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上传人:w****4 文档编号:56431820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语、老子“儒道互补”专题探讨教 学 目 标1、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掌握专题探究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比较,了解儒家、 道家的基本思想。3、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思想,理解儒道互补对人生的 积极意义。4、感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引导当代中学生追寻、传 承儒道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理解儒道互补的人生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儒道互补”,儒道如何构成“互补”教学方法1、立足文本,选取恰当的研究角度2、合作探究,比较儒道两家思想异同3、补充拓展,丰富学生们的感性体验4、古为今用,引导学生传承儒道文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1

2、、导入新课2、研读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屏幕放出奥运会开幕式录像节选导入语:刚才的录像,让我们重温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精彩场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阵阵呐喊,体现了儒 豕仁爱的胸怀;太极拳表演的一招一式,展示了道豕的 无极境界。千百年来,儒道两豕互动、互补、滋养着中 华民族的特有文化。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 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一、研读文本: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 人”(一)结合课外调查,找到恰当研究角度教师: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 异为前提的。我们要研究“儒道互补”就必须先比较儒道的 不同。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

3、们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 切入点比较研究。为了找到这个切入点,课前,我们作了初 步的调查,以下是其中几位同学的观点。(打出课件)师生活动看奥运开 幕式录像,感受 儒道互补 的魅力结合调查 找到恰当 研究角度“儒道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人准则。”“儒道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的规范准则不同。”“儒道的差别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准则不同。”他们共同发现: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 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 人物形象上一一“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 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二)重点研读相关章节,理解孔子、老子树立的楷模 特点1、学生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

4、子五章中含有 圣人的语句画出来。2、指名同学分别朗读找到的内容3、提问: 从这三则、两章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 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标注在每则的 相应位置上)学生代表发言师生互相补充,概括论语中“君子”和老子中 “圣人”的特点。4、教师小结: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 复礼、奋发有为。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辨、无争,能够顺应 自然规律、不去妄为。三、比较探究: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异同3、比较探究提问:孔子、老子为什么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 楷模?那么我们就先要看看孔子、老子生活在怎样的时代?打出背景,一学生读背

5、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 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 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 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 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 480多起,诸侯的盟会 450余次。(一)孔子树立“君子”这个楷模的原因教师:请同学们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先说说孔 子为什么要树立“君子”这个楷模?学生谈1-2学生。(二)老子树立“圣人”这个楷模的原因教师板书:君子、圣 人画出 课文相关 语句读背课文教师板书:有、无克己、顺应结合背景教师:孔子为我们树立“君子”这样的楷模,而生活

6、在 同一个时代的老子,为什么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与“君子” 差别很大的“圣人”形象?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4、鉴赏感悟的看法。多几个同学发言。教师明确:春秋,是一个动汤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被孔子称为 “礼崩乐坏”,而老子则把这样的时 代形容为“天下无道”。(三)探讨儒道主张的异同1、 归纳儒道两家的异同。1-2学生发言2、教师小结:通过研读,我们发现,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 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冋的理想:疗救 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 主张是做“加法”,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 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

7、社会责任心。而道 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 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一种宁静和谐 与超越世俗的观念。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 出了各自不冋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的二者互动互补 的关系。3、齐读有关君子和圣人的章节。四、鉴赏感悟:从古代文人看儒道互补(一)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在孔子、老子之后的 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 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 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打出课件)1.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有哪些影响2你知道“儒道互补”在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指名学生朗读“阅读指南”20页学生发言(二

8、)从苏轼词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以苏轼的两首词为例,来看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1、打出课件,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疋 风波)2、两个学生朗诵两首词(将感受到的诗人情感通过朗读 传达给大家)研读探讨 儒道主张 异同教师板书:社会、规 律朗

9、读感悟朗读苏轼 的词朗诵的学生谈体会(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3、提问:他的朗诵情感把握得是否得当?感受儒道 两家对苏 轼及词风 的影响4、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是儒道互补的人生,这两首词 中如何体现的?学生进一步探讨后明确:密州是他被谪贬的第一站,对此意外的失落,苏轼并没有颓废不振,相反,他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力求在生活寻找情趣,就连出猎这一件小事,苏轼也并没有忘记报效国家,还依然把着眼点落在“射天狼”上。从百姓的“倾城随太守”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在当地是卓有威望的。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为有所作为。他在上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曾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

