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0693214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融衍生工具案例作业 00428093 李兮旸金融衍生品案例分析李兮旸 光华管理学院 00428093【内容提要】2【关键词】21巴林银行案211案例摘要212破产经过2121交易员里森2122“88888”账户3123日经指数期货的赌博313巴林银行案的教训与意义5131管理层必须对其所经营管理的业务有充分的认识5132银行内各项业务的职责必须确立并明示5133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5134必须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业务风险52其他金融衍生品案例621株洲冶炼厂案622国储铜案623中储棉案724中盛粮油案73结束语7【内容提要】伴随着中国即将开放的

2、股指期货市场的到来,中国的衍生品市场也将逐渐发展、开放。对于中国的千千万万个企业来说,将能更深入的接触到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能带给企业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益处,但也可能因为其巨大的杠杆率而带给企业毁灭性的资产损失。许多著名的衍生性金融工具灾难并非全因衍生性交易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缺乏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本报告试图通过对近十年来五个重大的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告诉读者:企业从事衍生工具交易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当切实保证相关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被有效地执行。【关键词】衍生品;衍生工具;风险;控制;巴林银行;株洲冶炼厂;国储铜;中储棉;中盛粮油1巴林银行案11案例摘要英国巴林银

3、行(Barings Group)成立于1762年, 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巴林集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巴林兄弟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融资、银行业务及资本市场活动。(2)巴林证券公司,以从事证券经纪为经营目标。(3)巴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以资产管理及代管个人资产为目标。(4)该集团在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拥有40 的股份。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尽管是一家老牌银行, 但巴林一直积极进取,在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获利甚丰。90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仅1994年就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业务网

4、络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截止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但到了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支行(Barings Futures Singapore,BFS)交易员里森(Nick W. Leeson)违规从事衍生工具业务而遭受巨额损失,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一个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自此在伦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12具体破产经过121交易员里森尼克里森是英国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未上过大学。1987年,他加入摩根斯坦利。这一资历足以使他被巴林银行

5、录用。1989年,里森在伦敦受雇于巴林银行,成为一名从事清算工作的内勤人员,其职责是确保每笔交易的入账和付款。当时巴林越来越多地从事金融衍生业务,里森也参与进来。当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意图成为亚洲新兴金融业务的中心时,巴林也想在此获取一席之地,而里森则受命组织一个班子去实现这一目标。里森到了新加坡之后,开始只是做他在伦敦干过的清算工作,其后,由于缺乏人手,他开始自己做起交易来。由于工作出色,里森很快受到银行重用。1992年,里森被派往巴林银行新加坡分公司担任经理,他的赚钱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1993年时,年仅26岁的里森已经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为巴林银行赚进1000万英镑,占巴林当年总利润的1

6、0 ,颇得老板的赏识和同行的羡慕。122“88888”账户里森于1 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 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又建立了一个在中国文化看来非常吉利的“88888”错误账户。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原来的99905的账户来与伦敦总部联系,但这个已经建立的88888错误账户却没有被销掉。就是这个被忽略的“88888”账户, 日后改写了巴林银行的历史。1992年7月17

7、日,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金姆王误将客户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的指令当作了卖出,损失是2万英镑,当晚清算时被里森发现,但里森决定利用“88888”账户掩盖失误。几天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损失升到了6万英镑,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笔损失。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与妻子离婚后的乔治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并开始白暴自弃。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员之一,里森很喜欢他。但很快乔治开始出错了: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有填写。为了掩盖失误、隐瞒损失,里森将其记在“88888”账户。此后, 类似的失误都被记入

8、“88888” 账户。里森不想将这些失误泄露,因为那样他就只能离开巴林银行,但账户里的损失数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如何弥补这些错误并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以及应付新加坡证券期货交易所要求追加保证金等问题,成了里森头疼的事情。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急于想挽回损失的里森开始从蓄意隐瞒走向另一种错误:冒险。123日经指数期货的赌博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了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想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但如果运气不好

9、, 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 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但其后, 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 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故障频繁, 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的损失已将近170万美元。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1994年7月,“88888”账户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此时的里森成了一个赌徒,他一边将巴林银行存在花旗银行的5000万英镑挪用到“88888”账户中,一边造假账蒙蔽巴林银行的审计人员:他幻想着以一己之力影响市场的变动,反败为胜,补足亏空。里森买卖的是一种最简单的衍生金融工具日经指

10、数225的期货指数。这是日本225种股票的价格指数,类似于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这种交易并不复杂,里森对价值几十亿美元的日本股票和债券设定一个可随时兑现的赌注。巴林自以为没有什么风险,因为里森宣称他所做的巨额买进是根据客户的指令进行的,而且被认为是使用客户的资金。巴林所不知道的是,这些交易是通过私设的88888号账户进行的,而且不受任何约束,结果是致命的。1994年11月下旬以及12月,里森决定要赌日经指数不会跌到19000点以下。当时日本经济在30个月的萧条后已开始复苏,因而这似乎是一个安全的下注。1994年12月和1 995年的1月,日经指数225向19000点下跌。1995年1月17日,7.

