状态的变化。

12、病情严重每隔1530min测量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流量为24Lmin并作好记录。呼吸衰竭时,应加压给氧或应用人工辅助呼吸。(二)病人主诉疼痛后应及时处理。疼痛轻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疼痛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行椎骨旁肋间神经阻滞。疼痛剧烈影响呼吸者,可用多头胸带固定两周,鼓励病人做有效呼吸和咳嗽,避免发生肺部张、肺炎等并发症。(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梗阻尤其在昏迷病人中是胸部损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1.解除紧束胸部衣物,人工开放气道,有舌后坠者钳出舌头。2.轻症者,应鼓励病人咳嗽,并协助病人排痰,即在病人咳嗽时,护士用双手掌按

13、压伤处,以保护骨折部位,减少胸壁震动引起疼痛,吸气时双手放松,咳嗽时双手加压。3.鼻导管吸引。对意识不清,痰多黏稠,咯痰无力,老弱或不合作的小儿,可用鼻导管吸引。吸痰管在气管内刺激病人咳嗽,能使肺泡或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至支气管或气管内,便于吸引。吸引时间一般以每次1015s为宜。4.气管镜吸引。如痰液较深,鼻气管吸引效果不好时可采用气管镜吸引法,此法可能对声带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应避免多次应用。5.气管插管。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吸出或伤员病情危重时,则需要做气管内插管。 6.气管切开。对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肺水肿、肺不张、呼吸困难、高度缺氧者,应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应经常湿化,在吸痰前向气管套管注

14、入少量无菌盐水,既可刺激病人咳嗽,又能稀释痰液,如配合使用超声雾化效果更好。(四)对合并创伤性湿肺病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2030滴min为宜,防止发生肺水肿及心力衰竭。(五)胸部情况的观察1.观察胸部运动有无改变,由于呼吸表浅,皮下气肿引起胸壁软组织肿胀,或其他严重合并伤的掩盖,妨碍了胸壁运动的观察,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反常呼吸。2.密切观察皮下气肿及纵膈气肿的演变,记录气肿延伸范围,如气肿蔓延迅速,应立即告知医生,查找气肿来源,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对气肿张力极大,使病人痛苦难忍者,在胸骨柄切迹上2cm做一横行小切口至深筋膜排气减压。(六)外固定的护理1.观察固定胶布有无脱落、过敏。过敏轻者给局

15、部涂氟轻松软膏,禁止抓挠,防止感染。起水泡或溃破者,可涂以龙胆紫或无菌敷料覆盖,并更换弹力胸带固定。弹力胸带松紧要适宜,必要时给以调整。2.肋骨牵引者,要定时检查,防止布巾钳从肋骨上滑脱。病人活动身躯时要注意保护牵引。(七)有气管切开者,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定期空气消毒,减少探视,禁止在室内吸烟。九、健康教育(一)指导病人腹式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进行有效的腹式呼吸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呼吸困难,有效的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肺部并发症。(二)对轻症病人伤后不到4周即出院者,要告知其早期下床的危害性,要求遵医嘱卧床休息。不要急于下床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三)注意安全

16、,防止意外发生。(四)根据损伤的程度注意合理休息和营养。十、出院指导1.继续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采用吹气球,深呼吸,以增加肺的呼吸功能。2.告知病人,如果突然发生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就近到医院治疗。3.3个月以后复查X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4.忌食辛辣油腻,保持大便通畅。.气胸一、概念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三种。详见下表:类型项目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概念空气经胸部伤口或肺,支气管破裂口一次进入胸膜腔后,伤口闭合,称为闭合性气胸。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呼吸时空气经伤口自由出入胸膜腔,称为开放性气胸。胸部损伤后、胸壁伤口、肺、支气管裂口呈单向瓣,气体进入胸膜腔

17、而不能排出体外,使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称为张力性气胸,也叫高压气胸。临床特点少量积气无明显症状,积气大于30%,会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症状,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病人有显著的呼吸困难,气促、紫绀,甚至休克,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和纵隔向健侧移位。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气体会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导致颈、面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治疗原则少量积气不需要特殊处理,1-2周积气可以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必要时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排除积气,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立即封闭伤口。吸氧纠正休克,积极控制感染。彻底清创

