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75755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走出使用课件的误区 目前,由于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观念的无情冲击,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问题,特别关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教学媒体如何有效地、科学地“整合”到学习和教学过程之中。在这个新旧交替、不断革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能不能自动地产生出理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课件对教学效果到底有没有积极作用,在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怎样合理应用课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目前有为数不少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有人甚至认为只要使用了计算机课件就一定能够收到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很多学校

2、把教师是否使用了课件作为衡量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尺度,当然,更多的人则处于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功能一无所知而盲目使用的境地。我们认为,物的现代化不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人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主要表现在人的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上,如果说世界上有最佳或超级媒体的话,我认为人就是最佳媒体,人是媒体之魂,人是众多媒体的统帅。对于课件使用效果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人认为技术是一种能够产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工具,而且这些观点得到过某些领域实践的验证。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用技术促进学校根本性改革的作用,认为技术是能够支持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技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经过多年的

3、教育与心理研究,很多研究者发现技术能够改造学校的威力被神化了,学校并没有因为使用了技术就产生了所谓“根本性”的变化。应该说技术与学校改革的结合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技术可以成为学校改革的有效促进者,但是也有很多例证说明技术与学校的结合是不成功的,没有显示出技术的巨大威力。这说明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技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技术本身不能自动的发挥理想地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确实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加以研究,科学地开发、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所谓“课件(Courseware)”,一般是指为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采用计算机语言、写作系统或其他写作工具编制的计算机软件,它

4、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应用软件。从CAI的发展趋势而言,人们不仅开发主要用于教师教学的课件,而且更加重视开发用于学生自学的课件,所谓助教式课件与助学式课件;不但研究课堂教学所用的课件,也同样研究课外使用的课件;而课件的网络化是未来发展的新热点。在我们的研究中,重点考察课件是否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能否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克服的困难,教学效果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和优势,能否把计算机巧妙地整合到教学中去,不为计算机教学而计算机教学;重视对课件教学设计工作和思想的考察,是否具有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不鼓励那种书本搬家或课堂搬家的所谓“课件”。考察目前在使用教学

5、课件中存在的误区或问题,我们有以下感受。1.从整体而言,教师编制课件的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的最优化而不是机械化,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使用了最现代化的媒体,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不一定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境界。如果在使用课件时,依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会从原来教师的“人灌”变为“电灌”,甚至“人机共灌”,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些课件缺乏先进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指导,教学设计和策略意识淡薄,没有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策略等要素使用课件。说不清为什么在这里

6、应用课件的理由,也说不清这个课件用在此处到底解决了什么教育教学问题,选题欠妥当。因此应该重视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工作。2.从教学内容而言,存在某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进行课件编制工作,应该把选择内容的重点放在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用传统教学手段表达清楚、学生难以通过课本理解的教学内容上,应该抓住教学和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学习内容分析,认真思考什么教学内容最适合于计算机课件,从而避免书本或课堂的电子化搬家。目前存在追求大而全的倾向,教师试图把一本教科书或一门学科变为课件或一张光盘,盲目地、泛泛地取材,好像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地变为多媒体课件,

7、整体系统的教学内容多而重点、难点少,一般比较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建议老师们从小的课题入手,从具体的重点难点入手,采取以小见大的策略,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从指导思想而言,比较缺乏新的教育观念。现代学习与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教授的一方是主导,学习的一方是主体。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在学习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完成的,学习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两者的相互作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大量资源支持学生学习,

8、以问题驱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协作学习的环境,强调学生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的课件以教为中心的比较多,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比较少,教学形式以传统模式为多,一般是以教材或教科书的顺序和结构作为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和研究教学设计和策略。课件中的替代式教学策略比较多,而产生式教学策略比较少。所谓替代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为学生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教师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产生式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学习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在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点的学习,

9、学生自己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到“三打破”,一是打破传统教材形式的束缚,课件的形式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件表现教学内容的新形式;二是打破传统课时的安排,灵活设置教学时间,充分扩展课堂时空;三是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从教师权威主义向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根据目前技术的发展,课件的使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4.在成本效益方面,有些教师不计成本,盲目使用课件。这些教师使用计算机或课件,只是为了代替黑板和粉笔,只把网络或计算机理解为黑板或粉笔的代用品,只是把课件作为课堂内的教学展示工具。这不是我

10、们使用课件的最终目的,这样做具有铺张浪费的嫌疑。我们使用课件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力争解决传统教学难以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重点和难点上下工夫。能用简单方式解决问题,就不用复杂方式,能用嘴巴讲清楚的,就可以不用计算机课件。 5.从课件的教学效果评价来看,很多教师对课件的教学效果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计算机和课件,一般会出现不同的四种教学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种假设,它们是十分有效、有效、无效和反效。第一种假设是十分有效,它指的是计算机课件的不可替代性,有的教学和学习只有使用了课件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有些教学环境中只有使用课件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11、,获得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最大;第二种假设是有效,有效的假设是指使用了课件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性不如“十分有效”大,而且并不一定是惟一有效的媒体,可以被其他媒体所替代;第三种假设就是无效,使用了课件,花费了大量时间而收不到任何效果,不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第四种假设是反效或负效,它是指使用了课件,不但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而带来了负面的效果或影响,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们所追求的是第一种假设,而应该避免第四种结果。6.在开发工具的选择方面,应该注意向共享的方向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展网络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又一个热点。因此课件的网络化就成为今后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课件的网络化,以及网络教学的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首先应该实现课件的小型化,这就应了那句“越小越先进”的规律。有些开发工具,例如Authorware等开发平台,由于自身的问题,网上运行的速度受到影响,不利于网络学习。教师在选择开发工具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在网络条件下,如何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