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25719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金鼎商务楼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房屋建筑学论文论文题目 金鼎商务楼设计 姓 名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号 入学时间 2012年3月30日32 第一章 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吉祥路以西、晶龙大街以北建筑功能:高端商务楼质量等级: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6314m2;其中办公楼面积5730m2,商业网点400m2。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地下室层高3.1米,地上部分层高3.2米,建筑物高度19.1,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形式:商业部分为框架结构。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按七度设防,耐火等级为一级。功能要求:底层布置门厅、接待室、值班室、配电间、消防控制室等。除一层以外,每

2、层设100 m2会议室1间, 80 m2办公室2间。顶层布置150200 m2会议室,其余为普通办公室。其它各层房间为普通办公室,并设置男女卫生间,前室。屋面为上人屋面。其它房间布置参考。二部电梯(1000Kg/台)。1.2结构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框架式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基础形式为C30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剪力墙及梁柱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填充墙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烧结页岩砖,地上部分为M5混合砂浆砌筑Mu5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轻质隔墙板。 1.3建筑工程概况该工程外装修为地下室、楼梯间地面为水泥地面,电梯前室为地板砖地面,

3、其它房间地面为留毛面,地下室内墙抹水泥,刷白色涂料,公共部分房间墙面为中级抹灰,刷白色涂料,其他房间墙面为中级抹灰。厨房、卫生间墙面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外墙面:一至四层为仿蘑菇石面砖,四层以上为涂料墙面,屋面为3mm厚SBS+3mm厚SBS防水,上人屋面卧铺地板砖。建筑保温与节能:山墙外保温为100厚钢丝网架现浇聚苯板。其他外墙外保温为80厚钢丝网架现浇聚苯板,屋面保温100厚聚苯板。窗户为中空玻璃塑钢窗户。 1.4 安装工程概况1.4.1给排水工程:生活给水、排水系统、雨排水等系统。1.4.2电气工程:照明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1.4.3暖通工程:暖气系统。第二章 设计依据2.1施工图纸与招

4、标文件1. 金鼎商务楼招标图纸。2. 金鼎商务楼工程招标文件。2.2 工程有关的施工规程、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程(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施工工艺规

5、程(DBJ01-26-96)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QES-0128-2001)第三章 工程管理目标3.1质量目标: 确保一次交验合格。3.2工期: 2012年3月25日2013年8月25日竣工(总工期510天)。3.3环境目标 坚持人文精神,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进行CI规划设计,做好现场硬化、绿化、美化,实施花园式工地管理,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严格控制扬尘、噪音污染,确保噪音、粉尘、污水、废弃物达标排放,化

6、学危险品废弃物由专业部门回收,杜绝周边社区、相关单位向主管部门投诉。3.4安全与文明施工目标文明工程、文明管理、文明施工。以人为本,创造干净、整齐、卫生、方便的生活条件,丰富项目部业余文化生活,树立环保意识、营造文明环境。不发生传染病扩散和集体中毒事件。杜绝重大伤亡及火灾、机械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案1.5以下,确保“省级文明工地”。第四章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原则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凑。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进行全面统筹。.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重点考虑季节施工。.在空间上的部署原

7、则:重点考虑立体交叉施工;主体分段分期验收。.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的总体原则进行部署。根据基础、结构、装修三个阶段不同的施工特点安排总体施工部署。.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施工尽量抓紧施工,尽可能减少雨季施工的影响,同时做好回填土工作,尽早回填即可增加施工场地,又可减少雨水对基础的影响。.主体施工阶段主体结构为标准层,结构形式变化不大,易采用分段流水施工,自中间伸缩缝分开,交叉流水施工,即节省了材料,又能确保了工期。各专业安装工种积极配合做好预埋工作,避免后期剔凿增补管线。 装修施工阶段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后,随着工作面的增大,各专业交