18、、缝合伤口,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疑有胸腔内脏器损伤或活动性出血者剖胸探查。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观察病情变化,若胸腔闭式引流不断有大量气体溢出,病人呼吸困难未见好转,提示肺及支气管损伤,应剖胸探查修补裂口。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二、医疗目标(一)维护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二)缺氧改善。(三)无并发症发生三、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二)评估呼吸困难的症状及体征。(三)评估气管的位置,气管偏移是张力性气胸的表现之一。(四)评估并检查胸壁有无明显的开放性损伤,是否导致气体进入胸腔。(五)评估胸片检查情况以判断胸腔引流管放置是否正确,气胸情况有无改善。(六)评估有无皮下气肿

19、。四、护理目标(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或消失。(二)病人获得适当的心理支持,焦虑程度减轻。(三)病人的疼痛获得适当处理。五、护理问题(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萎陷有关。(二)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分泌物过多、疼痛和肺部损伤有关。(三)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肺扩张不全、疼痛有关。(四)焦虑 与急性损伤、呼吸困难、疼痛有关。(五)疼痛 与胸部损伤和引流管的刺激有关。六、护理措施(一)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二) 吸氧(三)若无禁忌证,应保持病人坐位,以利肺的膨胀。(四)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效果。(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对咳痰无

20、力的患者及时吸痰.定时雾化吸入,利于痰液排出。(六)剧烈疼痛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病人有无呼吸抑制的现象。(七)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八)用通俗易懂的语气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所有治疗、护理过程,解除他们的焦虑感,并赢得病人的信任。七、健康教育(一)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二)饮食应注意少食刺激性事物,增加营养,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保证适量的水分摄入。八、出院指导(一) 病人应禁烟、忌酒.(二)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打喷嚏或大笑,避免屏气。(三)保持

21、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和肺活量。 血胸一、概念胸膜腔内积血,称为血胸。二、临床特点与出血的量、速度以及合并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小量:成人小于0.5L,一般无明显症状。中量:0.5L-1.0L和大量:1.0L以上出血,尤其是快速出血病人可出现脉速、血压下降、气促及低血容量的表现。积血压迫肺脏和纵隔,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症状,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三、医疗目标制止出血,排除积血,使肺膨胀。四、治疗原则(一)血胸数量很少者如常见的肋骨骨折并发的血胸能迅速被吸收而不残留后遗症,无需

22、特殊处理。(二)中等量以上血胸(1000ml以下)如出血已自行停止,病情稳定者,可作胸膜腔穿刺术尽可能抽净积血,或作肋间引流,促使肺扩张改善呼吸功能,并可预防并发脓胸。每次穿刺抽血后可于胸膜腔注入抗生素必要时适量输血或补液,纠正低血容量。(三)胸膜腔进行性出血血胸已在胸膜腔内凝成血块不能抽除,胸壁开放性损伤或胸内器官破裂等情况,则应在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开始后施行剖胸探查术,清除血块和积血,寻找出血来源肋间血管或胸廓内血管出血者,分别在血管破口的近远端缝扎止血。五、护理评估(一)评估胸廓移动度,呼吸困难程度。(二)评估生命体征及休克前兆。(三)评估、测量、记录胸腔引流量,以估计血液丢失量。六、

23、护理目标防止休克,改善缺氧,维持充足的液体入量。七、护理问题(一)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胸膜腔积血压迫肺部有关。(二)体液不足 与大量出血有关。(三)有感染的危险 与组织损伤、积血有关。八、护理措施(一)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二)建立静脉通路。(三)遵医嘱查血型,进行交叉配血,补充丢失的血液。(四)病人保持合理体位,血压平稳后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五)按医嘱综合应用抗生素,预防胸内感染。(六)术后2-3天做X线检查以了解胸内情况。九、健康教育向病人介绍各种治疗及护理的意义和目的,解除焦虑、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各项操作。十、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行x线

