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61000462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表4: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 请 书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 申 请 人:严振 申请学校: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盖章) 联系电话: 020-28854840 传 真: 020-37216531 电子邮箱: bestwjp 学校网址: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二O一二年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

2、(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3.遵守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

3、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项目主持人(签章):_严振_ 2013年 3月 11日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申报项目类别A类项目 B类项目 C类项目起止年月2013年3月-2015年3月项目申请人姓名严振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8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硕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邮政编码51052

4、0电话020-28854840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北路321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9年2月-2009年7月中药饮片生产高职学生1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0年2月-2010年7月药事管理与法规高职学生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0年9月-2011年1月药事管理与法规高职学生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1年9月新生入学教育高职学生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2年9月新生入学教育高职学生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1年6月健康产业知识及监督管理技能培训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公务员4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011年9月药学人员继续教育连锁药店员工2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有

5、限公司2012年6月健康产业知识及监督管理技能培训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公务员4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012年12月基层中医药技术骨干力量提升技能培训广东省基层医院药学工作人员4广东省中医药局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6年10月-2009年6月广东省中药资源掠影-广东省中药资源生态分布模型教学片广州市科普作品二等奖2006年4月-2010年7月基于“工学结合,阶梯递进”的制药技术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8月-2010年8月中药制药实训仿真系统软件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12月-2008年7月

6、主编药事管理实用教程教材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8年12月-2010年7月主编教材药品市场营销技术第十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9年10月践行道德养成教育,“通”“专”合一,培养健康、幸福的职业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职诉求广东省职教学会第四届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5月论“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教学管理模式变革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论文评选二等奖2011年7月-2013年7月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指令性课题(C2011002)2007年3月-2011年3月南药种质基因库建设广东省科技计划课题(2006B60101031)

7、2008年3月-2010年3月基于澳大利亚TGC标准的南药质量评价体系示范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课题(2008A050200005)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道地南药(檀香、广藿香等)品种选育和种苗快繁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9A030901011)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参加单位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97201172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除委托项目外,不能超过6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名葛虹男1960.10教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苏新国男1977.8教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企业调研吴立平女1963.3教授广东金融学

8、院课程体系设计王舰平男1979.3讲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吴海侠女1975.3副教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课程体系设计贺晓立女1978.12讲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蒙柱环男1964.9教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课程体系设计杨小元男1964.7副教授广东金融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但不得附其他无关材料。下同。1项目意义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

9、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教育管理部门首次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有类型则必有层次,即同一类型的高等教育必然有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教育可以由不同类型的教育实施。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宏观上经济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中观上高职教育自身进一步发展需要层次升格,微观上高职学生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这都需要我国在办好高职本科教育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近年来广东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实践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2013年省教育厅牵头组织部分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10、试点。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关键专业和课程如何衔接,这是高职院校和应用本科院校协同培养中亟需解决的两大基础性问题。本项目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广东金融学院协同培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商务英语三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为基础,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以期打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立交桥,有助于形成中、高职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构建完整、科学、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2现状分析高职本科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与普通本科相比,突出职业性、技能型;和高职专科相比,突出理论性、高端型。同时

11、,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在专业、课程方面,如果说现实中很多院校把高职专科办成本科压缩版,那么,高职本科就更容易走上普通本科的路子。高职本科仍然不自觉地受到传统学科的严重影响,或者片面地、局部地强调高职特色,未能从理念上、整体上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上把握这一目标特色。在教学体系建设上过多地强调了课程设置的理论完整性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就业后却不能胜任岗位职责、仍需企业再度培训的尴尬局面。所以,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

12、能型人才,应严格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有必要使高职本科专业人才才培养目标准确化,并确定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1)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高职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具体各专业需要结合自身面对的行业与职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根据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高职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我

13、们认为本科层次高职人才所需要的课程设置应该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方式,具体而言,高职本科的课程衔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摆脱普通本科学科本位与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课程设置模式;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能迅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故其课程设置首先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必须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科技进步、教育自身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与本科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按照突出性、针对性、兼顾性与适应性等原则开设本科高职课程,做到本科高职课程既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兼顾人才成长规律;既立足现实,也展望未来,保持课程的弹性与活力,提高所培

14、养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不再遵循普通本科教育课程开设的顺序;本科高职教育应强调围绕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在课程顺序上打破三段式的旧格式,实习实训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有些课程可以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有些课程则可以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第三,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与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不同,高职本科教育是高于与超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教育,为实现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培养目标,理论课程的开设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强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次性。(3)重视实践教学。目前的高职专科教育

15、,尽管对实践教学比较重视,但实践教学仍存在实验基础缺乏、指导教师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瓶颈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因此高职本科教育必须重视课堂教育和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加强高职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是:一方面,根据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

16、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改革目标:以高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三方通过对人才现状作出全面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人才需求状况,探讨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推动高职本科专业的人才协同培养工作。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校企三方对人才培养和使用作出预先计划和安排,共同制定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有机衔接人才培养方案。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

