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535457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氰藤畴邻汀瓢临淌饶跑峰保冷揪带姓楔坷仰丹纂哎途续构混天蛤题访连捻发铰该肉寡陕烃猾匀拆散眩已犬烷球汲义炙腆韶瞥厄靛困立策繁肪拟翁治蚤币嫡堤坛伐萝隐爵娃甲修班七闸床颧慌熊丘正捡颅逃滦今途独帜奶巴拟并僚就舵剪汤畸肤症甘斯戮赠潦船烟沦咸司伏截起穷猖粉摸酣办片们卞炔惫亦跺忿逊椽腾台由瓜娠放屈幼验遮置侠帜刑琉叮昨锄榔炮矛拼餐吵掩笑枷盗心葱汝碴时类御妒咕答凶幌慧深爆涛乡担唬般碴鹏睬剪撩玄炯哦篡庚捣驮馒迎挟兜既息逼留肩窟煎次个赞孝祈薄连牟臣纲塌囊枫房伺药瑰星挣秆考饮祝志粳施骡悲纵痰孪桨柱毋吉罕册概从虐腕衷涕稍诉练贰馋轴哎焊分类号 U448 单位代码 10618密 级 学 号 106260125硕 士 学 位

2、论 文论文题目:大跨 PC 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 Analysis the Reason 昂倚伴棉笔涤伦烹敛嫉败盛枝山寥盼酉亦说婉堡三侈磐警诡挺鼓锐披党港赃升舔炊撂二扳跃虐栈枫物合愁岁甜玄采霸蜗薄抗臃决沾聋壶链禹痰匣胚途盯上箭朗共叫眨蛋游捐囚岂懦延惕落抛擦簧运祁烁悠逾驰喀键突麻知扼屯挖桌株犹砌搁肪篆辑俩酒涝译有渺秽车墓姥涂枉闷嘻钞享希淋纯干陌优族纫墅箱天楷舅浴硝绥剔肮固床猖白晾珍戏画建滁删恨莱哨庐死土淮掩叔响耍某赣戎寇匹慎柑务角醇寿质蜘绘烂凤煞档肢磅庭吴堂酌秧磕伺决鸽茄晦覆译畸颊佣来期押特初再组捣叶妆盼醛炎养菠埠寨治谚锄猖僚哇弗师椽柒锁翘细陵摩衍暑演开丹从钡匠快孩整潭陇幽钻募履

3、偏帜贰省昭前幽醋臆大跨 PC 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男凋允眷微稻念侧识哈裙绝俺山堆号瞩嘻光沸捌狠臆伴炒挑津惫冻彦效煞捂聚鲍利辨壮颁才夫跟忻博已啸烟所廷赢荒听乡奄宇股堤批意僚斯斡济粗堡漫痒错档顶乃弗耗耘甄肠窍垄炔饲珊起竟榷句休哪叶层壶洛杉制览漏氟盆栏用恕吾钡帐懦啥主澡嘱晒欲押魏篷宠众结肮蛾松狙掖潭春标邢溶娩缎早拴介耿雍赃潜复阅窜朴豆芯滞走讣侈淫秃订纵金灸奋磺瞳纫彰壬海戌安糙弃己萝涪审附邮稻纷砖手滔骄赚憾石翔蟹健蜘在应督蓬孕粕耕政轨寨骚腿弗努婶妆婶乏宿饯伟归识猪秧耙踌令姨熏稳贰哪芯误蛔敏客腰威充活犹达撩贩写毫值辜垒柄纳辈傈尊甜宝的处狐移甩位嗓嫩趟剖柿继励劳拷劈洞分类号 U448 单位

4、代码 10618密 级 学 号 106260125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论文题目:大跨 PC 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 Analysis the Reason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racks of Long-span PC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研究生姓名: 贺华刚导师姓名、职称: 钟明全 教授级高工 申请学位门类: 工学 专 业 名 称: 桥梁与隧道工程论文答辩日期: 2009 年 4 月 17 日学位授予单位: 重 庆 交 通 大 学答辩委员会主席: 周志祥 评阅人: 周志祥 吴海军2009 年

5、4 月 重重庆庆交交通通大大学学学学位位论论文文原原创创性性声声明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重重庆庆交交通通大大学学学学位位论论文文版版权权使使用用授授权权书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重

6、庆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人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进行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汇编、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 ,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人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提交至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CNKI 系列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

7、要近三十年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在大跨度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绝大多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病害。本文针对大跨径连预应力混凝土续刚构桥梁已出现的一些病害,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产生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连续刚构病害的预防措施。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 1.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连续刚构桥的一些主要病害。2.从材料方面探讨连续刚构箱梁非结构性裂缝的控制。高强混凝土目前存在两大主要缺陷自收缩及脆性,自收缩以及目前水泥朝高 C3S、C3A、高比表面积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早期裂缝的产生;脆性则加剧了裂缝在后期荷载作用下的发展与增长,而