24、检查了解胸内情况。 脓胸一、概念脓胸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按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二、临床特点(一)急性脓胸 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和呼吸功能障碍。病人有高热、脉速、呼吸急促、胸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积液较多者尚有胸闷、咳嗽、咳痰,严重者出现紫绀和休克。(二)慢性脓胸 表现为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及慢性咳嗽、脓痰、胸闷不适等症状。病人长期感染和营养消耗导致了消瘦、低热、贫血、低蛋白血症。三、医疗目标(一)急性脓胸1有效控制感染。2彻底排净脓液,使肺复张。3控制原发感染。(二)慢性脓胸1改善全身营养情况,增进体质。2消除致病原因。3消除脓腔。4尽力使肺复

25、张、恢复肺功能。四、治疗原则(一)急性脓胸 全身治疗、抗感染和脓液引流。1抗感染 尽早胸腔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尽快控制病情。2脓液引流(1)胸腔穿刺抽吸(2)胸腔闭式引流3消除病因,如食管吻合口瘘、外伤感染等。4全身治疗 鼓励患者进食饮水注意补充电解质多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病情危重体质虚弱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必要时输入静脉营养、血浆白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以纠正贫血并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恢复。(二)慢性脓胸1.非手术治疗(1)改善病人全身情况,纠正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2)消除致病原因,闭合脓腔。2.手术治疗 胸腔引流,使受压的肺复张,

26、恢复肺功能。常用手术方法:胸膜纤维板剥除术、胸廓成形术、胸膜肺切除术、改进引流手术。五、护理评估(一)评估全身情况及营养状态。(二)评估感染程度及用药效果。(三)评估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应。六、护理目标(一)加强营养,提高体质。(二)感染得到控制。(三)肺功能得到改善。七、护理问题(一)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急性或慢性感染消耗大量能量有关。(二)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膨胀不全有关。(三)体温过高 与感染性中毒有关。(四)潜在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五)焦虑 与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手术后能否恢复正常呼吸有关。八、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给病人安静、舒适的环境。2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室一小时

27、。(二)专科护理1合理调配饮食、积极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絮乱,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或静脉高营养。2吸氧,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胸穿抽取脓液。3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并鼓励病人多饮水。4保证胸腔引流通畅,引流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防止发生皮炎。5痰量较多者,应协助病人排痰或体位引流,保证呼吸道通畅。6病人营养状况差,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发生压疮,应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和床上肢体活动,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床单平整干净,防止压疮。(三) 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如出现胸闷、心悸、气促、脉搏增快、口唇紫绀、鼻翼煽动,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观察

28、引流液的量、性状。九、健康教育(一)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指导病人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安抚病人情绪,鼓励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及时有效地治疗急性脓胸,预防慢性脓胸的发生。(二) 术后指导病人进行肺功能锻炼,可采用吹气球,深呼吸,以增加肺的呼吸功能。十、出院指导(一).继续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二)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三)告知病人,如果有不适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纵隔肿瘤一、概念原发纵隔的肿瘤称为纵隔肿瘤。二、临床特点无特殊临床特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性质、大小和有无合并感染,系因其他疾病或健康查体时X线

29、检查而发现。原发肿瘤中以良性为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临床表现为:(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神经纤维瘤压迫脊髓神引起截瘫;压迫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压迫交感神经出现颈交感神经,出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症;压迫上腔静脉,常见颈部及上胸部静脉怒张,上腔静脉压力增高等。(3)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4)压迫症状: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

30、。(5)特殊症状: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三、医疗目标原发性纵隔肿瘤,除淋巴肉瘤等恶性肿瘤适用于放疗外,绝大部分病人应行外科治疗,防止恶化。四、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为主,恶性变可能者、转移者,辅以化疗、放疗。2.恶性淋巴瘤可放疗、化疗相结合。 五、护理评估(一)仔细评估病人的全身状况。(二)病人疼痛程度及神经系统症状和压迫症状程度。(三)能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锻炼。咳嗽、咳痰,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四)对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复查情况是否清楚。六、护理目标切除肿瘤,防止恶化,顺利度过围术期。七、护理问题(一)睡眠型态絮乱 与担心疾病产生的压力有关。(二)焦虑 与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效果有关。(三)知

