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882972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关键词:情感、情趣、情绪、情感氛围、情感教育。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

2、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然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个人认为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

3、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的根本转变。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要创设情感氛围。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

4、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比如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二、以情施教,以情育情。以情施教,以情育情,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快乐的学习情绪的产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积极

5、的情绪的影响。但是,教师是生活于一定生产关系中具有社会性的人,难以避免烦恼和不愉快,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这种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因此,上课前应把自己情绪调整到快乐、精神振奋的状态。在此前提下,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现行各科教材内容,按情感因素划分,大致有两类:一是情感因素显露的;二是情感因素内潜的。对情感因素显露的内容,教师必须深入体验其表达的情感,把自我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溶为一体。然后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还要善于用表情、手势、体态配合言语来传授,以达到以情育情,情知交融的目的。对情感因素内潜的教学内容,以情施教难度较大。若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所蕴含的

6、情感因素,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和情感体验,亦可有所作为。(1)利用情感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将有关情感迁移到这类教学内容上。(2)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新颖感,恰而其份地运用成语典故或生动感人的材料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既可激发学生情趣,又能使学生获得新颖感。 三、要出情入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

7、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文感”“象感”“意感”“情感”来领悟起深刻的哲理。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可布置一道题目:通过了解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反衬封建社会的“恶”,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高尚情感;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以情育情,出情入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