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5298990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实施要点2006-11-04 15:061 引言国家标准 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这一新国家标准是合并修订国家标准GB/T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3076-1982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和 GB/T6397-19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三个标准为一个标准,它 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 ISO6892 : 199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也是GB/T228第三次修 订。GB/T228-2002包括的技术内容和要求与原三个标准有较大的不同,尤其在性能名称和 符号、抗拉强度定义、试验速率、性

2、能结果数值的修约方面变动较大。而且,新标准中增加 了引用标准和关于试验方法准确度方面阐述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GB/T228-2002,将该标准的要点和实施中需注意之点说明如下。2 GB/T228-2002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但不包括金属构件和零件)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试样或产品的横截面尺寸玄0.1mm。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双方协议。其原因在于:横截面小的产品,按照标准中建议的量具分辨力要求不能满足附录A和附录C规定横截面测定准确度在土1%和土2%以内的要求。试样标距采用常规的划细线、打小冲点等方法进行

3、标记不可行。常用的引伸计不适用于此类型产品试样的试验。试样的夹持方法需要特殊夹头等。3 室温的温度范围标准中规定室温的温度范围为10-35C,超出这一范围不属于室温。对于材料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性能对温度敏感而采用更严格的温度范围试验时,应采用23 5C的控制温度。上述10-35 C的温度范围实质是指容许的试样温度范围,只要试样的温度是在这规定的室温范围 内便符合标准要求。4 标准中的引用标准标准中的第二章引用了 6个国家标准,即:GB/T2975-1998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eqv ISO377 : 1997) 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T12160-

4、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idt ISO9513 : 1999)GB/T16825-1997 拉力试验机的实验(idt ISO7500 1: 1986)GB/T17600.1 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eqv ISO2566 1 : 1984) GB/T17600.2 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2部分:奥氏体钢(eqv ISO2566 2: 1984) 标准中通过注日期引用的这6个国家标准是构成 GB/T228 2002标准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应遵照被引用的6个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其中被引用的5个标准分别等同和等效相应的国际标准。目前, GB/T8170

5、1987数值修约规则还没有相对应的国际标准。5 性能和术语定义5. 1性能定义为了与国际接轨,性能的定义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与原GB/T228 1987相比较,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定义有明显差异,其他性能的定义无实质性差异。新标准将抗拉强度定义为相应最大力( Fm)的应力,而最大力(Fm)定义为试样在屈服阶 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按照这一定义,如图 1所示的拉伸曲线,最大力应为曲线上的B点,而不是旧标准中的取其A点的力(上屈服力)计算抗拉强度。新标准中屈服强度这一术语的含义与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上、下屈服强度性能;

6、而后者既是泛指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性能,也特指单一屈服状态的屈服点性能 (b s)。因为新标准已将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性能 bs归入为下屈服强度 ReL (见标准中的图2d)。10种性能的名称与修订前原标准的名称有差异。 T S)这一性能,所以不再有相应的性能名称及R代替旧符号的T ;对于延性性能的主符号, Z代替旧符号的,见表1。GB/T228 2002AGB/T228 19873 5所以,新标准中不再有与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性能(T S)相对应的性能定义。也就是说新标准定义的下屈服强度ReL包含了 t s和t sL两种性能。5. 2术语因为国际标准采用了延伸(extension)和伸长(elong

7、ation)两个近义术语,国标中也相应地采用了这两近义术语。可以理解为拉伸试验时在引伸计标距(Le) 上的伸长称为延伸,在试样标距(Lo )上的伸长称为伸长。它们并无本质区别,而且完全可以通过测定延伸方 法来测定伸长。6 性能名称和符号6. 1名称新标准中定义了 12种可测拉伸性能,其中 新标准没有定义与旧标准相对应的屈服点( 其符号相对应。6. 2符号对于强度性能的主符号,新标准用英文字母 新标准用字母 A代替旧符号的S,用字母应特别注意新、旧标准对于断后伸长率符号表示的差异:A11.33 10Axmm3 xmm符号A (不标注下脚注)表示用比例系数 k=5.65的比例标距测定的断后伸长率;

8、用其他比 例系数的比例标距或非比例标距测定的断后伸长率时,符号A应分别标注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值和非比例标距的长度,例如A11.3和A100mm。标准中对各强度性能所对应的力的符号未全部具体规定,但规定了力的符号用F表示和规定了最大力符号 Fm。因此,建议在试验报告和试验纪录中采用下列的力符号:FeH (上屈服力)FeL (下屈服力)Fp (规定非比延伸力,例如 Fp0.2)Ft (规定总延伸力,例如 Ft0.5)Fr (规定残余延伸力,例如Fr0.2)GB/T228 2002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性能符号, 鉴于目前相关的产品标准还不能同步修订的状 况,为了避免出现混乱, 建议:在过渡期内,