31、识缺乏 与缺乏接触、认知有限有关。八、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积极主动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2协助医生尽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3锻炼病人咳嗽、咳痰,床上使用便器。(二)术后护理1中心监护,流量氧吸入。2保持引流管道通畅,观察颜色、量及性质。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3鼓励病人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九、健康教育(一)讲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及症状的有无,对判断其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的意义。要定期查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二)对不能完全切除或不能切除的纵隔肿瘤,要告知家属应行化疗或放疗

32、。讲解化疗放疗的意义、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术后饮食无禁忌,日常活动量力而行,适度即可。十、急危重症的观察及处理晚期恶性肿瘤(一)观察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的体征。2有无呼吸急促、紫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二)处理1卧床休息,持续吸氧。2中心监护,必要时器官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十一、出院指导同健康教育,定期复查。 胸腺瘤一、概念来自胸腺的肿瘤,称胸腺瘤。二、临床特点10%-50%的胸腺瘤病人伴有重症肌无力。7%病人合并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少数病人合并Gushing氏综合征。三、医疗目标胸腺广泛切除,同时术后局部放疗,以防复发。四、治疗原则胸腺瘤一经诊断即

33、应外科手术切除。理由是肿瘤继续生长增大,压迫邻近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临床症状;单纯从临床和X线表现难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质;而且良性肿瘤也可恶性变。因此无论良性或恶性胸腺瘤都应尽早切除。有能切除的恶性胸腺瘤可取病理活检指导术后治疗,部分切除者术后放射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病人存活时间。 五、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肌力、肌张力、握力的程度。(二)呼吸状况是否良好,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满意。(三)评估能否自主呼吸,能否自动咳痰。(四)饮食情况 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六、护理目标顺利度过围术期,防止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七、护理问题(一)有窒息的危险 与肌无力、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有关。(二)睡眠型态

34、絮乱 与呼吸肌无力,呼吸费力有关。(三)吞咽功能障碍 与肌无力有关。(四)呼吸型态絮乱 与术后肌无力恢复差、机械通气有关。八、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胸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2了解患者肌无力、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的症状和程度。3遵医嘱术前给予服用胆碱能药物,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4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术前需帮助训练有效咳嗽及深呼吸。5有吞咽乏力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不足。6床边须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和简易呼吸器,必要时备呼吸机。(二)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2密切观察肌无力危象,如手握力、吞咽情况,加强对患者呼吸的监护,若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以呼吸机

35、辅助呼吸。3根据术前用药量及术后的情况,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正确判断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不同症状。4要注意观察呼吸状况,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患者须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5术后应尽量避免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如:地酉泮、吗啡、利多卡因及某些抗生素药等。6.加强营养 给低盐、高蛋白、高钾、高钙的饮食,以补充营养,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咀嚼无力或吞咽困难者,以软食、半流、糊状或流质等为宜,并在药物生效后小口缓慢进食,呛咳明显不能缓解者给予鼻饲流质,以免发生窒息或误吸。进食宜在口服抗胆碱脂酶药物后3060min,以防呛咳。7.

36、心理支持与自我调节指导 病人常眼睑下垂,语音低沉,不便与外界交流,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交谈,帮助适应住院环境及日常生活,因本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需长期休养。如症状加重,可能长期卧床不起,要多安慰病人,稳定情绪,消除恶性刺激,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九、健康教育(一)加强认识 告之病人及家属有关胸腺瘤导致肌无力的症状。眼脸下垂、复视、饮水呛咳、四肢无力、呼吸无力、吞咽困难。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二)除手术外,要坚持按医嘱治疗,不能擅自停药,过早停药。(三)避免劳累,避免滥用抗生素、心血管类药物,(四)用药指导 交代服药注意事项,药物的目的、方法, 1.忌用对神经-肌肉传递有妨碍的