10、,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这正是儒家经世济民,积极进取的思想在他身上闪光的表现。定风波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 件小事,我们虽然读到的是诗人吟啸徐行迎风雨的场景,但 是我们能感受到他骨子里那种笑对人生苦难的胸襟,体会到 的是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洒脱旷达乐观的情感。最后,他 终于大彻大悟。悟出了荣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人 生哲学,有了这样的境界,无论怎样演变,他也能达观地看 待身边的一切了。苏轼在沉浮不定、变幻无常的苦乐人生面 前,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一一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外的淡泊 心境。这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5、小结:联系苏轼的一生和学过的诗词

11、文,苏轼宦海沉 浮一辈子,他从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 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说明他是多么的渴望建功立业。“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他在壮志难酬时还有许多感概。但在仕途 上屡遭挫折后他用道家思想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里宽 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一种旷 达通脱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说他是大儒,以儒修身,以佛 之心,以道养生,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走入安宁,走入心 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应该怎样诗意地活在这个有缺陷的不完美的世界上。人应 该怎样面对所遭遇的

12、顺境和逆境、风雨和阳光。!人生再多 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 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 样明亮,一样豁达。6、齐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三)“儒道互补”对其他文人的影响提问:苏轼的人生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千百 年来,儒道互补影响着,像苏轼一样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 人。你还知道“儒道互补”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学生:举1-2例(四)儒道互补的意义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苏轼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 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 得从容自如;儒道互补是一种大智慧,其妙处在于指导人们 在现实与超越、前进与迂回之间取

13、得恰当的平衡,从而保持 自我,使生命有后续力。人生是要不断进取的(这是儒家),就如你要为考大学 去奋斗,不奋斗就会留下许多遗憾,人生也不会精彩。可是 你也知道考大学是一座“独木桥”,如果不能保持一点超脱 的心态(这是道家),路走起来会很累。我很欣赏朱光潜的 一句话:“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用儒家的精神去参与这个世界,认真、执著地去做事;然后又能 用道家的精神去观照这个世界,对结果能看得淡一点,豁达 一点。儒家强调的是入仕的精神,但在仕途上顺利的又有几 人?道家强调的出世精神,可以说是无数失意之人的精神良 方。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 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

14、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 庄寻一剂良药。五、儒道互补的人生启迪“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 ”5、 书写感悟提问:“儒道互补”的智慧对你的人生有哪些启迪呢?请你用你喜欢的语言样式,写出“儒道互补”对你的人 生启迪。学生当场写,教师选取佳句,读给大家,请作者简单解 释六、 课堂小结(打出课件)结束语:6、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 “儒道互补”这一专题进行了探讨。明确儒道 互补对于 中国人的 思想影响书写感悟展示佳句首先,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专题研究的方法:如选择恰当 的研读角度,对相关的内容对比研究等。同时,在思想上我 们应该获得一些启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让古代先 贤的智慧在我们

15、的血脉中延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漫漫旅程中“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也能做一个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七、课后练习7、布置作业1用你喜欢的语言形式写出 “儒道互补”对你的人生启 迪。2、先思考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 然后根据课上的研读思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写 到小作文本上。板书设计自身修养加法积极进取使命责任立身处世之根本不满社会现实药丿苫补道自然天性减法宁静和谐超越世俗精神失意之良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课后反思一、对专题式教学的一点体会上学期末,市教科院继教研中心中语室刘宇新主任第一次给我们指导这节课时,他曾生动地打

16、了一个比方:“专题不是一整块豆腐,但它是一块豆腐干”。由此,我悟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学生在研读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面面精深。我们课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文化经典形成初步认识,学会研读文化经典的方法, 以利于学生日后进一步研读这些经典。在这节课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就我而言,儒、道两家文化如同“全牛”,我们的 专题研究可能只是一块“牛肉干”。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目中览全牛”的 基础上,找到一个易于学生理解和探讨的研究角度,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化繁为简, 将诺大的“全牛”提炼、浓缩为一块“牛肉干”,让学生从中品味经典的美味。今天我讲的“儒道互补”这节课中谈到“儒家是在做加法,道

