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54723332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 目: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教 师: 王冲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建筑材料 类 别: 学术 上课时间: 2015 年 3 月至2015 年 5 月 考 生 成 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摘要:塑性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早期裂缝,发生以后会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本文简述了塑性裂缝形成的毛细管应力机理和塑性沉降机理,并讨论了塑性裂缝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关键词: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措施1 前言混凝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建筑材料,但是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2、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更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的耐久性。因此,裂缝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混凝土裂缝从成因上分通常有两大类: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荷载不当或过大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或刚度不足,裂缝的宽度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较为规律的裂缝。这类裂缝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必须对其进行补强。一般来说,这类裂缝在混凝土构件施工和使用阶段都可能出现。非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施工、材料、温度等原因引起的裂缝,一般这类裂缝都较有规律,并且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和混凝土的寿命,必须加以处理。这类裂缝一般仅在施工阶段出现。1非结构性裂缝主要包括塑性收缩裂缝、自生收缩裂缝、干

3、燥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等几种形式。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不同,虽然都是由于混凝土失水产生的表面张力引起,但干缩主要是由混凝土终凝后内部水泥石的孔隙(气孔、毛细孔、凝胶孔)水蒸发而产生,干缩量随龄期逐渐增长,形成的干缩裂缝一般垂直于长度方向或在边角呈45;塑性收缩是由于混凝土终凝以前表面失水引起毛细管压力而产生的表面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形成,一般分布不规则,易出现龟裂状。图1 塑性裂缝示意图塑性收缩是指发生在水泥浆、砂浆或者混凝土凝结前的收缩。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成型后的几小时内,此时混凝土仍为塑性状态,无法提供足够的强度抵抗收缩应力。2当收缩拉应力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引起混凝土塑性开裂。

4、塑性裂缝为有害物质提供有效的通道,且相比硬化混凝土,此时有害物质更易渗入混凝土,同时塑性裂缝为后期其他收缩提供开裂的基础。3这都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外观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2 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塑性裂缝的产生形式主要分为塑性收缩和塑性沉降两种,两者有时没有明显区别,相互交织在一起。塑性沉降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半小时直到混凝土硬化时方停止。当塑性沉降受到抑制时也要产生裂缝。一般来说,塑性沉降裂缝是由沉降差异,即剪切应力产生的裂缝,而塑性收缩裂缝是由约束塑性收缩,即由新拌混凝土中的拉伸应力产生的裂缝。42.1 塑性收缩塑性收缩裂缝是指硬化前的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

5、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裂缝,常见于浇筑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尤其是大块混凝土板面。新拌混凝土的收缩过程大体如图1所示。在阶段,速度大于蒸发干燥速度,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收缩现象;在阶段,蒸发速度大于泌水速度,混凝土表面开始收缩,但由于此时的混凝土有足够的塑性,能适应提及变化而不开裂;在阶段,混凝土因凝结而变稠,塑性降低,而蒸发又继续不断进行,就有可能引发塑性开裂;在阶段,混凝土终凝后硬化,混凝土的塑性干燥收缩结束。5图2 混凝土塑性干缩与时间关系当新鲜混凝土表面水的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时,水的蒸发面由表面(图3-a)深入到新鲜混凝土浆体表面以内,使蒸发面形成凹液面(图3-b),凹液面产生的毛

6、细管压力使固体颗粒之间产生引力。在第一阶段(图3-a),颗粒之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毛细管压力较小。进入第二阶段(图3-b),颗粒之间的水形成弯液面而且曲率半径不断减小,毛细管压力也随之显著增大,并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毛细管压力称之为临界压力(或突破压力)。进入第三阶段(图3-c),由于水泥水化的不断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水不能填充所有空隙而呈非连续状态,毛细管压力随之迅速降低。6图3 新鲜混凝土液面的不同发展阶段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在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当蒸发速率超过了泌水达到表面的速率时,在靠近表面的粒子(水泥和骨料)之间的水将形成复杂的弯月面体系(如图4)图4 毛细管压力简图Power

7、s7提出如下计算毛细管压力的计算公式P=110-3S/(w/s),公式中P为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压力,为水的表面张力,s为颗粒的比表面积,W/C为混凝土的水胶比。Wittman8已用试验证实了毛细管压力和塑性收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由Laplace方程可得毛细管压力Pc=(1/R1+1/R2),公式中为液体表面张力,R1和R2液体表面曲线半径。由公式可知,被布满毛细管的液体分隔开的粒子之间常存在的引力大小与几何尺寸和表面张力有关。新拌混凝土中所有单个粒子相对于其他粒子来说是运动着的。因此,较小的引力就可减小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这样一来,整个体系就变得密实了。随着水化作用的继续,

