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0235994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考前重点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0294劳动社会学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结论1、 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19 世纪 2030 年代 P12、 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3、 广义的劳动者是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P24、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5、 劳动者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

2、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P26、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其研究内容: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 劳动者 劳动的社会关系 劳动的社会结构 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 劳动与社会变迁P3 P4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人们凭借技术优势

3、居于支配地位。P68、泰勒,经济人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1945-1975 年前后;二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P8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13、冲突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专心-专注-专业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

4、体观点、发展的观点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统计法是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劳动社会学不只是纯理论的定性研究,而需要在占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法。参与调查法。也称实地观察法,是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

5、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第二章 劳动1、 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经过交换的劳动;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2、劳动的社会职能: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3、 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P234、劳动社会化的内容: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 劳动成果的社会化5、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以手工劳动为

6、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机器和大工业阶段 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6、 三方性结构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P277、劳动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8、 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P399、职业分类方法:职业标准编码法社会地位分类法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心理差异分类法10、 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

7、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11、 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12、 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P47-48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

8、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供养系数上升,意味着社会和企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13、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P4914、 劳动保护的内容: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 劳动时间的限制 劳动速度的限制 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特殊劳动者的保护 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 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15、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16、 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证明

9、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工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人”。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劳动环境和待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有其特殊的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成员的行为,还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17、 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有五种类型:直线制结构; 职能式结构; 直线职能式结构; 水平结构; 矩阵结构。18、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

10、增强组织的稳定性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 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 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19、劳动士气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第三章 劳动者1、 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2、社会学意义上

11、的劳动者有以下特征:P73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处于劳动岗位的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参与实际劳动过程。3、劳动者的素质(一自然素质:1、体力,构成体力的要素有五个: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 敏。2、智力,构成智力的基本要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判断力。3、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素质体现为气质(二社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化4、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

12、和方法。P865、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六个方面:P86价值观念; 企业意识; 管理方式; 企业规范; 企业英雄人物 ;企业形象。6、企业文化的特征:P87独特性;功能整合性;实践性;渗透性;社区性;行业性; 群体性。7、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P87-88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效率功能;协调功能。8、 劳动者行为,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劳动者在有意地构建其劳动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9、效用是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劳动效用就是以劳动行为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10、 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家庭教化 学校教化 社会教化 网络互动 劳动组织教化11、 劳动者

13、社会化的进程:P99预期社会化 劳动者的初始社会化 劳动者基础社会化劳动者的继续社会化12、 劳动者社会化指的是社会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遵守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P9513、 劳动者社会化三方面的内容:P95-96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13、劳动时间指人们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那部分时间。第四章 职业生涯1、 职业,是指人为维持自己的生计,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实现自我而进行的

14、持续活动方式。P1092、现代意义的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社会性;差异性;层次性;时代性。3、 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4、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P111 健康情况; 社会阶层; 教育; 性别;年龄;负担;自我观; 地理因素。5、职业概率是择业者获取某项职业的可能性。职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某项职业的需求量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的工作能力与求职能力竞争系数即谋求同一职业的劳动者的多少其他随机因素6、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个人根据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计划、发展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的管理,也包括组织的管理。P12

15、27、“职业锚”的五种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能力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 自主、独立型。8、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P130-132立足本职的道路; 自学成长的道路;转换职业的道路;自我创业的道路;10、职业生涯设计也叫职业规划或职业计划,指的是一个人制订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第五章 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1、 职业声望是与财富、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P1412、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职业的社会功能;职业要求;职业报酬;职业环境。3、

16、职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4、职业社会分层的意义:P153-155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A有利于理解社会;B反映了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内容。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对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建议。5、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6、职业流动的决策:P159-160明确职业流动的目标;选取适宜的用人单位;分析接收单位的状况;分析由原单位流出的可能性; “流动”与“维持现状”的比较;完成流动。7、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 从产业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于

17、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从地域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国外发达国家。 从企业的性质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外资企业、私营企业。8、对青年人才职业流动的引导:A 为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 建立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人才B 从青年人才的客观条件出发,给他们以正确有利的引导。引导青年人才从根本上认清自我要给自己的职业作出定位,也就是说要具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观第六章 劳动组织1、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2、

