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45974794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课题】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适用年级】 普通高一年级【教材分析】这节课选自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第一章概述信息与信息技术之后,本章将重点学习信息的获取,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支持。本节课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出发,以“信息获取选择信息确定信息评价信息”为主线,要求学生能对信息获取活动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突出学生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去。只有学好了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所以本节课在全书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信息获

2、取的效率。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划分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尝试客观地分析信息的需求,宽视野地筛选信息源,务实而有效地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3.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关注信息获取效率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不同的信息需求决定用不一样的获取方法。教学关键:信息获取过程的精心设计。精心设计吸引学生且有价值的获取任务,此任务便于分解,循序渐进地体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课前准备】全班分为A、B、C、D、E五大组,推荐组长一名;大组内2-3名同学们自由形成小组。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师:同学

3、们好!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师播放第一章节的知识要点(PPT)师: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想请大家做些关于第一章知识的试题,考考大家学的如何。【学生活动】练习8道选择题,自动纠错、评分、交卷。师:我们有了扎实的理论后,就应该怎么样?生:开始做,能操作了。过渡:对了“用”!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用的层面。打出标题“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PT)设计意图:这节课略偏重于理论,要求学生对概念要有清晰的了解,几道简单的选择题,有助于学生复习回顾第一章的概念,又能为下面获取信息的学习做铺垫。 二、情境设疑,激发兴趣(基本任务)师:信息无处不在

4、,它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我们先讨论本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的生存需要信息?”学生适度回答,思维发散。师:我今天设置了一个情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思考。情境一:播放新闻中国第八高楼于2010年9月6日通过了主体验收。师:请问学生们看完这段新闻后,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在什么地方?建了多少钱?干什么用?师:我们先要知道这幢高楼在什么地方。我想多好同学会聪明得想到用“网络”或是直接“咨询我”就能获得答案了“华西村”。过渡:通过这个例子,大家有没有领悟到“为什么需要信息”,是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要想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设计意图:这种设疑场境,不仅

5、引出了本课主线“华西村”,同时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身边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教学佳境。 三、头脑风暴,集体构建(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如何才能“获取信息”呢?我们先看段视频。(播放视频)师:华西村位于我们江阴华士镇它不仅是我们江阴的骄傲,更是中国农村的未来。情境二:在国庆长假期内,我希望同学们当回“实习导游”,带着你们的家人或是好友,进行“华西一日游”的社会实践活动。(1)“化整为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师:作为一名的导游,首先需要知道哪些必备信息,才能带队出游?生:费用、天气、景点、人物、地点师:老师在同学们的答案中

6、挑选了以下几点必备信息。信息需求分类 天气状况 景点内涵 路况路线 核心人物 经济变革 师:这时的信息需求不再是单一的了,是多元的。我们借助信息需求清单,把一个比较庞大的信息量分割成个体。信息需求一般包括了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内容范围。【学生活动】 请每组组长领取一任务,针对性的分析所需信息。过渡:“需要什么的信息”是信息获取的第一步骤。第二步,我们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设计意图:在这环节中,我把定位信息需求的单一性向多元推进,让每组拥有自己的任务,避免了全班任务过度统一,既有新鲜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先利其器”(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师: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

7、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使信息源变得丰富多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16页,看表2-1,表2-1只是对信息来源做了个粗略划分。它将信息来源划分为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四类。【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结合课本16页的表2-1,表2-2,完成学案中的进程任务表1“各种传播媒体的特点”。 师:同学们完善这张表格时,在“可操作性”等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师生互动)老师将前三名学生的表格进行展示,点评。师:通过对这张表的填写,同学们有没有一点心得呢?(学生各抒己见自己的观点,想法)发现表格填写各有差异。与同学一起分析各种信息来源的优劣。(教师启发学生,适度补充)老师也有一点心得送

8、给大家:1. 信息源越广,信息量越多。2. 各种传播媒体在信息获取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3. 人们之间的交流是最根本的信息来源。4. 我们自身知识库的积累也是一种信息源。5. 不同的信息来源还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表1的完善,归纳各种信息来源的差异优劣等,提醒学生避免仅限于数学化信息获取的误区,借此把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向较为严谨的科学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信息获取不单单是网络,人与人交流,人与这个世界交流才是有益的,鼓励学生走出网络,加强人际交流。 3. “只取一瓢”(最终用何种方法获取信息)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来源是丰富多彩的。由于信息来源的技术特点