8、最初分离的粒子被逐渐地相互固定住且最终形成了一个固体骨架。随后毛细作用就很快停止了。2.2 塑性沉降 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浆体的密度比骨料小、水泥颗粒又重于水,骨料在浆体中有下沉趋势,而水分则向混凝土表面转移。当垂直下沉的固体颗粒迂到水平设置的钢筋或紧固螺栓等埋设件处,或受到侧面模板的摩擦阻力时,就会受到阻拦并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沉降差,导致在混凝土顶部表面处造成塑性沉降裂缝。此外,如果同时浇筑梁、板或柱的混凝土,由于这些构件的深度不同,有着不同的沉降,从而在这些构件交接面处形成沉降差并产生塑性裂缝。9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产生沉降开裂的可能性也越大。在接近表面的水平钢筋上方最容易形成沉降裂缝,并随

9、钢筋直径加粗和保护层减薄而越趋严重。当保护层过薄时,塑性沉降裂缝甚至会伸入钢筋表面并沿着钢筋通长发展形成纵向裂缝(见图5)。5与塑性收缩裂缝不同,塑性沉降裂缝有明确的部位和方向性,通常沿着钢筋延伸发展或在不同深度构件结构改变处易出现沉降裂缝。图5 保护层厚度、钢筋尺寸、塌落度对沉降裂缝的影响3 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因素3.1 环境因素 当水分蒸发率很高时,新拌混凝土通常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虽然对水分蒸发速率的测试提供了关于干燥强烈度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决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它用来预测塑性收缩裂缝是否出现的指标。水分蒸发速率1.0 Kg/m2/h这个门槛值被建议用于混凝土,这就意味着当蒸发速率超过

10、此值时就应对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采取恰当的预防性措施。10 高温、高风速和低相对湿度都会引起水分蒸发率较高,另外还有太阳辐射也在蒸发和塑性收缩裂缝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对塑性收缩开裂形成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以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主要。通过研究发现,当混凝土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当且大气相对湿度为100%时,水分蒸发速率可以忽略不计;通常环境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水分蒸发速度也越大,因此大风和高温季节是塑性收缩开裂的高发季节。3.2 混凝土配合比3.2.1 水泥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高标号混凝土与低标号混凝土相比,水泥用量较多,单方用水量少,水胶比低,由于高标号混凝土中由毛细管压力引

11、起的表面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压力比低标号混凝土的大,更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同时,高标号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时间比低标号混凝土提前,面积也较大。63.2.2 水灰比 不同水灰比对毛细管压力及塑性收缩应力的影响不同。杨长辉11等认为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塑性收缩裂缝面积的影响存在一最不利值,该值约为0.5低,于0.5时,塑性收缩裂缝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增大,大于0.5后,塑性收缩裂缝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减小。单位体积水泥浆量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面积的影响规律与水灰比的影响类似,与最大塑性收缩裂缝面积对应的水泥浆量在0.330.43 m3/m3砼之间。在0.350.65范围内,混凝土拌合物水份蒸发速率

12、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增大,两者之间有良好线性相关性。3.2.3 外加剂和掺合料 由于对现代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掺合料和外加剂被引入到拌合物中,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影响。 常见的掺合料有硅灰、粉煤灰、磨细的矿渣等,他们对混凝土属性收缩的影响与其种类和细度有关。Al-Amoud12发现混凝土塑性收缩应变量随硅灰含量增加而增大,且都大于普通混凝土,研究发现随着硅灰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区域和裂缝的宽度都将增大。由于硅灰会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量和泌水率,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而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偿,因此加入硅灰将增加混凝土塑性开裂几率,同时也会使混凝土浆体内部固体颗粒堆聚更加密实,表面部

13、分细小颗粒的存在使毛细管压力增大,颗粒之间的引力也随之增大,增加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掺合料的存在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增加了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量,同时使混凝土表面在塑性阶段的抗拉强度下降,进一步增加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Wang等13研究了粉煤灰对塑性收缩开裂的影响,发现不同种类的粉煤灰对塑性收缩的影响不同,掺F级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具有改善作用,而掺有30%和50%超C级细粉煤灰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塑性收缩量。由于硅灰比粉煤灰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可形成致密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小的泌水率,导致塑性收缩量增大。但硅灰和普通粉煤灰的复掺具有良好的降低塑性收缩的效果。 不同

