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771376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过程和方法: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父母亲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学习其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课件,了解捐献角膜的资料。【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有一个词语大家肯定非常熟悉!(

2、点击课件出示:母亲)熟悉吗?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点击课件播放轻音乐,并出示课题及作者永生的眼睛),父亲却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了解琳达一家的感人故事。【设计意图:以我们熟悉的母亲为话题,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展现琳达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绪,从而调动学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虑问题。要求学生去读文本,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也为“父亲同意角膜捐赠,我反对角膜捐赠”的冲突做好了铺垫。】二、品读体验,探究内容1、琳达前后几次经历家人想捐赠眼角膜的

3、事?分别是谁?板书:母亲、父亲、女儿2、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反应?自读课文,划出来做简单的批注。【教学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解决学生的疑问。】3、交流:(1)第一次,当琳达听父亲说同意捐献母亲的眼角膜时,什么反应?(惊呆了、痛苦难忍)出示文中句子。是什么让我如此反对呢?理解“惊呆”:我为什么惊呆?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师: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师: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 指导学生读出痛苦、读出哭喊。【教学意图:教师创设情景引读重点句子,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后面的自觉捐献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琳达转变的过程。】小结:当时由于

4、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琳达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所以她根本无法接受捐献眼角膜这件事,也无法理解父亲的做法。板书:不接受(2)、面对我强烈的态度,爸爸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出示句子。A爸爸此刻的心情可能平静吗?为什么要平静地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生:不平静,因为他的妻子去世了,失去了亲人,他心里肯定很痛苦。生:不平静,亲人死了本来很痛苦,还要捐献角膜,不能接受。生:平静。因为父亲说“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从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父亲早就做好了准备。师:父亲做好了怎样的准备?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师:你真会读

5、书。父亲内心一定痛苦过,可此时他是那么平静,从“平静”中,你看出了父亲是个怎样的人?【重点部分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师:请你用心朗读这段话,看谁能够走进父亲平静的心灵。(自由练习,指名朗读)读好这句话。【教学意图: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失明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正是这种爱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B引用资料,比较理解:课件出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角膜捐赠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

6、暗中苦苦地等待。数百万的患者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能给予他们什么?而父亲呢?反复引读(个体读集体读):“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师:因为在很久以前,我的父亲就认为师:了却自己的心愿,拯救他人的幸福,这是一位博爱的父亲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位崇高的父亲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此时,我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教学意图:通过拓展资料,引起学生的注意,感受到我国器官捐献的匮乏,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再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

7、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3)、多年以后,父亲愉快的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此刻,对于父亲捐赠的愿望,我已经接受了。板书:接受。A、想象:一个盲童重见光明会是怎样的情景?B、他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读出美妙。C、作为捐赠者的家人,有怎样的想法?读出自豪。D、拓展想像:温迪会对外公说些什么呢?仿佛在对我们说些什么呢?是父亲的话,给琳达上了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他开启了她那扇爱的大门。也正是父亲的做法,使温迪的心灵也萌发了爱的嫩芽。连起来读读父亲的话。【教学意图:突出重点,对父亲的话进一步深刻理解。】小结: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

8、够重获新生,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琳达的父亲、母亲就属于这样的人。(4)、第三次,当我听到女儿说也要学外公捐赠眼角膜时,什么反应?当时我的心情怎样?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我为什么会感到骄傲呢?出示温迪的话,指生读。在这段话中,还出现了“骄傲”,谁为谁骄傲?从温迪的言语,表明她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识,闪耀着她思想的光芒。再读,体会我心中的骄傲。出示: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究竟还留下了什么?【教学意图:学生能从作者一家愿意给失明者捐献角膜,并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自豪,学习他们那富有爱心的

9、高尚品德。】4、品读课文结尾,谈谈读后的感想。A、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原文的结尾,老师相信大家读后一定有话想说。(配乐)朗读文章后半部分。B、读过课文后,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全班交流。C、出示诗歌,获得温迪捐赠的眼角膜的人也写了一首诗。师朗读: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芒照耀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再一次感受捐赠者的伟大与受赠者的快乐。【教学意图:通过这样的小诗,加上动情的音乐使学生和老师的情感融入课文之中,情感得到升华,对捐赠者的敬佩之

10、情油然而生。】5、总结这真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庭,我们不应该忘记琳达父亲曾经说过话:“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不仅琳达的父亲、母亲做到了,就连14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们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她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所以,他们的眼睛是读题。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题。【教学意图:对中心的理解,明确捐献角膜的人具有的精神。帮助学生体会带爱心是不会停止的,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三、拓展延伸:师出示:1、邓小平爷爷逝世之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

11、他的中国人民。2、王正豪(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乡的一个8岁少年。患一种非常罕见的儿童隐性传染病,目前为世界医学难题,无法治愈。2007年12月5日凌晨,王正豪离开了陪伴他8年的亲人,永远的走了。小正豪父母忍受着巨大悲痛,无偿捐献孩子眼角膜和遗体。)3、谢宗武(2008年月15日,身患癌症的郯城县第三中学教师谢宗武,在眼角膜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教学意图:出示身边熟悉的人物事迹,使学生直观感受,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营造师生口语交际机会,学生的好奇心、钦佩之情自然流露,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捐献器官的意义。】四、总结:1、课上到这儿,我想你们一定和我一样

12、,感慨万分,或者心中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给予那些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那么,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像琳达的一家学习,像所有的好心人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2、个性作业:我们为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而行动起来。(任选其一)(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身边的人听。(2)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3)利用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4)写一封捐献器官倡议书。【教学意图: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引导学生将主观意愿化为行动】【教学反思】:这篇教学案例从情景设计到质疑,到延伸拓展,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同时本文在质疑问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器官捐献的行为能够正确认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训练学生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整合、梳理自己获取的有用信息,提高了阅读效率。当然,教学中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朗读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果他们读得不好时,应及时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指导。少数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做引导做适当的归纳小结。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