9、试验报告可以在新的性能名称及其符号之后的 括号内定出旧符号,例如:上屈服强度ReH ( t sU),下屈服强度 ReL ( t sL),抗拉强度Rm ( t b),规定非比例延伸 强度Rp0.2 ( t p0.2),断后伸长率 A ( 3 5),断面收缩率 Z (),等。7 单位标准中规定采用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SI单位)。应力单位 N/mm2和Mpa,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倍数单位,两者都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中,应力单位采用了N/mm2 ,而1N/mm2=1Mpa,如果报告中使用了应力单位Mpa,不认为是错误。但从标准的归一化意义上来说,应力单位应采用N/mm2。8 试样& 1取样的

10、部位、方向和数量样坯的切取部位、方向和数量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或GB/T2975 1998或协议的规定。对于试样作出标记,以保证始终能识别取样的位置和方向。切取样坯时应防止过热、加工硬化而影响拉伸力学性能,应留有足够的机加工余量。取样方法参见GB/T2975 1998。& 2机加工试样和不经机加工试样应按照相关产品的协议的规定,采用机加工试样或采用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如果未作具体规定,一般在材料尺寸足够时机加工成带头试样。机加工试样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应分别按照标准中附录A的表A3和附录B的表B4要求;机加工表面粗糙度按照标准中图10、图11或图13规定的要求。& 3试样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关产品

11、标准或协议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可按标准中附录AD所规定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特殊产品可以规定其它不同的试样。试样横截面的形状一般可为圆形、矩形、弧形和环形,特殊情况可以为其它形状。标准中的附录 AD按照产品的形状规定了主要的试样类型:附录A :规定厚度0.1mm3mm薄板和薄带产品用的矩形横截面试样;附录B :规定厚度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4mm线材、棒材和型材用的圆形和矩形横截面试样;附录C :规定直径或厚度4mm线材、棒材和型材用的不经机加工试样;附录D:规定管材用弧形横截面和环形横截面试样。试样的横截面形状和试样的尺寸都对性能测定有影响,尤其对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有明显影响。&

12、4厚度减薄试样及机加工圆形横截面试样厚度 Lo=d/2,仲裁试验,Lc=Lo+2d ;不带头的圆形横截面试样:Lc Lo+3d (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带头的矩形和弧形横截面试样:Lc Lo+1.5(So)1/2,仲裁试验,Lc=Lo+2(So)1/2。不带头的矩形和弧形横截面试样:Lc Lo+3b (夹头间的自由长度);薄板用带头的矩形横截面试样:Lc Lo+b/2,仲裁试验,Lc=Lo+2b ;薄板用不带头的矩形横截面试样:Lc=Lo+3b (夹头的自由长度)。& 7试样过渡半径(r)试样的过渡半径在附录 A , B和D中规定如下:薄板用矩形横截面试样:r 20mm ;圆形横截面试样:r 0

13、.75d;矩形和弧形横截面试样:r 12mm ;试样过渡半径对试样的断裂位置有影响,对于延性差,脆性断裂敏感于应力集中的材料,建议过渡半径取较大的值。& 8矩形横截面试样的宽厚比试样的宽厚比影响性能的测定,尤其影响延性性能的测定。标准中附录B推荐的宽厚比范围为不超过8: 1,但应注意,这一宽厚范围不适用于薄板和薄带(厚度 0.1mm 0.25%时用标准中的式(D1)计算;b/DV 0.25时用标准中的式(D2 )计算;式(D1 )严格准确,式(D2)为近似准确的公式,但与式(D1)的误差不大, 可以忽略。建议,b/D V 0.17时也可采用式(D2)计算,以保证计算误差在可忽略的范围内。10

14、原始标距的标记试样比例标距的计算值应修约到最接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标记原始标距的准确试应在土 1%以内,由于标记试样标距装置的检验尚无相应标准,因此,建议 试验室应自行检查其准确度,可以用小冲击点、细划线或细墨线做标记,标记应清晰,试验后能分辨,不影响性能的测定。对于带头试样,原始标距应在平行长度的居中位置上标出。11 平行长度的测量一般不测试试样的平行长度,但如采用力夹头位移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时,必须在试验前测出平行长度,准确度在土1%以内。不应采用平行长度的标称值,除非实际值能保证准确到土 1%。12 试验设备准确度级12. 1引伸计引伸计是测延伸用的仪器。应把