37、药物,如各种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氯丙嗪,以及各种肌肉松弛剂等。 2.抗胆碱酯酶剂:常用有溴化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间隔时间尽可能延长,如剂量不足,可缓慢加量,若发生蕈毒性反应如呕吐、腹痛等,可用阿托品拮抗;若发现肌无力加重,瞳孔缩小、流涎、出汗、肌束颤动或大小便失禁等则为胆碱能危象的表现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确保呼吸道通畅,积极作好抢救准备。十、急危重症的观察及处理肌无力危象(一)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应严密观察,如出现原有症状急剧恶化,当病人出现呼吸费力、胸闷、气急、大汗、面色紫钳等肌

38、无力症状时,甚至呼吸肌麻痹、发绀、呼吸严重困难则为肌无力危象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二)处理 一旦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应迅速通知医生;给氧、吸痰、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呼吸机的准备工作;备好新斯的明等药物;果断地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尽快解除危象,防止窒息发生。十一、出院指导(一)坚持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与用法,随身带有卡片,包括年龄、姓名、住址、诊断证明,目前所有药物及剂量以便必要时参考。(二)注意安全,切勿单独外出,以防外伤和突发病。如出现症状加重而出现呼吸困难等,须立即就医。(三)根据天气增减衣服,预防受凉感冒。(四)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

39、,坚持午睡。(五)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复查,病情加重时及时就医。(六)育龄妇女应避孕。 肺癌一、概念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二、临床特点(一)肺部症状 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短及胸闷。(二)肺外表现 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受压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大量血性胸水、杵状指、骨关节病。(三)胸外转移表现 晚期多出现疼痛、胸水。(四)全身表现 厌食、体重下降消瘦、全身乏力、最后出现恶液质。三、医疗目标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是彻底干净地切除病变,但要最大限制地保留健康的组织,清除相应的淋巴结,并辅以放疗、化疗。四、治疗原则多采用学士手术放射化学药物中药免疫一

40、项综合研究生多种治疗凡期以前的肺癌均应争取早期手术成立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成功手术机会多5年生存率高腺癌次之小细胞癌最差凡不适于毕业手术切除者可选择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会议小细胞未分化癌对放疗最敏感鳞状上皮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可根据细胞类型选用化学药物进行手术治疗人才未分化小细胞癌对化疗最敏感鳞状上皮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 五、护理评估(一)营养状况 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二)重要器官功能 有无伴随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是否清醒,呼吸状况是否良好,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满意,呼吸音是否清晰,胸腔闭式引流通畅与否,有无伤口参血,皮下气肿。(四)主动咳嗽的能

41、力、效果如何,有无胸闷、气紧、呼吸浅快、肺部湿啰音等。(五)食欲是否改善,睡眠如何,自我感觉是否良好。(六)康复训练和早期活动是否配合,对出院后的继续治疗是否清楚。六、护理目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七、护理问题(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切除,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二)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三) 疼痛 与手术创口有关。(四) 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有关,潜在肺不张有关。八、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观察呼吸道症状、改善呼吸功能,给予低流量氧吸入,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助排痰,嘱病人戒烟。

42、2咯血的病人,要备好抢救用物,做好抢救准备,以防发生窒息。3加强口腔卫生,及时处理口腔慢性病灶。4改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严重贫血者予以输血,提高机体抵抗力。5.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 (二)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2动态检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术后4小时内,每30-60分钟测量一次,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必要时检测血气,并做好记录。3持续低流量氧吸入。根据肺叶切除大小,考虑呼吸代偿情况,酌情增加氧量和时间。注意氧的湿化,必要时给予面罩吸入,观察PO2和PCO2的变化

43、。4让患者保持平静,减少燥动,以最大限度减少氧耗。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胸腔出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脉搏加快、颈部气管移位、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引流量增多等,及时通报医生,并备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及呼吸机。 6、注意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如体温上升,体位性咳嗽、吐咖啡色痰等应及时通报医生。 7、为预防肺不张,应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咯痰,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肺段切除术后早期咳嗽,往往有血痰咳出,应给予耐心解释,消除顾虑。注意双侧肺呼吸音。 8、全肺切除后的胸腔引流管,用于肺内调节压力用,故应夹闭引流管,不能随便开放。如病人呼吸困难,同时气管偏

