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48117339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兰园小学 沈阳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4、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5、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与风情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3、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怎样写出景物与风情的特点,并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

2、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课前准备 、德国风光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齐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请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文中既点明了单元导读“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这个主题,又突出本文中心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快速默读课文,看哪位同学最先找出来。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二、品读解疑,精读课文。(一)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民族的奇特?你们可

3、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二)感受景色的奇丽汇报: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 请你找出最能概括景色奇丽的词语。(花的海洋)2)“花的海洋”有什么特点?(多、美)3)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多、美”景色特点?多:(任何、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应接不暇)指导读。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

4、,真多啊!这就叫“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讲究呀。4)你还可以用什么词语赞美这美丽的景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花的王国、花的世界、花的海洋)5)多么奇丽的景色啊!想看吗?出示图片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请闭上你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心情怎样?师范读。6)情境朗读:(1)假如你放学回家走在这美丽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读出你们的感受来。指名读。(2)假如你们的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走在这样美丽的街道上,他们的感觉

5、如何?读出你们的轻松来。指名读。(3)假如你就是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花香,你的心情会怎样?指名读。三、感受民族的奇特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让我们接着交流。汇报: 1、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1) 指名答2) 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3)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4)师引导:出示,从三个“都”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谈师:德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做同样的一件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带着赞美的语气读5)在第2

6、自然段,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德国人爱花的情感呢?(真切)6)情境朗读:正因为德国人爱花真切,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正因为德国人爱花真切,所以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正因为德国人爱花真切,所以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过渡:德国人人爱花,却都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出示: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1) 自由读,联系上下文,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肯定 快乐 平常)2)“莞尔一笑”:“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3)情境朗读:(1)从两个感叹号,我们感受到女主人说话的语气是肯定的

7、。请你带着肯定的语气读,男生读。(2)从“莞尔一笑”这词语中,我们感受到女主人的心情是快乐的。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读,女生读。(3)在德国,自己的花都是让别人看的,我们感受到女主人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请你带着平常的语气读,全班齐读。3、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民族的奇特?课件出示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 自由读,结合上下文,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2)汇报:(1)“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2)这种境界指什么?(板书:人人为我,

8、我为人人)(3)这里的“人人为我”是指,“我为人人”又是指? (人人为我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我为人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3)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请根据你的理解填上最恰当的关联词。出示:“( )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 )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只有才(这不但指是养花,更是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说,这是一种“境界”)4)联系实际:师引:同学轮流值日,我们每天值日时都是尽心尽力地为别人服务,为同学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是“我为人人,”反过来,别人值日时,也尽心尽力地为我们服务,这是“人人为我”。 你有

9、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样的实例呢?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吗?(如:值日,献血,塞车,捐款等)”5)小结:德国的风景真奇丽,德国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让我们带着欣赏和赞美的心情夸一夸德国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老师发现,第三自然段写法上很有特色,你们发现了吗?生交流师归纳:作者围绕着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中心,先描写奇丽的景色,再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表达方法就是边叙述边议论。以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边叙述边议论的表达方法,这会使文章更生动,更深刻。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1、 在德国我们能看到花海,闻到清香,感受到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0、的境界,这一切深深打动了季先生,所以他由衷地感叹: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2、四五十年后,作者故地重游,又到了德国。此时此刻,他有怎样的感受呢? 出示 季老先生说的话: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3、出示:写话练习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_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这境界依然_那就是_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这奇特的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1) 请看屏幕,自由读,谈谈你是怎样的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约二十秒)2) 老师深情地读,学生接力3) 还有什么没变?指名谈4) 师归纳 师:正所谓“桃花依旧,人面全非”,随着时光的流逝,世界无

11、时不在发生变化,但德国(a美丽的花没变,奇丽的景色没变,习惯没变,爱花之心没变:也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变)3、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永远追寻!季先生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猜一猜,作者的“梦”是什么?四、总结写作方法1、这篇课文有什么表达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2、学生交流: 3、教师归纳:出示五、作业1 背诵第三自然段。2 抄写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3 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如:留德十年清华园日记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预设

12、目标】1、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和几个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进一步体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3、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预设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预设流程】课前谈话:1、参观德国,生说感受。2、你对德国还有哪些了解?(生交流资料)一、读题复习,引出中心句1、读课题,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谁来读读课题?假如有人问你“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该怎么读

13、?那问你“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呢?”又该怎样读?假如同时问这两个问题,又该怎么读?2、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让我们读起书来就有着不同的体验,这样才有滋有味。读书应该这样!分析课文也是如此,这节课就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好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二、品读课文,感悟奇丽与奇特1、出示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的景色)齐读。2、“奇丽”什么意思?(奇特而美丽)3、那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景色的美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景色的奇特呢?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体会,有了感受

14、之后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4、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1) “景色的奇丽”。(你从哪儿感受到景色的美丽?)预设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A、请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B、你听出了什么?(花多)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C、指导朗读。D、你们还从哪看出花多?E、理解 “应接不暇”。a、(想象说话:他看到了 ,看到了 ,看到了 )(哇,这么多的花,让季羡林先生看了左边的又想看右边的,看了楼上的又想看楼下的

