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811033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制取氧气1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A氧气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氮气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

2、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6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作发生装置C可选用收集氧气D用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7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8同

3、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9下列文字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有关的原因解释。请将字母序号填入()中,使之成为合理的因果关系。操作事项(1)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移开酒精灯()(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正立在桌面上()(5)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原因解释A氧气不易溶于水B防止反

4、应物进入导管C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D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E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10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五种装置: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_(填装置编号)。(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填装置编号)。11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51200.1416.751512

5、00.146.0430535249.2130555210.76(1)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有关;从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接触、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1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2)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

6、C、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C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实验结束时,应先_,后_。(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通入。参考答案1C点拨:高锰酸钾是颗粒细小的固体。若试管口不放棉花,很容易随气流进入导管,从而进入水槽,使水槽内的水变红。2C点拨:长颈漏斗一般是添加液体的,而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故不需要长颈漏斗。3D点拨:只要是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一般都既可

7、以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一定是氧气。4C点拨: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不能直接加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可能会炸裂。5D点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不要伸入瓶内),看是否复燃。6B点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无需催化剂;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收集氧气,相当于排水法收集,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氧气密度,故应从b端通入氧气,从a端排出水。显然选项A、C、D是错误的。B正确。7A点拨:A正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B错误;对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处,C错误;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防止

8、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部应铺有少量细沙或水,D错误。8D点拨: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则瓶内残留空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混有空气的氧气浓度低,导致木炭燃烧现象不明显。9(1)D(2)A(3)E(4)C(5)B10(1)A(2)E点拨:这是一道典型的信息给予题,一定要抓住题目中提供的有用信息来解答,由“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知收集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即图中的E;由“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知,发生装置可选择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即图中的A。11(1)反应物浓度(或浓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

9、快(2)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接触、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不变点拨:(1)本实验中,反应所需的时间是测定的量。实验和的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分析反应所需的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可知,浓度越大,生成一定量氧气所需的反应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实验和的变量是反应温度,对比分析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3)用水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只是溶液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小,但溶质质量不变,因此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保持不变。12(1)试管集气瓶(2)试管口部没有塞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从水槽中移走导管熄灭酒精灯(3)Ab点拨:装置A中注射器的作用为控制加水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因为乙炔气体能把水向下排,因此a端管口可排出水,气体从b端管口通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