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1895166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李继纯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8月21日)同志们:今天召开的这次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总结前段工作、部署下步任务,进一步明确增收节支和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挑战,渡过难关,谋求新的发展。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一、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省委、省

2、政府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及时启动了“八大经济区”和“十项民生工程”建设,打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组合拳”;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超前谋划,抢前抓早,遵循“引、支、救、保、压、管”六字方针,出台了吸引投资引导消费的“双十条”、救助企业的25条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都争得了先机,赢得了主动。一是扩内需公共投资力度大。各级财政部门采取年初预算安排、整合现有专项资金、利用地方政府债券等措施,千方百计落实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投资配套资金。目前国家已下达我省扩内需投资90亿元,省本级已拨付配套资金26.6亿元,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

3、程相继开工,拉动了水泥、钢材等原材料需求,带动了城乡居民就业,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二是吸引社会投资路数新。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呼应,积极支持融资平台建设,协同银行一道扩内需、保增长,今年预计融资24亿元;省级安排注册资本金6亿元,支持筹建龙江银行;开展政府主权外债项目捆绑贷款合作试点工作,协助项目单位落实配套贷款;安排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立杜蒙、东宁、巴彦等村镇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完成3家县级担保机构组建工作,上半年全省实现担保额29亿元,增长48%。三是刺激消费举措实。落实住房消费刺激政策,减免契税税率0.5个百分点;大幅度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补贴,增强消费能力;省级安排资

4、金1亿元,支持我省神州北极和华夏东极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推进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全省已销售下乡产品38.3万台(套),销售金额11.9亿元,已兑付补贴24.3万台(套),兑付补贴资金1.1亿元,拉动了新一轮农村消费。四是救助企业行动快。为了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省厅与市县财政部门一道,坚持出手要快,措施要实,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早拨快拨补助资金。仅省本级上半年就拨付各类支持企业专项资金5.7亿元,占全部资金的57%,支持省政府确定的86个重点项目、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帮助骨干企业渡过难关;提前到位边贸政策调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2亿元,促进边贸企

5、业能力建设,稳定边贸企业发展信心。五是强农惠农效果好。各级财政部门采取提前垫付等办法,及时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8.2亿元,有力支持了农民春耕生产。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重点,以整合资金、创新机制为手段,在北安等17个县区开展了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以拯救大豆产业为重点,在我省北部建设20万亩麦豆轮作示范区;以扭转行业效益下滑、增加养殖户收益为重点,出台财政支持生猪产业和奶业发展具体实施意见。省本级拨付资金1.9亿元,对634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先进村进行奖补,扩大了农村内需。六是民生保障改善多。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力度。从

6、省本级来看,上半年拨付资金15.4亿元,支持落实农民工培训等项就业政策;预借市县资金54.6亿元,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发放和月人均提高137元政策落实;预拨市县资金15.8亿元,保障全省243.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拨付资金4.4亿元,支持全省1370.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本级还拨付资金6.3亿元,有效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安排资金1.3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安排资金4.4亿元,支持提高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和实施高教强省计划。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不高。个别地方和部

7、门存在危机与己无关、影响不大的思想,对应对危机的办法不思考、不研究。二是措施不力。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等靠心态,束手无策,等米下锅,该地方配套的资金不配套,该及时拨付的资金不及时拨付,被动应付多、主动落实少,贻误了转“危”为“机”的发展契机。三是盲目乐观。个别地方的同志,对危机的影响之深、持续之久认识不足,看到几个转好的经济数据就以为告别危机、走向复苏,这是要不得的。要知道,我们的经济财政走出低谷尚需一个时期,尚需付出较大努力,尚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关键要把握好四个“更加注重”:第一,更加注重扩内需政策落实。一要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前最大的