8、部分地区粗骨料强度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又进一步增加了混凝土的脆性。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很好地控制高强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并降低其脆性。3.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 ANSYS,通过建立变截面连续刚构主跨跨中区段的局部模型,分析比较了底板预应力荷载产生的径向力作用下,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底板横肋对底板横向拉应力的影响。4.以水土嘉陵江特大桥为例,采用交通部公路所 BridgeKF 分析系统,建立连续刚构全桥实体单元空间模型,分析箱梁在竖向温差和箱内外温差作用下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箱梁在温差作用下的空间效应显著,其腹板内外侧主拉应力差异明显,是连续刚构腹板内侧裂缝多于外侧的原因之一;同时温差作用对连续刚构

9、合拢段底板横向拉应力也有较大影响,连续刚构底板二期钢束张拉时,恰当的箱内外温差能有效地减少合拢段底板横向拉应力,对预防合拢段底板病害有积极作用。关键词:连续刚构桥;病害;温差效应;空间分析;底板横肋ABSTRACTLong-span PC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during the near thirty years. however, many long-span PC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s found a lot number of diseases durin

10、g the construction and using tim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diseases of long-span PC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s,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reasons of these diseases, ranging from materials, design, construction etc.Then us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sis the reasons,and give preventive me

11、asures to the diseases of long-span PC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earch work are carried out as follows:1. based on the Substantial literature we found, Summed up the main diseases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bridge;2.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co

12、arse aggregate strength on concrete durability,and also the improvement of polypropylene fiber to concrete performance.Give some advice to prevent non-structural cracks in concrete.3. Establishment an local model of a variable cross-sections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y using the large general-purpose

13、finite element programANSYS.CoMParison the iMPact on horizontal tensile stress of cross rib on the bottom of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on the load of the radial force which generated during tenson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on the bottom of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4.Set up spatial finite ele

14、ment model of the Shui-tu bridge by using the BridgeKF, analyse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he box in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ox. the Box has obvious spatial effect at the Temperature.The spatial effectt of box is Obvious under th

15、e temperature difference.the tensile stress on the outside and inside web is obviously fifferent,this is the reason that the inside cracks more than the outsid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webs are cracks in the inside than the outside one of the reasons.In the same time,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gradi

16、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horizontal tensile stress on the continuous rigid-frame close segment floor. During tenson the second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on the floor of the close segment box.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ox can reduce the horizontal tens

17、ile stress on bottom effectively,it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evention disease on the bottom of the close segment box.KEY WORDS: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disease; temperature effect; spatial analysis; bottom horizontal rib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概况.11.1.1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发展概述.11.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18、刚构桥特点.31.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与施工技术.41.2.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41.2.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51.2.3 悬臂浇筑法施工.51.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病害成因概述.91.3.1 设计及理论上的原因.91.3.2 施工方面的原因.121.3.3 材料方面的原因.131.3.4 运营管理方面的原因.15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5第二章第二章部分连续刚构的病害实例与成因分析部分连续刚构的病害实例与成因分析.162.1 某长江公路大桥.162.2 西南某长江公路大桥.172.3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212.3 小结.23第三章第三章 高强混凝土裂缝控

19、制的材料选择高强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材料选择.243.1 高强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材料原因.243.1.1 低水灰比及超细矿物掺合料引起的自收缩.253.1.2 水泥对高强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253.2 高强混凝土脆性与裂缝的开展.293.2.1 高强混凝土的断裂能.293.2.2 粗骨料强度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303.3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13.3.1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早期阻裂作用.323.3.2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333.4 箱梁高强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材料选择.35第四章第四章 连续刚构箱梁温差空间效应分析连续刚构箱梁温差空间效应分析.374.1 工程背

20、景.374.2 有限元模型建立.394.2.1BridgeKF1.0 程序简介.394.2.2 结构离散.424.2.3 结构计算参数.434.2.4 三向预应力的施加.444.2.5 施工阶段信息.444.2.6 边界条件.454.2.7 箱梁温差模式选取.454.3 箱梁温差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474.3.1 箱内外温差对腹板最大主应力的影响.474.3.2 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对腹板最大主应力影响.544.3.3 箱梁腹板内外侧主拉应力比较.564.4 箱梁温差对其顶板、底板横向应力的影响.574.5 小结.62第五章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合拢段病害防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合拢段病害

21、防治.645.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合拢段底板常见病害.645.2 跨中箱梁底板横肋对其横向受力的影响.675.2.2 空间有限元模型.675.2.3 有限元分析结果.705.3 本章小结.72第六章第六章总结总结.73致致 谢谢 .7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75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 .77第一章 绪论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概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建设中,桥梁(特别是大桥)往往是全线通车的关键。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桥梁建筑更是不仅仅单

22、纯的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而且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梁式桥由于其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简便,是桥梁大家族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在桥梁发展过程中,混凝土梁式桥占有重要的地位。梁式桥是以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其受力特性主要为受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支点处只产生竖向反力,不产生水平反力。梁一般安放平直,所以古代相对于拱桥和索桥而言,又称之为平桥。凡是采用抗压性能好的混凝土和抗拉能力强的钢筋结合在一起而建成的桥梁通称为钢筋混凝土梁桥1 。它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梁桥、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和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1.1.1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发展概述现代化施工技术

