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366394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江苏高考第7大题 Ⅰ.提分攻略2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提分攻略2“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材料命题”作文是高考作文所采用的基本作文样式之一,如2017年全国卷、2011、2012年江苏卷。“材料命题”作文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作文材料与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与作文命题之间往往存在解说关系、导入关系、限制关系等,写作时要二者兼顾,弄清关系;审视材料,明确写作方向;把握命题,准确界定写作内容。“材料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两者兼顾,弄清关系在“材料命题”式作文中,“材料”与“命题”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1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

2、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如2017年全国卷,试题中材料的内容对命题“我看高考”“我的高考”进行了解说,提供了写作背景。材料意在从以下几点引导考生思考命题中“高考”的意义和作用: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成长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发生等。又如2011年江苏卷,作文材料的内容对命题“拒绝平庸”作了解说,“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材料阐释了命题所包括的内涵和所涉及的范围。2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如2012年江苏卷,试题中的作文材料是古今中外有内在联系的三则名言,这三则名言都包含有“忧”与

3、“爱”的内容,从而引出命题“忧与爱”。这三则名言也对写作具有明显的提示和引导作用。3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例如: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

4、“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很多同学也许以“珍惜”为题,去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但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即“自己要懂得珍惜自己”。二、审视材料,明确方向材料有可能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审题时,要学会从材料中挖掘对写作有指向作用的相关信息,如限制性的信

5、息、关系性信息等。例如: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请以“退路与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

6、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本命题不是要求一般的去谈“退路”与“出路”的关系,因为材料中对这二者有了明确的限制,也揭示了二者之间的条件关系,那就是“只有不留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三、把

7、握命题,准确界定把握命题,就是要对命题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要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性,也要特别注意区别“邻近概念”和“近义概念”。必要时,可以通过“增补信息”的方法来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例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都会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特定的角色。然而个性与角色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就在个性与角色的和谐与不和谐中,人生演绎出一幕幕得失、荣辱、成败的精彩戏剧。请以“个性与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特性。它是事物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存在的,所以

8、是相对的。张扬个性就是着意强调和突出自身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具有优势的方面,我们提倡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全面和长远的发展,从最大意义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角色都是由富有个性的我们来充当的。当社会需要我们时,我们的个性就有了用武之地,个性与角色处于和谐之中,我们就会演绎出精彩的人生;也许,有很多人看中了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某一个角色,并有能力去扮演它,这时个性与角色就处于矛盾之中。要处理好个性与角色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并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还要正确认识社会的需要,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使之和谐统一。范例感悟(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

9、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名师析题】(1)看材料信息,拓宽思路。可粗略对材料加以分析。前两句,从社会国家角度谈高考的积极意义;第三句,从个人角度谈高考的影响激扬梦想,牵动喜忧;末句,从历史的角度写

10、出高考改写历史、创造历史等意义。(2)看写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故题目要用心拟,争取出彩。如果写“我看高考”,关键词是“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理解,注意结合材料,运用历史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谈出自己对高考的独特理解,此题最适宜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如果写“我的高考”,关键词是“我”,要写出“我”与高考的关系,即高考对“我”的影响、启示,“我”对高考的理解、感悟,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抒情散文。(3)参考立意:高考成就踏实人生。高考成就坚强、忘我品格。人生处处是高考。高考意味着用拼搏赢得尊严。以高考的公平公正来规范社会准则。【例文】高考让我驶向更浩瀚的

11、海洋我看高考四川考生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在更浩瀚的海洋一文中说,梦想在更浩瀚的海洋里。要想实现梦想、扼住命运的咽喉,应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命运之舟驶向更浩瀚的海洋呢?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 “知识能改变命运。”是的,知识能提升人的素养和品位,从而改变人的命运。通过高考,能培养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帮助莘莘学子乃至一个民族、国家改变命运。“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考能让每个有志青年的命运之舟驶向更浩瀚的海洋。古人“学而优则仕”,通过读圣贤书,代圣人立言,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们通过刻苦读书,格物致知,修

12、身养性,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点燃我们激情燃烧的火热青春。高考,这个目前最公平、最正义的选才方式,能让我们不论贫富、地位,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那些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成为国家的栋梁;让有志青年的命运之舟,在更浩瀚的海洋上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高考能让整个社会的命运之舟驶向更浩瀚的海洋。一个社会,是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决定着这个社会进步与退步、文明与落后、科学与愚昧的分野。我国有着灿烂的文化、领先西方的科技和悠久的历史,这与自古尊师重道的传统分不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恢复高考,使亿万知识青年通过高考,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也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为今天我国驶入知识、财富大增长的“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社会命运之舟的航向因此改变,可以驶向那更浩瀚的海洋。“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高考能让整个国家的命运之舟驶向更浩瀚的海洋。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看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则是培养奴仆,扼杀创新。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日益落后,文化日益迂腐,而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迅速崛起,科学战胜了蒙昧,连弹丸小国也能因此成为强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刀俎”面前,大清帝国只能任人宰割。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张

14、艺谋、陈凯歌、俞敏洪、马云等人,都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整个社会,也形成了知识崇拜的良好风气,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从而为国强民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国家的命运之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狂飙突进,正驶向更浩瀚的海洋。此刻,我正坐在高考的考场上,为实现梦想而指点江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笔疾书。我坚信:乘坐高考这艘命运之舟,我一定能驶向更浩瀚的人生海洋。【点评】作者既抓住试题材料对高考意义的阐释解说,又紧扣题目“我看高考”来审题立意。文章开篇点题,由纪伯伦的话引出为梦想而拼搏,再由爱默生的话引出中心观点,统领全篇;正文部分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三个分论点,而且都采用以名言警句引出分论点的模式,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篇末点题,回扣题目中的“我”,升华了中心论点。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明晰,逻辑思路一目了然。作者善于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中汲取养料。如开头由纪伯伦和爱默生的观点点题,并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用名言警句引出分论点,使这篇议论文呈现出浓浓的文化底蕴,令读者不由得为之击节。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