17、性分析实施方案:(1)成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项目研究小组。成员由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金融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以及食品医药卫生的营销、物流和贸易等企业行业技术人员组成。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签订协同培养高职本科人才协议。(2)项目小组通过广泛调研,确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研讨确立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调研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口专业开设课程以及课程内容情况。开展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交流教学内容,按职业教育规律,梳理课程体系。(4)高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和有关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5)将制定的

18、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并通过反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师资互聘共培,、共同开发教材,尤其是共建共享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条件。实施方法:在高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下,以制定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具体载体,探讨和实践高职院校和应用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促进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工作的实施。具体实施计划:(1)2013年4-8月:落实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签订协同培养高职本科人才协议,成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项目研究小组。联合行业企业调研确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立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2013年8-12月:调研高职学校和应用本科院

19、校对口专业开设课程及教学情况。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两校教师开展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梳理课程体系。(3)2014年1-3月:完成课程设置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4)2014年4-9月:两校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规划高职本科教材和实践教学条件。(5)2014年10以后:将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实施,并不断完善。(6)2015年14月:整理调查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及有关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可行性分析:1.我校自2012年4月起,先后与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药学院和广东医学院等本科院校共同探讨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并已与广东金融学院

20、签订合作开设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商务英语三个高职本科专业的框架协议。广东金融学院具有完善的本科学科体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药品行业特色鲜明,与行业、企业合作关系密切,本科院校的学科优势和高职院校的行业优势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两校校领导和相关专业、学科骨干对于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工作非常支持,具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两校优势互补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具有很好地就业前景。因此,本项目具有研究和实施的平台。2. 2012年10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已经成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兼顾到本科学科体系要求,结合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共同研讨了高职

21、本科人才培养途径。从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就业等方面都达成,并有了相应的规划,今后将充分利用两校紧邻的地理位置上,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加强协作和管理,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培养出优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本项目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预期成果:(1)与广东金融学院签订协同培养高职本科人才协议,成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项目研究小组。初步建立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机制。(2)确定相关高职本科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研讨确立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完成23个高职本

22、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骨干课程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4)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共同成立专业教学团队,师资互聘共培。建立实践教学条件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5)编写适合于高职本科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教材1-2部。(6)发表关于高职本科专业教学与教研论文1-2篇。预期效果:(1)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有效衔接,有利于打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立交桥,有助于广东省形成中、高职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构建完整、科学、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2)有利于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的互补,特别是师资、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

23、双向交流,提升双方的办学水平。(3)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与应用本科院校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经验和借鉴。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本项目研究内容遵循了国家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符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2)本项目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和广东省“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广东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探讨了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机制,尤其是在促进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共享方面。(3)本项目提出了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方式设置本科层次高职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并拟进行有关实

24、践。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为适应市场及社会对技能型高职人才的需求,我校努力贯彻教育部十六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行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在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与规范管理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有力提高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院办学声誉逐年提高、办学效益不断扩大,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9,医疗器械等热门专业一次就业率一直在全院排名首位。 一、专业建设取得持续发展在47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持“明德精业、惟民其康”的校训,坚持“为人类健康事业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办学宗旨, 根据“大卫生”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

25、幸福广东”的社会发展目标,围绕相关健康产业链生产、经营、服务各个环节,不断开发设置新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逐渐形成药品专业群为龙头,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管协调发展的五大健康专业群(共35个专业方向),并为今后5-10年构建相关医学类、卫生信息类、包装设计类等专业群创造了基本条件。针对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构建出台了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方案,通过开展院级“示范性培育专业”、“示范性建设专业”、“示范性专业” 和 “改革试点专业”的遴选和培育工作,以完成特色项目的方式,引导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特点的专业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建设目标,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专项推进该专业的教学建设

26、与改革工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工作机制。目前,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1个广东省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广东省“三二分段”招生培养试点专业,5个院级示范性专业、3个院级示范性建设专业、4个院级示范性培育专业,还有2个院级改革试点专业。上述专业通过学院的专项资助建设与重点扶持,均已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我校根据专业特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素养平台和职业素养平台;采取项目驱动方式实施梯

27、度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十一五”期间,学校已建设有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思政课程,39门校级精品课程、30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124门通过优质课程验收,96%以上的课程通过了合格课程验收;2012年又建设并申报了3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同时持续推进了136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初步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库。三、教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学校“十一五”和“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各专业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了特色教材的建设,学院定期组织校级校本教材的立项评审,从立项选题、编写质量、评审把关及出版使用等各方面给与政策扶持与

28、指导;同时还积极组织推荐优秀选题参与各级规划教材的立项申报。学校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建立校级和二级学院两级教材建设立项机制,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为导向的教材建设体系。至2012年6月,我校共主、参编各类教材144部,其中:主编、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主编、副主编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5部,主编、副主编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第九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首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1项。同时完成了多批学院校本教材立项的评审组织工作,共立校本教材项目21项,其中

