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42467605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编号1课题红灯停 绿灯行课时4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3.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重难点1. 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2. 学习歌曲。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图片“红灯牌”“绿灯牌”打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双向筒。教师复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

2、、家长开车送等等。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3.听音乐,做游戏。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

3、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

4、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胖胖。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四、领唱与齐唱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3.学生以多

5、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

6、着节奏谱,念儿歌。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教学过程一、复习小胖胖二、听教师演

7、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四、跳邀请舞。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编号2课题春天来了课时4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重难点1. 在欣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2. 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准备1.钢琴、录音机、录音磁

8、带、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2.节奏卡x x x x x x x x 教师复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过程:1.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2.师范唱一遍。3.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4.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5.用听唱法教唱歌曲。6.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8.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9.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10.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11.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1

9、2.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13.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2.活动春光好。教学过程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3.告诉学生曲名。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9.结合课本上的插

10、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2.歌曲云。3.附点二分音符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4.教师范唱。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8.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9.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13.

1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x x x x x x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3.师朗读歌词。4.学生朗读歌词。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12、编号3课题音乐中的动物课时5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2.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3.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重难点1. 歌曲小动物的歌。2. 律动。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音乐挂图。教师复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

13、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

14、领唱。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p弱F强出示卡片3.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4.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第三课时教学过程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2.学唱歌曲咏鹅。(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15、(4)教师范唱。(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第四课时教学过程1.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2.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小毛驴)3.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教师分句教唱。(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

16、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4)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4.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5.总结第五课时教学过程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分段欣赏:(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

17、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3.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5.随着音乐即兴表演6.总结反思第五单元编号4课题五十六朵花课时6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重难点1. 学唱歌曲乃呦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2. 用茶杯、碗、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乃呦乃。准备音乐挂图 录音机 电子琴。教师复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集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二、范唱要求学生安静得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

18、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出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它动作。3.学生跟教师分乐段模唱歌词数遍。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涂色小节。6.学生跟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四、课下活动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里装上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2.请查找关于高山族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乃呦乃1.齐唱歌曲。2.请学生独唱歌曲。二

19、、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呦乃。三、请同学用其它“乐器”演奏乃呦乃。四、欣赏杵歌1.请同学介绍有关于高山族的资料。2.欣赏杵歌3.随歌曲杵歌作舂米的动作。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模唱练习1.跟老师分句用“la”模唱。2.学生用“la”完整模唱。二、欣赏快乐的罗梭。1.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4.请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欣赏第四遍)5. 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6.介绍弹拨乐器。三、下课活动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资料。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

20、入新课请同学们介绍查找的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教师小节补充二、范唱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三、学唱歌曲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2.跟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4.请同座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以由一位同学代表独唱。四、练习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呦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五、课下活动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第五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教师小节补充。二、范唱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三、学唱歌曲1.有节奏的

21、朗读歌词。2.跟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五、复习歌曲1.乃呦乃2.勇敢的鄂伦春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六、总结本打不按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字吗?请你说一说。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第六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要求:

22、有节奏的朗读。三、数数练习1.每一拍读一个数。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四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替换尔格、替换乐器等)课后反思第四单元编号1课题我们多快乐课时4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2.继续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编歌表演和舞蹈动作、为歌曲续编格茨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重难点1. 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3、。2. 在各项音乐活动始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准备录音机 音乐挂图。教师复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听范唱23遍。2.在教师的带领下,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正确、清晰。3.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在整体教唱。4.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5.学生跟着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带唱一遍。6.边听录音,边在每小节的后两拍拍手(xx x)。然后用“x x x x x”的形式再练习几遍。拍腿 拍腿拍手7.教师出示“x x x x x”的节奏卡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可选用四种打击乐器,各组可任意选择,虽然总体节奏是xx x x x,但各种乐器仍然

24、可有不同的奏法,8.分组表演打击乐器为歌曲搬走。9.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同学随教师的琴声歌唱。也可随伴奏带歌唱,教师指挥。10.请同学们下课后设计表演动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2.请同学们分别提出自己的动作设计方案。3.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4.教师可选择几个即恰当由简单的动作教给全班学生。5.全体学生进行歌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应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造。6.欣赏节日舞曲要求安静的听,展开想象的翅膀,随音乐感情的起伏进行联想。7.如听出乐曲中敲鼓的声音清举起手表示你听到了。8.复听,感受乐曲所表现得天真活泼、兴高采烈的儿童情趣。9.听赏多

25、快乐呀多幸福(1)初听后出示歌词,要求随着录音唱“多快乐多幸福”这一句,如学生能把前两句也唱出来就更好。(2)指导学生喇叭和唢呐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唢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长。(3)学生随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势,并轻声歌唱。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1.从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和多快乐呀多幸福导入幸福拍手歌。2.听录音两遍,教师用恰当的动作提示连续的附点和过门中的拍手动作。3.随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的清晰,必要时可按节奏朗读几遍。4.在第一段歌词中加入拍手(三处)。5.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图标,创遍第2、3、4段歌词和动作,能听辨三拍子与四拍子两种不

26、同的舞曲。激发学生在动作设计方面的创造力。第四课时教学过程1.播放云的伴奏带,教师与学生中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彝族学生用打击乐器走出三拍的节奏型,使学生已于听辨。2.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3.播放快乐的孩子爱唱歌的伴奏带,同前面一样,也可由教师和学生领先起舞,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走出四拍子的节奏型(如:“x x x x x”、“xxx x xx x”等)。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走出四拍子的节奏型。4.播放勇敢的鄂伦春的伴奏带,薛申们随音乐自由表演,或骑马、或打猎、或群舞。5. 播放小雨沙沙沙的伴奏带,学生们可分小组作歌表演。6.高潮是幸福拍手歌,学生们可边唱边舞,可互相拍手、拍肩,动作可以多样。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