8、问题就是有些市本级配套资金到位率低,这里既有财力问题,也有努力程度问题。年底前各地要把配套资金落实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不留缺口,特别是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到位进度不得低于中央和省级资金到位比例,确保地方配套资金按国家要求及时足额到位。省级也将按照“提速不脱轨”的原则,加快政府公共投资预算下达和项目实施进度,并加强与省内商业银行的金融合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尽快形成有效实物投资。同时,要继续吸引社会投资,加快龙江银行组建步伐,抓紧组建黑龙江省担保集团,开展再担保业务,支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二要着力扩

9、大消费需求,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调整发展方式。要认真实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各项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补贴到位率;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新的消费热点;支持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的财政政策,发挥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二,更加注重支持培育新兴产业。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对竞争、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23项政策措施和财政部门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发展的25项具体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首台套设备的扶持力度,加快涉企项目的评审论证和资金拨付进度,促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

10、网络等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出口地方产品奖励资金的作用,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摆脱困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功能,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产品采购,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情况下,尽可能采购省内产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第三,更加注重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一要围绕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科技应用推广。充分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努力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和政策平台,大力支持购置大马力拖拉机,促进耕地质量明显改善和土地经

11、营规模化发展。二要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20个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抓紧确定各村的建设内容、资金安排和完成时限,争取早见成效;加快鸡西、黑河两市场县共建试点和甘南兴十四村、萝北县城乡一体化试点步伐,积累经验,择机推广;深入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着重推进150个示范村、1000个先进村公益事业建设;扎实做好第二批新农村建设“千村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继续采取“以奖代投”方式,促进在两年内完成试点村道路、自来水、清洁能源等基础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的跨越。第四,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越是经济发展困难时期,解决民生问题越重

12、要。一要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就业补助资金分配办法,简化审核拨付程序,落实好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促进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等项政策,各地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定规模的就业专项资金,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二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将全省30万名“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力争明年继续按政策上限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断缩小与发达省份差距;选择6至7个县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底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地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原试点城市要达到80%、新启动试

13、点城市要达到50%。认真落实今明两年全省新农合提标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不断提高农民就医补偿水平,当年基金结余不能超过15%,滚存结余不能超过25%。三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加大城乡低保资金投入力度,使城乡低保标准及财政补助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支持新建、改扩建县级中心敬老院和改造中等规模的乡镇敬老院,促进实现2010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四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并实施全省医改具体意见,各地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认真落实5项公共卫生服务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安排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地方补助资金。五要

14、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快资金到位速度,支持“三供两治”、“三棚一草”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和谐环境建设。二、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当前我国和我省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整体经济好于预期。从全国情况看,上半年GDP增长7.1%,增幅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0.3个百分点,为全年保八奠定了基础。1至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农业、教科文卫、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增长更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连续3个月同比增速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15、%,消费结构升级加快;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1.8%和8.2%,短期看我国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有利于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从我省情况看,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位居全国第3位,重点集中在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工业生产回升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9%,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势头。在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衰退之中,我国外需仍会持续低迷;当前投资、消费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推动,内需稳定回升还面临很多困难;调整经

16、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巨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因此,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一好五不”,即: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但经济财政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前景还不十分明朗。经济决定财政,企稳向好的经济预期,无疑增强了财政增收的信心,但我省财政有其独特性,由于财政收入对资源价格、重型工业、国有企业的过度依赖,导致我省前几个月收入增幅走势呈现出与全国迥异的曲线。1至7月份,我省一般预算收入逐月走低(分别为23.1%、13.5%、12.9%、5.5%、3.7%、1.8%和3.3%),而全国则是月月攀升(分别为-2.7%、-0.1%、3%、2.8%、2.