8、叉施工增多,现场总协调管理相应加强。在工艺流程上,按照先外后内的基本原则,外窗尽快安装封闭,为室内装修工程创造条件。在室内区域内,楼层依次向下流水施工,以装修施工为主线,其它专业施工按进度要求配合。针对本工程工期目标,主体结构完成后,装饰工程相应展开。第五章 施工进度要求5.1进度控制指标分解及其说明其阶段工期控制为:(1)基础施工从2012年3月25日到2012年5月30日,进行定桩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处理、验槽工作,工期65天。从2012年5月31日2012年8月10日进行基础垫层至地下一层工程,工期安排69日历天。其中:包括基础施工、地下室剪力墙及顶板的施工、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施工。 地下

9、室顶板施工期间,具备外墙防水施工条件,为外墙防水施工创造工作面。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外墙保护施工和肥槽回填。 (2)地上结构施工地上结构施工安排265天,即:2012年8月10日开始2013年4月30日完成。(3)装修施工装修工程施工从十一层结构封顶即行开始(春节停工10天),至2013年8月10日完成。室内装修施工要保证专业安装可提前插入进行,为其创造工作面。装修施工在2013年8月中达到验收条件,进行四方验收和备案审核。专业安装配合:安装工程随土建工程进行,结构施工期间进行予留予埋,装修工程施工以给安装工程提前创造作业条件为原则,将配电室、风机机房等先行完成,同时在冬施前,将安装工

10、程作业条件准备好,使安装作业在随装修施工穿插进行同时。5.4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1)季节性施工因素 本工程总施工工期为510日历天,期间经历冬季和雨季,本工程季节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比较大,表现在:部分地下结构及后期装修处于冬季施工阶段,在严谨的冬季施工措施下,结构工程施工除速度相对缓慢,工期进度影响较大。 (2)施工环境对连续作业的影响本工程周围有住宅楼,存在施工扰民问题,施工除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外,还需要采取减低噪音、增加隔音的措施和降低扬尘的措施,详见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第六章 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平面设施布要求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审批的范围,设立施工现场围墙,要求牢固、美观且高度不低于1.8米

11、。开工前,要对现场进行整体规划布置,设置一座大门,大门做成封闭式,高度不低于2米,门口设专职保卫人员,并统一着装上岗。在大门内侧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标志牌、安全生产制板、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现场道路必须硬化,要畅通,并有排水设施。6.1.1场地平整 进场后认真做好场地规划,场地平整时按照原场地现状做好排水坡向,自然排水随原场地走向。并根据现场条件,尽量引入正式排水管道中。 现场大门内侧设置车辆清洗排水设施。搅拌站前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流入排水沟。钢筋、模板堆放场地进行垫高、夯实,堆场高于场地标高200左右。6.1.2施工现场道路 施工现场道主干线道路采用原土夯实并做150厚混凝土地面,

12、主干线道路两侧铺设碎石路面,其余路面为焦渣混凝土硬化。6.1.3施工暂设现场设钢筋加工棚、搅拌站、木工作业棚、库房、大模板堆放区、竹胶模板加工区、砌块堆放区及周转材料的堆放;后勤管理人员宿舍、职工宿舍区。大模板堆放区、竹胶模板加工区原有绿化保持,美化施工环境。6.2 施工用水6.2.1施工用水计算临时水管径计算: d= 4Q1000 d:配水管直径(m)Q: 用水量L/SV:管中水流速m/s1.养护用水流量 0.2L/S一个20水头2.搅拌机用水流量 每个搅拌机 0.4L/S两个20龙头同时放水3.消防用水量 5L/S/每个消火栓因为无地上消火栓,所以为消防与施工用水合用,按2个消火栓同时使用

