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8097944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资源描述:

《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下(9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5 5讲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础( (下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庄榕霞庄榕霞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媒体与媒体与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信息科学技术理论信息科学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与教育技传播理论与教育技术术一、什么是传播一、什么是传播1.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动物动物 动物动物 机器机器机器机器人人人人v动物传播动物传播n气味气味n发光发光n超声波超声波n动

2、作动作n声音声音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45个图形符号(约公元个图形符号(约公元3500年)年)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丽江古城的丽江古城的“德克士炸鸡德克士炸鸡”招牌招牌1.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传播现象普遍存在v人类独有的传播形式:人类独有的传播形式:n语言、文字,音乐、摄影、美术、戏剧、电语言、文字,音乐、摄影、美术、戏剧、电影、电视、舞蹈影、电视、舞蹈人的全部行为人的全部行为 动物动物 动物动物 机器机器机器机器人人人2.2.怎样看待传播活动?怎样看待传播活动?v传播是人类的日常行为;传播是人类的日常行为;v传播是易

3、于习得的交流工具;传播是易于习得的交流工具;v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年龄。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年龄。v传播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规律?传播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规律? 传播与个体传播与个体、群体群体、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关系?3. 3. 对传播的不同描述对传播的不同描述v拉丁文:拉丁文:CommunicareCommunicare 使共同、共用、共享使共同、共用、共享 v英英 文:文: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通讯、传达、联系、传播、沟通、传染等通讯、传达、联系、传播、沟通、传染等v中中 文:文:传播、传通、传意传播、传通、传意4. 4. 传播的定义传播的定义一般认为一般认

4、为传播传播是指至少有两方通过信息交是指至少有两方通过信息交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v 特点:特点: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传播者发出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传播者发出刺激为开头,以受传者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刺激为开头,以受传者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应,不算传播。v 基本条件:基本条件: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通道。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通道。v 目的:目的:分享信息,互相影响,相互学习,建立共分享信息,互相影响,相互学习,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非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传播传播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社会传播社会传播人

5、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动物的传播动物的传播机器的传播机器的传播自然的传播自然的传播5. 传播的类型传播的类型6. 6. 人类传播的关系人类传播的关系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自我传播7.7.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功能v 传播信息传播信息v 协调行动协调行动v 提供娱乐提供娱乐v 进行教育进行教育8. 8. 人类传播的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9. 9. 传播学定义传播学定义v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

6、关系的科学。的关系的科学。10.10.传播学的发展传播学的发展v 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美国美国v 4040年代:年代:日本日本v 5050年代:年代:英、法、德等国英、法、德等国v 6060年代:年代: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印度、马来西亚、韩国、 泰国、巴西、秘鲁、墨西哥泰国、巴西、秘鲁、墨西哥v 5050、6060年代:年代:台湾、香港地区台湾、香港地区v 7070年代:年代:大陆大陆11. 11.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学的研究领域v 早期:早期:态度改变、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一般效态度改变、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一般效果果v 现阶段:现阶段: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思想、实践、

7、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思想、实践、技术)、人类传播的形态(不同类型传播活动的技术)、人类传播的形态(不同类型传播活动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理)、人类传播的本质结构、功能及运行机理)、人类传播的本质12. 12.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v 传播者、信息、媒体、受播者、传播者、信息、媒体、受播者、v 编码、译码、反馈、噪声、效果编码、译码、反馈、噪声、效果1)1)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谁谁传播者传播者说什么说什么讯讯 息息通过什通过什么渠道么渠道媒媒 体体对对 谁谁受受 者者产生什产生什么效果么效果效效 果果13. 13.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8、vw whoho,vSays Says w whathat,vIn In w which Channelhich Channel,vto to w whomhom,vwith with w what Effectshat Effects(控制分析)(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媒体分析)(媒体分析)(受众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效果分析)2)2)贝罗模式贝罗模式二、教育传播二、教育传播传播过程:传播过程: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学学教师教师教教学生学生传播者传播者传传受传者受传者受受1. 1. 教育与传播教育与传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人类传播社会传

9、播非社会传播教育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传播之中。教育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传播之中。2. 2. 教育传播学定义教育传播学定义v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效果的科学。规律,以求得最优化效果的科学。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图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图目标目标内容内容教育教育者者讯息讯息通道和媒通道和媒体体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 3. 3. 教育传播的特点教育传播的特点v 明确的目的性明确的目的性v 传者的导控性传者的导控性

