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7693793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提示课标提示知道知道“始皇帝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知识点一秦朝统一知识点一秦朝统一1.条件条件(1)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兼并战争统一天下。统一天下。(2)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3)秦国经过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经过:经过:先后灭掉

2、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结果:结果:公元前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秦朝,定都咸阳。思考应用思考应用秦始皇大传中说:秦始皇大传中说:“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始皇这个称号,对嬴政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这个称号,对嬴政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提示:提示:秦始皇在政治上结束了列国长期纷争的混乱局秦始皇在政治上结束了列国长期纷争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3、民族的中央集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权的封建国家。知识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内容2.影响影响(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了决策失误决策失误。(2)实现了对实现了对地方政权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家政治体制之中。(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基本格局,为历代王,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思考应用思考应用1.有学者

4、认为: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政权体系”的内容。的内容。提示:提示: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中央集权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2.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并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

5、识这一变化的积极意义。并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一变化的积极意义。提示:提示:(1)变化:反映了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反映了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2)意意义:促进了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义:促进了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考向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向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确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史料一史料一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古代政治制

6、度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史料研读史料二史料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史料三史料三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第二卷1.史料一中史料一中“东方小农东方小农”是指中国的农民;是指中国的农民;“一定要别人来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代表他们”表明农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根源应从小农表明农民具有一定的局限

7、性,其根源应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角度进行思考。经济的局限性角度进行思考。2.史料二图示中史料二图示中“三公三公”权力三分,各司其职又互相牵制,权力三分,各司其职又互相牵制,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不至旁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不至旁落。“郡监郡监”“”“郡尉郡尉”直属御史大夫和太尉,体现了中央直接管辖地方的特点。直属御史大夫和太尉,体现了中央直接管辖地方的特点。3.史料三信息史料三信息“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各有职分、等级、各有职分、等级、俸禄俸禄”说明官员不再是世卿世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说明官员不再是世卿世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取代。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

8、学知识,说明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代表东方小农的代表东方小农的主主宰、权威宰、权威”是什么?导致东方小农是什么?导致东方小农“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根源是什么?的根源是什么?提示:提示:代表:皇帝。根源: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代表:皇帝。根源: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和脆弱性。和脆弱性。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提示:提示:(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工明确,各司其职。(2)充

9、分体现出充分体现出“家天下家天下”的特点,诸的特点,诸卿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卿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3)官僚政治取代贵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族政治。(4)中央直接管辖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直接管辖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摘自摘自2011年浙江高考年浙江高考T38)(中国政制中国政制)达臻达臻“文明文明”一途,实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色彩,而“共主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统的君主“独制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格

10、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为“天下一大变局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度。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提示:提示: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

11、贵族政治。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史论归纳史论归纳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原因(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3)思想:法家思想:法家“集权集权”理论的影响。理论的影响。2.特点特点(

12、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4)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3.影响影响(1)积极积极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

13、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方法方法1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个善于创新的民族,古代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中华民族是个善于创新的民族,古代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度、中央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

14、先进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等。解题时可以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集权制度等。解题时可以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方法方法2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但同样也立,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但同样也容易导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皇帝暴政等弊容易导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皇帝暴政等弊端。解题时注意从历史教训方面分析。端。解题时注意从历史教训方面分析。方法方法3从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方面命题。从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方面命题。文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古代中国文明

15、和古希腊罗马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代表。文明由各自的国情决定,明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代表。文明由各自的国情决定,没有优劣之分。解答时需综合链接相关知识,注意角没有优劣之分。解答时需综合链接相关知识,注意角度的多元化。度的多元化。1.(2014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4)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天天”被尊为最高神。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秦汉以后,以“天子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己“承天承天”而而“子民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

16、制缘于宗教权威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承天而而子民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统治者借助了人伦

17、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B2.(2014天津文综,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18、这种现象实质上是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解析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项错误;皇帝权

19、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项正确,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C考向二郡县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考向二郡县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史料研读史料研读史料一史料一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封建论史料二史料二寓封建寓封建(注:即分封注