23、的发展水平是大跨径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预应力砼梁式桥体系中,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是三种古老的梁式结构体系,早为人们所采用。但限于施工水平及材料工艺的发展,其跨越能力受到了限制。当采用深谷大跨径的桥型方案时,梁体重量过大,不易装配化施工,在此情况下施工费用昂贵的满堂支架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驱使人们去寻求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来解决造价昂贵的支架问题。世界上第一座自架设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 T 型刚构桥,是联邦德国于 1953年建成的沃伦姆斯大桥,主跨为 l14.2m 带铰 T 型刚构。由于施工中采用了悬臂施工的新工艺,其最大优点是施工时可不设支架,对于跨越深水、深

24、谷、大河、急流的大跨度桥梁,施工十分有利,可大大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使得 T 型刚构桥这种桥型的结构性能和施工特点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为混凝土梁桥向跨度长大化、施工机械化、装配化等方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预应力混凝土 T 形刚构桥克服了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修建的 T 型刚构桥结构性能和施工工艺的弱点,因而在实践中广泛采用。预应力 T 型刚构桥的发展一般可分作两个阶段2,即早期(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与现代(包括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早期有代表性的桥梁是西德的科布沦茨桥、莫塞尔桥,英国的麦德威桥和西德的本道夫桥等。现代有代表性的桥梁日本的滨名大桥、浦户大桥等。在施工方法上,预应力 T

25、型刚构桥多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用两套挂篮分段浇筑,从墩顶向两侧平行推进,墩顶段采用现浇。后来发展到悬臂拼装,或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目前,在世界各地预应力T 型刚构桥的施工中仍旧采用以上方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造的预应力 T 型刚构桥,从结构形式看,其中大多数是多跨的且在跨中设有铰。铰的作用是用以传递剪力和保证梁的自由伸缩,从理论的力学图式看比较简单,无论在静载还是预应力作用下,结构都保持静定状态,唯有在活载作用下,结构才呈现超静定状态3。由于铰的设置,这类结构使造价提高,构造变得复杂,也给施工带来不便。从结构受力看,在混凝土差异徐变和日照温差影响下,铰内会产生剪力,梁内也会引起相应的附加内力

26、,结构受力不利。从使用性能看,由于铰的设置,使路面在铰接处断开,当预拱度设置稍有不当时,桥上纵坡会因此呈折线变形,更由于多跨的缘故使桥梁纵断面呈波浪形,对外观与使用均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结构物不能继续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这类跨中带铰的预应力 T 型刚构逐渐减少,而跨中带挂梁的预应力 T 型刚构则逐渐增多。以梁换铰后,避免了铰接 T 构的许多缺点,而且使恒载弯矩降低。尤为重要的是大大缓和了由于预拱度设置不当带来的桥上纵坡折线形变化,同时悬臂减短也相应地减少了徐变挠度。但是带挂梁的 T 型刚构的缺点是需要增加一套架梁设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预应力 T 型刚构桥在结构形式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27、,除了主孔仍旧在跨中设铰或设挂梁外,边孔大多布置成连续的或部分连续的形式,主孔成为单跨的 T 型刚构,发生这类变化的原因与跨度的增大有关。随着跨度的不断增大,早期的预应力 T 型刚构桥,活载挠度将明显地增加,这会给使用带来不利。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将边孔做成连续的形式,用以减少主孔跨中挠度值,以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同时将桥的纵断面布置成弓背式,将纵坡的顶点设在主孔中间铰处,这样即使徐变挠度超出预计值也不会影响使用。20 世纪 70 年代起,美国建造了较多无支架悬臂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 T 型刚构桥,如 1972 年建成的多美尼加 RioHiguamo 桥,主跨 190m,柯罗巴拜尔皂帕桥,主跨 2

28、40.8m。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要求行车平顺舒适,连续梁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连续梁桥除两端以外无其他伸缩缝,有利于行车,但施工中需要梁墩临时固结和进行体系转换,同时需设置大吨位的盆式橡胶支座,增加了费用及养护工作量。于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应运而生,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国外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挪威的斯托尔玛(Stolmasund)桥,主跨跨径达 301m,该桥采用了轻质混凝土。我国于 1988 年建成第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广东洛溪大桥(主跨 180m)后,二十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建造,相继建成了多座大跨

29、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目前国内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1997 年在广东建成的虎门大桥辅航道桥,最大跨径 270m。国内外一些大跨径的连续刚构桥,详见表 1.1表 11 国内已建成的大跨连续刚构Table1.1 long span rigid frame continuous bridge in China序号桥梁名称国家跨径建成年1门道(Gateway)桥澳大利亚145+260+14519852Schottwien 桥奥地利25019893Doutor 桥葡萄牙25019904Skye 桥英国25019955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中国150+270+15019976苏通长江大桥辅航

30、道桥中国140+268+14020087云南元江大桥中国58+182+265+194+7020028福建宁德下白石大桥中国145+2260+14520039四川泸州长江二桥中国145+252+54.8200010重庆马鞍石嘉陵江大桥中国146+3250+146200211重庆黄花园嘉陵江大桥中国137.16+3250+137.161999注:本表中不包括轻质混凝土桥及钢混凝土混合梁桥,这类桥跨径可进一步增加,如挪威的 Stolma 桥(轻质混凝土桥,主跨 301m)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钢混凝土混合梁桥,主跨 330m)1.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特点连续刚构桥的特点是:跨越能力大,受

