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5100904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6.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三物理原子物理复习(有答案)讲解(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物理复习原子物理原子物理内容知识点学习水平说明物质原子的核式结构A物质的放射性A原子核的组成A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A放射性兀素的衰变B只要求写出简单的核反应方程,不涉及衰笠定律。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核能的应用核电站A我国核工业发展A宇宙的基本结构A天体的演化A1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用放射性元素放出的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3 .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卢瑟福提出了如下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原子的半径大约是I。-10米,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0T5I。14米。a粒子散射实验第11页共14页【典型例题】1 .下面有关物理史实及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完全能解释“粒子散射现象(B)麦克斯韦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电磁波(C)双缝干涉图样的中央明纹又宽又亮(D)用紫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光电效应,那么用红光照射该金属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2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C)(A)汤姆生(B)

3、玻尔(C)卢瑟福(D)查德威克3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0a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啦子的运动轨迹。4 .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温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5 .卢瑟福施子散射实验的结果(C)(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原子

4、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6 .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7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CD)(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8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B)原子中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

5、内(D)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天然放射性)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的规律。a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出a粒子的衰变叫做a衰变,例如:238234492Ut90Th+2Hea衰变的规律是新核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两位。a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中的2个质子和2个中子转变为1个a粒子,即:1142产+20口-2HeB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出3粒子的衰变叫做3衰变,例如:234,9oTh234910Pa+e。3衰变的规律是新核

6、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后移一位。3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中的1个中子转变为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1100n一1H+e丫辐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a衰变或3衰变时产生的新核有的具有过多的能量,这时它就会辐射出丫光子。因此,丫射线是伴随a射线3射线产生的。a、区丫射线的本质和性质由下表列出名称本质带电量静止质量速度性质a射线氨核流+26.64X10-27kg(4u)约c到10c贯穿能力差,电离能力强3射线电子流1-319.1X10kg接近c贯穿能力较强,电离能力次之丫射线光子流00c贯穿能力最强,电禺能力最弱【典型例题】9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C)(A)原子

7、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0 .关于“、&匚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0M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氨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围寸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寸线一般们随着减阳寸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D)省寸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曲寸线与得寸线都是电磁波(B)(C)(D)12.图中三束,(A)(C)围寸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P为

8、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Ca为曲线、b为谢线b为曲线、c为a射线(B)(D)a为谢线、b为曲线b为曲线、c为曲线a、b、c13.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3和丫射线,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由铅盒的进放射源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为射线。314.图中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它能放出射线,射线相底蛤盒铝箔带电极板射彘a、3丫三种射线,虚线框内是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LL,是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上只有O、P两点处有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BC(A)(B)(C)(D)15.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到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到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到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到O点的是唱寸线O点的是潟寸线P点的是明寸线P点的是a射线P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构成的。“反粒子”与其温子,它的质量数16.290Th(牡)经过一系列矫口晾变,成为Pb(铅),(ABD)(A)(C)铅核比社核少8个质子(B)铅核比社核少16个中子共经过4次雄变和6次晾变(D)共经过6次谟变和4次晾变17.232.放射性兀素90Th经过次谟变和次源变成为稳定元素20882

10、Pb。6,418.天然放射性元素292Th)经过一系形涯t变和晾变之后,变成282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BD(A)(C))铅核比社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社核少8个质子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谟变和8次娘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a衰变和4次晾变19.238U衰变为286Ra要经过m次谟变和n次娘变,则m,n分别为(B(A)20.2,4(B)4,2(C)4,6(D)16,6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AX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253Fm。由此,可在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

11、和质量数分别是((A)124,259(B)124,265(C)112D265)(D)112,2779021.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氮90(36心)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错90(40Zr),这些衰变是(B)(A)1次晶变,欹娘变(B)4次娘变(C)2次晶变(D)2次雄变,2次源变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286Ra衰变为222Rn要经过1次a衰变和1次源变(B)29;U衰变为294Pa要经过1次谟变和1次娘变232208238222(C)90Th共变为82Pb要经过6次库:变和4次限变(D)92U共变为86Rn要经过4次然变和4次阻变23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12、E经a衰变成为F,再经娘变成为G,再经a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F;GH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QR-S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B)(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因素决定的,而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t1 Tm=m0,2【典型例题】、.、一23423424.完成核反应方程:90Th-91Pa+290Th变为294Pa的半衰期是12分钟,则64克234Th经过60分

13、钟还有克尚未衰变。je,225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mB为()(A)30:31(B)31:30(C)1:2(D)2:126 .放射性同位素2:Na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剩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A)(A)2、时(B)1.5小时(C)1.17小时(D)0.75小时27. (1990上海)设某放射性同位素A的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B的半衰期为T/2。在初始时刻,A的原子核数目为No,B的原子核数目为4N。,则(B)(A)经过时间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o/2(B)经过时间2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

