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58000670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8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 ,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 力。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 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 ,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 增强学生的参 与协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 , 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 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 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 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 要作用。通过对曹操、 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主要 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 历史使人智慧 , 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 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学情分析 :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 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 , 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 ; 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 ,对赤壁之 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

3、面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 , 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 ,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 ,但认识能力还不高 , 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 在个性方面 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 , 要求独立自主 , 有自我教育的要求。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本课难点 :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活动 :一、创设影片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片头 ,把学生带入情境 , 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 ,问: 知道我们今 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 ? 学生响亮齐答 : 三国鼎立。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 ?你知道吗 ?三

4、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 ?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 , 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 ,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117 页第一段 , 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 , 你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 ? 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2、那么 , 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 , 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 ?教师总结: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 , 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袁绍 , 其次是曹 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 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你知道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3.教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招贤纳士 ;

5、实行屯田 ,奖励农耕 ,实力大增。袁绍为扼 制曹操势力的发展 ,200 年,亲率 10 万大军渡过黄河 ,发动进攻 ,曹操的兵力只有三、 四万人。 双方在官渡对峙 ,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 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 , 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一起归纳:1. 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 ,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117 页第一段 , 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 , 你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 ? 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2、那么 , 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 , 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 ?教师总结: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

6、军事势力 , 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袁绍 , 其次是曹 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 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你知道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3. 教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招贤纳士 ;实行屯田 ,奖励农耕 ,实力大增。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发展 ,200 年,亲率 10 万大军渡过黄河 ,发动进攻 ,曹操的兵力只有三、 四万人。 双方在官渡对峙 ,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 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 , 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一起归纳:官渡之战4. 官渡之战 ,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 ,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请看历史剧场5.

7、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以后 , 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 量, 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 ,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 , 留下了这样 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这时的曹操已经 53 岁了 ,那么他的“壮 心”指的是什么呢 ?6.但曹操统一全国 , 还有一定的阻力 ,显示赤壁之战前曹、孙、刘势力范围图一是 江南的孙权 ,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 ,百姓生活安定 , 经济有所发展 , 地位日益巩固 ; 一是依附于 刘表的刘备。在 207 年,曹操统一北方的 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 ,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 来, 其中的关键在于刘

8、备起用了诸葛亮。你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7.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 ,力量不断地壮大。 208 年, 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 ,想要 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 , 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 战。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图一起归纳 :赤壁之战8.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 操, 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9.教师提问 :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的 11 月,按一般规律 , 在十一月的时候 , 中国盛行的 是西北风 , 可为什么这时会刮起东南风呢 ?是不是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 是

9、诸葛亮在七星祭坛上向上天求来的呢 ?教师分析 :由于地区局部因素等影响 ,在 11 月份有时也会刮起东南风。 诸葛亮由于家住 赤壁不远的南阳 (今湖北襄阳附近 ), 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 , 比曹、周两人更深刻、 更具体。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 ,凭着自己的经验 , 准确地预报了出现偏东风的时 间。为欺骗周瑜 , 他设坛祭神“借东风”。这就是历史真实与小说的区别 , 小说中加入了虚构 的成份 , 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阶级立场 , 因此在故事情节设计上难免有 “神”化的现 象, 对人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10.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赤壁之战后 ,三方的力量对

10、比发生了新变化。 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 , 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 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 , 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 ,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 , 谁也打败不了 谁, 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1. 问:是哪三国 ?生答后教师指出 :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 , 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12. 下面根据三国鼎立知识一起回答13.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 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 ,为了战胜对方 ,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11、 接下来 , 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特别强调 : 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 ?生答后指出 :这证 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 出去 ,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三、课堂小结 :( 本节内容可以用以下顺口溜来作小结、学生齐读 ) 200 年时战官渡 , 曹、袁力量有悬殊 , 曹操用了许攸计 , 统一北方奠基础。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 年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赤壁之战定大局, 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 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三国经济大发展, 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造大船 , 联系内地与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