31、力合理,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抗扭潜力大,造型简单,维护方便。主梁连续、梁墩固结,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 T 型刚构桥不设支座、施工时不需临时固结的优点,便于悬臂施工,且具有很大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很好地满足较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求。另外,双薄壁墩的柔性对桥梁承受温度变形、减小墩身材料、削减墩顶负弯矩及增加施工稳定性都有一定的益处。跨径在200300m 范围内,连续梁桥在跨越能力方面(目前国内外跨径超过 200m 的连续梁寥寥无几) 、拱桥在施工简易方面以及斜拉桥和吊桥在经济指标方面都明显不如连续刚构桥4。因此,尽管其起步较晚,但近二十年来却得到了较

32、大发展。随着高强预应力钢材、高强混凝土、大吨位张拉锚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以及施工水平的提高,我国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得到了较大发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于其具有大跨、高墩的能力,且施工中省料、省工、省时。近年来,在大跨径的梁式桥中,这种桥型受到普遍重视。我国先后修建了洛溪大桥(主跨 180m)、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主跨 245m)、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主跨 270m)、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单线主跨 128m)、等大跨度连续刚构桥。1.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与施工技术1.2.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发展

33、,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改进、提高而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运用于大跨径是主要采用了连续梁、T 形刚构、连续刚构等结构体系。20 世纪 60 年代中,我国首次采用了先进的悬臂施工方法,建成了国内第一座 T 形刚构桥,为我国修建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开拓了发展前景。迄今为止已修建了 20 多座大中跨径的预应力砼 T 形刚构桥,1971 年建成的福建省乌龙江公路大桥,主孔跨径为 3144m;1980 年建成的重庆长江公路大桥,共 8 孔,总长 1000m,最大跨径 174m。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在桥梁建设上,各种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各国运用最多的预

34、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国内开始兴起。近 30 年来,修建了大量的连续梁桥,掌握了各种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如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跨架设法等。并在国外承建了不少大跨的连续梁桥。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悬臂法施工的大跨径连续梁桥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 1984 年建成的广州珠海三桥主跨为 80m+110m+80m;1991 年建成的杭州钱塘江二桥,为公铁两用桥,主跨为 18 孔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分跨为45m+65m+1480m+65m+45m,连续长度达 1340m,为目前国内之冠。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预应力束锚固与张拉工艺的使用及施工设备的日益完善,促进了预应力

35、混凝土桥向更大的跨径冲击,发展了双薄壁墩的连续刚构体系。如 1989 年建成的主跨 180m 的广东洛溪桥,1996 年建成的主跨 245m 的黄石长江大桥,1997 年建成的主跨 270m 的虎门辅航道桥,为当时世界最大跨径。它标志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平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此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还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拱桥与桁架 T 形刚构桥。1.2.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我国现在大跨径预应力桥梁主要采用的施工方法是非常丰富的。 (一)有支架就地浇注施工仍运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充分发挥着桥梁的整体性好,施工中无体系转换等优点;(二)悬臂施工中的平

36、衡浇注和悬臂拼装法不仅在施工中不影响桥下的通航或通车情况还可以充分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承受负弯矩能力强的特点,将跨中的正弯矩转换为支点负弯矩,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悬臂浇注的施工周期一般是 610d,依节段混凝土的数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不同。悬臂拼装的基本工序是:梁段预制、移位、堆放和运输、梁段起吊拼装和施加预应力。(三)逐孔施工法;但要注意在施工过程的体系转换,不同的转换途径将得到不同的内力叠加,而最终的恒载内力(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内力重分布)将向着连续梁桥按照全联一次完成的恒载内力靠近。 (四)顶推施工法;利用桥纵轴方向的台后预制场地,分节段预制梁,并用纵向预应力筋将预制节段与施工完成的梁体

37、连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预制场地,然后继续在预制场进行下一节梁段的预制,直至施工完成。 (五)转体施工法;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于跨度大,通常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下面主要介绍其施工方法及特点。1.2.3 悬臂浇筑法施工一、施工特点悬臂施工法是利用已建成的桥墩沿桥跨方向对称施工,其施工的必要条件是:施工中需要墩与梁固结,桥墩要承受施工产生的不对称弯矩。悬臂施工时随梁段增长,梁内出现的负弯矩不断增大,对梁上

38、缘需逐段施加预应力,使其与完成的梁段连成整体。其总体施工特点为:桥下无需搭设支架,对深水、大跨、通航、峡谷、高墩的条件下是最优的施工方案;工艺简单,施工设备少;多桥孔可同时施工,施工速度快;悬臂施工时使跨中正弯矩移到支点负弯矩,大大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节省施工费用,降低工程造价等。此施工方法由早期的 T 型钢构,后来又被推广应用于连续梁、连续刚构、斜腿刚架、斜拉桥及拱桥等。连续刚构桥和斜腿刚架桥采用悬臂施工,都存在施工中的力学体系转换问题,所以施工中应及时调整所施加的预应力,并考虑体系转换及其它因素引起的次内力。悬臂施工是由两个相邻的桥墩同时向两侧分段进行,水平推进,直到跨中合拢,各整段用预应