13、计算,其它用水不计。 d= 410(3.1421000)=0.0793m1000=79.3mm通过计算,施工用水为DN80管。6.2.2施工用水布置根据附近现有水源,用DN100管道引水至施工现场,设置总阀门给水表。建筑现场设2个地下消火栓,并配备足够25m水龙带、19mm射枪。在建筑物南侧各设1根DN40立管,所有立管逐层安装DN20控制阀门,各立管底部为防冻设有泄水阀门及积水池。6.2.3施工用水管理消防水龙带及水枪放在专用消防箱内,做好标识,消防栓处昼夜有明显标志,周围3米不准存放物品。所有控制阀门,保证开闭灵活,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节约用水,无跑、滴、漏现象。立管底部的积水作为路面洒水

14、。不遇火灾不得动用消火栓。用水管道埋于冻土层以下,及地下80公分处,并做好防腐处理。6.3施工现场用电6.3.1施工临电计算根据施工机械用电量,计算施工总用电量为:总用电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1.05(K1P1/COS+K2P2)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P1电动机额定功率(95.7KW),P2电焊机额定容量(120KVA),COS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0.7,K1、 K2、 需要系数,分别取0.6。由计算得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照明用电量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记取应为P/;P=P+P/变压器选择:W=KP/COS 其中:W变压器的容量(KVA);K功率损失系数,取K=1.05; CO

15、S功率因数,取COS=0.75。经计算,建设单位应提供一台315 KVA变压器可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建设单位需提供满足以上电量的变压器供施工挂表使用。6.3.2施工临电管理与措施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境保护部部颁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及河北省有关临电规定要求进行布置、维修工作。本现场临电采用380/220V低压配电,实施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制,本现场供电系统为TN-S系统三相五线制至各负荷点施工、生活用电。施工临时用电有完整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建立健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和临时用电防火措施以及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并由指定电源接

16、至施工现场靠近较大负荷处设一台总控配电箱(户外式)含计量和电压指示装置,由此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至各分控配电箱(多回路制)此箱接引各个单机“开关箱”接控负荷。施工现场动力、照明均选用VV橡胶绝缘电缆直埋,现场无架空明敷导线。一、二、三级配电箱及流动箱均选用“三防”,防雨、防尘、防火定型箱。施工用电现场建立三人以上临电维修组,组长由工程师任职,并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公司级每月检验评定,现场项目经理部每月两次检查,维修电工组每周自检,以上三检均有记录,措施、复检记录,并入安全技术档案内。编制现场生产及生活临时用电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遵照执行;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两级漏电保护;现场临时

17、用电系统配设完成或新增线路和设备,必须经过绝缘接地等检查并经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正式运行;生活用电一律采用36V低压电,并加强检查监督,不得私拉乱设电线;施工区实行三级配电,现场固定配电箱和移动电闸箱均采用符合部颁标准的制式箱,箱体外涂安全标志,并进行统一编号管理。箱体内电器完好,标明用途,内部设置符合要求,整洁卫生,停用后断电加锁。总箱和一级分箱用圆25钢筋或20钢管焊制封闭围栏,并配以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设值班电工,24小时不断岗,值班电工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齐全,持证上岗,负责日常值班、检查、设备检测、验收、维修等,并进行详细记录。施工机具,电源入线压接牢固整齐,严禁乱拉、扯、压、砸,电源线

18、无接头破损,手持电动工具绝缘完好,并作可靠接地,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所有设备机具做到“一机一闸一口”。用电人员做到“三断”即人走电断,活完电断,发生事故立即切断;基础施工时,基坑内照明使用36V低压电,外围的强电照明设2米高灯架,并做好绝缘。电焊机单独装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做接零接地保护,一次线长小于5米,二次线长小于30米,两侧接线压接牢固,并装设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脚手架或结构钢筋做回路,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施工中楼内流动配电箱和开关箱,使用符合部颁标准的制式箱;有关管理资料按标准整理,真实、准确、齐全、有效。内容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资料;安全技术交底

