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第十七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自然灾害与环境

收藏

编号:5810847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3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02-26
5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三地理 第十七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自然灾害与环境 地理 第十七 单元 自然灾害 防治 第三 环境
资源描述:
第三讲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三讲自然灾害与环境 一、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确定一、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确定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1) 、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2) 等。2表示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各种指标有两种形式表示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各种指标有两种形式(3) ,即(4) 、受灾面积、(5) 的合计数,它反映了灾害危害的(6) 。 受灾人口受灾人口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数量绝对数量受灾人口受灾人口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绝对程度绝对程度相对数量,即相对数量,即(7) 、受灾面积、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经济损失与国内生产总值或社会财与耕地面积之比、经济损失与国内生产总值或社会财产价值之比等,它反映自然灾害危害的产价值之比等,它反映自然灾害危害的(8) 。3损失程度与人口密度、经济状况有关损失程度与人口密度、经济状况有关。一般人口密。一般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灾害的绝对损失集区、经济发达区,灾害的绝对损失(9) ,但,但相对损失相对损失(10) ;人口稀少区、经济落后区,灾害;人口稀少区、经济落后区,灾害的绝对损失的绝对损失(11) ,但相对损失,但相对损失(12) 。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特点:特点: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13) 趋势。趋势。受灾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受灾人口与总人口之比相对程度相对程度大大小小小小大大上升上升2原因原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使自然灾害的成灾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使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加剧。强度加剧。区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从世界范围看,从世界范围看,(14) 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严重。亚洲和非洲亚洲和非洲地区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欧洲欧洲洪水和地震洪水和地震北美洲北美洲热浪、风暴、热带气旋、洪水、地震热浪、风暴、热带气旋、洪水、地震南美洲南美洲洪水、干旱、地震、流行病洪水、干旱、地震、流行病东亚东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南亚南亚洪水、热带气旋、流行病洪水、热带气旋、流行病东南亚和大洋洲东南亚和大洋洲洪水、地震、滑坡、干旱洪水、地震、滑坡、干旱西亚和北非西亚和北非洪水、地震洪水、地震西非和东非西非和东非干旱、流行病干旱、流行病四、气象灾害多发区四、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15) 、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且多暴雨;地势低平,多洼地,洪涝灾害极易发生。干旱干旱五、台风多发区五、台风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1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临近热带海洋;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强风暴的三条路线在东南沿海地区登陆;沿海地势低平。 六、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六、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从东南至西北,本区的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关系密切。 本区主要灾害为(16)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此外,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干旱、水土流失干旱、水土流失 七、地质灾害多发区七、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2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构造复杂,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处于板块交界处,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故多地震活动,地震导致岩体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故多地震活动,地震导致岩体断裂破碎,加之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滑坡、泥断裂破碎,加之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多。石流灾害增多。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摧毁耕地和建筑物摧毁耕地和建筑物【拓展拓展】四川地震特点四川地震特点地域广:占全省面积地域广:占全省面积60%,主要地震区位于东,主要地震区位于东经经105以西;以西;强度大,频度高;强度大,频度高;烈度高,破坏性大。烈度高,破坏性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 第十七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自然灾害与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581084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