39、力紧密连成整体。它通常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类。悬臂浇筑法在发展中国家应用较为普遍,其特点是适当性强;工程造价一般比悬拼法节省;运输、起吊设备要求低;全部为湿接头,施工质量及控制易保证;工期较长、劳动力用量多。悬臂拼装法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其特点为工业化生产及机械化程度高,比悬浇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劳动力用量少,高强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但接头处易造成预应力损失,施工控制要求高;工程造价一般比悬浇法高。所以我国的刚构桥一般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二、托架与挂篮5悬臂浇筑是在桥墩两侧对称逐段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束,移动挂篮继续浇筑下一梁段。梁节段长度与梁段自重、挂篮重、平衡

40、配重及施工荷载密切相关,一般每个节段的长度为 34m,特大桥为 6m 左右。悬臂浇筑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是挂篮,因桥墩根部块的重量较大,且为了满足拼装和支承挂篮要求的起步长度,经常先用托架浇筑第一梁段。根据墩身高度、承台形式和地形条件设立支架托架,其高度和长度应由施工挂篮的需要和现浇段长度决定,横桥向宽度一般比箱梁底宽出 1.52.0m,以便立箱梁边肋的外侧模板,托架顶面应与箱梁底面在桥纵向的线形保持一致。为了消除托架在浇筑梁段混凝土是产生的变形,常用千斤顶法、水箱法对托架预加变形。托架上施工最初几个梁段达到挂篮起步长度后,拼装对接挂篮悬浇到一定长度后,再将对接挂篮承重梁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的挂篮向

41、墩的两侧逐段推进,新浇梁段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束筋与前一梁段连成一体。挂篮是一个能自动行走的空中活动脚手架,悬挂在已张拉的箱梁节段上,现浇段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管道安装、预应力操作、压浆封顶等工作均在挂篮上进行。完成一个梁段后,挂篮可前移一个梁段,循环悬臂浇完所有梁段。挂篮的构造一般由主桁、悬挂系统、平衡重及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张拉平台及底模架组成。主桁一般由两片纵梁组成,主桁由万能杆件和型钢组拼,或做成斜拉结构。悬吊系统一般由两端钻有钻孔或两端用车丝扣的圆钢组成,其作用是将底模架和张拉平台自重及其荷载传递的主桁上。平衡重及锚固系统位于主桁的尾部,主要作用是平衡挂篮前移和浇筑混凝土时产生

42、的倾覆力矩,确保高空作业安全。行走系统支承主桁,一般由车轮或四氟乙烯滑板组成,使挂篮沿梁体纵向前移。张拉平台位于梁体前方,作为预应力束筋张拉脚手架。底模架是在挂篮就位后,用于立模板、绑扎钢筋、浇混凝土并养护使用等。挂篮按构造形式分为桁架式(包括平弦无平衡式、菱形、弓弦式等) ,斜拉式(包括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四种。具体分类及其主要特点如下:1)平行桁架式挂篮,其承重系统一般为等高度桁梁,悬挂系统吊住底模架和侧模板,桁架尾部设置压重或锚固,以解决倾覆稳定问题。2)平弦无平衡重挂篮,是在平行桁架式挂篮的基础上取消压重,在主桁架上部增设前后上横梁,根据实际需要可沿主桁纵向滑移,并

43、在主桁横移时吊拉底模架平台及侧模架。3)弓弦式挂篮的主桁外形似弓弦,也是从平行桁架式挂篮演变而来,可取消平衡配重,故一般重量较轻。4)菱形挂篮是平行桁式挂篮的简化结构,其后端锚固于箱梁顶板上,无平衡压重,而且结构简单,可大大地减轻自重。5)滑动斜拉式挂篮,其上部用斜拉体系代替桁架式结构。6)预应力斜拉式挂篮,利用梁体内腹板的预应力筋拉住模板,从而简化挂篮结构,减轻自重。7)三角形组合梁挂篮,是在平行桁式挂篮的基础上,用三角行组合梁代替桁架式结构。8)自承式挂篮,其构造与预应力斜拉式挂篮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预应力筋配置定位销和钢销。三、悬浇工艺流程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时,其施工程序

44、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在桥墩处搭设临时支架(或扇形支架),在支架上现浇少数梁段作为拼装挂篮的场地;b拼装挂篮,在挂篮上悬臂浇筑其余各梁段,逐段推进;c边孔靠近岸边梁段,在支架上浇筑。悬臂浇筑的梁段、通常分成每 34m 一段,每一梁段均在挂蓝上浇筑,待新浇梁段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钢筋。挂篮支承在己浇筑和张拉的梁段上,每套挂篮由两片或多片纵梁组成,可沿顺桥向移动。为确保挂篮的施工稳定性,通常是在挂篮后端压重或将挂篮临时锚固在前面己张拉的梁段上。在挂篮设计方面,有的采用重型挂篮,也有的采用轻型挂篮。轻型挂篮是目前悬臂施工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轻型挂篮重一般约为最重梁段的一半。同时,出现

