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设计的图片

上传人:非****1 文档编号:55529555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道设计的图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茶道设计的图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茶道设计的图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茶道设计的图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道设计的图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道设计的图片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 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 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 的方 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 先 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 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 道的最早 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 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

2、程都很讲 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己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 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 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 灵禀, 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 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 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 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 饰柜,里而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

3、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 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木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 质,亦即水的出处。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H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 一种茶。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 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 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 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宪(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 味。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木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

4、从中国带回 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 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 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 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木的最 早传播者。H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 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 “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 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 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

5、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 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 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 了茶道。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 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 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 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高高举起了 “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 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 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千利休在 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

6、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 令千利休切腹自杀。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 纪 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 对茶 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壶用滚 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 后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 受场地 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 或接待重要 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中国的茶道早于日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 家为代表的数以千

7、计的流派。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 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各种 茶也不 尽相同,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 “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 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 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 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 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 茶道和茶文化之间。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 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

8、烹茶、品茶 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 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 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 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 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 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 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 延均不相同,应严格 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喝茶、品茶、茶艺与最 高境界一一茶道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最高境界一一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 品 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