17、9%、6.6%和6.8%)。尽管我省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增长,但完成全年任务隐忧颇多。一忧原油价格,如果保持目前均价,全年与原油相关的各类税费同比将减收52.8亿元;二忧结构性减税,增值税转型扩面,提高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全年将减收15.4亿元;三忧非税收入减收,仅龙煤集团两权价款全年就减收32.6亿元,交通、工商部门取消收费减收38亿元;四忧装备制造业销售下滑,仅增值税就将减收3.1亿元;五忧支出压力大,落实扩内需中央投资配套资金的压力前所未有(省级达40.8亿元),切实保障“三农”、教育、社保、就业、医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支出,都需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因此,今年将是各级财政特别困

18、难的一年。我们既要看到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增强发展信心,又要认清严峻形势,谨慎从事而不盲目乐观,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咬定增收节支不放松,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在财政增收方面,要在“抓、促、挖、争、纳”五个字上狠下功夫。抓,就是抓财源建设和市县财政收入增长。在制定“千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财源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过程中,各市县都明确了分年度的增长目标和增收任务,下一步关键是抓好推进落实。要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要抓好重大财源项目推进,今年省厅根据市县的申报,筛选出200个产业类和开发区类重点推进项目,各地要围绕这些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各种难题

19、,促进前期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尽早竣工投产,投产项目尽早达产达效。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抓好项目资金落实,省厅将抓紧拨付由省里协调落实的扶持资金,各地也要通过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融资平台等多种渠道,帮助企业落实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继续抓好“保增长促发展”专项推进工作,已经有可操作性措施的要抓紧落实,尚未形成思路的要抓紧研究,各地对于矿产资源产品产量监控等投资不多、利于税费征缴的办法要真正重视起来,想方设法来促进增收。今年省本级增收难度很大,全省增长要靠市县的力量,尤其是哈尔滨和大庆市要力争较高增幅,以有效拉动全省收入增长。促,就是大力促进税收增长。各地要大力

20、支持税务部门开展工作,抓紧完成税控收款机选型招标等前期工作,尽快全面推广应用;要帮助解决税源大户面临的暂时困难,最大限度保持现有税源规模;要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促进共享信息平台建设;要加大对房地产、建筑安装、交通、车牌、餐饮、娱乐等零星税源清理,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实现地税增长不低于15%、国税降幅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挖,就是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加强对中央企业土地出让金、土地年租金等土地收益征缴,加大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欠费清缴力度;建立非税收入定期稽查机制,加强对执收执罚单位政策执行、征收上缴、票据使用等重点环节的定期监督检查。各地也要重点对国土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21、教育、公安、交通非税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收入,城市公用设施占用收入等加大监缴力度,确保实现非税收入增幅达到5%以上的目标。争,就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主要是争取国家尽快出台“一税一费”政策,即资源税从价征收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提高征收标准,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如果今年第四季度国家出台资源税改革政策,按照每桶原油均价55美元和5%的税率计算,全省一般预算收入能够增收14亿元,可以部分弥补因油价下跌对省本级预算的冲击。纳,就是将应纳未纳预算内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内管理。财政部已明确提出,2009年将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地方审批设立仍在预算外管理

22、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大部分也要纳入预算管理。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市县当前要重点做好项目梳理、科目调整等准备工作,有步骤地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做好应纳未纳各项收费的清理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堵塞跑冒滴漏。需要强调的是,为调动市县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省厅决定,2010至2012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以2008年为基期年核定,标准收入能力中的主体税种按照经济发展指标测算,继续实行补助额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对财源建设效果好、财政收入增幅大的市县,在核定2013至2015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时采取激励性政策。因此,各地要消除鞭打快牛、多收少补的顾虑,齐心协力抓好财政收入,省厅不会让发展快

23、、贡献大的地方吃亏。在财政节支方面,要在“控、压、管、改、清”五个字上狠下功夫。控,就是严格控制出国经费支出,认真执行因公出国经费审核和任务审批相结合的联审和双控制度,对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的出国经费一律不予审批和报销,各级财政要将出国经费在近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切实减少20%。压,就是大力压缩公务接待费支出,省财政带头,研究制定省级接待费管理办法,争取今年接待费支出同比压缩10%。管,就是加强出差和会议管理,严格执行差旅费、会议费和出差会议定点管理三个办法,不得违反规定报销差旅费,减少会议天数、次数和人数,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改,就是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试点地区要按照省里的指导意见