14、种类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塑性状态影响不同,因而也会对其塑性收缩产生不同影响。减水剂将影响混凝土的塑性状态,一般来说将减少塑性收缩裂缝。高效减水剂使混凝土泌水减少,是因为其降低了混凝土的表面张力,更能抵抗或延长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当缓凝剂过量时,由于拌和物凝结慢和强度发展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促凝剂加速了凝结因而减少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3.3 断面厚度 断面厚度决定混凝土的泌水性。断面越大,产生沉降的固体物质越多,有更多的泌水到达表面。厚度因素常常影响塑性“沉降”裂缝(即裂缝在增强材料或大骨料上形成);然而断面越大,混凝土表面泌水的时间就越长,这种趋势能抵抗潜在裂缝的发生。可以认为断面

15、越深,越不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却易于产生塑性沉降裂缝。43.4 纤维 纤维的自身参数如掺量、直径、长度以及几何形状同样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开裂产生影响,其中纤维的掺量对塑性收缩影响最大。9最佳纤维掺量情况下,混凝土塑性裂缝宽度可被显著地减小。纤维直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固定掺量下,减小纤维直径可显著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纤维的长度和长宽比对塑性收缩的减小效果不大,但发现较高的长宽比能更好地减小混凝土的塑性开裂。不同种类、长度以及形状纤维的混合使用,能增加混凝土韧性,使混凝土具有更高抗拉强度,减少早期收缩开裂,并在保证工作性和经济的条件下,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3.5 其他影响因素 工程结构的

16、形状也是评估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几率的重要因素。塑性裂缝通常出现在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如桥面、楼板、路面以及隧道的顶部等部位。这些结构的底部一般都处于被约束状态,表面的水分蒸发量也较大,因此相比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不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同样会大量增加混凝土塑性裂缝。对砂浆试验表明塑性收缩裂缝的方向和程度极大地受到刮平操作的方向与速度的影响。4 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4.1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浇筑前,炎热天气下对骨料和钢筋预冷,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骨料具有一定吸水性时,对其进行表面润湿;润湿模具、地基和底板以减少水分蒸发;不过分搅拌,尽量缩短搅拌时间以及搅拌到浇筑、抹面、养护时间;在浇筑柱、梁、

17、板等相互联接的不同深度构件时,应设置施工缝或是分层浇筑,并进行合理振捣,不过振和少振。4.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选择合适标号的水泥,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满足要求的水分蒸发速度;在满足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稠度和保水性,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缩短凝结时间,凝结时间越长,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量越大,出现塑性收缩开裂的几率越大;合理使用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充分考虑其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添加纤维,增加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4.3 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养护前对混凝土表面抹平和压光,可有效去除较浅的塑性裂缝;在混凝土表面使用风障以减小空气流动(降低风速),当浇注和抹平混

18、凝土之间有延误时对混凝土进行临时遮盖;炎热环境下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冬季施工时避免混凝土过热;需要时盖上遮板以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浇注和抹平混凝土后尽可能早地进行养护,用薄膜、湿麻布、砂、浅色纸等养护方法养护,或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遮盖或喷水,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5 结语 塑性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前,是一种很常见的早期裂缝,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形成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塑性裂缝发生以后会危及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和耐久性。如果合理考虑配合比、浇筑质量、养护方式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塑性裂缝是可以避免的。参考文献1 朱耀台,詹树林.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

19、03, 21(5): 727-730.2 Toledo Filho R D, Ghavami K, Sanjun M A, et al. Free, restrained and drying shrinkage of cement mortar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vegetable fibres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05, 27(5): 537-546.3 Slowik V, Schmidt M, Fritzsch R. Capillary pressure in fresh cement-based m

20、aterial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air entry value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08, 30(7): 557-565.4 杨长辉, 王川.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成因及防裂措施研究综述J. 混凝土, 2002 (5): 33-36.5 熊跃华, 熊杰.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 9: 113-115.6 王涛, 邵正明.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 混凝土, 2003 (1): 53-54.7 Cohen M D, Olek J, Dolch

21、W L. Mechanism of plastic shrinkage cracking in portland cement and portland cement-silica fume paste and mortar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0, 20(1): 103-119.8 Wittmann F H. On the action of capillary pressure in fresh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76, 6(1): 49-56.9 桂苗苗. 混凝土早期塑性

22、收缩开裂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 25(21): 76-78.10 梁萍.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成因及防裂措施研究综述J. 商品混凝土, 2007, 5: 010.11 杨长辉, 王川, 吴芳. 水灰比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3, 25(2): 77-81.12 Bayasi Z, McIntyre M. Application of fibrillated polypropylene fibers for restraint of plastic shrinkage cracking in silica fume concreteJ. ACI Materials Journal, 2002, 99(4): 337-344.Wang K, Shah S P, Phuaksuk P. Plastic Shrinkage Cracking in Concrete Materials-Influence of Fly Ash and FibersJ. ACI Materials Journal, 2001, 98(6): 458-464.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