10、v 受传者的特定性受传者的特定性v 内容的系统性内容的系统性v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v 效果的确定性效果的确定性4. 4. 教育传播方式教育传播方式 v根据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划分为:根据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划分为:n自学传播自学传播n个别传播个别传播n课堂传播课堂传播n远程传播远程传播(自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中的应用1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v“7W”“7W”模式模式W Who ho 谁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教

11、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Says w what hat 说什么说什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In In w which hich channel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 To To w whom hom 对谁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ith w what hat Effec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 W Why hy 为什么为什么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W Where here 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 2 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教学信息的传播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

12、传播教学信息的传播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4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的:息流实现的: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13、;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 5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v教师教师v学生学生v教学内容教学内容v教学方法教学方法v教学媒体教学媒体6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v共识律共识律v谐振律谐振律v选择律选择律v匹配律匹配律网上表情符号网上表情符号v:-) :-D :-0:-) :-D :-0v:-() :-o:-() :-ov8-) ;-)8-) ;-)初一学生的作文:初一学生的作文:v 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

14、200200。我的。我的GGGG带着他带着他的的“恐龙恐龙”GFGF也在也在200200玩,玩,GGGG的的GFGF一个劲地对我一个劲地对我PMP PMP ,那,那“酱紫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打铁”去了去了74567456!大!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2 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3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了教学

15、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4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5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6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术1. 1. 起源起源研究同一种现象:研究同一种现象:各种媒体纷纷进入教学过程各种媒体纷纷进入教学过程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 视觉教育运动视觉教育运动 3030年代年代 视听教育运动视听教育运动 4040年代年代 传播学兴起传播学兴起 5050年代年代 运用传播理论研究教学过程运用传播理论研究教学过程 6060年代年代 “美国视

16、听教育协会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提出,建议将提出,建议将“视听视听教育教育”改为改为“视听传播视听传播”。 7070年代年代 “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正式改名为“教育教育传传播播与技术协会与技术协会”(即(即AECTAECT)2. 2. 定义定义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种种具体目标,对教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种种具体目标,对教与学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与学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论。它以对人类的学习和法论。它以对人类的学习和交流交流的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为基础,并将人和人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以促进更有并将人和人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以促进更

17、有效的教学。效的教学。教育传播: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育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人为目的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活动。 3. 3. 相同点相同点同一个实践领域:同一个实践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同一个研究目的:同一个研究目的:应用教

18、学技术改善教学,以求应用教学技术改善教学,以求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理论基础中有相同的部分理论基础中有相同的部分 :教育理论、学习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等论、传播理论、系统论等 4. 4. 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侧重点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着重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基础理教育传播学着重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偏重于对教育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信论研究,偏重于对教育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信息传播理论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息传播理论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则转向于教育传播中的应用理教育技术学则转向于教育传播中的

19、应用理论和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强调实用的教学技术,强论和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强调实用的教学技术,强调目标,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设计、调目标,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设计、实施与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实施与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人”以及以及“人人”以外的一切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外的一切资源的综合利用。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播传播理论与教育理论与教育v一、什么是传播一、什么是传播v二、教育传播二、教育传播v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v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推荐书籍:推荐书籍:v传播学原理

20、传播学原理v传播学导论传播学导论v传播学通论传播学通论v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教程v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总论v传播学引论传播学引论v当代传播学当代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与课程论教学与课程论教教学学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v教学的特征教学的特征n教学是教与学的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统一n教与学互相教与学互相依赖依赖n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交往过程过程n教学既是教学既是科学科学又是又是艺术艺术教学论是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的科学v 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过程及其本质v 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与任务v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v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v

21、课程设置与教材课程设置与教材v 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v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v 教学评价与管理教学评价与管理v v 教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教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规律?它有哪些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规律?v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规律、目的处理教学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规律、目的处理教学活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v 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某些规律?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某些规律?v 各种具体

22、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或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应用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到教学过程中?v 如何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显性和隐性功能?如何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显性和隐性功能?v 如何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使教学如何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使教学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二、教学结构二、教学结构v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和和学学习理论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

23、活动教学活动进程进程的的稳定结构形式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用的具体体现。v教学结构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教学结构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即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习理论,即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v “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教学结构n教师教师是是主动的施教者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

24、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n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被动接受受状态,是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机);n媒体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辅助教师教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就是起这种作用;n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v