14、于No/4(C)经过时间3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o/8(D)经过时间4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o/1628. 氨222衰变为针218的半衰期为3.8天。20克氢222经7.6天后还剩下(D)(A)10克(B)5克(C)2.6克(D)1.25克29. 放射性元素钠210的半衰期是5天。10克的州210经过10天后还剩下克。2.530. 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B)(A)22920年(B)11460年(C)5730年(D)2865年31.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或3衰变生成新原子

15、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i和T2,t=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丫,2T2:Ti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用人工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叫做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一般可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所放出的高速粒子去轰击其他元素的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变化。(1)质子的发现(英国卢瑟福)174N4He17O11H(2)中子的发现(查得威克)941214Be2He6c0nPoa粒子旗子【典型例题】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B)卢瑟福在啦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

16、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414171.33 .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He+14NT17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源寸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浦寸线(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34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粒子,B为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一18。+。质子,a,氮,2H+17N18O+JH35 .如图所示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天然放射性元素

17、针(P。)放出的用粒子流A轰击石腊时会打出粒子流B,则(A)。(A)A是中子,B是质子(B)A是质子,B是中子(C)A是丫射线,B是中子(D)A是中子,B是丫射线4141736.在核反应方程2He+7N-8。+(X)的括弧中,X所代表的粒子是1 20137.在下列的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a射线轰击镀核时产生粒子流A,(A)1H(B)1H(C)e(D)0n231DH + x2- 2 He+ 0n(D) A = 8, Z = 4(BC )(C)204 , , 12021 , , ,80 Hg + 0 n- 78 Pt+ 21H + X(D)239239 .92 U 一 9

18、3 Np + X235一,195138一,八92U+0n-38Sr+54Xe+3x123823424427.92U-90Th+x312Mg+2He-13Al+x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A)x1是中子(B)x2是质子(C)x3是啦子(D)x4是笊核38 .某原子核AX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施子。由此可知(A)(A)A=7,Z=3(B)A=7,Z=4(C)A=8,Z=339 .(1997全国)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A)1341(C) 1H+ 0n + x(D) 1H+x-2He+0n40.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 X”表示中子的是(AC )3Al+:

19、He-15P+x(B)1:N+4He-17O+x10-Ixf-O4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核力。原子核的电荷数就等于它的质子数,也就是原子序数。中子数则是核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之差。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例如氢原子的同位素“笊”2H和“瓶”1(A) 4 Be+2 He-12C+X(B) + 4 He - 1;O + XH。【典型例题】4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B)两个质子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

20、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42 .目前普通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e/3,d夸克带电量为一e/3,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B)(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克和1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克和2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三.宇宙与天体演化1.地球和月亮(1)地球是半径为6378km、质量为6.0x1024kg的行星

21、,它以30km/s的平均速度绕太阳公转,并且又在I11(2)月球:半径约为地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月球的表面有许多环形山、3.781高地和月海。月球也在自转,月球对地球潮汐(朝夕)的影响较大。2 .太阳和行星(1)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态星球(称为恒星),直径约为1.4X106km、总质量约为2X1030kg。太阳内部正在进行由氢聚合成氨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太阳每秒钟辐射的能量达到4X1026j。(2)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各行星几乎在一个平面内绕太阳公转,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速

22、度越大,周期越小。3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星系:星系是由宇宙中一大群恒星、大量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宇宙中的星系估计达1000亿个以上,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星系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2)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系现在正处于其中一条旋臂的边缘,从侧面看去银河系像一个圆盘,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1.y)。4 .宇宙(1)所有的空间及其中的万物称为宇宙。我们观察遥远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就可以研究天体的演化。(2)每个星系都在与其他星系远离,距离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大,这意味着宇宙在膨胀,根据这一现象,推算出宇宙在1

23、00亿200亿年前由高温、高密度状态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5 .恒星的种类(1)根据体积分类:超巨星、巨星、中型星、白矮星、中子星。(2)根据温度分类:根据观察到的恒星的颜色可以确定它们表面的温度。(3)根据亮度分类:恒星的亮度与恒星的体积、温度以及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有关。我们根据地球上所见到的星体的亮度来划分等第称为视星等。6 .恒星的演化(1)诞生:宇宙中的星云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形成原恒星,继续收缩,引力能转变为内能,其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了核反应,形成恒星。(2)存在期:质量大的恒星寿命反而较短。(3)死亡期:恒星燃料耗尽后其核心不再释放能量,核心开始收缩,而外部开始膨胀,于

