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情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980204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情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情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情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情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情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省情知识:1、山西发展以转型发展为 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 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2、山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是能源重、化工轻;二是 采冶重、制造轻;三是生产重、服务轻;四是材料重、加工轻。3、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 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4、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 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西部现代物流 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5、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是 工业新型化、农业 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这是

2、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 统一的发展战略。6、所谓工业新型化,从趋势上讲,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粗放 能耗型增长到集约节能型发展的工业化; 从驱动上讲,是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工业化;从产业上讲,是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从形态上讲,是资源消耗低、环境 污染少、可持续的工业化;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投入产出比高、经济 效益好、增长速度快的工业化;从目标上讲,是落后生产力得到淘汰, 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业化。7、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所以我们要 以煤为 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8工业新型化的七条路径:路

3、径之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 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路径之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 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路径之三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路径之四 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路径之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 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 路径之六是围绕煤 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路径之七是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 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9、做大做强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要做到:大片大作大戏表现,

4、大集 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10、农业现代化: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农业之长在特色。要坚持农业 产业化这个主题。要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要夯实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这个基础。 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11、 市域城镇化: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一核 一圈三群”的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 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 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 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 汾、运

5、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12、城乡生态化: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 西.13、解放思想: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 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 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14、 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要转 型15、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下六点:一要有世界的眼光,二要有战略的思维,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六要有高尚的操守。16、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19%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 2000亿元 已成定局。1

6、7、转型跨越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 体体现。18、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绩, 但是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居靠后位置。到 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 平均水平。19、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 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以改革创

7、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 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 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 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20、新山西的七个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前移)。 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城镇化率接近60%。民生福祉有新水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上,一 批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 入5000元以下的县,现有贫

8、困人口一半以上实现脱贫)。社会管理有 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21、 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 “山 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 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第 1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 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转型期初步设定为10年,从2011年 到2015年,经过5年实践,初步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 制,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初步建立以煤和煤炭加工转化为基础, 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等多元发展的 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 60%到2020年,促进资源

9、型 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全面提 升,现代煤化工等非煤产业比重大幅提高,多元化产业体系形成。在 转型发展上,国家允许山西“先行先试”,体现在金融、土地、财税、 投资等多方面。具体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财税体制改 革、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 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方面。22、 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 实践。23、推进工业新型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要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 二要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三要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四要提升节能 减排率。五要提升科技贡献率。2

10、4、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一是把确保农民收 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发展“五小” 水利,使农业人口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 活动,重点解决6000余个低收入村的农民收入翻番问题。)二是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建设1万个“一村一品” 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深入推进“ 513工程”,在标准 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础上建设特色农产品强省;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每年推进 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 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25、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

11、的理念,坚持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 生态并重。26、重视资源的交换价值,利用地下地上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 换资本、换项目,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 四位一体 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的生产要 素进入山西。27、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超过 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 值6%左右。28、两年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民,失 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29、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占GD啲比重达到4%以上。30、实施“党员干部读书工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 中

12、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综合素质。31、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风气,拉拉扯扯的庸俗风气,吃拿卡要的恶 劣风气。32、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 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 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 型跨越发展新路。33、2011年12月确定为“全省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以下简 称“教育整顿月”)。集中一个月时间,以“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为 主题,以加强教育为基础,以典型示范为引导,以正风肃纪为手段, 以健全制度为重点,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一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34、山西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居 全国第19位。35、 山西最高峰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为3058米;最低点在 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 180米。36、山西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37、山西境内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河东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等六大煤田。38、山西保留有全国70%勺地面古建筑,居 全国之首。39、黄河壶口瀑布 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 全国第二大瀑布。40、山西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 3000年之久。41、全省有55个民族,没有塔塔尔族。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