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098325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年上海市高三十三校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某地的宗教信仰先后有法老、基督、安拉。该地区最可能是A埃及 B巴勒斯坦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两河流域2全球通史说:“自由探究的精神,_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这里的空格处应是A寡头 B君主 C共和 D民主第二章 法的渊源(14)第一节 制定法(14)法律(lex)和平民会决议(plebiscitum)元老院决定(16)皇帝谕令(16)3下图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某学生在查阅

2、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法典出自A近代英国 B近代法国C古罗马 D古巴比伦(2015年3月十三校二联/04)4某处村庄,农家必须自带工具、耕畜,每周无偿在地主土地上劳作34天,以此换取自己土地的使用权。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这种生活方式最可能出现在A前3100年的埃及 B前5世纪的希腊C1世纪的东汉 D11世纪的西欧5对于诸子百家,易大传云:“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珠途”,其“一致”、“同归”指的是A富国强兵 B修齐治平 C治国安邦 D小国寡民6对右侧知识结构属正确认识的是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

3、方的垂直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7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l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8自汉至唐,懦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懦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印刷水发明传播儒学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王心学的日益兴起9边境军情告急,朝廷即由顾问参谋草拟好军事作战及后勤调度方案,再由皇帝

4、裁决交各部执行。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以下哪个朝代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10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A辽 B金 C西夏 D蒙古国111535年欧洲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这里的“事物”指A骑士精神 B古典文化 C自然科学 D启蒙思想12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天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迦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31660年代到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下表是对这一时期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

5、估算。年份小麦裸麦大麦燕麦166012.814.113.913.1176025.525.030.938.3单位:蒲式耳/英亩A圈地运动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C农业技术的革命 D工业革命的推进14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民主15某学者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里的“它”是指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的统一1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

6、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垄断组织成为主要组织形式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足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系列主张来自A人权宣言 B解放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理想国18一位士人回忆:“四月初,逆贼攻陷常州,省城南京中的富户纷纷迁徒,我奉祖母之命,带全家迁避苏州东边的周庄。叔叔因办理团练,不能出城。十三日,我雇了船要回省城,逆贼已经攻陷省城,无法进入,只好带着祖母,就近前往一个有洋枪队保护的城市避难。”此处“逆贼”作乱指的是A李自成农民起义 B太平天国运

7、动 C义和团运动 D土地革命19清末恭亲王说:“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清问:特亲王的“权宜之计”及“久远之谋”各指A前者指轮船、枪炮,后者指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B前者指典章、规则,后者指建立国会,实施宪政C前者指国际公法,后者指设立总理事务衙门推展外交D前者指练兵、制器,后者指设学校,学习西学20右侧图案最早应出现于A闭关时的广州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广州C开埠时的上海D小刀会起义华洋杂居后上海21“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刚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

8、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22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 B南京临时政府 C三民主义 D中华民国23晚清点石斋画报某文中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出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

9、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241918年有人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人是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杜亚泉 D严复25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卢沟桥抗战26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

10、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27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在日本召开会议,提出“京都议定书”获得各国的响应。此会议最主要的议题是A温室气体排放 B太阳黑子 C森林砍伐 D废弃物污染28“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 B十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29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是由于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展开C“大跃进”运动兴起D家庭联产承包

11、责任制推行3070年代,美国有位总统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这里的行动指A中美建交 B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C尼克松访华 D共同参与联合国的建立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l、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北宋的笔记小说中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南宋的诗集云:“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以上材料说明了A宋代历史说书受到人们喜爱 B宋代史学世俗化平民化发展

12、C宋代士人重视历史史学兴盛 D宋人对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32启蒙哲士伏尔泰谈到“谁是最伟大的人”时说:真正伟大的人不是凯撒、亚历山大,这个人必须获得上天赋予的天分,并以此照亮人们的心智。政治和军事家奴役生灵,这个人则以真理的力量引领我们的心;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毁宇宙(注:文中的他指的是牛顿)。对此段话认识启示最佳的选项是A伟人才是创造历史根本动因 B什么是判断伟人的依据标准C伟人伟在文化先进引领进步 D科学家胜于政治家与军事家33下图是1913年共和党、国民党、进步党的党员证,这些图片的价值主要在于共和党民国二年四月 国民党民国二年七月 进步党民国二年五月A证明共和党才是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 B

