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4772251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反思摘要: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而采用“问题串”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达到发展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用问题串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串 原则 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

2、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质。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归纳的出自己的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师作出归纳简评。“问题串”教学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答案,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一、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

3、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问题串的设计只有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为基础,贴近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同化,提高教学效率。过难的问题会使他们感到难堪而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探索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串,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去消化教材,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2.指向性原则。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目的性都很明确,问什么,要求学生答什么都有明确的指向。语言含糊,词不达意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茫然,

4、搞不清题意。因此,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即问题的目的性要很明确。 3.梯度性原则。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进行主动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串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编设成一组组、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问题,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梯度和逻辑结构的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4.过渡性原则。问题串的设计要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架设桥梁,在情境与目标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

5、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二、问题串设计的方法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并主动地找到答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课堂引入时设计问题串在教学活动开始时,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入新课,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建立知识联系、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的求知欲有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作

6、铺垫。设计片段1:用字母表示规律如图: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问题1: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问题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问题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问题4:如果用字母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问题5: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教师创设了探索规律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构建的有梯度的5个问题串引导学生体会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并体会规律产生、发展的过程。) 2.在探究新知时设计问题串在探究新知识时,把数学知识中所涉及的内容,

7、通过合理精心的设计,分解成若干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在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抽象、概括,逐步学会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其蕴涵的数学规律。设计片段2: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问题1:请你画一个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它的四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问题2: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四边形,剪下它的四个角,把它们拼在一起(四个角的顶点重合),它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配合电脑演示)四个内角拼起来成为一个周角,观察猜想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问题3:如何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已知:四边形ABCD,求证:A+B+C+D=360. 问题4:你还能用添其他辅助线的方法来说明

8、吗?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在习题教学中设计问题串一道好的题目不但能让学生应用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还可以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例、习题的潜能,精心处理教材,激活例、习题的活力,打破模式化,对常规题目进行改造,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解题思维空间。设计片段3: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ADCB问题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绿地,测得A=52,你能求出其它三个角的度数吗?问题2:要在这块绿地周围围一圈栅栏,测得AB=12m,BC=16m,你能算算需要围多长的栅栏吗?ADCBE问题3:要在绿地里修一条石子路AE,使AE平分DAB,你能求EC的长吗?(教师创设了应用情

9、境,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串由易到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4.在课堂小结时设计问题串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有疑,有疑问就对知识有“学而不厌的追求。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核心内容设计总结问题串,帮助学生整合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识、自我归纳和反馈的能力。设计片段4: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索,你对四边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你能解答下列问题吗?问题1:四边形中若已知一对角互补,则另一对角有什么关系?问题2: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是1:1:2:5吗?为什么?问题3:四边形四个内角中最多有几个钝角?最多有几个锐角?外角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

10、?问题4:探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你能否发现并找出n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规律吗?三、问题串应用后的反思 一个好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决不仅仅在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确立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好的载体,也为数学课提供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题组问题”的积极活动。在实践中,要让“问题串”成为教学中的有力助手,问题串中不同能级的问题可以问不同学力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利用“问题串”之后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问题串

11、的延伸,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选“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能太多,太多会显得满堂问,让学生有透不过气之感;不能太细,太细会显得没有营养,让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意境;不能太难,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会让大部分学生望而止步;不能太容易,缺失思考性,多是记忆性问题,甚至无需回答,属伪问题;不能太大,让人摸不着边际,不知从何答起;不能模糊,目标不明确,零碎不系统。设计的每个问题均要能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要能点破所要解决问题,要能“跳一跳拿得着”。语 “教无定法,更无至法”,“问题串”式教学设计更注重“问”的效果,“问”的水平。只要能把学生的情趣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

12、学生凝聚在数学的周围,就是成功的设计,科学的设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8期上出了一栏专题:2013年中考数学特色试题面面观。其中有2篇文章针对扬州卷第28题。一篇文章说这道题“建立符号意识,注重逻辑推理”,一篇说这道题“凸显符号意识,体现数学思想”,读之受益。之前,我看到这道题,就没想到这些。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又用高中数学内容来编造中考试题了,这好像近几年不提倡这么做了(印象中好像被禁止过),为什么扬州又走进这样一条路呢?是中考题命制源枯竭了吗?数学,告诉一些教师要提前教一些高中的数学。出题人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啊?就以扬州第28题为例,对数的概念和运算,在高中授课至少需要3个课时吧,可是,编题人给个定义、给个运算法则,就让考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程度,这是不是超要求了啊?如果有人提前学了高中的内容,这道题就显不公平;而且,中考是指挥棒,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接棒的考生要提前学一学高中的我读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的那2篇文章,觉得自己与这些人的差距还是很大。人家认为这道题出得好,我却不这么认为,真有点惭愧。所以,我就想在这儿听听更多人的想法,来帮助我改变认识。就连那个生造的“劳格数”,我也觉得不妥。如果数学根本就没这个概念,你定义个新的概念,那算你聪明;但本来就有的内容,你却乱定义,儿戏呀!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