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468239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3.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1、准备科学家对涡虫行为的研究程序资料。 2、有关动物行为类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相关检测题。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各种动物的

2、行为,让学生就生活经验讨论是属于 生来就有的行为还是学来的? 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新课教学 学生自学P22“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填表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 22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快或其他物体的下方。提出问题:涡虫为什么生活在石快下方?作出假设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1:(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地送入试管中。(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塞塞好管口,然后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 ,另一端记为试管B端 。(3)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

3、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4)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用铝箔套遮住试管B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实验后,把涡虫放回培养皿。实施实验并记录按实验1进行,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数量明显多,而且呆的时间久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进行,可看出涡虫总喜欢暗环境。得出结论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 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 22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提出问题: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先天性行为作出假设涡虫喜欢黑暗环境设计实

4、验方案实验2:(1)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2)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3)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4)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2:(1)发现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舒展身体;(2)发现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4)经过101次的重复,结果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分析实验现象由此看出,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得出结论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后天学习行为。 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对实验

5、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结果等展开讨论,一方面使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分析科学家获得的数据,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大多数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认识动物的行为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生殖。标题对研究涡虫行为的实验进行讨论 23内容1、你认为实验1中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2、在实验1中,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吗? 光照,A端有光,B端黑暗。步骤(3)A端、B端都有光,涡虫的停留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步骤(4)A端有光而B端黑暗,如果涡虫喜欢黑暗环境,在B端停留的时间会

6、长。3、实验2的步骤(1)与(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2步骤(1)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舒展身体,是涡虫的一种本能行为;步骤(4)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这是因为涡虫对“光照电击”的连续刺激作用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导致收缩身体的条件刺激。4、实验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有什么意义? 实验1中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学生举例说明,巩固教学内容。列表比较: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

7、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3、本课小结 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4、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5、5分钟检测题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反馈练习1、有一

8、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后天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2、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张良用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蚂蚁能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此行为是动物的() A、学习行为 B、节律行为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3、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B大山雀C马 D黑猩猩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C动物

9、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5、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6、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个星期总是给鱼池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属于( )行为。 A、先天性 B、后天学习 C、取食 D、帮助7、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 A环境因素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5分钟检测1、小狗睡觉、小狗到规定的地方去方便,分别属于( )A、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C、行天性行为

10、,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2、动物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下列哪项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 A、尝试 B、错误 C、尝试与错误 D、成功3、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4、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蚯蚓走迷宫 B大山雀偷饮牛奶 C小鸟在池塘边喂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5、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母鸡孵卵 D.小狗“算数”6、下列属于先天

11、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猴子骑车 C谈虎色变 D老马识途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兔和白兔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主备人:李秋红(铁涌中学) 修改人:李秋红 审核人:何广海(港口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上行为类型的意义。 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

12、学主备 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雌狮追捕斑马,两只公鸡争斗、乌贼喷墨汁等动物行为片断。 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观看课件演示,讨论各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展示各种动物行为,进一步引出行为意义。新课教学课件展示动物的

13、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图片,引导学生对各行为意义进行讨论分析。小组自由讨论,得出小组结论,各小组自由发言。建立教与学沟通、合作、互动的是师生关系,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养成教育。课外延伸 例1老鼠将食物支回洞穴中贮藏起来,这是老鼠的什么行为?对老鼠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2在一群狮子静下来享受食物前,每只狮子通过猛咬、抓、和咆哮的方式决定是谁优先享用食物,狮子的这一系列表现是什么行为? 例3雄性犀牛总是不断在他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是它的什么行为?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4枯叶蝶形如枯黄的树叶,食虫鸟难在枯叶中发现它,从而避免了枯叶蝶被食

14、虫鸟吃了,有拟态行为的动物行为称为什么行为? 例5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什么行为? 例6青蛙等动物在温暖的季节活动,冬天则冬眠,这种行为属于哪种动物行为?它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小组结论,向全班同学作汇报。通过两节课学习,学生能真正认识了解到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其意义。本课小结 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学生谈体会,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讨论交流。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积极思维,抢答题。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利于巩固新知。5分钟检测题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 反馈练习1、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 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这是(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2、蚂蚁群体中有蚁后,个体之间有分工合作。这说明蚂蚁具有的动物行为是(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群行为 D.防御行为3、蜜蜂用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诉其他蜜蜂采蜜的方向,这一行为属于

16、(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在“跳舞” 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 D.小狒狒对“首领”作出顺从的姿态5、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亲鸽衔虫喂雏鸽 B、鸟占巢区并筑巢 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 D、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6、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 A、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 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 C、季节变化的结果 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7、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C猫捉老鼠 D

17、两狗争食8、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5分钟检测 1、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 A昼夜节律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3、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 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4、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 5、下列属于动物社

18、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6、“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捉蚊子 D、海豚戏水 7、猫头鹰昼伏夜出,这是一种( ) A、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 C、捕食行为 D、繁殖行为 8、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 A、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 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 C、季节变化的结果 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 9、下列不属于“求偶信号”的现象是( ) A星夜萤火 B蜻蜓点水 C孔雀展翅 D夏日蝉鸣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

19、的行为第3节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备人:李秋红(铁涌中学) 修改人:李秋红 审核人:何广海(港口中学)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难点: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1、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相关材料。2、“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3、相关检测题。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的相互攻击等行为的录像。

20、议一议: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有哪些行为表现?科学家是怎么知道三刺鱼的这些行为的?可能采用哪些方法?观看课件演示,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引出观察动物研究动物所用的方法。新课教学1、 阅读课文,讨论“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材料,想想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2、 阅读:读“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和“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资料。3、讨论比较: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小组自由讨论,得出小组结论,各小组自由发言。建立教与学沟通、合作、互动的是师生关系,培养自主探究

21、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养成教育。课外延伸 例1雄狮鬃毛综黑色和黄褐色的研究。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到身旁来。这属于什么研究方法?例2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是利用动物行为来获得结果。这属于什么研究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小组结论,向全班同学作汇报。通过学习,学生能很认识了解到研究动物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课小结 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学生谈体会,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讨论交流。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

22、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积极思维,抢答题。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利于巩固新知。5分钟检测题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 反馈练习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2、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

23、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24、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5分钟检测1、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猎豹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C.在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队声波反应敏感2、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A. 观察法和文献法 B.统计法和推理法B.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3、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我们看到科学家长时间隐蔽在丛林中用摄像机等工具研究动物行为,这种方法是( ) A.示踪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分析法4、 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表明,引起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行为的是亲鸟的( ) A.羽毛的颜色 B.身体的形状 C.喙上的红斑 D.声音5、 用观察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主要是在下列何种状态下进行的( ) A.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在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下 D.在改变动物生活环境的条件下6、 研究动物的行为是,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必须( ) A.进行观察 B.设计实验 C.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D.在实验室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