25、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教学结构n教师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组织者、指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帮助者和和促进者促进者;n学生学生是学习过程的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主体,是知识意义的,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培养;n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成为促进学生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的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情感激励工具;n教材教材不再是惟一的学习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不再是惟一的学习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v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n过于强调学生的

26、过于强调学生的“学学”,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n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的要求。v “ “主导主导主体主体”的教学结构的教学结构n上述两种教学结构彼此取长补短,努力做到既发挥上述两种教学结构彼此取长补短,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教师的指导作用用,更要充分体现,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

27、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形成就形成“主导主导主体主体”的教学结构。的教学结构。n也可称之为也可称之为“学教并重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它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结构,它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里的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里的学习主体只有一个学习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就是学学生生。n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为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

28、革也为“主导主导主体主体”的的教学结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教学结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典型教学理论典型教学理论v 发展教学理论v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v 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v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v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v 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v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v 教学目标设置v 教学内容的确定v 学习者的分析v 教学方法选择v 教学活动程序v 教学组织形式v 教学评价指导三、课程理论三、课程理论v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基础和和核心核心地位。它是教育内容地位。它是教育内容的的主要承载者主要承载者,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9、联结起来,使得,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使得教育活动得以发生。教育活动得以发生。课程基本理论问题课程基本理论问题v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v 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什么?v 课程的实质是什么?v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v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怎样的?v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v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v 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v 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v 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v 课程的结果如何评价v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与教学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与教学v 美国美国2121世纪劳动委员会认为世纪劳动委员会认为“2121世纪的能力素质世纪的能力素质”既包括既包括很强的很强的基本学习技能基本学习技能,也包

30、括,也包括思维、推理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和团队协作团队协作精神精神以及对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1.基本学习技能2.信息素养3.创新思维4.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5.实践能力v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n课程的课程的目标目标即即“整合整合”的目标的目标n课程的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是学生n重视学生的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采用综合化、多样,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n充分考虑充分考虑教学的社会性教学的社会性和和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

31、论基础v学习理论学习理论v教学与课程论教学与课程论v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一、系统科学理论概述一、系统科学理论概述v 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分析分析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开发开发和和使用使用各类学习资源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其目的是的领域,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优化教与学的过程。v 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从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从教育媒体教育媒体向向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再向,再向教育系统教育系统转移的演变过程。转移的演变过程。系统科学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系统方法1 1 系统观(系统哲学)系

32、统观(系统哲学)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3 3 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v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n19631963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了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了系统论系统论的代表作的代表作一般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基础、发展与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General System Theory),成为成为当代系统论当代系统论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n一般认为,一般认为,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合要素结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合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3、。n系统的构成至少有三个条件:系统的构成至少有三个条件:1.1.构成系统的元素至少有两个以上,也可能很多。往往把主要构成系统的元素至少有两个以上,也可能很多。往往把主要元素称之为要素。元素称之为要素。2.2.系统不是孤立元素的复合或叠加,而是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系统不是孤立元素的复合或叠加,而是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即彼此具有联系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它们形成的整体决定着即彼此具有联系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它们形成的整体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3.3.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又作用于一定的环境。它从环境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又作用于一定的环境。它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的输入,而又给环境一定

34、的输出。系统是一定环中获得一定的输入,而又给环境一定的输出。系统是一定环境中的系统,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系统本身。境中的系统,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系统本身。1 系统观系统观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观、系统理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有序原理 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 环境模型环境模型,它考察处于环境中的和与其相关的系统,并组织与这种,它考察处于环境中的和与其相关的系统,并组织与这种考察有关的概念与原则;考察有关的概念与原则; 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它考察什么是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

35、,它的构成要素是,它考察什么是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哪些是结构性要素,哪些是功能性要素,它是如何组成的;什么,哪些是结构性要素,哪些是功能性要素,它是如何组成的; 运行模型运行模型,它考察系统自始至终的行为,以及告诉我们系统是如何,它考察系统自始至终的行为,以及告诉我们系统是如何运行的。运行的。 一般系统论是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一般系统论是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可以组成三个互补性的模型:则、目的性原则

36、,这些概念和原则可以组成三个互补性的模型: 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整体原理整体原理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受一定规律的制约,要素构成的,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受一定规律的制约,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地考察一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地考察一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系统之中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它与环

37、境紧密相关,应把系统置系统之中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它与环境紧密相关,应把系统置于环境中去考察。于环境中去考察。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要素)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功能。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功能。 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反馈原理反馈原理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

