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57177512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概论复习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早新媒体概论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 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 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2、 新媒体的技术依托:数字技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移动通 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3、新媒体的特征:。数字化:最显着特征 交互性:本质特征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0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个性化信息服务 虚拟信息传播 多媒体传播推动媒 介融。4、webl.O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 Webl.O阶段

2、,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 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5、 webl.O的主要特征:webl.O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webl.O的盈利都基 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webl.O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webl.O形成了主营与 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webl.O不以html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6 webl.O与新媒体的发展:webl.O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webl.O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7、web2.O的概念:Web2.O是相对 Webl.O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 用成为主流,Web2.O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

3、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 容的制造者。8、 web2.O的主要特征: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web2.O更加注重交互性 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web2.O网站与webl.O没有绝对的界限 web2.O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 于指导思想。第二章新兴媒体(一)网络媒体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 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 站点。2、 网络媒体的构成:搜索引擎门户网站 网络视频 网络广播 网络报纸/杂志 网络出版 网络社区SNS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RSS 博客 播客 维客网络游戏网

4、络动画网络文学其他网络媒体形态3、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rhj-二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给用户的系统4、搜索引擎的组成:页面搜索器、索引数据库、检索程序、利户界面5、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器6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式搜索引擎一一(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搜索方式:人工、半自动代表:Yahoo, 搜狐 优点:搜索的站点面广量大,由人工编制的目录信息准确度高且导航质量高。缺点:低速,更新速度慢。全文搜索引擎一一优点:搜索范围大,信息量多。缺点:会出现大量无用信息。代表:Google,百度。缺点:元搜索引擎一一(元搜索引擎

5、也称为搜索引擎的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索引)难以发挥独立搜索引擎的特色,也缺乏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垂直搜索引擎一一(垂直搜索引擎是一种专业的搜索引擎,是全文搜索引擎的细分和延伸,它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和特定的用户需求上。)优点:全面、专业、有深度 缺点:适用范围较窄、适用群体较小。(二)门户网站1、门户网站的概念: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 网络枢纽。2、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萌芽阶段(1995-1997)中坚力量的形成阶段(1998-2000) 遭遇挫折阶段(2000-2002)再起飞阶段(2002-2004)全面发展阶段(2005至今)。3、门户网站

6、的类型:综合门户网站:内容覆盖各行各业,同时提供新闻、电子邮箱、网站短信、软件下载、网上社区、网上购物等多种服务,可谓包罗万象。垂直门户网站:指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要而提供的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和相关服 务的网站。4、门户网站的特征:。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庞大的用户群 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 0完 善的搜索引擎 兼收并蓄的开放性与灵活性。5、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对传统媒体内容的冲击 对传统媒体受众市场的冲击 对传统媒体人才的争夺 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冲击。6门户网站的主要社会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三)网络视频1、网络视频的概念:网络视频是

7、在网络上以 WM、RM RMVBFLV以及MOV等视频文件格 式传播的,可以在线直播或点播的声像文件。2、 网络视频的资源模式:以网友个人视频资料的上传和分享为主 采用P2P等将传统 媒体或影视节目制作单位所提供的内容进行直播或点播。3、 中国视频产业的四大阵营:视频点播类(激动网、第一视频)P2P流媒体类(PPIive、 PPstream)视频搜索类(百度搜索) 视频分享类(优酷、土豆)。(这四类都属于垂 直类平台运营商)4、网络视频的传播学审视:传播主体审视一一电视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综合门户网站、专业视频网站传播内容审视一一网络视频新闻、网络视频广告、网络影视视频、网友上传视频。5、

8、 网络视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不良视频的泛滥传播传输延迟 与画质不佳商业模式不清晰网络视频的知识产权问题。(四)网络广播1、网络广播的概念:网络广播主要指以因特网为传播媒介,向受众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 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广播电视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2、 网络广播的播出形式:直播 点播3、 网络广播的传播学特点:频率专业化 互动性较强 网络伴随性 传播全球化4、 网络广播主体分析:接收方式更新选择性空间增大听众心理的变化(前卫心 理、随意心理、交流心理、表现心理)。(五)网络报纸、杂志1、网络报纸的概念:网络报纸就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网站或网页,它包括商

9、业网 站的新闻栏目,专业的新闻网站和报纸的网络版。2、网络杂志的发展概况:1995年创办的slate和salon。1995 年1月神州学人电子版出现,是网络杂志的早期形态。1999年青草中国最早的网络杂志。论及对电子杂志的发展,索易必将第一个载入大陆史册。2000年7月发行了第一份BZB收费杂志中国家电市场情报开创了我国电子杂志收费的先河。3、网络杂志的传播特点:。较高的阅读性 较强的互动性 简洁的发行方式 细分 的目标受众 高速准确的传播。(六)网络出版1、出版的概念:以一定的方式复制某作品,并将复制件在公众中发行,以供阅读,或者以 其他方式观赏。2、网络出版的概念:具有合法资格的出版者将那

10、些经过编辑加工、数字化后的产品,通过 网络这一传输渠道,以公开发行并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数字化出版活动。3、 我国网络出版的主要机构:(1)传统出版社增设的网络出版业务(2)专门从事网络 出版的网站(3)商业门户网站开辟的网络出版类栏目(4)图书馆在互联网上从事在线出 版活动(数字图书馆)(5)网上书店。4、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1)网络出版物版权易受侵犯(2)网络出版产品内容良莠不齐(3)网络出版物附加值较低(4)网络出版物阅读方式受限(5)网络出版对编辑人员要求 更咼。5、网络出版前景探析:(1)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网络出版带来了出版理念的 创新囤网络出版带来了营销方式的转

11、型 (2)网络出版的前景:0网络出版将呈现出网络 学术出版、网络图书出版、网络游戏出版三头并进的态势 出版物地域限制被打破,网 络平台资源在网络出版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0社区化将成为网络出版的新趋势。(七)网络社区从社区的建构目的划分(兴趣型社区、社交型社区、幻想型社区、1、网络社区的类型分析:交易型社区)。2、网络社区的特性分析:3、网络社区的成员分析: 员领袖。虚拟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独立性。版主、干扰者、浏览者、潜伏着、积极呼应者、一般呼应者、成常用的昭社区特点的比较分析友录聊天室网络论坛BBS博客交濒的互动性般a-般交断的实时性弱H一般弱成员流动性嵐员较为固定强9_般身份是否匿名否是是是参与或加人的限制严榕不严格不严格不严格咸员之间是否然悉熟悉不熟悉不熟悉是否支持茅媒休少数支持支持支持支持4、四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