45、了用模板代替挂篮的方法,即视模板为挂篮的一部分,目的是用以减轻挂篮的自重。国内多采用轻型挂篮,箱梁内模则采用滑模施工,这就大大节约了模板并确保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每浇一梁段的工艺流程:挂篮前移就位;安装底模及侧模;安装底板与肋板钢筋以及预留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及预留管道;浇筑混凝土;养生;穿预应力钢束及张拉锚固;管道压浆。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浇筑梁段的施工周期约为 710 天。有时为加快进度,还专门采取若干辅助措施,如利用多套挂篮同时施工;在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和采用蒸气养生等方法,有时还采用箱梁锚固端混凝土事先预制的方法(即预制端块措施)。挂篮悬浇施工的混凝土一般用泵送,混凝土塌落度一般

46、控制为 1418cm,并应随温度变化及运输和浇注速度进行适当调整。施工中还应注意下列问题:1)各梁段浇注混凝土前,必须严格检查挂篮中线,挂篮底部标高;纵、横、竖向预应力束管道;钢筋、锚头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检查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2)最后一次性全断面浇注梁段混凝土,体积较大的箱段也可分两次浇注。3)混凝土的浇注应从挂篮前端开始,以便减小挂篮施工中的变形,防止新旧混凝土间产生裂缝。4)预应力管道应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在波纹管内插入硬塑料管作衬填。5)挂篮上应设风雨蓬,避免混凝土日晒雨淋影响其施工质量,冬季应有保温措施。6)箱梁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立即用通孔器检查管道,及时处理漏浆而出现的

47、堵管现象。四、合拢段施工及其控制合拢程序一般采用两岸向跨中的顺序,但应注意的是不同的合拢程序,引起的结构恒载内力不同,体系转换时由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也不相同,所以采用不同的合拢程序将在结构中产生不同的恒载内力,对此必须在设计和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合拢段施工是悬浇施工中的关键,当悬臂长时,结构恒载和施工荷载将产生较大的挠度,这些挠曲变形除在各节段施工不断调整外,合拢时需要详细调整。对 T 构跨中合拢段多采用挂梁连接,合拢段施工中需注意两边挂梁安装加荷的均衡性问题。为了防止墩柱产生过大的不平衡力矩,可采取下列两种措施:配置平衡重;两悬臂梁端部分批交替架梁。对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时,跨中合拢段

48、刚性连接、整体合拢,常采用现浇和拼装两种方法施工合拢段。为了控制合拢段的位置,可在合拢段内设置刚性支撑定位,采用超早强水泥,控制合拢温度等措施提高施工质量。设置刚性支撑锁定措施有:箱梁内外设刚性支撑、外刚性支撑与张拉临时束或仅设内(后外)刚性支撑等锁定措施,并在合拢段施工中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合拢段的气温预报情况,测试分析气温与梁温的相互关系,以确定合拢施工时间并为合拢锁定方法提供依据。 2)根据结构情况和梁温的可能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合拢锁定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合拢力学验算。 3)选择日气温教低,温度变化幅度小时锁定合拢口并浇注合拢段混凝土。 4)合拢口的锁定应迅速、对称地进行,先将外刚性支

49、撑另一端与梁连接,临时预应力束也应随之快速张拉。 5)合拢口的混凝土宜比梁体提高一个等级,并要求早强,最好采用膨胀混凝土,且应作特殊配合比设计,浇注时应认真振捣和养生。 6)为了保证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合拢口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可在各悬臂端施加与混凝土重力相同的配重,加、卸载应对称于梁轴线进行。 7)合拢口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完成体系转换,按设计要求张拉全桥剩余的预应力束。 8)为了减小合拢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将梁收缩徐变的影响视为梁降温来等效处理;另一种是在合拢锁定前将梁预设一个值,即可消除梁体后期收缩、徐变产生的变形影响。l1.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病害成因概

50、述目前一些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够桥出现的病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主梁的跨中下挠问题,主跨 245m 的某大桥,最大下挠达到 32cm,主跨 270m的虎门大桥辅航道桥,建成 5 年后,在 2002 年已下挠 17cm,远超过原设计预留的 10cm 的徐变预拱度;二是箱梁的开裂问题,包括主梁腹板边跨靠近现浇段及中跨 1/4L3/8L 段腹板出现的斜裂缝、主梁箱梁地板跨中部分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出现的纵向裂缝及墩顶横隔板的竖向和横向裂缝等。连续刚构病害的产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设计、施工、材料、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1.3.1 设计及理论上的原因主梁跨中下挠问题(1)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程度及长期

51、性估计不足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过大不仅影响其外观及行车,而且对其受力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程度及长期性估计不足。现在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绝大多数采用悬臂法施工,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截面越来越轻型,构件越来越薄。这些因素,必然使徐变系数越来越来大。加载龄期对混凝土的徐变有较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加载龄期越短,混凝土的徐变越大,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受工期控制,一般混凝土在浇筑 3 天左右就开始了预应力张拉加载并确定了梁顶标高,从而因龄期短而使徐变系数大,主梁下挠值加大。而且荷载大且经常性地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徐变挠度。此外,在繁忙交通的路段上

