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313266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师大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余:我;宋濂自称。嗜:喜爱。致:买。假:借。手自:亲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走:快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余幼时即嗜学。_录毕,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

2、_。3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2.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选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或解释,填上序号。(1)汤汤乎若流水。(_)A

3、tn Bshn(2)伯牙破琴绝弦。(_)Axin Bxun(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A心志;情志。 B志气;志向。(4)善哉乎鼓琴。(_)A是的。 B好啊。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4解释文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1)解释:_(2)感受:_3. 文言文阅读。(甲)田真哭荆京兆(zho)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z),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

4、本同株,闻将分斫(zhu),所以憔悴(qio cu),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注释) 京兆:京城地区。生赀:财产。破:劈开。斫:砍。憔悴:枯萎,凋零。悲不自胜:悲伤得自己受不了,形容极度悲伤。胜:承受,控制。荣茂:繁荣茂盛。孝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家庭。(乙)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gng),漉豉以为汁。萁(q)向釜(f)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 持:用来。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豉以为汁: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豆秸,即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然:同“燃”,燃烧。

5、本:原本,本来。煎:熬煮,这里指迫害。何:何必。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皆平均_(2)惟堂前一株紫荆树_(3)其树即枯死_(4)不复解树_2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1)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_(2)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_3对于(甲)(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这则故事通过主人家堂前紫荆树的前后变化说明兄弟团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B.(乙)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兄弟,用萁煮豆来比喻兄弟相残,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悲愤之情。C.(乙)中“本是同根生”与(甲)中的“树本同株”意思相近。D.(甲)(乙)两部分内容都表现了兄弟相争

6、、骨肉相残,都说明了人不如事物团结的道理。4.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博山:古地名。伐薪:砍柴。仔:同“崽”。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固:坚持。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其家户外皆山_(2)时值秋祭_(3)李氏不与_(4)鹿稍长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_(2)是夜鹿去,

7、遂不归。_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_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_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推敲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宇,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岛/初赴举/京师B.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C.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D.遂/与/并普而归2下

8、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炼之未定B.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C.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D.杨氏之子3文中的“岛”指的是_。这篇短文意在赞扬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去:_方:_欲:_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磨_还_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_4翻译下面的

9、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_7.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一)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释: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何遽(j):怎么就,表示反问。髀(b):大腿骨。引弦(xin):拿起武器。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

10、择正确的解释。(1)近塞上之人:_(2)有善术者:_(3)马无故亡而入胡:_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_3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近塞上之人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D.而疑邻人之父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_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必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

11、(2)宁信度,无自信也。_2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什么?_9.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遂_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10. 小古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1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小古文完成填空。人物观点现象依据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_远者小而近者大一儿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_两小儿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儿以_的角度,一儿则以_的角度。两小儿“辩日”有理有据,可见他们是_的孩子。2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写一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笑曰:_。3文言文篇幅短小,事中

13、见理。我们六年级学过的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_的道理;学弈则告诉我们_的道理。11. 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3学了这篇段文,你明白什么道理?你自己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又有怎样的体会?_12.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

14、有误的一项()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

15、生动形象。13. 古文我也懂。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君之楚,奚为北面?_(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2成语“南辕北辙”比喻_。14. 阅读嗟来之食,完成习题。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

16、,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摘自礼记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贸贸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捧。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黔敖为食于路(_) (2)以待饿者而食之(_)(3)嗟!来食(_) (4)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4)以至于斯也(_) (6)可去(_)(7)其谢也(_)2翻译下列句子。(1)嗟!来食!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_(3)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_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_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