18、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组织文化3、广义的劳动组织指人们的社会生产组织,劳动的分配和组合,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以及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生产力的概念。4、组织机构设置:按产品设置; 按客户设置; 按地区设置; 按职能设置; 按计划项目设置。5、正式组织的特点: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P178 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分工职责,以协调人员的行动 成员的互动方式是正式而又片面的,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也是正式的。6、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有较强的凝聚力 规模小,结构松散 自发形成核心人物 满足成员心理的需要7

19、、非正式组织的作用:A 积极作用: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通道:收集信息、传播信息 维护个人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个人人格的感情B 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过于活跃,会干扰和影响正式组织的作用如果引导不当,非正式组织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 管理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快,有可能使“小道消息”“小报告”泛滥,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8、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P1839、实行劳动组合的原因:经济原因工作中的距离、位置社会心

20、理因素 劳动组合的类型:指令组合任务组合利益组合友谊组合委员会第七章 劳动关系1、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200在法律依据方面:劳动关系是由劳动法规范和调整的,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在主体及主体之间地位的区别:劳动关系主体的一方是符合法律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方面: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

21、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的义务。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等为职工承担社会保险义务;而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在管理方面的的区别:用人单位具有对劳动者违章违纪进行处理的管理权。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处理虽然也有不再使用的权利,或者要求当事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但不包括对其解除劳动合同或给予其他纪律处分形式。支付报酬方面: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权利。在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

22、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3、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集体谈判制度民主协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三方协调机制P2134、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内容:P214全面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效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制定和完善劳动标准,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劳动政策基准第八章 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1、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其全面的满足。社会学上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

23、、奖金和津贴,还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得到其他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心理上与精神上的满足。P2222、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P225A 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 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和留住企业或组织核心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协调B 选择薪酬政策:企业成本投入政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确定企业工资结构及工资水平。C 制定薪酬计划: 要遵守两个原则: 与企业的管理目标相协调的原则 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原则。D 调整薪酬结构:确定薪酬的五大指标,即工作的价值、员工的价值、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生活成本以及企业的支

24、付能力。3、 收入分配是对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进行的分配。收入分配的类型分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种类型。4、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P227-228制约收入分配的体制因素:A. 分配受所有制形式的制约:a.所有制性质制约分配体制的特征b.所有制结构制约分配关系的结构。B. 分配方式受企业经营方式的制约。C分配受宏观调控体系的制约。制约收入分配的经济因素:A. 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B. 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分配的不公平。C. 技术结构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5、分配不公的表现(P231):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状况 两极分化初现第九章 政府政策

25、和劳动争议1、具体来看,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主要有五点:P236-237转换管理机制; 培育劳动力市场; 进行社会服务;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保障体制。2、我国具体劳动模式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或原则:P238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要反映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模式有可依托的物质技术条件要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3、 劳动争议就是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而发生的争议。4、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P241-242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因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较多。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

26、。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5、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争议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 P245第十章 劳动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内容:P250-251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囊括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保障内容。社会救助:是公民享受的一种基本权利,一般包括失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社会优抚:其对象主要是对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社会群体。2、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的功能调节的功能补助的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3

2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P256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探索多种保障形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积极措施,减缓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冲击。4、失业保险的特点: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P2595、养老保险的模式:P265-266普遍保障的养老保险模式收入关联的养老保险模式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强制储蓄的养老保险模式私营管理的储蓄积累养老制度。第十一章 劳动与就业问题1、 就业通俗地说就是找工作。从劳动社会学角度看,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

28、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这一概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 16 周岁;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合法。P2792、 弹性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相对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3、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如旅游业、建筑业等)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4、失业治理的途径: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5、劳动力转移的类型:P293排挤型转移控制型转移自主型转移。第十二章 特殊劳动群体问题1、特殊劳动

29、群体的分类:女性劳动群体 残疾人群体未成年工及童工 移民劳动群体。2、提高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发展高层次女性劳动力教育家务劳动社会化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劳动问题1、 二元经济是指在本国落后历史传统和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实共同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在原有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传统生产部门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一个日益强大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化的现代生产部门。2、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经济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3、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