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1723970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摘 要1关键词11 引言12 创设情境的原则22.1问题性的原则22.2阶段性原则22.3个性化的原则22.4 活动化的原则22.5 参与性原则23 教学情景的创设23.1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23.2 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43.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53.4利用悬念创设情境6结语7参考文献7致谢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若干方法齐培,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总是一味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这一方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而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

2、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只有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才能使小学生达到“乐学勤学会学”的效果关键词:有效情境;问题;生活;多媒体;悬念1 引言小学生在初学阶段是对贴近生活的教学充满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现实的情境里学习和分析数学” 是数学情境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没有情境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将成为一堆索然无味的学习材料,无法引导学生走进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由于创设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小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产生学习需求,从学习的经验中体验数学学习,不是一味的获得结论,从而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

3、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那么什么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不但要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还要紧紧围绕着“数学”的核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好的数学情境创设应满足一个基本要求:就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不能丧失“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第一学段

4、的教学建议)“,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1这些理念是针对过去数学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等状况而提出的,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极有裨益,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眼里,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再是由一大堆毫无实际意义的符号所构成的系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即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减少,数学课的“数学味”正变得越来越淡所以不能脱离数学的本

5、质教学,在生活中发现和学习数学,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我们要创设有效地数学教学情境来有效地充实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2 创设情境的原则合理而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要创设合理而科学的情境,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2.1问题性的原则 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将数学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的整合,使数学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疑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2.2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

6、级的儿童便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学,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数学,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数学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2.3个性化的原则 我们经常碰到,某地区的情境到另一域创设学生的认知不能被激发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样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地域的班级,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农村特色,城镇特色,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2.4 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构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

7、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数学”“练数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数学,让学生在仿真的数学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2.5 参与性原则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赖于教师的巧妙预设,更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情境所包含的数学主题予以展开,加以完善.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情境的内容会变得丰富起来,情境的学习意义才会更大限度地被学生认同.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使再精美的设计也有可能变成一厢情愿的假想.创设情境就是为学生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环境,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自

8、己的数学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的感知出发,让他们通过感性材料去认知和理解数学;创设的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设计情境时要力求形成开放的空间,促使学生去丰富情境的内涵,体验情境的思维价值.3 教学情景的创设3.1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是指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教学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师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2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只要有数学的地方,就应该有问题的出现,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尤其是小学生,他们

9、对于问题的引入更是感兴趣一切教学情境都离不开问题的出现,没有问题出现的情境最多都是教师的泛泛而谈,没有任何的效果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3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古人曾明确指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疑问,有疑才有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4但是,并非所有的问

10、题都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些浅显粗俗的表面问题,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那些过于艰深又脱离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的问题,也会阻塞学生思维的绿色通道,扼杀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他们在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智慧呢?所以唯有提出有效地问题才能创设出非常有效地数学教学情境 例如:对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可设置如下的一段师生对话:师:母亲节就到了,你们准备礼物送给你们妈妈了吗?生:送花.师:送什么花呢?生:不知道什么花,也不知道多少钱师:一般母亲节送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和万寿菊,康乃馨2.5元一支、勿忘我1.8元一支、满

11、天星1.75元一支、万寿菊1.55元一支(老师在黑板上鞋上这些花并依次写上价格)师:如果每支都买要多少钱?(同学们马上用手指头算一算,有的在纸上画画等到他们算得差不多了)师:如果你带5元买了一支康乃馨,一支勿忘我,还能不能再买一支满天星?为什么?如果买不了,还剩多少钱?接着反过来问:如果带5元,买了一支万寿菊,买了一支勿忘我,如果他还想买一支满天星还要从零花钱拿多少钱?通过在这些生动又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引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分”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来帮助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片段:师:请看,这是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环,谁能想办法测量出它

12、的周长呢?生:把铁丝剪断、拉直,再用直尺测量出它的周长师:(出示CD唱片)那么要求这张影碟的周长,用切断、展开的方法行吗?那该怎么办?生:把唱片的边沿做上记号,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能量出它的周长了生:还可以用一根绳子绕唱片一周,然后量一量绳子的长就可以了师:(用一根细绳系一小球,在空中甩动,其轨迹形成一个圆)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我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生面面相觑,一时没有好的方法)师:看来,用剪断、拉直、测量;滚动法;绕绳法虽然可以测量出一些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索出圆周长的一般计算方法呢?以上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设

13、一个个小小的问题,不断制造矛盾,层层设疑,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断地产生认知的失衡和知识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了探究目标,使探究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活动中3.2 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生活情境相联系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当然有的教师

14、把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片面地理解成为课前师生交流,产生亲和力的一项活动,有的理解成为激发兴趣的一项游戏、谈话等,而缺乏突出数学学习主题的明确性反过来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脱离现实生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如果情境与现实生活脱离,就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所以要学会寻找有效地、明确的、富有韵味的数学情境由于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受到重视,其中包括大量非系统化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经验,加强经验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对于促进主动建构很有帮助笔者以为,情境就是这种联系的载体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

15、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建构的情境5反过来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脱离现实生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如果情境与现实生活脱离,同样也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例如:在“认识分数”这一课中让两个同学上黑板做题,复习昨天的知识,当时拿一根粉笔问同学们:“只有一支粉笔,两个人怎么分?”回答说:“一人一半”,那师接着说:“那三个人呢?四个人呢?”同学们就说:“只要够长,多少人就分多少份,每个人占其中的一份”从

