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4416980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曾令洁以“为学生夯实人生基础,为教师创造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三大目标,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使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新台阶。一、建设总愿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校管理电子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系列化的数字化校园。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推进 “办公、管理、教学、服务”的现代化,使工作效率、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二、具体愿景展望1、硬件设备建设要结合实际,加大

2、硬件建设的投入,全面提升信息化设施与设备,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主要建设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班班通设备升级,以数字白板替代投影仪,增强交互式体验;人人通设备平板电脑配置教师人手一台;不断完善设施,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进一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2)建设录播教室一间,学校具有课堂教学录播的能力。(3)建设电子阅览室,满足师生阅读的需要;完成教师专用电脑的更新,满足教师办公的需要。(4)建成校园电视台,以此充分展示师生的风采。(5)加强硬件设备的管理,做好班级教室和专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保障网络畅通,信息化

3、深入课堂。2、网络环境建设(1)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学校信息组在进行加强网络建设的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步移向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学校资源库,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2)进一步改善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合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3)门户网站建设多元化。不断扩充学校门户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和学生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使之成为

4、家长和学生学习的平台。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展现师生的风采,展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4)管理系统自动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5)网络管理制度化。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3、信息资源建设对现有信息资源平台进行合理整合,

5、在原有信息资源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视频点播、课件制作、网络办公、资源共享、家校互动、专题网站等一系列不同功能的平台的建设。(1)以“社区研修平台”为基础,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资源。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素材库和教育教学视频资源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上学习提供条件。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编制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考试试卷等教学环节和德育工作资料包容进

6、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教育信息资源环境。尝试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为学生跨学科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2)继续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本着优势互补、协作互助、改革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大力推进学校间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实现资源的多向交流与共享,达到资源优化与效益最大化。共享平台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课后练习、学科试题、德育活动资料,通过网络进行校际之间的开放交流与相互合作,增强各校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校际的交流与互动。逐步充实和整合学校间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逐步把联盟体的教育、教学信息资

7、源在区域内开放,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3)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在科教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数字化图书管理,对图书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4、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对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教师观念更新。一是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二是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三是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8、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四是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从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信息运用等多方面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能力,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逐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2)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信息组成员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提高硬件的维修与维护水平,逐步形成一支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二是加强行政班子成员的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管理者队伍,在管理保障方面以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为依托,学校行政班子为主的专兼职结合、素质精良的信息化管理队伍,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

9、的持续发展,保障信息化工作正常开展。(3)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借助学校“问题驱动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动态管理,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和动态追踪,分析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1)提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丰富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促进教师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教师集体开发课件,共享课件的好现象。(2)聚焦课堂,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10、、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运用网络,通过网络进行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生活引导。(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实践研究。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创建具有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的网站,开展师生实践活动,进行网上成果展示。(4)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模式,尝试网络听课与评课活动、网络集体备课与磨课活动等多种方式的网络教研活动;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活动;通过录播教室设施,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6、开展课题和信息化项目研究(1)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

11、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以信息化实施项目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7、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学生开展主题式研究,形成特色。开展主题式探究性活动,结合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小课程研究,开展网上信息协作学习和交流,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网上大展台,举行研究成果展示,充分展现我校自主的学生文化,形成特色。8、提供信息技术平台,幅射家庭、社区(1)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现代设备,为社区的各项公益宣传活动提供信息帮助。(2)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网络安全使用宣传和指导。由于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浅薄,通过参考借鉴和学习,拟定以上发展愿景。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临江路小学曾令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