11、2级地震毁坏了日本城市神户。以往曾坚如磐石的日经指数在一周内下跌了7多。尽管如此,里森在之后的3周内已买进了几千手期指,把宝押在日经指数将稳定在19000点上。在2月份的头一周,里森赚了1000万美元,巴林银行高层欣喜若狂,梦想着里森每周都能为他们赚进这么多。但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和它的收益是相等的,此后里森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他完全逆市场趋势而动的大额交易使损失越来越大。巴林的财务已经失控,巴林银行总部一直为里森的疯狂举动供给资金,4个星期内达8.5亿美元。1995年2月23日,是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这一天,日经指数下跌了350点,而里森却买进了市场中所有的合约,到收市时,里森总共持有61

12、039份日经指数期货的多头合约和26000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的空头合约,而市场走势和他的操作完全相反。里森带来的损失达到8 6亿英镑,这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最终把巴林银行送进了坟墓。13巴林银行案的教训与意义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个人的越权行为所致,实际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出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可谓在各个层面、各个步骤都存在失职现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巴林银行事件的原因并不在衍生业务的复杂性,而主要在于业务人员的行为超出了管理层的控制范围。为此,我参考其他一些文献,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31管理层必须对其所经营

13、管理的业务有充分的认识在巴林银行中,最高管理层和日常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理解新加坡分行所从事的衍生业务的性质。他们只注意到新加坡分行每年账面上的盈利,却没有发现这些巨额盈利背后的风险。因此,管理层对业务风险的清醒认识是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这种认识必须是对银行内每种业务的盈利和风险有客观的分析, 必须分清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种业务所要求的内控程序有何不同,以减少发生业务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对于风险较大的业务,不能因为其收入和盈利较高就回避其面临的风险,而应对其适用更严格的避险和内控措施。132银行内各项业务的职责必须确立并明示无论银行的分支机构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机制

14、。所有的管理人员和雇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各个职责之间必须做到不疏不漏。对于“矩阵”组织结构的银行,即由一名业务人员负责多项业务的部分或全部的情况下,必须特别注意管理职责的明晰。133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巴林银行最惨痛的教训在于没有实现“前台职务”和“后台职务”的有效分离。所谓前台职务,主要指交易业务;所谓后台职务,包括清算、稽核和业务准入。尽管后台业务与前台业务往往是并行发生,一一对应,但并不等于说后台业务是从属于前台业务的。巴林银行显然就混淆了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之间的关系,将后台业务作为前台业务的附属品,这种以交易盈利作为重心的做法必然导致对风险因素和稽查

15、工作的忽视,造成严重的危机隐患。实际上,二者之间应当是互相制约、互为犄角的一种协作关系。134必须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业务风险 巴林银行案虽然和衍生品本身的复杂性无关,但从侧面我们也看到了衍生品高杠杆率带来的负效应。对于像金融衍生品这类产品以及从事之类高风险业务的机构,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绝对必要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关注所有类型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还应关注流动性风险、集中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等等。风险管理部门是专事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它通过对风险因素敏感的察觉和缜密的调查,来及早发现危机隐患,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效果。2其他金融衍生品案例21株洲冶

16、炼厂案株洲冶炼厂于1956年成立,曾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五百强中排列132名,年利润过亿元。该厂为中国三家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之一、全球五大铅锌冶炼生产厂家之一。1995年,株洲冶炼厂利用进出口权便利,开始在境外从事锌期货投资业务,最初以套期保值名义操作,获得一定收益,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经理、锌期货操盘手权利逐渐膨胀,株洲冶炼厂对他以及从事的外盘期货交易采取了放任态度。1997年3月世界金属期货市场价格上扬,锌市走俏,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见有利可图,开始在每吨1250美元的价位上向外抛售合同,此时株洲冶炼厂每吨锌的成本仅1100美元,如果做套期保值,每吨在以后按期交割现货可获利150美

17、元,也可避免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但是后来锌价上扬到l 300美元,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开始做空,即抛出了远远大于株洲冶炼厂年产量的供货合同,目的是通过抛出大量供货合同打下市场价格,等锌价跌至价格较低的抛出价格以下时大量买入合同平仓,保留高价位的卖出合同如期交割获利。但由于对锌价走势判断的错误以及交易对家逼仓,锌价并没有如预期下跌,而是一路攀升到1674点。按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规定,买卖双方须缴纳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支付保证金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在1997年3月7月间,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因无法支付保证金,多次被逼平仓。面对巨大的空头头寸和过亿美元的损失,株洲冶炼