16、而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我首先播放了课前在超市录下的一组资料:“金星啤酒”、“中华杜康”、“米酒”“葡萄酒”的酒精度,让学生说说“从这一组资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然后以“喝什么酒更容易醉?”“你认为喝哪种酒比较好?”为话题,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闲聊”之中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建构过程在“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之前“认识图形”一课中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课后让同学从生活中去寻找三角形,家里的、放学路上的、只要生活中的就行第二天上课让他们交上作业,说说有哪些,答案什么样子的都有,比如帽子、彩旗、灯罩、风帆、小亭子、雪山、楼顶、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火炬冰淇淋、装

17、修的门框老师就问:“为什么装修的门框上面两端要订两根木板?”再问:“这两根木板跟原来的门框是不是构成两个三角形?这有什么用处?”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同学们熟悉的例子,从而使同学们在生活中清晰的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如果能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进行适当的加工编制,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3.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以后,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已不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6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数学

18、学习情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展示出学习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以后,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学已不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生活中和教学都缺少不了信息的介入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可以使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降低了学习难度也使那些枯燥无味和抽象深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且形象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提供生动、形象的情境演示,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

19、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寓教于乐落到实处7在这里结合教学案例加以说明:在面积的教学过程中,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主动、能动的从事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地、有效地活动起来,并且逐步提高教学认知活动的水平,才能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与该活动相应的能力、态度和倾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以图文、声像等多种符号载体为师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信息展示

20、方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交互,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片段一:(1)情境导入:(动画演示)秋天,落叶洒满一地小鹿、小羊在林间的小道上散步又有两片树叶落下,小鹿、小羊捡起后争论了起来小鹿:“我的树叶面积大?”小羊:“我的树叶面积才大呢?”(2)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谁说的对呢?片段二:(1)分组比较:每组同学两两任意从三个袋中摸出大小或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比较;组织学生归纳:用了哪些比较的方法?能采用这些方法比较的树叶有何特点?(多媒体动态演示)从比较中发现还有哪些树叶不能用以上方法来比较呢?为什么?(逐步引导出有些图形是不规则的,大小差异不大,不能直接观察出) (2)启发交流:

21、教师引导:如果图形是规则的,但大小差异不大,(图略)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帮助学生回忆旧知:可以用大小统一的方格为单位去量一量(多媒体动态演示);教师继续启发:这个方法能够借用吗?有什么困难?(引出不满半格的都按一格计算);学生自学例题;解答树叶疑难(多媒体动态演示)为了使学生清晰的感知在比较树叶的过程中,不同方法具有不同功能,多媒体动态描画比较过程,创设启发式的问题情境,画面生动、清晰,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通过质疑,寻找新知生长点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思维探求中通过解疑,顺应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解题 如:教学对称图形时,我播放课件建筑物欣赏,让学

22、生欣赏具有对称美的建筑物:天坛、天安门、金字塔、艾非尔铁塔;观看课件大自然,让学生仔细观察蝴蝶、蜻蜓等昆虫,由此抽象出“对称图形”这一几何知识;在教圆的认识时,则播放课件圆形瓷盘图,将12个古色古香、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圆形瓷盘围成一个圆,使学生既认识了圆,又受到艺术的熏陶,并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3.4利用悬念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保持高度关注的学习备战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吸引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创设悬念可以选择在一节课的开头,提出有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刺激小学生通过问题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好

23、胜的心理特征选择在一节课的中途或结尾设置悬念悬念就是一根无形的“缰绳”,让一群“小野马”心甘情愿的跟着你,教师有的放矢的掌握好“缰绳”的尺度,给学生有“蹦起来”的机会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对惊奇、刺激的东西最为敏感,也最容易产生探索的兴趣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令学生好奇关切的悬念,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如在年、月、日一课中,应在课首设置的悬念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你记得自己的生日吗?你过了几个生日了?这时,有一个平时很胆怯的学生说:“老师,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啊”,我马上说:“有个小朋友,他的情况可与你说的不一样”学生瞪大眼睛惊讶地看

24、着我,然后我播放视频:“难得的生日宴会”小明今天过生日,爸爸、妈妈和同学们都高兴地祝福他12岁生日快乐,可小明忧伤地说“我都已经1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怎么会事呀?太奇怪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也发生了180的大转弯,学生经过讨论和老师的指点知道小明的生日是闰年2月29日,而这一天每四年才出现一次,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我听见有学生说:“数学太奇妙了!”这从学生的产生悬念一步一步的讲学生拉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

25、量合肥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变式1: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变式2: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变式3: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变式4: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变式5: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变式6:苹果树20棵,

26、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结语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微格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传承呈现灵动的状态8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可以使小数学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当然情境教学设计策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地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以此不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7、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参考文献: 1丁国忠.让情境拥有的脊梁J.人民教育,2006年第8期.2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J.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12).3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8期.4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年12期.5夏小刚.情境创设情境的生活化、趣味化J.人民教育,2006年第9期.6施燕华.信息技术课堂情境设计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6年第04期.7周 芳.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J.中小学电教,2008年第05期.8陈 力.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要体现“近、实、活”J.小学数学教育,2008年第10期.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致谢: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戴普庆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戴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戴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此谨向戴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