24、加快改革步伐,并注意不能借车改之机变相为职工发放生活补贴。同时,各地要将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5%。清,就是大力清理评比奖励和庆典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对党委、人大、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系统的评比表彰奖励活动进行系统清理,降低行政成本。总之,今年各级财政在压缩支出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动了不少脑筋,很不容易,再努把力,切实将勤俭节约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同时,要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该保的一定要保下来,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这里强调一下省直哈外机关事业单位第二步规范津补贴工作,近期一些单位的职工对此有些反映。省直哈外的补贴标准是按照属地就高原则确定的,目前已经有2个市和16个县的方案通过了审批,还

25、有5个地市和30个县的方案将马上批复,其余市县的方案也将在近期批复。8月初我厅已下发了核实第二步规范津补贴增资预算指标的通知,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在9月1日前将所属哈外预算单位的资料报送我厅,我们将尽快进行测算、审核和拨付,将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送到干部职工手中。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深入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财政管理贯穿于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编制和执行预算的全过程,是财政部门的日常工作。随着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支出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财政管理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如,财政法制体系不健全

26、,表明一些财政行为无法可依或自由裁量权过大;预算体系不完整,说明一部分财政资源处于游离状态;预算编制较粗,反映收入和支出过程的随意性大;预算执行迟缓,说明财政资金与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脱节;基础数据不全、信息化低,影响了财政决策的科学化。诸如此类问题,造成了财政运行各个过程和环节的不确定性增大,导致了各类风险积聚。财政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高度,做出了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部署,在全国座谈会上组织讨论了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即将印发全国财政系统,我们要很好地贯彻落实,并结合实际作深入的研究和细化。总体上,我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明确一个思路、突出两

27、大目标、坚持三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一个思路,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完善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强化共同监督,提高财政绩效,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保障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两大目标,即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目标。科学化管理,就是要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调动财政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

28、机制,完善岗责体系,精确细致地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效能。辩证地看,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精细化是科学化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加强财政管理的有机整体。三项原则,即坚持突出依法理财、完善岗责体系、运用科技手段的原则。突出依法理财,就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真正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完善岗责体系,就是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岗责体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运用科技手段,就是大力加强金财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财政管理各环节畅通、操作功能

29、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四个环节,即把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组织保障四个关键环节。在预算编制环节,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公共预算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逐步实现“一上”时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和落实到具体项目,市县要逐步将所有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改革范围;改进非税收入预算编制办法,全面细化编制省本级非税收入预算;完善省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调整程序,增强政府采购预算刚性。从2010年起,各地要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基金项目支出范围和收支科目,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深入研究国有资本收益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30、范围,逐步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公共预算中分离出来;做好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准备工作,待国家具体办法出台后组织实施。二是加强省直部门收入和支出预算编制管理。研究制定预算单位自有收入预算管理办法,确保自有收入足额纳入预算;2011年前,将预算外管理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取消预算外资金,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收支脱钩”试点范围。加强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将人员信息与省编办人员编制系统联网,资产信息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信息动态管理;探索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完善省直机关通用办公设备配备标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尝试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

31、机制,选择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大中型维修项目进行试点;建立省级部门预算编制考评机制,促进部门和单位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三是加强省直部门结余资金统筹管理。研究制定省直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上年度结余资金必须编入下年度调整预算,对于工资性支出结余除特别情况外全部收回预算;对于项目支出净结余,在部门申报下年预算时,作为下年度预算的首要来源;对于历年延续项目资金结余,在安排下年预算时统筹使用;对于延续项目结余资金较多的部门,适当削减有关项目支出预算;对于累计结余资金减少的部门,经财政部门审批允许用于解决应由财政负担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累计结余资金增加的部门,适当减少项目支出预算增幅或压缩财政