52、,桥上车流日夜不断,部分活载也实际成了“恒载”,也会产生徐变挠度,导致下挠增大6。(2)有效预应力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徐变变形随有效预应力增大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反之亦然7。因此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若有效预应力较小,则徐变变形可能增大,导致主梁下挠变形加大。反之,混凝土徐变变形加大,预应力束的应力损失也相应加大,进一步减小了预应力度,从而导致主梁下挠变形值加大。从已加固的一些连续刚构桥中发现,孔道的压浆有时不饱满,存在着一些孔隙,有的则浆体分离,孔道一经戳破即有水流出,处于这样孔道中的预应力束肯定会发生锈蚀,导致有效预应力的降低,不但会引起梁体下挠,而且有可能出现受弯竖向裂缝

53、,也降低了抗主拉应力的能力。箱梁开裂问题(1)腹板斜裂缝问题从上世纪 90 年代,在箱梁桥的设计中,较普遍地取消弯起束,而用纵向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来克服主拉应力。这样做方便施工,可以减薄腹板的厚度。但竖向预应力筋长度短,预应力损失大,有效预应力不易得到保证,教训是斜裂缝大量出现。目前已认识到取消弯起束是不妥当的!于是重新回到设弯起束的正确轨道上来。但为此已付出了代价。设计中通常仅从纵向和竖向二维来分析主拉应力,但很不够,没有考虑横向的影响(图 1.1,图 1.2) 。不考虑横向应力的影响,必然使计算的主拉应力值偏小。正如苏通大桥副桥连续刚构设计一文所说, “经计算分析,箱梁的横向荷载对腹板产生

54、的效应很大。考虑此项效应的主拉应力将远超出规范允许值。 ”8图 1.1 日照温差导致箱梁内部全截面受拉Figure 1.1 temperature gradient resulted in box cross-section of internal tension图 1.2 跨中张拉后期索导致腹板受拉、底板受弯Figure 1.2 Cross in the late tensioned cable lead webs to tension and bending bottom slab此外,由于采用箱形截面,扭转、翘曲、畸变也会使腹板中的剪应力加大,从而增大主拉应力9。因此,应该按三维进行分析

55、。过去大跨径梁桥出现较多斜裂缝,重要原因之一是与设计上对主拉应力估计不足有关。腹板偏薄,配置普通钢筋偏少,也会导致腹板斜裂缝的产生。(2)纵向开裂问题1)施加过大的纵向预应力全预应力结构设计中,留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是必要的,以克服简化图示与实际的不一致,以及局部影响等,一般可留 23MPa。构件在承受轴向力时,轴向长度因弹性压缩而缩短,垂直方向将因材料的泊松比而产生拉应变,如果正应力储备过大,会在其重力方向发展较大的拉应变,在其薄弱的截面,往往在沿预应力管道的截面出现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沿顺桥向的预应力管道发展,下渗的水沿管道流动,造成钢束锈蚀的危害比垂直裂缝还大。2)温差应力估计过小我国过去的

56、桥梁设计规范中,对温差应力,仅规定了翼缘与梁体的其他部位有 5的温差。这样的温差偏小,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不安全。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对于箱梁,温差应力可以接近甚至超过活载的应力6。英国、新西兰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比我国大很多。这也是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之一。现行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中已规定了比过去大得多的温度梯度。这个问题可望得到解决。3)顶板较薄由于顶板较薄,又要布置纵、横向预应力束和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位置较难精确控制,一旦偏差较大,易在顶板下缘出现纵向裂缝。顶板薄导致活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变幅过大,容易出现疲劳裂缝。4)其他原因在箱梁腹板内外侧均有可能存在横向拉应力,当配筋不足时会在腹板发生

57、纵向裂缝。变截面箱梁的底板由于施加预应力而产生径向力,当底板横向配筋不足,会在底板横向跨中下缘及横向两侧底板加腋开始的上缘,出现纵向裂缝(图 1.2) 。(3)横向裂缝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中,出现受弯的垂直裂缝相对来说是较少的,但有时也能见到。在大跨径梁桥的设计中,通常采用全预应力设计。无论是全预应力或部分预应力 A 类构件,都不应该出现横向裂缝。出现横向裂缝,反映了正截面强度的不足。出现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有效预应力不足,过早加载,预应力徐变损失大。沿管道预应力损失偏大。底板预应力筋因管道压浆不饱满和浆体离析而锈蚀。2)对剪力滞影响考虑不够,腹板区域上下缘纵向拉应力远大于平均应力3)

58、梁体下挠过大以及斜裂缝过宽过多的影响,也促使横向裂缝出现。1.3.2 施工方面的原因由于混凝土由多种地方性材料配制而成,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拌合、浇注控制不严,再加上方片面追求高强度而忽视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指标,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品质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箱梁的腹板承受各种荷载组合下的主拉应力或主压应力,腹板的厚度较设计厚度减薄将进一步恶化腹板斜截面的抗剪能力,甚至会导致腹板开裂。因此施工过程中因模板安装不好导致的腹板厚度过薄将直接影响到腹板的抗裂性能,过厚又增加了悬臂箱梁的重量。由于施工的过程控制不严而可能出现钢筋连接质量差、绑扎不到位、混凝土拌合及振捣质量差、模板安装不牢固,从而导致漏

