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1454657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6.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5.1植被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学科地理课题植被教材版本2019年人教版课程标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实现课程标准。1.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线,人地协调观在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居于中心地位。本章教材内容拓展植被、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就是要突出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育。2. 综合思维: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综合思维在地理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本节通过让学生认识植被演化的过程,了解植被的形成、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时空变化,形成地理综合思维的敏感度和逻辑性。3. 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地理素养培养

2、的重要部分。地理的基本知识需要与区域实际结合才更易于学生理解。本节结合具体区域的不同植被景观,通过具体区域的情境、案例和活动设计,使学生了解其形成的自然环境,将基础知识与区域特点结合,深化对区域的认知。4.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对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很重要。本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探究”,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通过观察、识别与植被有关的环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的意识、求知的态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材分析一基于大单元地理教学必修课程地理1以地理科学常识为主题,共设计有六章。本章要学习的植被是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两节内容的第一节。本节教材侧重于研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和“识别主要植

3、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上,然而,新课标指出,我们更应该建立木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联系。1.单元间的联系:本单元的学习也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中。除本单元外,地理1各单元都是建立在地理科学常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初中学习的地理知识产生紧密衔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按照从外及内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认知次序,教材将植被与土壤安排在大气、水、地貌三个要素之后呈现,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较为综合地认识自然环境,初步形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12, 单元内的联系:本单元有两节学习内容。植被与土壤是自然环境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形成和

4、组成要素,教材将两者合在一章,不仅希望学生能更综合的认识自然环境,更突出了植被与土壤的相互联系和在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意义。本单元教材重点突出三点:一为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二为野外观察植被、土壤的基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三为植被、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3. 本节内容分析:本节是大单元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本节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需要重点落实两个内容:第一,“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即关注植被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而非具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突出地理性要求;从初中课程中的气候类型分布、干湿地区划分等作为基础知识来讲解;从

5、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差异讲述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物因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的特点,可以作为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具体体现。第二,“识别主要植被”,即重点关注地带性植被;主要植被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来对比不同植被。在这一过程中,教材应介绍野外观察植被的一般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单元课段单元课段课时任务情境第一课段第1-2课时第1课时:植被与环境第2课时:森林、草原与荒漠第二课段第3-4课时第3课时:观察土壤第4课时: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单元任务在本章,我们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 地球上主要有哪些植被类型?2. 如何辨别主要的植被?3. 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4. 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的形成?5. 观察土壤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的第1课时,学习任务是解决问题1-3o学情分析在本章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大气、水、地貌等章节的学习,己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植被的学习可以以此引导学生更加综合地认识自然环境,形成初步的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大部分的高一新生的初中地理知识欠缺,从地理素养培养的角度看,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过程等基本知识是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基础。因此,新教材的编写强调将这些基础知识讲清楚,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进-步提高地理素养。概念是组成知识的基石,学生对很多概念都是一知半解的理解程度,新教材通过既

7、通俗又符合其基本内容的方式标表述。比如本节知识中,植被的概念是一个基本概念,之前的地理教材并没有解释,新教材则必须将这个概念讲清,让这些概念不再成为现实教学中的障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带着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学生本人也希望如此,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学校很难开展走出校园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生活体验太过单一。鉴于此,新教材针对这一现状,大量加入地理实践力内容,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探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科兴趣。情境创设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地理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本节设计了两个活动情境:1. 阿塔卡玛沙漠“死亡之地”盛

8、开的花海,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巴西北部河口地区的红树林,作为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植被演化的过程和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难点: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合作探究课时安排第一课段第1课时(共2课时)植被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智利沙漠中的花海的视频,导入新课。设问:1、为何智利的沙漠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是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观看视频,获取视频中的关键信息。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过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植被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自主学

9、习概念和分类读图判断概念和分类一、植被的概念和分类设问:什么是植被?结合书本,可以如何分类?学生快速阅读书本,找出答案并抢答。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获取关键信息的自学能力。展示图片景观设问:图中景观是否属于植被?如果是植被,那属于自然结合概念和分类,读图判断图中景观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的眼睛。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植被还是人工植被?教师总结过渡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好,植被要满足的三个要点:1.一定的地方。2.成群共同生长。3.各种植物的整体。单株植物并不属于植被。那植被和环境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植被从裸地到绿地的演替过程。读图观察森

10、林中的成层现象教师展示: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图结合教材P83图5.2森林中的成层现象设问:1、自上而下分为几层?2、各层高度和光照强度有什么对应关系?3、这种垂直结构仅与光照有关吗?学生观察图5.2并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读图对比影响热带雨林茎花和板根生长的原因设问:热带雨林的植被为何会生K茎花和板学生对比两幅图,分析两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图片利用对比法,深入剖析成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根?自主学习气候类型和植被特点森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一落叶阔叶林森林一亚寒带针叶林学生快速阅读书本,找出答案并抢答。培养学生快速阅读

11、获取关键信息的自学能力。小组讨论活动探究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教师展示:红树林图片,结合教材P85图5.7和P86材料设问:1、针对上述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各组结合图片及材料,讨论红树林的生长特点,并将问题写下半,分组展/Jn o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教师总结对活动探究中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给与纠正、鼓励和肯定。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的反馈进行再反馈。观察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图文提取信息和思考加工的能力。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1是某植物小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3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板书设计植被1. 植被与环境2. 森林1)热带雨林2)常绿阔叶林3)落叶阔叶林4)亚寒带针叶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