32、拨款总额。四是推进市县预算编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市县部门预算改革,采取技术支撑、政策引导、预算审查等措施,推进市县编制较为完善和规范的部门预算。研究提高市县预算编报完整性的有效办法,对省级财政掌握的市县下年度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上解数做到尽早告知。出台市县开展“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地要在编制2010年预算时选择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项目,按照向群众征集备选项目、由群众代表确定项目、政府编制预算、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监督和验收评估等程序进行项目建设,真正实现由“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理财方式转变。五是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数

33、理统计模型,选取客观要素作为量化指标,以惠及全部人口为宗旨,统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完善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系数,扩大公共支出涵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各项支出需求标准,逐步建立起科学、民主、规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在预算执行环节,一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2009年底所有省级和市级预算单位要全部纳入改革范围,2010年所有县级预算单位要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继续做好统发工资活体指纹动态校验工作,完善指纹数据库,堵塞统发工资管理漏洞。规范政府采购资金结算管理,加快实现省直在哈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资金联网结算。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开展银行卡结算非税收入试点,最大限度方便缴款

34、人缴款;加强非税收入收缴过渡户管理,坚决撤销直接缴款方式执收执罚单位的过渡户。强化国库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不断扩展和优化预警系统,建立预算单位违规通报与处罚机制。牵头做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推进财政部门与人行国库之间的联网建设,解决税收收入信息不对称问题。各市县要在10月末完成财政资金账户统一归口管理,年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轨,并将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集中支付范围。二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围绕构建绩效观指导下的新型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与预算编制和执行紧密结合,以绩效目标为导向,财政和预算部门为主体,评价方法科学、指标体系完善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省级支出绩效

35、评价办法和实施细则,抓紧研究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和基础数据库。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省财政在今年完成大项目前期费、应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评价的基础上,2010年再选择三项重点专项资金开展试点,并逐步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专项资金的设立、取消及规模调整;继续开展省直部门支出评价试点,完善省直监狱绩效评价工作,2010年再选择两个部门开展部门评价试点。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外债融资信息服务体系、市县财政信用评估体系和政府外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促进政府主权外债项目科学立项和规范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还贷准备金制度,完善省级财政还贷准备金各环节工作,各地也要积极筹措资金,依据地方债务额度和

36、偿债状况,科学设立还贷准备金,提高政府偿债信誉;各地要指定部门和人员,对各级政府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探索建立政府债务监测预警体系,为政府部门科学举债、规避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在财政监督环节,一是建立健全同步监督机制。建立各业务部门和专职监督机构共同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同步监督机制。业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拨付全过程的监管,督促资金按时拨付到位,按规定用途使用,发挥应有效益;专职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重点部门、行业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实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有机融合。采取召开联席会议、监督检查情况通报会、联合检查等方式,定期反馈日常监管和专

37、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监督检查处理决定和整改建议,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和成果利用协调机制。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和信息披露力度。二是提高预算信息的公开性。在目前向人大报送审批一般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报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等,并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报告以及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主动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的财政政策、发展规划等。各市县要逐步扩大向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市级财政向人大报送审查的部门预算要逐步扩大到一级预算单位。在组织保障环

38、节,人是财政管理中的关键,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要着力打造一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弘扬财政机关文化。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厅机关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团结友爱、崇尚文明、廉洁从政、奋发进取”的财政精神,为个体发展打造了平台,为财政事业凝聚了力量。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机关文化建设力度,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价值取向,锤炼道德操守,提升精神境界,为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不断加强财政干部形象建设。全省财政系统形象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服务大局、精通业务、勤政务实、廉

39、洁奉公、谦和文明”的形象内涵初步确立,成为大家日常工作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前段时间,经过认真推荐和严格考评,共评选出全省财政系统最佳形象单位32个、最佳形象个人101名,阶段性地总结了形象建设活动。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创新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把形象建设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三是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贯彻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大查处违纪行为力度,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确保财政干部安全、财政运行安全。同志们,10月份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