44、移健侧较重,应通知医生,开放夹子,调节胸腔内压力,开放时,嘱病人勿剧烈咳嗽。 9静脉补液的护理观察出血失液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九、健康教育(一)反复宣传吸烟及空气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危害。(二)注意口腔卫生。如有口腔感染要及时治疗。(三)指导病人咳嗽、咳痰、术后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四)肺叶切除术者,供氧时间不宜过长,保持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引起排痰不畅。(五)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引起的不适原因。(六) 向病人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七)向病人讲解术后配合化疗、放疗的重要性。十、急危重症的观察及处理肺不张、肺炎(一)麻醉、伤口深而大、伤口疼痛

45、,胸部包扎过紧等,均限制呼吸运动,加之病人术后虚弱、咳痰无力,分泌物堵塞支气管引起肺不张、肺炎。(二)处理:协助病人坐起、拍背、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或气管镜吸痰。急性肺水肿(一) 术后1-2天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激烈的咳嗽,咳出泡沫痰,检查发现双肺湿罗音,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下降,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应考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二) 处理:立即减慢输液速度,迅速采取利尿、强心等治疗,酒精湿化吸氧等。心律失常(一)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的变化,及时去除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因。(二) 处理:频发的室性早搏需尽早处理,利多卡因静滴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室速、室颤。十一、出院指导(一)

46、告诉病人出院后数星期内,仍应进行呼吸运动及有效地咳嗽。(二)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每天有充分的休息和活动。(三) 若有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及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四) 化疗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和胃肠道反应,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象的变化,定期复查血细胞和肝功能等。(五) 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与烟雾化学刺激物的接触,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者,咳血者更应提高警惕,以求早诊早治。(六)出院后继续对术侧肩关节、手臂做进一步大幅度范围锻炼。食管癌一、概念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的恶性肿瘤。二、临床特点(一)早期 吞咽时哽咽感、食管内疼痛、胸骨后烧勺胀痛感、吞咽

47、后食管内异物感。(二)中期 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胸痛或背痛。呕吐致逐渐消瘦,脱水。(三)晚期 多因压迫及并发症引起。可以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侵犯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因咽下困难可出现高度消瘦、脱水等恶病质。若有肝、脑等重要脏器的转移,可出现黄疸、腹水、昏迷等症状。三、医疗目标切除肿瘤后,恢复接近正常的吞咽功能,延长病人的生命。四、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化疗药物,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一)手术工作治疗移植 1.适用于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良好、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的病人。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cm、胸上段癌长度4cm

48、、胸下段癌长度5cm者切除的机会较大。2.对较大的鳞癌切除机会难度大而病人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进行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手术。影像特别对对 (二)放射特别治疗 1.放射联合手术治疗2.单纯放射疗法(三)化学药物介入治疗 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营养支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五、护理评估(一)术前1营养状况,体重下降情况,有无贫血、脱水或衰竭。2、饮食情况,有无吞咽困难、呕吐,目前能进的饮食种类。3、疼痛部位,性质及改善程度。(二)术后1、胸腔闭式引流及胃肠减引流和性质。2、对康复训练是否配合,对出院后的继续治疗是否清楚,是否掌握饮食调理的原则。六、护理目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基本

49、恢复吞咽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七、护理问题(一)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消耗,摄入不足,低于机体的需要量有关。(二)吞咽障碍 与肿瘤阻塞有关。(三)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有关。(四)有感染的危险 与中心静脉插管,手术伤口及术后抵抗力下降有关。(五)焦虑、恐惧 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八、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胸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2营养补充,改善全身状况。根据患者的吞咽程度给予合理高营养饮食,有贫血、脱水、营养不良者酌情给予输血、补液、静脉高营养等。3加强口腔护理,积极治疗口腔慢性病灶,保持口腔清洁,减少术后感染;对于有明显食管狭窄和炎症的患者,术前口服肠

