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61039619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翻译赏析长信秋词五首(其三)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注释: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团扇苻。日影:这里也指皇帝的恩意。玉颜:形容班婕好貌美如玉。寒鸦:冬天的乌鸦。昭阳:汉宫殿名,赵飞燕姐妹曾居住此殿。日影:古时以日喻指君王。这里指皇帝的恩宠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美丽能文,受到汉成帝的宠爱。后来,赵飞燕姐妹入宫,且骄妒毒辣,班婕妤失宠,她感到很危险,请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在那里度过凄凉寂寞的岁月。原诗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悲苦生活和幽怨情绪。玉颜不及寒

2、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两句是说,班婕妤感叹自己的美貌竟不如丑陋的乌鸦,乌鸦还带着昭阳的日影飞过她面前,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玉颜不得君恩。写班婕妤被遗弃的遭遇,言极曲折,语极沉痛,写宫人心理入微。清沈德潜说: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译文1:清晨金殿初开,就拿着扫帚扫殿堂;姑且手执团扇徘徊度日,消磨时光。即使颜白如玉,还不如丑陋的寒鸦;它飞还昭阳殿,还带君王的日影来。译文2:熹微中宫门层层打开,手执扫帚洒扫庭院玉阶,暂且轻摇一柄团扇独自徘徊。如花似玉的美貌不如丑陋的乌鸦,那乌鸦正沐浴着昭阳宫的阳光,从殿边飞来。译文3:天刚亮官门刚刚打开,就拿着扫帚打扫,有时拿着团扇徘徊。美丽

3、容颜反而比不上寒鸦,寒鸦身上还带着昭阳的日影。赏析: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飓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这篇诗写宫廷妇女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即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

4、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一一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使读者增强了感受。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

5、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孟迟的长信宫和这首诗极其相似: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首句是说由得宠而失宠。欲何归”,点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对物伤情,检点旧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无缘再着,凭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宠爱了。后两句以一个比喻说明,身在冷宫,不能再见君王之面,还不如轻盈的燕子,每到春来,总可以绕着御帘飞翔。不以得宠的宫嫔作比,而以无知的燕子对照,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也很巧,很切。但若与王诗比较,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来。两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了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明说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意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所以孟迟这篇诗,虽也不失为佳作,但与王诗一比,就不免相形见细了。(沈祖菜)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