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的技巧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875176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朗诵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朗诵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朗诵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诗歌朗诵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朗诵的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朗诵的技巧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的古诗教学常常采用“释题一一读通诗句一一解释字词一一 串讲诗句总结思想”的老五步法,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 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 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语文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2、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去引导, 引领学生感悟意境, 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达到情境相融的境地呢?一、通过意读,展开想象,体会古诗之意境美所谓意读, 就是让学生在朗读时展开想象, 让学生充分体会诗的意境美。 古诗教学没有想象, 就没有情境, 就没有品味, 就没有创意。亚里士多德说过: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 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

3、意蕴丰富的特点, 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 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歌中的画面。在意境的创设中, 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 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空白”,以调动学生的想象,从而对作品的境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如教学游园不值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学生 1:院子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

4、,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得充满生机。学生 2:杏树高高地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学生 3: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 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这首诗并没有具体描绘园中的美好春色,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自由想象驰骋的空间。 蕴涵着蒙娜丽莎微笑式的神秘朦胧美。以此为切入点, 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遐想,畅谈心中春天的美景。再如贺知章咏柳中千古佳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果教学仅停留在串讲句意上: “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这无疑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

5、的解释中。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学生说: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悉悉梭梭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等等,这样的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 能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 “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被激活了,是“春姑娘”,“春天的使者”,“风婆婆”,“春天的力量”,“大自然”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升华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诗的情韵徐徐展开。我们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意境的过程中, 首先也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 展开丰富的想象, 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 只有这

6、样,才能真正品味到意境的艺术美。二、抓“诗眼”,感悟诗魂古诗中“诗眼”是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避免了繁琐的逐字逐句串讲。贾岛“推敲”的故事,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而字词凝练、 讲究意境的古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时一首诗之精、神

7、、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 应该抓住这些字词设疑置问,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反复斟酌,舍 弃了“来”、“过”、“到”、“入”、“满”,而用“绿”字。一个“绿”字牵全文,“绿”字有色,形象地再现了万物争春的景象。教学中,我问学生,这 “绿”是否能换成“到”、“过”等词,想想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绿”字,不难使学生感受到一片绿色锦绣,激起他重返政坛的美好愿望,于是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感叹。又如在教学 咏柳 时抓住 “不知细叶谁裁出” 句中的 “裁” 字,让学生想想: “裁”是否用错了?树叶能是“裁”出来的吗?在问题

8、的刺激下,学生的心智高度集中,通过反复的读、反复的悟,体会到了“裁”字不仅写出柳 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更是让人感觉到春风就像一位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在装扮着美丽的春天。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不光是为了让学生抓住“诗眼”,领悟到诗句中字词的精妙,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些关键的字词, 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其实不然,正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一一诗魂。三、了解诗人,走近诗心新在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明确地指出,学生要更准确地了解诗歌的意境,就必须“知人论世”。通过查找相关信息,了

9、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了解这一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创作。人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 孟子曾说过: “论古之人,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古诗的意境, 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杜甫“平生第一快诗”。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了解到当时诗人正携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被彻底地平息的喜讯后不禁大喜若狂,恨不得乘着大好春 光马上回到家乡。全诗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喜欲狂”

10、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的二十个字,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体味,在深思。“诗心”何在,莫衷一是。其实,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会使我们受到不小的启迪。 江雪,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孓独钓的意境。当然,我们面对 的是小学生,教学要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但是, 对于教师来说,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四、诗画合一,入意境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意境仅凭教师的讲解是力所不能及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电

11、教手段形声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手法多样性的特点,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地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闻 其声,如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挖掘古诗意境。 如 望庐山瀑布 一诗中 “日照香炉生柴烟” 中的 “生”字用得绝妙,如单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 体会。而录像就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提问: “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录像: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恋叠嶂,而香炉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一团团柴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色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意象,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领

12、悟到“生”字的妙处:“生”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去雾僚绕之中。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 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 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及深层含义。古人作诗非常讲究“诗中有画”。在文学史上,可以说很多诗歌是一幅幅无形又美妙的画,在每位读者的心目意象中有大同也有小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是一副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教学中我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来作画。 “你认为该画些什么呢?你打算怎么来画呢?你在白纸上怎么来描绘出这份诗意呢?” 学生反复诵读仔细琢磨之后,描绘出了心目中的诗境:繁盛 的春花,遮盖了小路,压低了花枝。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

13、自在的小黄鹂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绘就了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诗意画面。大家充分感悟到了这首诗的意境,也在快乐的说说画画中理解掌握了这首诗。现在的教科书很精美, 文中教学的古诗都有作为背景配置的一幅插图画,这正是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的。拿到古诗,先别忙着教,不妨先让孩子们细细观赏诗里的插图。当然, 根据诗意的不同,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不同的 “画技” 。可以用白描,也可以用彩绘,可以用线条简单内勒,也可以抓住细节重点描绘。画得不像也没关系,因为真正的“画”在诗中,在每个孩子不同的感悟中。五、设境实践,入意境新课程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4、,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抒情诗,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 此,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或借助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实践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如教学游子吟时,我让学生上台扮演母亲与儿子的角色:儿子准备远行,老母亲牵挂儿子久行不归, 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 希望它能结实一点。在扮演过程中, 有些学生加入老母亲老眼昏花被针刺痛的情形, 也有学生加上母亲叮嘱儿子在外要好好保重身体的唠叨话从学生的精彩表演中,无处不体现出母爱是伟大的主题。再如在教学回乡偶书时,通过让学生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儿童,老师扮演作者,然后叫

15、学生表演“笑问客从何处来”,通过这个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在表演的评议中,也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就更易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既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比较形象生动。在教学中,第一个学生是说:“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学生是说: “您从什么地方来?” 第三个学生则是笑眯眯地说: “老爷爷, 您从什么地方来?”通过让学生评议“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好”,让学生更加着眼于儿童当时的神 态 , 第三个小朋友是笑眯眯的, 体现了笑问, 而且很有礼貌,所以第三个小朋友是表演得最好的。通过设境实践的方法 , 既寓教于乐又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与自由学 习的机会,有益于创造人格的培养,更

16、易于体会诗歌里面所蕴涵的意境。六、多元诵读,入意境语文课标指出: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由于诵读以直觉和意会为主要解读方式, 学生的个人情感和感悟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独特性,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因而其主体性特征尤为显著, 这样诵读就充当了诗人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是一个传 情达意的再创造过程。古诗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创造性地了解诗人心声,把握诗歌内涵。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

17、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 合作者和促进者, 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如我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2、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3、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 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 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领悟意境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

18、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清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 想到这一切, 你急吗?让我们问一 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 “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 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学生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学生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在教学中, 教师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 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及意境美,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诚然,古诗教学中意境的引入法是多样的。至于采用哪种方法,可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运用,也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运用,或根据学情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皆可。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 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 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