24、是恒星就变成一颗红色的巨星或超巨星。若其外层部分漂流进太空中,留下的蓝白色的恒星内核就变成一颗白矮星;若巨星或超巨星突然发生爆炸,形成超新星,外层物质继续扩散到太空中,成为星云的组成部分,而后这些星云会收缩成为一颗新的恒星。【典型例题】43 .如图所示为拍到的月食照片,这一现象很好地说明了 星长时间曝光的照片,它又很好地说明了 ,如图所示为北极星附近的星O内绕太阳公转,距离太阳44 .太阳系有大行星,它们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几乎在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45 .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这是因为(d)。(A)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B)月球没有自转(C)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

25、周期相同(D)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46 .太阳中蕴藏着大量元素,它内部正进行着剧烈的,释放出大量的能量。47 .太阳系的内行星有、和,外行星有、和。48 .仙女座星系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距地球约200万光年,但由于光速有限,你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很大,所以计算天体间的距离时常用作为单位,它等于m。49 .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大的恒星虽然可以燃烧的核燃料较多,但它,所以寿命。试利用图估算,一颗质量为太阳2倍的恒星的寿命约为。50 .关于恒星的演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星云在引力

26、作用下不断收缩,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了核反应,恒星就形成了(B)恒星燃料耗尽后外层开始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C)小恒星燃料耗尽后会收缩成密度极高的白矮星(D)超巨星爆炸后外层物质会扩散到太空中成为星云,内部物质形成新的恒星1、卢瑟福利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诗眼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高三物理复习原子物理(A)(B)(C)(D)【正确选项】D2 .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C(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3 .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D(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

27、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7.在一个238 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 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3衰变的次数为A(A)6 次 (B)10 次 (C)22 次 (D)32 次9.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 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A(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 (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1、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A(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卜射线2、核反应方程:中的 x表示 d(A)质子 (B) 电子(C) 光子 (D) 中子3、不熊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

28、是(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5、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B(A)质子(B)中子(C)/粒子(D) &粒子6、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C(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 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颇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2 .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

29、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BA窿P(A)提高波源频率(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5 .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C(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6 .232Th经过一系列“衰变和3衰变后变成282Pb,则282Pb比290Th少A(A)16个中子,8个质子(B)8个中子,16个质子(C)24个中子,8个质子(D)8个中子,24个质子7.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a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a粒子相比,电子的D(A

30、)电量太小(B)速度太小(C)体积太小(D)质量太小10 .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C第13页共14页高三物理复习原子物理时间较短时间梢长时间较长(A)光的本质是波(B)光的本质是粒子(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11 .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D极限波长(nm)54268196(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仅铜、粕能产生光电子(D)都能产生光电子12 .重离子肿瘤治疗装置中的回旋加速

31、器可发射+5价重离子束,其束流强度为1.210-5A,则在1s内发射的重离子个数为(e=1.6M0-19C)B(A)3.0X012(B)1.51013(C)7.51013(D)3.7510141.B2.B5.C6.A7.D10.C11.D12.B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答案:A12h:Wmv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在关,与其它无关。而光照强度,照射时间及光子数目与逸出的光电子数量的关。第12页共14页高三物理复习原子物理(

32、)2 .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答案:B乙丙(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第16页共14页解析:当单色光通过双缝时形成的干涉图样为等间距的,而通过单缝时的图案是中间宽两边窄的衍射图样,因此甲、乙为干涉图案;而丙、丁为衍射图案。并且红光的波长较长,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而紫光的波长较短,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小,因此B选项正确。3 .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粒子散射现象答案:C解析:电离现象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与原子

33、核内部无关因此A不对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同样也与原子核内部无关,B不对天然放射现象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0、.三种射线,说明原子核内部的复杂结构,放出口、0后原子核就变成了新的原子核,因此C正确a粒子散射现象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模型,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D不对4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B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它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而牛顿的微粒说”而波动说是对立的,因此A不对E=h-h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中光了的能

34、量;儿可知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因此C正确。某一单色光,波长恒定,光子的能量也是恒定的,因此C不对D不对。大量光子表现为波动性,而少数光子才表现为粒子性,因此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A)x射线(B)a射线答案:D解析:首先,放射源放出的是(C)口射线(D)丫射线a射线、。射线、丫射线,无X射线,A不对,另外a射线穿透本领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而。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丫射线穿透本领最强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而要穿过轧制钢板只能是丫射线,因此D正确6021.27Co发生一次3衰变后变为Ni核,其衰变方程为;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丫1、必的两个光子,其总能量为答案:60Co6;Ni+01e,h(1+2),E= h ,可知两个光子总能量为h ( 1解析:衰变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量数守恒;根据光子的能量+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