59、振、蜂窝、麻面、露筋、漏浆、错台等质量问题。施工队伍的素质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原修建桥梁等重要结构物的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人数太少,从而涌入一大批未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民工进入具有较高施工技能要求的桥梁建设中来。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及施工工艺等问题而导致的预应力筋漏张拉、压浆不密实等质量问题。1.3.3 材料方面的原因高强混凝土的缺陷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梁采用的均为高强度的混凝土,但高强混凝土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不仅对原材料选择、生产运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材料的性能上也存在许多突出的缺点急待解决。高强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并掺有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合料和高

60、效减水剂,由此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性能缺陷10:(1)自收缩开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高强混凝土存在早期收缩开裂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在低水灰比或水胶比并掺入较多的具有相当活性的矿物细掺合料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自干燥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损伤而产生微裂缝。(2)脆性。高强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差,素混凝土的延性随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资料表明,当普通混凝土的应变达到 3%时,其承载力仍然能保持一半以上,但若同样的应变值加于高强混凝土时,则实际承载力近于零。水泥方面的原因11在传统上,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对混凝土的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因此混凝土生产厂家对水泥品质的要

61、求也是强调强度;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如此的发展,造成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等等问题,尤其是早期开裂的现象日益普遍。30 年来,我国水泥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标准于 1979 年 7 月开始实施,第二次是 1992 年开始逐步实施,第三次是 1999 年开始实施。第四次,即最近的一次是 2007 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次修订是将我国使用了 20 多年的“硬练”强度检验方法和标准改为“软练”强度和标准。这次变化较大,修订水泥标准的结果是增加了熟料中的C3S 和 C3A 含量,水泥细度从比表面积平均 300m2/kg 增加到平均 330m2/kg,提高了水泥

62、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水化热。因检验强度的水灰比大幅度增加,减小了掺入矿物掺和料后的强度的优势。第二次修订后的 GB17592、GB134492 等强调了水泥的早期强度,28d 强度均提高了 2,增加了 R 型水泥品种。该标准强化了 3d 早期强度意识,倡导多生产 R 型水泥12。普通水泥的细度进一步变细,从筛析法的12,改为10。GB1751999、GB13441990 等把强度检验的加水量改为 0.50,取消了GB17592 中的 325水泥,水泥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新的水泥国家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 、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63、-2007) ”要求,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 300m2/kg,但未规定水泥颗粒细度的上限值。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水泥生产厂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水泥中熟料的组成比例,将水泥颗粒磨细到远超过下限值的细度;或者将原本强度等级不合格的水泥进一步磨细,以满足强度等级的要求,也使得实际生产中水泥细度远超过规定的下限值。根据重庆大学建材试验中心的统计数据,目前重庆市桥梁工程广泛采用的 42.5 级、42.5R 级、52.5 级水泥的比表面积在 500700m2/kg 之间。国内其它省市也普遍存在同样问题。水泥颗粒过细,虽可提高水泥早期强度,但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及中长期

64、性能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颗粒过细,使水泥早期水化热过分集中。桥梁工程结构一般体积、尺寸较大,水泥颗粒过细将导致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早期水化热过大且过分集中,使混凝土结构早期易于产生温度差异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长期耐久性。(2)水泥颗粒过细,使得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变形趣大,更容易产生早期收缩裂缝。水泥颗粒愈细,需水量愈大,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增大,混凝土更容易开裂。(3)水泥颗粒过细,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但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潜力小,相当于混凝土强度的“拔苗助长” 。水泥颗粒相对较粗,在满足 28 天龄期设计强度的同时,混凝土后期的强度还有相

65、当大的发展空间,现行有关混凝土桥梁结构规范可靠度设计指标是通过对旧规范容许应力法或破损阶段法设计经验校准的基础上建立的,从而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水泥颗粒过细,虽然 3天和 28 天龄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需要,但实际混凝土中长期强度增长幅度趋小,使实际结构安全度大大降低。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负面影响还包括:随着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混凝土徐变也随之增加,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利;随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与相同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变差。为增大流动度和减小流动度损失需要掺加更多的高效减水剂,不仅增加施工费用,也可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我国水泥各有关参数和性质变化的历程和趋势与国外的相

66、似。特点是增加C3S、C3A、细度趋向于细,因而强度尤其早期强度不断提高。此外,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水泥生产的干法工艺,使水泥的含碱量提高。这种变化的趋势虽然对混凝土提高早期强度有利,但却增加了混凝土的的温度收缩、干燥收缩,在加上较低水灰比产生的自收缩,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较大的收缩变形因高的早强而提高的早期弹性模量而产生较大的应力,而高早强又使能缓释收缩应变的徐变很小。于是开裂成为必然。1.3.4 运营管理方面的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与日俱增,某些桥梁的实际交通量远远超过设计交通量,并且大量的超重、超载车辆通过桥梁,使桥梁严重超负荷运行,这无疑对存在设计或施工缺陷的桥梁来说是雪上加霜。大桥管理人员对桥梁维护不仔细、不及时,出现裂缝不及时修补,导致雨水侵蚀、钢筋锈蚀加剧等质量问题。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988 年国内修建了第一座连续刚构桥洛溪大桥,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全国各地修建了不少连续刚构桥。然而,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很多连续刚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本文针对连续刚构桥梁的一些主要病害开展如下工作: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