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383547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内容摘要: 本文从分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特点入手,阐述了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 道德新的内涵,并 根据我国目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三种实践途径。 关键词 : 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接 受高层次、 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 时代在呼唤高质量人才, 高质量人才出 自高质量教育, 高质量教育必须依靠高质量教师, 高质量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职 业道德素养。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 教师 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侵蚀着教

2、师队伍, 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 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所以加强教师职 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并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 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道德, 则是指 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它是在教师 职业范围内, 调整教师与社会、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 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要求。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把教师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光 辉的职业”。这实质上都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赞美,是教

3、师独特的职业道德特点 所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先进性。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先进的要求。我们知 道,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也就是说,教 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因而教师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 不仅体现在自身,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 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就要比其他职业 道德在内容上要广,在水平上更高。2、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烈 的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自身行为

4、的规范, 而且是作用于 学生的教育手段。 教师就是学生的最直接的榜样,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示范 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3、自觉性。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有更大的自觉性。一方面,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有极强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就要求教师在遵守职业道德方面有较强的 自觉性;另一方面, 教师职又有较强的自尊性, 这种自尊性又使得教师无论是在 公共场合、还是在学生面前, 都要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 讲究社会公德。教师 这种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美德,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有更加自觉的特点。4、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虽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 影的收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 “捧着

5、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的高尚品质, 特别是在当各种利益调整、 碰撞的改革形势下, 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 道德情操。5、继承性和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到今 天的“春蚕”、“红烛”、“园丁”、“人梯”精神,两千多年来,教师道德已成为我 们民族宝贵的道德伦理财富。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师德古来有之, 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 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 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 平凡中见伟大

6、, 只有爱岗敬业, 教师才能积极面对 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才能自觉、 不断地完善自我, 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 所收获。 目前,我国教师总体收入并不高。 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 教师必须 具有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 而且同样是在汲取、 更新和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 劳动,但是苦中有乐, 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 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 亲密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

7、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 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 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是教 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 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书是途径, 育人是目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为 塑造健康学生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 是人民教师的核心内容, 是教师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因此,能否真正实现社 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在于通过教书育人实践来塑造教师群体的理想人格。 “教 育者”与“文化人”都拥有知识,区别就在于:教育者能从教学目标上认

8、识知识 的智能内涵、 品格内涵和方法内涵, 而不是把知识看作只是知识。 教书育人的一 项突出内容就是要通过业务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 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 今天教师的角色 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 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 而是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 会环境中认识。教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和德才要求, 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目

9、中有人,千万不能“重术轻人” 。任何 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但如 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探求新知的能力、 动手实践的能力 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 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要,终生受益不尽。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 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 征中显示出来,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 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工作 有强烈的示范性,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以身作则, 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 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

10、伸斯基说: “教师的人格,就是 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 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 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的特点, 师生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要求学生文明修身, 自己就要讲礼貌, 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 大方,自己就要端庄、 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 自己就要说到做到; 要求学生说话诚实, 自己就要表里如一。 动之以情、 以情育 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 危险。研究表明,一个科技

11、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 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而获得的。在科学和 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 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 人们的知识结构很 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所以, 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 确立“边学 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1、师德建设实践的理论起点 当前,在师德建设的途径探讨上,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自我提高和修养,如认 识教师的职业使命, 继承师德优良传统, 树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等等。 但我们 认为教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 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

12、仅提高其 认识,端正态度, 提高其道德水准是不够的, 还应从实践上解决, 否则是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过程是现实社会关系构成人们的社会存在,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 道德属于社会 意识的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的热爱与追求, 体现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形 态的形成、 变化、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当时社会存在的状况。 因此,构建师德建 设的实践方案, 不应从道德或思想本身出发, 而要深入到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现 实的社会关系中去探索。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13、是我们构建师德建设实践模式 的出发点。 据此,我们应冷静分析教师群体所处的社会存在状况, 找出影响教师 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把师德建设推向深入。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实际中进行师德建设的有效渠道。 根 据我国目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应致力于以下三种实践途径。1 )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创造师德建设宏观环境是教师职 业道德建设首要途径。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 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 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 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 只有肯定教师劳动 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

14、优越地位时, 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 乐业和精业的精神。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做了极大努力,教 师的工作、 生活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 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 这无疑对师德 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党和国家反复强调, 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 地位,真正使教师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 这是对广大教师劳动贡献的充分 肯定,也在客观上确立了教师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的宏观标准。 但在“用世界上 最少的钱办最大的教育”的国情制约下,教师职业远没有达到“受有羡慕和尊 敬”。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老师弃教从政、弃教从商,便是明证。从理论上,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5、, “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 而 实际生活中教师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 这种反差, 是影响提高教师 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结症之一。因此,切实落实教师法,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动员全 社“尊师重教”,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2 )深化教育改革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师德状况 的宏观环境的话, 教育内部的人事、 分配、考核、 奖惩等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 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 则是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

16、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 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维持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种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 如果他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 这就告诉我们, 师 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 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 更要深化教 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部门的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 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 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一个时期以来, 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

17、平下滑, 行为失范, 除了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外, 最直接的原因就 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 分配、评价、奖惩制度, 缺乏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激 励和约束, 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 因此,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 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 建立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 有利 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增强责任性,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一是改革旧的人事制度, 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 制定实施“进行来, 留得住, 出得去”用人制度, 建立招聘机制, 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 只有 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 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

18、的质量, 警诫不守师德者 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二是改革现行分配制。 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 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 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 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 其次,严格定编制度, 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 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 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三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 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特别是舆论的力量。 这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 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

19、值的认识, 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 使广大教师对教师 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 制定和完善师德评价考核制度。 通过务实、公正、 公开的考核评价, 辅之以相应的奖惩, 弘扬献身教育、 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 激 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3)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 冲击,呈现多元取向。 价值观的多元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 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 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思潮冲来时,我们仅仅靠宣传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化的道德, 要求广大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

20、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 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 实的环境氛围。 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 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 教 育研究单位、 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 树立形象。 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 提升的真实所在, 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 恪守道德规范, 其作用无疑是现 实、有力和巨大的。 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 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 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娜,赵建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J. 继续教育研究 ,2000,(4).2卜照娟 ,吴淑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在高等教育劳动者的地位 J. 临沂师专 学报,2001,(4).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中国教育科研网 4王少娟 . 教师的作用与职业道德 . 中国教育科研网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