13、有助于研究中国政治转型期政治状况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林立纷争的局面 D佐证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普及与扩展34有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更为适当A这位史家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有一定的历史依据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带个人主观性色彩的看法C可见因当时各国领导人不明智掀起第二次世界人战D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作参考35对右侧漫画解读准确的是A说明日本已建立法西斯政权B反映明治维新时期政体建设C看出日本徒具现代政体之形D讽刺日本内阁政府没有实权

14、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社会大变革(13分)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1)阅读材料,概括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4分)(2)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说出

15、你判断的理由依据。(3分)(3)你怎么看作者的观点?(6分)37古代世界大国(12分)(1)读图判断,公元前后东西方两大帝国分别是?(2分)(2)两大国各是如何巩固帝国的长治久安的? (6分)(3)对此你有何认识与启示?(4分)38中西文化论战(13分)“又新青年前几卷原也有几篇倡导一种人生的文章,陈仲甫先生并有其人生真义一文;又倡导赛恩斯、德谟克拉西、批评的精神之结果也会要随着引出一种人生。但我对此都不敢无条件赞成。因为那西洋人从来的人生态度到现在已经见出好多弊病,受了严重的批评,而他们还略不如拣择的要原盘拿过来。其实这两种精神完全是对的;只能为无批评无条件的承认;即我所谓对西方化要“全盘承

16、受”。怎样引进这两种精神实在是当今所急的;否则,我们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我们将永此不配谈学术。刘仁航先生等就以为大家不要争权夺利就平息了纷乱,而从佛教给人一服清凉散,就不复争权夺利,可以太平。这实在是最错误的见解,与事理真相适得其反,我们现在所用的政治制度是采自西洋,而西洋则自其人之向前争求态度而得生产的,但我们大多救国民还依然是数千年来旧态度,对于政治不闻不问,对于个人权利绝不要求,与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 粱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西洋人从来的人生态度到现在已经见出好多弊端”,有哪些弊病?试举例说明。(6分)(2)“这两种精神完全是对的”,“与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这里的“精神”与“制度

17、”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3)请归纳梁漱溟的主要观点。(4分)39全球视野下的俄国现代化(12分)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成为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之后的半东方国家俄国,其国家主导型的现代化曲折道路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试以“全球视野下的俄国现代化”为主题,叙述17世纪以来俄国现代化历程。40谈自由(25分)什么是自由?又该怎样人是自由呢?第一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1776年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政

18、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第二组:“我虽然也信仰自由主义,但对那种放任主义的、不加干涉的自由竞争和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不抱好感,甚至敌意,(因为它使)美国的安全和公民的自由处于危险之中。”罗斯福选集“我们期待一个建立在四大自由基础上的世界。这四大自由是: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

19、自由。(从全球的角度来说意味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裁军)” 罗斯福1941年致国会的咨文第三组:“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不过是在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的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哈佛商学院管理与企业未来(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自由是什么?应如何在制度政策上规范与保障自由?(6分)(2)阅读材料二回答:罗斯福对自由的认识与传统自由观有何不同?他对保障自由又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4分)(3)基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自由观的认识。(15分) 2015年高三十三校第二次联考学科

20、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5分)1A 2D 3C 4D 5C 6B 7D 8. C 9D 10D11B 12D 13C 14A 15C 16A 17C 18B 19D 20D21C 22D 23D 24B 25B 26C 27A 28B 29C 30C31A1 B3 C0 D132A0 B1 C3 D133A0 B3 C1 D134A1 B1 C0 D335A3 B0 C1 D1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社会大变革(13分)(1)(4分)要求概括提炼:礼崩乐坏(2分)其余逐利竞争、道德沦丧,政治变革,兼并战争。(2分)任两点。摘抄原文最多得2分。(2)(3分)对社会转型的不满,原因