9、不同,决定了信息获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第一个场景中,同学们立刻想到询问老师,这就是“咨询法”。除此以外,还有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检索法(PPT展示)师:当我们在尽量拓展信息来源的时候,也要从实际出发,在你可触及的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信息获取方法。就这就是获取信息的第三步“确定何种方法获取信息”【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我们的挑战任务“信息获取情况表iyi3 ”。师友情提醒:A 每组根据自己需求确定最适合的获取方法。B 在确定“获取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到“获取效率”和“信息质量”这两个方面。C 各大组推选出完成最优秀的小组,

10、并上传教师机。 师:在各组展示自己成果前,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大家注意信息质量评价和获取效率评价这两点?”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评价是对获取过程的一个肯定。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告诉学生信息获取途径很多,要因环境而择。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信息获取的最后步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人力资源,分组制和选拔优胜小组制,激励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机制。3. “首尾呼应”(评价信息)师:评价信息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关系到信息是否满足需求。这就是信息获取的第四步“评价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定。信息定位是否准确,信息来源是否多样性,获取方法是否恰当

11、,获取结果是否可信,有时效性。(PPT展示)同学们要牢牢记住一点:“最终获取的信息,必须满足最初的需求。” (PPT展示)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应重新选择信息来源,调整信息获取的方法以再次获取信息,直至满足需求。(PPT展示)【学生活动】 各大组展示优秀作业,并简单讲述本小组信息获取的方法,能达到的效果等。每组都为其它小组的信息获取活动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前一环节的设疑,成功引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最后环节“信息评价”。学生展示、表达、阐述本小组的获取方案,各组之间互相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但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消化本课重点。iyi4 四、聚沙成塔,收获成功

12、【师生互动】 我们一起把前面化整为零的任务进行拼装,经过各组的努力,作为一名“实习导游”需要知道的必备信息有所了解了,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实习导游”。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合作,把主线的起步时的“化整为零”进行 “集沙成塔”的拼装,完成了本节课的最终目标。能够合理完成一个完整旅游计划也是对学生策划、动手等能力的一次综合性考察,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十分有益。既起到了巩固本堂课的效果,又挖掘同学的思维潜力。 五、总结提升,老师引领学生回顾第一个情景,以此为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及注意点。 师:我们在完成信息的获取后,不能让获取的信息成一盘散沙,还应注意整理信息、分类保存信息、信

13、息的整合等工作。现代社会评价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加强信息意识,拓宽信息获取的途径,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获取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设计意图:鼓励同学们学会分析、探究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信息,学会深层次的挖掘信息所包含的内在价值。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设计的“实习导游”这样一个活动,在学习、讨论、互助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尝试分析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同时要关注整个过程的有机联系,进行动态调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讨论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活动,体验信息获取无处不在并进而认识其重要性。 总体上说,重视地执

14、行了教材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意图,结合教学实际,又在一些细节上给了补充,如表1中媒体特点评价的提示(其中淡色字),又如课后的总结部分,是一节好课。作为拿出来发表的东西,课改刚开始的时候,这就很好了,因为如何将教材转化为课堂教学,好多老师都缺乏经验,需要这样的案例。但是现在,要求有提高,有创造,应该超越教材,比教材更有建设性,有比教材更好的思路。这样,才最容易被刊物接纳。能不能请吴老师从过程、方法及评价等的各个角度,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再行归纳提升下?看看能不能迸发出新的火花来。 题目不宜花哨,要直奔本课知识点 既然是“教学”目标,其中条目描述中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教师,否则语法不通。 内容是如何确定的?要有所交代。一是使教案更加完整,二是不同信息内容的特点不同,质量、效率等方面的判断方法也会有不同。这样才能揭示出更多的问题,为课程的后续开展做好铺垫。 从教材设计的节奏上看,这里提到了一般性的方法,后面接网络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等具体方法的学习,逐渐深入了解各类信息的特点,如权威性、实效性等等。本节只是一个轮廓性的引入,既承担引入的职责,有承担铺垫后续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