15、,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的,看得他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b、谁能把这种应接不暇的无限美景读出来呢?F、读得真好(点红词语),让我们也一起来感受花的多。G、你还听出了什么?(花美)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些词体会景色的美丽。(读)a生活中你看到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吗?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b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图片,加深感受。师解说,指导读出词的味道。c、补充词语,分享资料。d、指导朗读。H、你还从哪儿体会到花的美?I、齐读句子。(2) “民族的奇特” 预设一:“他们的花

16、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A 他们把花养在窗子外面,是不是不喜欢花呢?(不是)B回答问题要有证据,你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C、噢,原来他们也喜欢养花,养花可是件修心养性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养花与德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养在屋子里)D、谁家养花?举手。(大多数都举手)E、你们家养花的目的是什么?F、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G、自己养花却让别人看,你说奇特吗?(奇特)还从哪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预设二:“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A、理解“花的脊梁”(出示实物,生指)B、出示句式:在屋内,房东看到的是

17、看不到的是 在街上,人们看到的是 看不到的是 C、那么,既然不是德国人不喜欢花那又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三:“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A、生交流。B、文中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给当时留学的季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点红)C、“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值得人深思)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具体指什么?E、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F、小结,齐读句子

18、。5、读得真好,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奇特而又美丽的景色是谁让我们享受到的?(德国的居民们)难怪季羡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中心句读,师板书:奇特的民族)6、正是因为这个奇特的民族拥有高尚的境界“我为人人”生接读第二自然段重点句,所以才有了“人人为我”的奇丽景色。在德国家家户户都是如此,生接读每一家耐人寻味的。7、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会)你是从哪儿知道的?8、感受美丽永恒(划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1)美丽没有改变,指什么没有改变?(景色、心灵、花、境界)(2)指导读句子。(3),几十年后,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奇丽的景色

19、没变,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也没变,难怪季羡林先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4)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梦?(花的梦,思乡的梦。)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季羡林留学德国,他见到的什么景象给他印象最深?他在德国想得最多的又是什么?他在梦中都做到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下来。(你从花的梦,思乡的梦想开去,谁能想得更深一点?季老仅仅是思念故乡吗?他看到德国景色这样美,德国人有这样美好的境界,他就不想对祖国说点什么吗?)(5)是呀,这就是季老对祖国的祝福,这就是季老的梦。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最后

20、,让我们跟随季先生再次走进德国,配乐朗读小诗。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栽满鲜花,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莞尔一笑,满街的窗子前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境界依然耐人寻味,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这奇特的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第二课时一、播放视频,神游哥城1板书课题、读题。师:请打开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题我们对本文的作者季羡林爷爷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季羡林老爷爷。生:师:我们今天就走进他曾留学十年的城市德国哥廷根(板书),了

21、解这个城市的民族风情和异域文化。请欣赏2视频播放歌廷根城市风光(教学视频2分钟)(帮白:歌廷根以哥廷根大学而举世闻名,现有的十万人口中,学生就有三万左右,是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有250位名人在这生活过,已培养出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名人包括我们熟悉的格林兄弟、数学王子高斯等)3谈话:用一句话说说你印象中的歌廷根。生:小精灵儿童网站师:歌廷根不仅是一块文化的净土,还以风景秀丽而闻名德国。对于在哥廷根生活了十年的季羡林老先生而言,他对这个城市、这个民族有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最真切的赞叹。这句赞叹的话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奇特!4进入文本,把画面变成作者的文字。师:

22、同学们,让我们放慢脚步,在季老的这507个文字中,找到那奇特而美丽的民族风情,并做好记号。【设计意图:播放教学视频,不仅迅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直观地展示了德国民族养花的异样风情。借助视频有利于构建意象,转换成语言文字,缩小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视野差距,使人和文尽快合一。】二、品读文段,切换“字”“画”默读课文后汇报探究结果:语段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应接不暇;语段二: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语段三: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1品读语言,感受“花之美、花之多”。生:齐读语段一。师:互读(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

23、户户的窗子前师:你在脑海中似乎看到了哪些画面?生:看到德国人的窗户变成了花的栅栏师:把这一幅幅异国风情的画面变成文字,其实就是这句话中的哪些词?哪个句子?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师:“花团锦簇”就是你脑海中的哪幅画?生:窗台的花儿挤挤挨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在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师:“紫”是指?“红”是指?“姹紫嫣红”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你脑海中的哪幅画?生:花的颜色各异,红的是杜鹃,紫的是熏香草(点出这就是描写花的“美”。)师:“花的海洋”又是你脑海中的哪幅画?生:窗口、门口、路边到处是花朵绽放,就像滚动的海浪。(点出这就是描写花的“多”。)师:没有一个多字,读出满眼的花朵,如花的海