21、站在儒家立场,重道德仁义、礼制秩序,认为社会混乱、道德沦丧。(态度1分,立场1分,主张1分)(3)(6分)看到消极代价,未看到社会大变革的积极进步的方面与影响。(2分)政治:大国兼并、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基础。(2分)经济:铁器犁耕生产力水平提高小农经济发展。(2分)思想:百家争鸣成为后世学术思想源头灿烂辉煌。(2分)观点认识2分,理由举例4分,提到两个方面的理由即可。37古代世界大国(12分)(1)(2分)汉王朝。罗马帝国。(2)(6分)汉王朝(3分)制度上:继承并巩固大一统制度。(如内朝、刺史、推恩令);理念上:变秦单恃酷法为接受仁政,儒表法里、王霸杂之。选官上:实施推举制,选拔人才。罗马

22、帝国(3分)制度上:顺应时势创设元首制,从共和到帝制。理念上:依法治国,公平理性。官职上:获得公民权即获得参政权利,可担任公职。(按照政治思想人才等方面展开回答。有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一方面1分)(3)(4分)欲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做好政权的合理性建设以取得民众的认同与支持: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稳定;要有人才选拔社会流动机制充分发挥智力系统支持;要扩大统治基础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以上答到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一点2分。)38中西文化论战(13分)(1)(6分)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进化论,主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列强争夺殖民地,侵害弱国利益。民族主义兴盛,列

23、强为争夺霸权,引发世界大战。资本逐利,竞争无序,导致两极分化,劳资矛盾严重,并引发经济危机。使用机器、征服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凸显。蜂拥城市,带来贫困,污染、犯罪等社会问题。(答到3个方面即可。其余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一点2分。)(2)(3分)指民主与科学(2分),民主共和制。(1分)(3)(4分)既主张学习西方又反对全盘西化,认为传统文化过于消极不符现实。或主张批判的学习西方、主张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2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分)39全球视野下的俄国现代化(12分)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西欧英法等国家崛起强大。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亲政后效法西欧实行了一系

24、列的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改变了俄国落后的面貌,为之后俄现代化兴起准备了条件。(3分)19世纪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迅速扩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败于英法后,1861年实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开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3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但在列强支配下,却很不平衡也不稳定,列强争夺霸权的矛盾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非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人类世界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新局面。(3分

25、)20世紀下半叶,联合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整体化发展到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苏联由于自身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自我封闭脱离世界,重视强国忽视富民),在美苏冷战与争霸中耗尽自身国力,又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导致解体。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结束,之后俄国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社会转型。(3分)评分标准:按四个历史阶段,全球背景+人物事件+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三个要素展开叙述。40谈自由(25分)(1)(6分)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自由是合乎法律与正义的欲望与追求。自由是智慧产生财富创造的前提条件。(3分)通过法律制约规范自由,经济上自由放

26、任、政治上分权制衡以保障自由。(3分)(2)(4分)罗斯福信仰自由主义但反对自由放任。提倡除了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2分)罗斯福实施社会保险以保障免于匮乏的物质自由,维护世界和平以保障免于恐惧的自由。(2分)(3)(15分)评分细则:1215分,抽象升华思想反映时代。(自由观的变迁,折射的是从自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直至知识经济时代的时代变迁。)精神文明的发展。(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对自由的认识呈螺旋式上升,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成熟。)811分 两个维度,文章成结构,论证清楚。17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倡导自由,要求发展自有资本主义,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法治,进行权力制衡。

27、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要求限制自由放任,实施国家干预,实行社会生活保障与维护世界和平。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再次强调保障个人自由激发创造力促进社会发展。1011分(在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后能提升到大时代背景视角)1719世纪专制王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时,倡导自由主义反对专制。20世纪经济危机法西斯威胁时,主张限制自由放任,实施国家干预。89分(能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47分 一个维度,文章成结构,论证清楚。1719世纪专制王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时,倡导自由主义反对专制。67分20世纪经济危机法西斯威胁时,主张限制自由放任实施国家干预。6-7分17、18世纪倡导自由主义反对君主专制。45分20世纪中限制自由放任实施国家干预。45分03分 未能提炼出观点,史实重大错误,文章不成结构。材料提炼自由是无害于他人的合理合法的欲望与追求,自由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民主法治限权和平的社会才能保障自由。只有限制自由放任,才能保障真正的自由。要学会协调个人自由与公共自由的之间的关系。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