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府的格局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60235000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代王府的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代王府的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代王府的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清代王府的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王府的格局(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代王府的格局清代王府的格局,在大清会典中有明确的规定。北京的王府一般都坐北朝南,最前沿有东、西阿斯门,门外有辖喝木、上马石、拴马桩,对面有照壁。阿斯门内为狮子院,当中为宫门,左右石狮子对称。亲王府宫门五间,中间三门开放(即三明两暗)。王府围墙基高三尺。正殿-银安殿七间(郡王五间),基高四尺五寸,两翼配楼各九间。正殿前丹墀护以石栏,台阶高七尺二寸。殿内设宝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十一尺,后列屏风三扇,高八尺,绘金云龙。后殿五间,基高三尺。再后寝殿,七间,基高二尺五寸。该殿亦叫神殿,东间是王爷结婚洞房,西间是满族风俗祭祀场所。后楼七间,也叫遗念殿,是供奉祖先遗物处。佛堂、祠堂都在这里。最后有罩房(楼

2、)若干间。 以上是王府中路格局。东西跨院是花园和住房(有的花园在中路后部)。正宫门和殿宇顶部覆绿色琉璃瓦,房脊上安吻兽。门柱漆红色。主建筑可用五彩金云龙纹装饰,但禁止雕刻龙首。门钉纵九行,横七行。楼房和旁庑用筒瓦。其他附属建筑,如库、仓、厨、厩等用板瓦,门柱漆黑色。 以上为亲王王府的规制标准。但是北京王府全部达到各项标准者不多,尤其是清代前期所建之府邸,不是间数不足,就是应起楼处只建平房。当时符合标准的王府只有裕亲王府。此府系顺治皇帝之次子,康熙皇帝之兄,福全的府邸。逾制者有郑王府一例。据记载,其府殿基比规定高,又用了不应用的铜狮、龟、鹤等装饰物,故对郑亲王济尔哈朗除罢辅政外,还罚银2000两

3、。 上述规定着重于王府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至于东西跨院的花园和住屋,限制就不甚严格,因而出现了各种风格的王府花园。花园中有御赐引玉河水入庭者,不仅点缀风景,还是一种殊荣。如诚亲王府(今积水潭医院),醇亲王北府花园(今宋庆龄故居)。 护了牌楼。 清代分封爵位方式有:一功封,宗室中因勋劳显著而受封,如太祖、太宗诸子中大部分人。二恩封,宗室近支或皇子成年,即皇帝兄弟子侄。三袭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病故或因罪革爵,由宗人府从其子嗣中,选拔一人承袭。四考封,亲王以下,至辅国将军中,除有一子袭爵外,其余诸子年及二十岁经期考后,亦可减等授爵。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设和硕亲王、多罗郡王等九等爵

4、位的时候,对亲王的府第就作了明确的规定:正屋一座,厢房两座,台基高十尺。内门一重,两层楼一座,及其余房屋,均于平地建造。楼、大门用筒瓦,余屋用板瓦。但是当时清统治者正忙于战争,这些规定,不可能实现。 在进入北京之后,满洲贵族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府第,有的人甚至置定制于不顾,随心所欲。清统治者不得不宣布:王府营建,悉遵定制。如基过高,或多盖房屋者,皆治以罪。顺治九年(1652年)对亲王王府的规制又作了修改。其余世子府、贝勒府、贝子府等规制在大清会典中也有详细记载。 清朝对宗室的封爵和府第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并且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如果逾制是会受到制裁的。所以大多数的府第在建造时都有一处或数处低于

5、规制。 在京城中有一座标准王府,即是裕亲王府。此王府的修建时间为康熙六年,距离新颁布的分封制度不久,所以有意建成王府建筑的范例。 清朝从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算起,至末代宣统溥仪为止,有十四代帝王,其中十代帝王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约70位,而王府仅有五、六十处,究其原因,大概如下: 一是未入关前的王爵,北京城内当然无王府,如颖毅亲王等。 二是历史变迁,朝代更替,勋贵无常,府邸也随之递续相沿,若王爵无嗣或被废黜,朝廷则将府邸收缴,再赐于别的王爵,从而出现多王一府的现象。如恭亲王府,是清晚期咸丰六弟恭亲王奕 的府邸,其前为庆亲王府及和孝公主府,再前则是乾隆年间大学士和 的宅第。 三是被追封的

6、王爵。由于封号是死后封的,当然无自己的王府,如隐志郡王奕伟,礼亲王锡春等。 四是有的皇子早殇,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字就死了,在死后追封王爵,没有府邸。如顺治皇帝追封董鄂妃所生的尚不满周岁就夭折的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雍正帝追封八岁去世的长子弘晖为和硕端亲王等。 五是有的王府地名早在晚清时就没有了,如直郡王府,据京师坊巷志稿载:在丁家井。可是据燕都丛考载:此处左近已无丁家井之地名。可见王府早已不存在了。 清朝除宗室王府之外,在北京的王府中还有少数蒙古王府。一般来说,蒙古王爷自有内蒙、外蒙地区的本旗领地,京城不赐府第,只有极少数例外。 如超勇亲王策凌府,僧忠亲王僧格林沁府等,但这些王府是不能按照宗室

7、王府的规制修建的,只不过是几个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四合院组成而已。 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从前三问到永定问一带的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根据一些史书记载,乾隆年间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嘉庆年间有王府42座。随着时代的变迁,因那些“铁帽子王”的王府可以世代相袭,一些王府易主进行重新分封,一些皇子没有被封为亲王、郡王等原因,出现了王府数量不断变化的局面。到了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约还有50余座。 清代封王成为定制之后,也有相应的王府定制。这些定制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王公府邸营造的规模。譬如:亲王府,正间五间,启间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

8、前墀护以石栏,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 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问柱丹镬,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间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凛、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间柱。 这些规定等级分明,差别明确,区别详细,不可逾越。据记载,康熙年间曾修建了众多的王府,其规模与王府定制大体相同。譬如,廉熙六年的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三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八间;后殿一座,五间;左右正房二座,每座三间仓房二十三间;围房二十三间。周围墙一道,长一百一十五丈三尺,高一丈六尺,厚五尺。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又家庙,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大间三间。周围墙五十九丈。花门一座,燎炉一座。 这座裕亲王府,有正殿、后殿、寝殿、配殿、后楼、正房、厢房、仓房、围房等,还外带家庙。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粗算起来人小房问足足有150多间。在清代,有的王府还带有花园,其占地面积也就更大了。可以说,在京城之中除了皇上的宫殿之外,无人能比。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