20、: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史料三史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

21、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文史纵横文史纵横2009年第年第3期期1.史料一中史料一中“革之革之”指废除分封制,指废除分封制,“臣畜臣畜”指臣服如畜。指臣服如畜。史料主要说明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虽出自史料主要说明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虽出自“一己之一己之威威”,却成就了,却成就了“公天下之端公天下之端”。2.史料二中史料二中“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封建之失,其专在下”指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指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大;“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指容易形成皇权专制。顾炎指容易形成皇权专制。顾炎武从武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22、角度评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角度评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的利弊。3.史料三中史料三中“必然结果必然结果”说明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说明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此指出了官僚政治的特点。展的必然,由此指出了官僚政治的特点。1.根据史料一,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是如何产生的?郡县制根据史料一,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是如何产生的?郡县制为为“公天下之端公天下之端”应如何理解?应如何理解?提示:提示:产生:由皇帝直接任免。理解:郡县制打破了官员产生:由皇帝直接任免。理解:郡县制打破了官员依靠血缘关系世袭的传统,官员选拔由皇帝依据才干、政依靠血缘关系世袭的传统,官员选拔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实

23、现了绩任免,实现了“公天下公天下”。2.史料二是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的评价。你是否同史料二是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史料二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意史料二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提示:提示:同意。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同意。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地方割据,如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郡县制下皇帝任命官地方割据,如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郡县制下皇帝任命官员,中央直接管辖地方,但君主高度集权和专制,易造成员,中央直接管辖地方,但君主高度集权和专制,易造成决策失误,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也不利于调动地方管理国决策失误,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也不利于调动地方管理国

24、家的积极性。家的积极性。(摘自摘自2011年福建高考年福建高考T38)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上为天下计,则为天下计,则(郡县制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秦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和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

25、作用。提示:提示:(1)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2)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史论归纳史论归纳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分封制分封制)向官僚政治向官僚政治(郡县制郡县制)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1.转变转变(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

26、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

27、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2.历史作用历史作用(1)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2)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方法方法1从史学研究角度命题。从史学研究角度命题。文献材料和实物材料是研究文献材料和实物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凭证。命题人往往以文献记载或

28、考古材料为载历史的重要凭证。命题人往往以文献记载或考古材料为载体,考查郡县制的出现。如四川博物残缺的九域守令图体,考查郡县制的出现。如四川博物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陕西章台出土的秦代封泥等。解题时需注意捕捉有石碑、陕西章台出土的秦代封泥等。解题时需注意捕捉有关郡县制的基本信息。关郡县制的基本信息。方法方法2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郡县制的创立,是秦朝地方郡县制的创立,是秦朝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官僚政治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转变的标志。解题时注意结合郡县制的特点进向贵族政治转变的标志。解题时注意结合郡县制的特点进行作

29、答。行作答。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方法方法3从对比联系角度命题。从对比联系角度命题。分封制和郡县制既有区别又分封制和郡县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如分析政治权力结构有联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如分析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分封制下的的变化可以从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到郡县制下的到郡县制下的“依据才干政绩依据才干政绩”进行思考。解题时需结合郡县制的基本进行思考。解题时需结合郡县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概念和特点分析。1.(2010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为制

30、,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自秦始。”郡县制为郡县制为“公天下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解析材料中材料中“公天下公天下”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世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世卿世禄制的卿世禄制的“私天下私天下”相对,由此可知相对,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A项项不是主要表现,不是主要表现,B、C两项虽然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两项虽然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不符合“公天下公天下”

31、的含义,故均可排除。的含义,故均可排除。答案答案D2. (2010安徽文综,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国而无叛郡”,“秦秦制之得亦明矣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解析柳宗元的观点可以表述如下:秦末农民战争柳宗元的观点可以表述如下:秦末农民战争(阶级矛阶级矛盾激化盾激化)与郡县制无关,西汉七国之乱与郡县制无关,西汉七国之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与郡县制无关,可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故与郡县制无关,可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够全面;两项不够全面;D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