19、;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电气设备测试、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摇测记录;电工值班、维修记录,月检及自检记录,临电器材合格证。第七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各阶段施工顺序(1)基础及结构工程定位放线验线土方开挖钎探验槽、地基处理垫层基础地下室墙、柱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防水回填土地上一层施工地上二层地上三层 二十三层电梯机房(2)室内装修工程施工 围护砌筑门窗立口墙面抹灰地面基层墙面地面面层门扇安装油漆涂料竣工(3)室外装修工程施工 围护砌筑完成窗安装外墙抹灰墙面放线外檐及外墙装饰散水台阶竣工7.1测量工程7.1.1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

20、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且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还必须挂上防护警示标志;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政府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红线桩及场区控制点及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在建筑物周围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首级控制。7.1.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DIN10电子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

21、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根据本工程的外型和场地情况,在场区设置四个水准点。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 线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 50

22、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 次往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较差(M)前后累积差(M)最低面高度(M)基辅红黑读数差基辅或红黑所测较差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四、

23、五等精确至1mm。7.1.7基础施工(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部门和监理单位确认。轴线投测方法(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2)待底板浇筑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

24、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3)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体浇筑成形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体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50厘米控制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

25、,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5)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 30 m 允许偏差5 mm 30 L 60 m 允许偏差10 mm 60 L 90 m 允许偏差15 mm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护坡

26、桩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拆模后,抄测结构0.5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7.1.8 0.00以上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测量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在建筑物首层外部,按照流水段划分,测设轴线控制点。每流水段按照使用要求埋设3个基准点,用于测设和校和。(1)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埋设在首层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

27、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2)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

28、-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外墙大角控制在基础外墙体拆模后,在墙体阳角处弹出正轴线墨线,(在阴角处弹出正轴线的0.5米控制线),将弯管目镜经纬仪架设在正对轴线处,对准已弹好的墨线,以此向上作为控制楼层阴阳角的垂直度,保证满足测量规范标准要求。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楼板浇筑好后,从下层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0.5米线)向上用钢尺沿墙身量距。(1)标高的竖向传递,为减少累计误差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需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29、,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应由建筑物四角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高 度 (M)允许误差(MM)高 度 (M)允许误差(MM)每 层330H6010H30560H901590H20(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四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层高控制:从地下一层开始,每层顶板施工时,都事先在本层墙体上弹好0.5米结构控制墨线,以此为依据向上测量顶板板底标高;层与层之间产生的标高误差不能够进行累积,应在第一层的楼板浇筑好后,从下层的已有标

30、高点(通常是0.5米线)向上用钢尺沿墙身量距过程中以三差改正的措施办法将标高误差消除在每层,保证建筑物整体高度。 7.1.9沉降观测(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观测)布设高级高程监测网(1)在对该工程沉降观测前半年,应在建筑物附近(受压力传播影响外)埋设不少于3 个稳定可靠的半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基准点。(2) 基准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通视条件良好,以便在基准点上方便地测定变形观测点。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设置并长期保存。(2)沉降观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变形测量等级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适 用 范 围二等0.50.3一般性的高程建筑、工业建筑

31、、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三等1.00.5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滑坡等(3)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方法见下表: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的高差中误差 (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三等1.00.5按规范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作业 0.6(4)观测周期。根据设计单位具体要求而定,一般根据荷载每增加一至二层观测一次或根据沉降变化量而定,但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5)沉降观测要求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详见图纸结施图,观测点的做法见图;沉降观测采用级水准测量的闭合法,为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不得任意改用水准点和更改其标高,为获取较完

32、整的资料,在基础底板施工完开始第一次观测,在底板上设与上部观测点对应的临时观测点,要求在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应观测一次,竣工后,在第一年内观测四次,以后每年观测两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每次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计算沉降点的高程,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平均沉降量并随时提供给设计单位,观测资料整理完毕后,由甲方归档并及时提供给设计单位。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1)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进行观测。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1)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2)使用固定的水准点;(3)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附件(图纸1-9)1.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构造图2.基础平面图3. 楼梯详图4.门窗图 (1)窗户构造详图 (2)门构造详图5侧立面图6.首层平面构造详图 7.顶层平面构造详图 8.墙身构造详图9.女儿墙细部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