15、引伸计看成是一个测量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记录器和显示器)。引伸计应符合 GB/T12160-2002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检 验。每一引伸计级别包含 3项内容,即标距误差、系统误差和分辨力。弓I伸计的检验应包括这3项内容。标准中规定,测定不同性能时,使用不同级别的引伸计,测定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屈 服点延伸率、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和规定残余延伸强 度的验证试验使用不劣于 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它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伸长率、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断裂总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等,应使用不劣 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在这里顺

16、便说明,在使用引伸计系统测定性能时。标准中没有规定放大倍数的下限,是因为引伸计级别里规定了分辨力的要求,这就间接地起到了对最小数放大倍数的限定。12. 2试验机试验机应符合 GB/T16823 1997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检验。测定各强度性 能均应采用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的试验机。试验机的每一准确度级都包含5项内容,应按照 GB/T16825-1997的要求进行检验。其中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在有要求时才进行检验。,其他4项应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的试验机方能使用应以拉力方式检验。对于大吨位试验机,若采用压力方式检验,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13 试验速率试验速率对性能的测定有明显影响

17、。新、旧标准对试验速率的规定主要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新标准规定的弹性应力速率允许范围比旧标准的宽和高,见表5。对对测定强度(Rp,Rt ,Rr),增加了在塑性范围的应变速率不超过0.025/s的要求。对于抗拉强度的试验速率,规定应变速率不超过 0.008/s (相关夹头分离速率0.48Lc/min )。与旧标准规定夹分离速率不超过0.5Lc/min要求有所不同。13. 1 测定ReH的试验速率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弹性应力速率应符合表5 (即标准中的表 4)规定的要求,并尽可能保持恒定。13. 2 测定ReL的试验速率试样平行长度的变速率应在 0.00025/s0.0025/s之间。平行

18、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 持恒定。如不能直接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控制。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5规定的最大速率。13. 3测定规定强度 Rp,Rt和Rr的试验速率 屈服前的弹性应力速率应符合表5规定的要求,并尽可能保持恒定,进入塑性范围和直至规定强度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25/ s。如果不能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调节屈服前弹性应力速率不超过表5规定的最大速率,直至规定强度测定,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13. 4测定Rm的试验速率在塑性范围,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应不超过0.008/ s (相对于夹头分离速率 0.

19、48Lc/min )。如果在同一试验中不测定屈服性能, 允许在弹性范围达到塑性范围的最大应变速率(虽然,此种情况下弹性阶段的应力速率可能超过表 5规定的最大值)13. 5测定Ae的试验速率按照测定ReL的试验速率。13. 6测定Agt,Ag,At,A 和Z的试验速率按照测定Rm的速率要求。13. 7弹性范围内应力速率与应变速率的等效换算在假定金属材料的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符合虎克定律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虎克定律关系进行应力速率与应变速率的等效换算,以使用位移速率控制型的试验机做应力速率控制试验, 用加力速率控制型的试验机做应力速率控制试验,用加力速率控制型的试验机做应变速率控制试验。d = ( E

20、/Lc) V1(2)& = (1/ESo)V2(3)式中d应力速率& 应变速率E弹性模量Lc 试样平行长度So 试样原始横面积V1 位移速率(等于V2 加力速率(等于& Lc) .mm/sF) .N/s应注意,由于试验机的柔度和间隙存在 .致使按理论计算得到的应力速率和应变速率比试验机 上的实测值低。14 性能的测定标准中共定义了 12种可测的拉伸性能,即六种延性能A, Ae ,Agt ,Ag ,At和Z六种强度性能 ReH,ReL,Rp,Rt,Rr 和 Rm。14. 1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格标记(一般标记10个等分格)。试验拉断后,将试样的断裂处对接在一起,使用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通过施加适当

21、的压力以使对接严密。用分辨力不劣于 0.1mm的量具测量断后标距,准确到土0.25mm以内。建议:断后标距的测量应读到所用量具的分辨力,数据不进行修约,然后计算断后伸长率。如果试样断在标距中间 1/3LO范围内,则直接测量两标点间的长度;如果断在标距内,但超出中间1/3LO范围,可以采用移位方法(见标准中附录F)测定断后标距。如果试样在标距中间1/3LO范围以外,而其断后伸长率符合规定量小值要求, 则可以直接测 量两标点间的距离, 测量数据有效而不鉴定断裂位置处于何处。 如果断在标距外, 而且断后 伸长率未达到规定最小值,则结果无效,需用同样的试样重新试验。(2)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用引