17、家是在做减法”。其 实这也是我在这次备课中的深刻体会。关于“儒道的差异”这一问题,我查阅很多资料,将许多的观点进行归类, 由若干条变成七条,由七条变成四条,又由四条变为两条 有时刚备完的一次课,自己颇为得意,但试讲时依然难以顺理成章。我想了很多办法, 又增加了一些环节设计,试讲效果依然不佳,学生们的探讨总是与我备课时的设想偏差 很大,导致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衔接不畅。最后一次试讲依然没有找到出路,急得我还哭了一鼻子。是丰台教育学院教研员亓东军老师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我们简化了一些环节,思路流畅了许多。由此我悟到,语文课,尤其是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这样高难度的选修课,老师在 备课中要做“加法”,加强自己

18、对教授内容和相关资料的把握。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则 要做“减法”,简化教学环节,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5月14日北京市教科院继教研中心王云峰主任亲临现场,对我们的课做了点评。 他说:“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先前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总是“做加法”。那是因为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儒道差异” “儒道互补”,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寻着教师的思维路线,得出教师预 设的结论。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失败的。正如王云峰主任所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认 知过程,尤其像这样开放性较强的“专题式教学”,要将

19、选择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评 价的权利还给课堂的主人一一学生。二、本次“专题式教学”中的方法总结方法(一)立足文本,选取恰当的研究角度。儒道互补,是以两家学说的差异为前提的,儒道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学课堂, 不可能一一涉及,这节课力求立足教材中的论语十则、老子五章,寻找到恰当的研究角度,对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进行比较,认识儒道两家的异同。为了找到一个恰当而易于学生理解的研究角度,在学生学习了论语十则、老子五章之后,我对学生做了初步的调查,“你认为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很多学生都发现了论语中多次出现“君子”,老子中多次出现“圣人”,这其中 代表着儒道两家不同的人格追求,而这人格追求背后透射

20、着儒道两家的基本主张。因此我把教学目标之一确定为: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比较,了解 儒家、道家的基本思想。这节课证实:这个研究角度便于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儒、道两家的著作中找到一个适当的小切口,从而对该专题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二)合作探究,勾连相关的知识体系。选修课有别于必修课,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要侧重于实际应用、侧重于鉴赏陶冶、侧重于探索研究。这节课以论语十则、老子五章为中心,勾 连了先秦时期的时代背景, 勾连了儒道两家主张的异同,勾连了初中课本和高中必修课中的苏轼的词及生平,勾连了学生熟悉的古代文人和作品,勾连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体 验力求通过相关知识的勾连,既让

21、学生回顾、夯实已有的知识,又为他们打开学习思路,把探讨研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方法(三)补充拓展,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儒道互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的感性体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呢?纵观历史,中国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儒道兼修,互补为用,他们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如果从他们的人生经历、 思想转变中领悟“儒道互补”,学生们的感悟会更加具体而深刻。为此,我选取了苏轼 的两首词,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地研读,从而感受“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感受儒 道互补对古代文人一生的积极意义。方法(四)古为今用,引导学生传承经典文化。“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古代

22、文人的人生智慧,也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人们将从中获得教益。作为中学生理应从儒道文化中汲取智慧。因此,这节课最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书写“儒道互补”对自己的 人生启迪,使他们怀着对文化经典的敬畏之情,走近古代先贤的思想。以上是我上论语、老子一一“儒道互补”专题探讨这节课的一点收获,当然这节课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中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有些地方教师点拨不够透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寻。附学生的感悟:学生感悟1、蝶恋花儒道温良恭俭礼以弼,儒者苦求,时时仁不弃。万象朝宗谦卦里,聃丘亦可有合璧。齐家修身刀兵退,道法止戈,皆是将民惠。力从天道终不悔,为民甘滴仁义泪。(刘鑫)学生感悟2、达则弘儒于世循礼重仁义穷遂以道自遣弃欲顺自然(付婧媛)学生感悟3、一丝洒脱,一缕逍遥,达天命,顺人道,天人合一几分忠孝,几许豪迈,志于仁,修于德,德仁成双(胡天天)学生感悟4、上联:孔子说“礼”礼约人人为仁事下联:老子言“道”道顺天天法自然横联:儒道互补(张涵)学生感悟5、守礼爱人为君子,淳朴超然成圣人。漫漫时光传千载,谆谆教诲享一生。(韩建业)学生感悟6、人生如不竭之河,缓缓流过。旅程中,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以动继言,以真言境。功名不可星满,做人恰到好处。天地放宽于心,恩泽流长于世。(张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