38、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是可控过程。统的稳态,是可控过程。 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有序原理有序原理有序是指

39、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反映时间的先后,位置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反映时间的先后,位置排列的先后,而是系统的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排列的先后,而是系统的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熵的减少。熵的减少。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即远离平衡态。即远离平衡态。 2 2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40、: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有序原理 3 3 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是提供一组进行合理开发,设计时所运用系统方法论是提供一组进行合理开发,设计时所运用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以便使解决复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以便使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系统理论发挥指导作用。杂系统问题的系统理论发挥指导作用。它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它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对象放在

41、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步骤、程序和方法。 3 3 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1)(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 (2)(2

4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4)(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5)(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43、;(6)(6)应用和推广。应用和推广。v4 4 教育系统方法教育系统方法n考夫曼考夫曼是最早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教育的其中一位。是最早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教育的其中一位。n教育问题的系统分析主要由教育问题的系统分析主要由确定问题确定问题和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两个两个阶段组成。在明确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之后,就要进阶段组成。在明确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之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解决方案。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解决方案。 n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基方法

44、论基础础。二二、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的关系、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的关系v 教育传播现象及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它进行教育传播现象及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它进行研究不能采用孤立的方法,而要运用研究不能采用孤立的方法,而要运用系统论思想系统论思想。这样才。这样才能找出它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能找出它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v 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表现为: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表现为:n它是一个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开放性的社会系统n它是一个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n它是一个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v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它是一个

45、开放性的社会系统n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能够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是指系统能够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息交换。n这是系统的形成与进化、有序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命系这是系统的形成与进化、有序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命系统或化学系统概莫如此。统或化学系统概莫如此。n教育传播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同时要求其子系教育传播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同时要求其子系统(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和系统要素(教育者和学习者)成统(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和系统要素(教育者和学习者)成为开放系统;甚至于通过教育传播促进学习者思考,使其大脑为开放系统;甚至于通过教育传播促

46、进学习者思考,使其大脑这一巨系统及各子系统也成为开放系统。这一巨系统及各子系统也成为开放系统。 v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n教育传播系统,无时无刻地不与外界环境进行人(教师、学生、管教育传播系统,无时无刻地不与外界环境进行人(教师、学生、管理者、工作人员等)、物(经费、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信理者、工作人员等)、物(经费、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信息(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术交流、科技动态等)的流通。只要息(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术交流、科技动态等)的流通。只要系统存在与发展,这便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系统存在与发展,这便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47、” 。n教育传播系统在人、物、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仍会继续保持着其教育传播系统在人、物、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仍会继续保持着其系统的性质和特性。这就是教育传播动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若系统的性质和特性。这就是教育传播动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若没有这种稳定性,系统便会出现解体消亡或形成新的系统。没有这种稳定性,系统便会出现解体消亡或形成新的系统。n系统的结构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是系统内部保持它的质系统的结构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是系统内部保持它的质的规定性的主要根据。正因为教育传播系统有其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规定性的主要根据。正因为教育传播系统有其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结构,即教育者、受教育

48、者和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元素的排列方结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元素的排列方式,才使得教育传播系统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只要系统的这种式,才使得教育传播系统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只要系统的这种诸元素的固定的关系和联系的形式未遭破坏,它的性质和功能,就诸元素的固定的关系和联系的形式未遭破坏,它的性质和功能,就能保持相应的稳定。能保持相应的稳定。v 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n教育传播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育传播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控制的作用下,需要和能够在控制的作用下,需要和能够改变自己的状态、行为和运动以实现其特定的教育目的改变自己的状态、

49、行为和运动以实现其特定的教育目的。如果一个。如果一个系统不能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在控制作用下按正确的指系统不能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在控制作用下按正确的指令随时进行调节以完成预期的任务,那么这个系统便是一个令随时进行调节以完成预期的任务,那么这个系统便是一个“失控失控”系统,或是不可控的系统,或是不可控的“刚性刚性”系统。而教育传播系统却是被控部分系统。而教育传播系统却是被控部分可变、可调的系统。可变、可调的系统。n教育媒体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教育信息传播活教育媒体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从某

50、种意义上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或手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说,它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或手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传播者传播者”或或“教育者教育者”。在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在远距离教育中,教育媒体占。在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在远距离教育中,教育媒体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成为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同时它也是教育技术本有一席重要地位,成为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同时它也是教育技术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系统的本质是相同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系统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有效地促进学习,优化学习过程的,都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有效地促进学习,优化学习过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