22、伸计系统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试样断裂。读取或判读断裂点的总延伸,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后得到的非比例延伸作为断后 伸长。扣除的方法是,过断裂点作平行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延伸轴,交点即确定了非比例延伸,见标准中的图1。引伸计的标距应等于试样的原始标距, 可以不在试样上标出原始标距 (但建议标出)。建议, 当断后伸长率 5%时,使用不劣于1级引伸计;5%时,使用不劣于2级引伸计。原则 上断裂在引伸计标距范围内测量方为有效, 但断后伸长率达到规定最小值要求时, 无论断于 何处测量均为有效。仲裁试验协议选定其中一种方法。目前,自动方法还不能采用移位方法。(3)对于不经机加工的

23、等横截面试样,如平行长度比其标距长许多,可以标记多组相互套 叠的原始标距,部分可以伸入夹持范围。拉断后,在断裂所在这组标距上测定断后伸长率。(4)材料的断后伸长率 5%时,建议采用标准中的附录 E方法或采用图解方法测定。14. 2 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仅采用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标距。 建议,若断裂总延伸率 5%时,使用不劣于1级引伸计;5%时,使用不劣于2级引伸计。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 线或采集-延伸数据,直至断裂。以断裂点的总延伸计算 At。14. 3 最大力总伸长率 Agt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 Ag的测定(1)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近似于试样标

24、距。建议,当最大力总延伸率 5%时,使用不劣于1级引伸计;5%时,使用不劣于2级引伸计。试验时记 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最大力点。取最大力点总延伸计算 Agt。从最大力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得到非比例延伸,扣除的方法见标准中的图 1所示。用得到的非比例延伸计算 Ag。当曲线在最大力呈现一平台时,应以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点,见标准中的图1。(2)人工方法标准中的附录G提供了人工测定Agt和Ag的方法,但仅适用于棒材、线材 和条材等长产品,而且要提供(或通过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方能进行结果的计算,测定方法见标准中的附录 G。14. 4 屈服点延伸率Ae测定仅采用图解方法(包

25、括自动方法)。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接近试样标距(报告中应注明引 伸计标距),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 -延伸数据, 直至超过屈服阶段结束点结束点(即加于硬化开始点)。经过屈服阶段结束点作平行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延伸轴,读取交点的非比例延伸计算Ae,见标准中的图6。如屈服阶段结束点不易于判别,可以经过屈服阶段最后一个谷点作切线(即水平线),然后延长加工硬化初始段的斜率线,此两线的交点作为屈服阶段结束点。15 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1)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引伸计标距应1/2L0。引伸计和试验同应不劣于 1级准确度。 试验速率按13

26、.1和13.2的要求。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或采集力=延伸(位移) 数据,直至超过屈服阶段。按照定义在曲线上判定上屈服力和下屈服力的位置点,判定下屈服力时要排除初始瞬时效应的影响。上、下屈服力判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屈服前第一人峰值力(第一个极大力)判为上屈服力,不管其后的峰值力比它大或 小。 屈服阶段中如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谷值力,舍去第一个谷值力(第一个极小值力),取其余谷值中力中之最小者判为下屈服力。如只呈现一个下降谷值力,此谷值力判为下屈服力。 屈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力判为下屈服力。如呈现多个而且后者高于前者的屈服 平台,判第一个平台力为下屈服力。 正确的判定结果应是下屈

27、服力必定低于上屈服力。上述4条基本原则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对人工判定方法, 而且对自动化测定方法中测定程序的编制有帮助。以测得的上和下屈服力分别计算ReH和ReL。(2)指针方法试验时试验人员要注视试验机测力表盘指针的指示,按照定义判读上屈服力和下屈服力。当指针首次停止转动,指不保持恒定的力判为下屈服力;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判 为上屈服力;当批针出现多次回转,则不考虑第一次回转,而读取其余这些回转指示的最小力判为下屈服力;当仅呈现1次回转,则判读回转的最小力为下屈服力。以测得的上、下屈服力分别计算ReH和ReL。(3) 注意几点 材料呈现明显屈服状态(不连续屈服状态)时,相关产品标准

28、应规定或 说明测定上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或两者。当相关产品标准未明确规定和说明时,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并报告;只呈现单一屈服状态(呈现单一屈服平台)的情况测定为下屈服强度并报告;若无异议,可仅测定下屈服强度报告。 当规定了要求测定屈服强度性能,但材料在实际试验时并不呈现出明显屈服状态,而呈现出连续的屈服状态,此种情况材料不具有可测的上屈服强度和(或)下屈服强度性能。建议测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并注明无明显屈服。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的材料,建议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要求测定屈服强度时,应进一步说明“当出现无明显屈服时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 当材料屈服力并无呈现下降

29、或保持恒定,而是呈缓慢上升状态,只要能够分辨出力始终处在增加,尽管增加的量不大,这种状态判为无明显屈服状态,如图2所示。建议测定Rp0.2 并报告。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 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 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 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 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 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 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 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