29、10项已结题,进入公开出版阶段。截止目前,学院教师已主编、独著、参编公开发行的各类教材130余部,自编讲义140余部,编写实习指导书150余种。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学校整合建设校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将全院实验实训基地根据岗位技术特征分类设置,把相关大类专业分散的实验实训室集中整合为33个实训基地。现实训设备总数达到6404台(套),大型设备353台(套);同时开辟网上开放的GMP仿真实训、中药制剂技术检验实训、中药前处理车间、仪器分析技术仿真实训等虚拟实训条件,通过虚实结合,再造企业生产环境、营造职业氛围、跟踪行业高新技术,实现我校校内实训基地生产与实训融合的教学功能。目前,我校药

30、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嗺地和省级高职制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和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实训基地被列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化妆品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已立项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食品安全与检测实训基地目前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院积极探索一般结合式、紧密结合式、深度结合式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与专业对口的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金活医药集团、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等18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满足了各专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的要求。学校各专业均实行了

31、“2+1”顶岗实习模式,推行“四三二制管理模式”,同时实现了实训实习的网上教学评教、评估。五、初步构建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我校大力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鼓励教师在职培训,引导教师加强科研意识,实施“名师工程”,加快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设,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选派教师到企业、工厂、实习基地锻炼;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加大外聘力度。聘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来我校讲学,聘用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来校任教或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又有较强

32、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同时,修订完善教师岗位考核办法,加强教师职务晋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和重奖,营造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近三年来,共有234人次受到了校级及以上各类表彰,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教师2名、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六、教学、科研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我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课题达142项,总经费近1500万元,名列全省高职

33、院校前茅;教师申请专利近30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类技术服务项目近60项,获得课题经费550多万元。同时,为引导鼓励我校教师积极投身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促进学院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院每年开展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评选;同时学院还积极组织各类省级以上教研教改申报工作。近年来我校共获得厅局级以上教研教改立项130项、各类教学研究学会教研教改立项27项、校级教研教改立项96项;发表教研教改文章500多篇。我校在人员培训、继续教育、技能鉴定等方面服务于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企业成员单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近3年已完成各类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和岗位培训共21680人次,

34、技能鉴定15113人次。如连续三年为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务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共举办了7期培训300多人次;2012年集团参与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定点培训,首个项目就与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签订了1000多人的培训计划,为广东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在服务社会,贯通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目前,我校为行业企业员工提供专科、本科两个层次的继续教育服务,现在读成人学生近5000人。我校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服务西部地区,开展省外招生和对口支援行动。学校已在内蒙古、贵州等16省招生,并与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2012年广东

35、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广东唯一一家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帮扶对口支援滇西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职教集团,对口支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职业高级中学。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隶属于广东省卫生厅,教育业务属广东省教育厅管理。学院下辖管理“一校、两所” 3个直属单位,下设14个教学单位,近几年来探索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学院通过高职带动中职,已形成“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为贯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立交桥,加快培养广东省健康相关产业发展紧缺的四

36、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此次与广东金融学院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试点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1)设立联合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由广东金融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广东金融学院人员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广东省招生委员会的相关工作政策,负责招生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处理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建立例会制度,指导和督促落实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互聘共培,实训条件共建共享,专业建设互融,共建一体化教材等具体工作。(2)设立联合招生和人

37、才培养监督小组由广东金融 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联合招生和人才培养监督小组,根据双方设定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环节设定,对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监督。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培养过程中成立信访组,安排专人负责信访、申诉、投诉处理工作。(3)经费保障我校承诺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试点工作,其中对每个试点专业给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经费支持10万元。并制订试点工作资金管理办法,包括总则、管理机构和权限、专项资金开支范围、专项资金使用原则、报账程序、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决算管理等。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1)制药类专业工学

38、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标准研究,省职教改革推进计划,(粤教高20085号),已结题。(2)中药制药实训仿真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粤教高2007154号),已结题。(3)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全国医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药委200803号),已结题。(4)基于澳大利亚TGC标准的南药质量评价体系示范研究,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 粤财教2008258号,2008A050200005),已结题。(5)数字化中药标本园和数字化中药标本馆建设,广东省中药局重点课题,(粤中医200929号,2008434),已结题。(6)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广

39、东省医学科研课题(粤卫函2011803号,C2011002),在研。(7)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与实践,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0tjk155),在研。五、经费预算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合计500001.调研费15000实地和问卷调查2.研讨会10000研讨会和结题会费用3.咨询费15000专家咨询和交通4.资料费10000资料费六、申请者所在学校意见评审、推荐意见1.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表决意见在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本项目旨在对高职本科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的衔接进行研究,提出了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方式设置本科层次高职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并由高职和本科院校双方资源共享来实施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如何有效衔接,有利于打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立交桥,构建完整、科学、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意推荐。主任:(签字) 2013 年 3月 15日2.学校推荐意见同意推荐(公章)学校领导签字: 2013年3月15日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