50、道抗生素,减轻炎症和水肿。4.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争取亲属在心理上,经济上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解除病人后顾之忧。(二)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2术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或气管镜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3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勿吞咽口水。4按胃肠减压常规护理。5按胸腔引流的常规,注意胸液的性质和量。若术后血清样胸液过多或粉红色中伴有脂肪滴,应警惕乳糜胸可能。6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保持局部清洁,注意有无切口感染、裂开及吻合口瘘的征象。7饮食护理(1)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持中心静脉

51、管的畅通,给予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及维生素,营养液等维持营养。要求24小时均匀滴入,保持中心静脉插管处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2)食管及贲门术后57天,根据胃肠功能的恢复及术中吻合口张力、血供情况而决定进食时间。先少量饮水,无不良反应时可逐步进流食、半流食,三周后方可进普食,要少量多餐。结肠代食管术后进食时间宜适当延迟。(3)胃代食管术后,要少量多餐,避免睡前、躺着进食,进食后务必慢走,或端坐半小时,防止返流,裤带不宜系得太紧,进食后避免有低头弯腰的动作。(4)给予富有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少渣饮食,并观察进食后有无梗阻、疼痛、呕吐、腹泻等情况。若发现症状应暂停饮食。九、健康教育(

52、一)解释病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积极配合的方法。(二)禁食的目的 术前禁食是防止因麻醉或术中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防止术后胃胀满,减轻吻合口的张力,利于吻合口的愈合。(三)饮食原则 少量多餐,由稀到稠,食量逐渐增加,注意观察进食后的反应,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及碳酸饮料。避免进食过快、过量及硬质食物,以免导致吻合口瘘。(四)半卧位的意义 防止进食后呕吐,利于肺膨胀,利于引流,(五)活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1、增加肺通气,利于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2、促进血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3、术后肩关节活动可预防关节强直和肺的萎缩。4、定期复查,坚持治疗。十、急危重症的观察和处理吻合口并发症 分为吻合

53、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两类,还有少见而致死的吻合口主动脉瘘。吻合口瘘常危及病人生命,故必须从术前准备开始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吻合口狭窄多数发生于术后12个月时也有迟到二年以上始出现的。表现症状为吞咽困难复现。吻合口瘘(一)病人多以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全身中毒症状。高热、休克、白细胞计数增高。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二)诊断依据:多方位观察食管造影剂从吻合口外溢;胸腔穿刺抽液有胃肠道内容物;口服染料后胸腔穿刺液被染;颈部切口红肿,伴有皮下积气征。(三)处理:嘱病人立即禁食,行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及静脉营养支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抗休克,必要时再次手术。乳糜胸(一)病人表现为胸闷、气短、

54、心悸、甚至血压下降。胸腔闭式引流可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量较多,多因伤及胸导管所致。(二)处理:及时引流胸腔内乳糜液,使肺膨胀,可持续负压吸引,必要时行胸导管结扎术,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十一、出院指导(一) 注意饮食成分的搭配,每天摄取一些高营养饮食,以保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态。(二) 告诉病人术后进较干、硬食物时可能会出现轻微哽噎症状属正常,如若进半流食有咽下困难,应来医院复诊。(三) 嘱病人加强口腔卫生。(四) 术后返流症状严重者,睡眠时最好半卧位,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胸壁结核一、概念胸壁结核系胸壁软组织、肋骨和胸骨的结核病变,多继发于肺部或胸膜结核。二、临床特点早期症状,起初胸壁

55、结核没有明显可为不红无热的脓肿,亦可能有轻微疼痛,大多无明显全身症状,约13的病人有低热、乏力、盗汗等表现。按压时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黄白色脓液或少量干酪样物质。病变继续发展,肿块逐渐长大、变软、穿破皮肤,形成久不愈合的慢性窦道,长期流脓。 三、医疗目标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或治愈结核病,预防或控制全身感染。四、治疗原则 胸壁结核是一种全身慢性感染,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加强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及抗痨药物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合理应用抗结核药是基本的治疗原则。胸壁结核的局部治疗,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有无混合感染,选用以下方法:(一)对无骨质破坏的较小的单纯胸壁软组织脓肿,可选用穿刺抽脓。脓液