24、洋;没有一个美字,读出花的娇艳多姿,如仙女下凡。我们就这样慢慢走,欣赏到字里行间的无限风景!这就是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指导朗读,读出画面,读出内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文字转换成画面,再把画面凝集成精炼优美的文字,感受语言的表现艺术。真正让学生触摸文字,丰满学生的语感,行走在字里行间。】2运用语言,感受花景的奇丽。齐读语段二,再个别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师:中国是哪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师:你的脑海中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德国街上到处是花做的窗户,花只开给别人看,正如题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5、师:所以季老不禁赞叹多么奇特的民族!(生读)师:既然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我们不妨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你看到的奇丽景色,要求不能出现“美”和“香”字,但要让读者看到美、闻到香。格林兄弟家门前的花圃栽满了花,看!_;爱因斯坦实验室的窗台上也种满了花,瞧!_;数学王子高斯书房的阳台上摆满了花,闻!_生:(略。教师指导学生语句的表达,领悟用词的精妙。)【设计意图:想象写话既是对文本的补充,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落实。准确、灵动的语言表达运用,把文本意象和学生的生活场景进行对接,体验和再现异国风情。做到: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三、品悟哲理,升华迁移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到,我们从中也读懂了德国这个民族的

26、另一种风情,这种风情就是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这八个字什么意思?生:(略)。师:你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吗?如:你在扫地的时候干净了别人,也;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快乐了别人,也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无法忘记,让人永远追寻!我们的季老先生就是因为无法忘记哥廷根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奇特的民族。所以他在访问哥廷根之后,似乎又回到留学的从前生: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设计意图:文以载道,润“心”无痕,如山泉潺潺而不喧哗。如诗的导语把语文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丰盈地根植在学生

27、的心田,并学以致用迁移到生活细节,统一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四、回归文本、扩展视野1回归文本,小结所学。师:季老无法忘记这座异国城市,无法忘记这个奇特的民族。你学过本文后,无法忘记的又是什么呢?生:2扩展视野,延伸阅读。师:德国就像一个镶嵌在画里的国度,蜿蜒的山峦、青翠的树木、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构成了德国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我们可以通过书本、网站走进更多的德国城市,播放ppt课件【设计意图:语文的“广度”是构建大语文观的核心之一。课堂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把学生引入到更广阔、更美好的阅读境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一个良好的习惯。】(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在这个色彩斑斓

28、的世界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国度德国去看一看。谁能谈谈你心中的德国? 生:介绍德国的资料 2、(多媒体出示哥廷根的城市风貌)看,这就是德国的哥廷根。这座城市因哥廷根大学而著名,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曾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的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此留学十载,到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35年后的他再次踏上这块故土,他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德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认

29、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你认为优美的语段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优美的语段,并在语段中学习生字新词。 (1)(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段)“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指“脊梁”:这个词语谁来读准它,注意“梁”读轻声 “莞尔一笑”:读准字音,说说它的意思。 师:介绍成语的来历:出自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现在用来形容女性的。请女孩子们笑一笑。 (2)(出示课文的第三段)谁愿意来读一读? 认读

30、生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颇”,注意“应”是多音字。 理解成语的意思,说说还有哪些描写花多的成语? 3、积累成语:看,中国的文化渊远流长,语言文字更加丰富多彩,选择两个优美的成语写在积累本上,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扫除字词障碍,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德国给在此留学十年的季羡林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德国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 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汇报。 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以本单元的主题切入问题,加强了文章与单元训练重点之间的联系。】 (四)细读课文,品味“奇

31、丽”“奇特”。 1、“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季老先生眼中不变的美丽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优美的语段,想一想它美的原因。 【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2、汇报交流体会“奇丽”。(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指名再读这句话,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到了花多、花美。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

32、”;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生:想象画面 【课件创设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景色的奇丽。】 看,许多鲜艳的花聚集在一起,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如果是你置身在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 指导感情朗读: 是呀,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季羡林先生徜徉在街道上,他看到了(多媒体出示这一段)指名感情朗读。 当四五十年后他又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美丽的花儿依旧,美丽的城市依旧,他看到了(生再读这段

33、) 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哥廷根,他们也看到了(生再读这段) 【通过朗读、想象,让文本走进学生的思维空间,将练习说话和理解课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多美的花啊!我们已陶醉其中了,课文中还有描写美丽的句子吗?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播放多媒体课件)体会“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的确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一同漫步在花的海洋中,你一定会惊奇的发现,师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多么奇丽的景色啊!) 过渡:仅仅是花的美丽造就了这奇丽的景

34、色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1)过渡:自己喜欢花,自己养的花却是给别人看的。作者不理解,我们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耐人寻味”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生联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理解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 师介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十年的真切感受,他的房东太太像慈母般的关心爱护他,像对待儿子一样照顾他。在

35、这十年的留学期间,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德国人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作者也由衷地赞叹道:(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沟通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过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会长久保持吗?50年后,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 【做好过渡,处理好上下文的衔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生读课文找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6、(2)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景色美,心灵美) (3)看来,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无法忘记,让人永远追寻,四五十年后,作者又到了德国,发现很多东西变了,可当作者“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师引读生练习积累背诵第三自然段) (4)这美丽的景色,美好的心灵始终没有改变,我们由衷的再一次发出赞叹(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五)总结 结束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就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这个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了解,升华了主题。】 (六)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多么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板书的设计,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