18、厂进口公司不得不向株洲冶炼厂报告,当时已在伦敦卖出了45万吨锌,相当于株洲冶炼厂全年总产量的1.5倍。虽然国家出面从其他锌厂调集了部分锌进行交割试图减少损失,但是终因抛售量过大,株洲冶炼厂为了履约只好高价买入合约平仓,形成1.758亿美元(14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22国储铜案2005年11月中旬,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一名交易员在八、九月间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市场,在每吨30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建立了20万吨期铜的三月头远期仓位,交割日期在l2月21日左右。伦敦期铜价在11月前后不断上扬,铜价每吨上涨约600多美元,这些空单已经造成巨额亏损,而该交易员则神秘失踪。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

19、是国家物资储备局下属单位,进出口处的职责主要是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采购铜,无论是国储局还是调节中心,都没有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资格,即便调节中心有套期保值的需求,也只能通过有境外期货执业资格的企业来操作,而且不能进行投机。该交易员错误地判断了铜价的走势,他预计2005年末铜价会下跌,因此以每吨3000多美元远期合约价格卖出了20万吨期铜空头;如果价格确实下跌,就可以在未来以较低的现货市场价格买进,以较高的合约价格卖出,赚取其中的价差。而后来的时间证明其判断与市场走向截然相反。2005年1 1月9日l2月7日,国家物资储备局连续四次公开拍卖储备铜(每次2万吨),并声称其持有130万吨库存铜,

20、意图压低铜价,但对市场价格的狙击并不理想,国际铜价依然逆市上涨,并不断创下期铜百年来的最高价格。如果国储巾心已经于2005年底前将其交易员留下的空头头寸结清离场,那么根据2005年l2月,那么根据2005年l2月20 H,也就是交割日的前一天,伦敦金交所3月期铜开盘价4426美元吨,收盘4410美元吨计算,国储中心每吨期铜亏损约900美元,20万吨亏损就是近2亿美元。如果国储中心没有在2005年年底完全交割,而是选择部分延期到2006年,市场传言在2006年34月离场,此时的期铜价早在7700美元吨以上,国储中心亏损将在8亿美元以上。23中储棉案从2003年10月起,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进口棉

21、花多达2O多万吨,豪赌国内市场棉价上涨。结果棉价不涨反跌使其逐利失败。巨亏近10亿元。24中盛粮油案中盛粮油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企业,主要业务是在国内从事食用油产品的分提、精炼、销售和贸易。2005年9月16日,公司中期业绩报告公布2005年1-6月总计亏损2.27亿港元,其中期货套期保值已实现亏损7490.3万港元。中盛粮油中期业绩巨额亏损主要产生于套期保值的失败。2005年初,国内豆油价格相对国际豆油价格偏高,使豆油的进口贸易存在较高的利润,中盛粮油抓住这一商机从国际市场上大量集中采购毛豆油,采购数量约21万吨,为避免采购后豆油价格下跌的风险,中盛粮油利用美国芝加哥商品期

22、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具体操作模式为在国际上采购豆油后,同时在CBOT 卖出相应数量的豆油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但自2005年2月中旬以来,由于国际商品指数基金大规模买入包括豆油在内的一篮子商品期货,导致CBOT 豆油期货价格与国内成品大豆油价格变化高度相关性的特点被打破,出现国内成品大豆油价格持续下跌,而CBOT 大豆油期货价格却持续上涨,两个市场豆油价格出现背离走势。这种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豆油价格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的价格背离走势使中盛粮油遭受双重亏损,在CBOT 大量抛空的豆油期货合约因价格上涨而出现亏损,在国内现货市场上因豆油价格下跌而导致销售亏损和存货跌价亏损

23、,套期保值失败。根据中盛粮油2005年中期报告,由于国内豆油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现货经营亏损6092.1万港元,豆油库存及已承诺采购的跌价亏损7791.4 万港元,而CBOT 豆油期货价格上涨导致期货套期保值实现亏损7490.3万元,合计亏损21373.8万港元。 3结束语衍生工具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使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基本风险混合在一起,这将变得异常复杂,如果不能清楚地理解并恰当地管理这些风险,它们也会威胁到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然而,许多著名的衍生性金融工具灾难并非全因衍生性交易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缺乏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衍生工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事衍生工具而缺乏必要的控制机制。灾难的发生固然与衍生工具的巨大风险性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如果建立并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巨额损失的发生。目前,我国衍生工具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防范衍生工具的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确定业务的品种和规模,建立与所从事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处理系统。这样才能在逐步发展、开放的衍生品市场充分利用衍生工具,为企业创造价值。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