56、抽尽后,向脓腔内注入链霉素0.5g和异烟肼200mg,加压包扎,每周2-3次,一部分病人可望获得治愈。如效果不佳,则行病灶清除。(二)病灶清除是治疗胸壁结核的主要方法。将脓肿、窦道、破坏的肋骨或胸骨等,予以彻底清除。在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较广泛的肺门淋巴结核病人,不应采取手术治疗。只有在肺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结核症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稳定以后,方可对胸壁结核施行手术治疗(三)在合并混合感染时,先切开排脓;待炎症完全控制后,再作病灶切除治疗。如已有慢性窦道形成,在经过局部及周身抗感染及抗痨药物治疗后,应作胸壁窦道及结核病灶的彻底切除手术。五、护理评估1营养状况,病人的抵抗力。2、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有

57、无混合感染情况。3.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手术后的继续治疗、复查情况是否清楚。六、护理目标1.维持足够的营养和液体。2.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3.预防结核复发。4.稳定病人情绪,消除焦虑。七、护理问题(一)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结核病变消耗有关。(二)有感染的危险 与抵抗力下降有关。(三)焦虑、恐惧 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八、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改善一般状态 嘱病人进食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2.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 一般病人术前均进行一定时间的抗结核治疗,因此要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决定是否手术。同时抗结核药物毒性较大,易造成肝、肾损害,观察药物副作用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58、及时处理。3.心理护理(1)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后,为了避免残腔形成导致疾病复发,用胸带加压包扎2周以上,讲清加压包扎的重要意义,避免术后病人因不舒适自行放松胸带,而影响疾病的康复。(2)术中切除病变侵蚀的肋骨,术后会引起疼痛,所以术前要教会病人腹式呼吸,以减轻术后因疼痛而不敢呼吸引发的呼吸困难。 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二)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重点是观察引流情况,勤挤压引流管,促进伤口渗出的尽快排出,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准确做好记录。2.指导病人合理搭配饮食,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术后抗结核治疗6-12个月,以防止

59、结核复发。4.预防感染(1)术后三日内每日测4次体温,及时观察白细胞变化。(2)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预防感染发生。(3)切口敷料有浸湿及时更换。(4)保持引流通畅,早期拔管避免异物刺激使分泌物增多,减少感染机会。九、健康教育(一)向患者讲述术前术后在饮食、卧床、带管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二)讲述抗结核治疗长期持久用药的意义。(三)讲述避免焦躁情绪,保持愉快心情,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结核病的治疗意义。(四)指导病人合理搭配饮食,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五)防止过度劳累,应从事轻一些的体力工作,做到劳逸结合,使疾病早日康复。十、出院指导(一)术后抗结核治疗6-12个月,以防止

60、结核复发。(二) 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感冒或感染时,机体抵抗力低下,疾病容易复发。因此,病人在饮食起居、个人卫生方面都应加倍小心,应适当锻炼身体,气温变化时随时加减衣服,预防感冒的发生。(三)饮食疗法。嘱患者多食牛羊肉、豆类制品,多喝牛奶、豆浆,时令蔬菜因富含维生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四)定期复查。胸壁结核有容易复发的特点,所以,痊愈出院的患者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复查,早期确诊疾病的转归,以利治疗。肺脓肿一、概念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急性肺脓肿常为一般上呼吸道、口腔常存菌的混合感染。病程迁延3个月以上者,称慢性肺脓肿。二、临床特点 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畏寒,高热,体温高达3940。慢性肺脓肿可有不规则发热。常见咳嗽、咳痰,早期少量脓痰,脓肿破入支气管后可咳大量有臭味的脓痰,有时可带血,典型肺脓肿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液及坏死组织。炎症波及胸膜时可有胸痛。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差,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