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190903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有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同19.3.梯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梯形第一课时。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梯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引入的。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梯

2、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并学会简单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过程中,发展说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通过添加辅助线体会转化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体会梯形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目标,结合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灵活的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二、学情分析梯形是本章研究的最后一类特殊四边形,学生通过对平行

3、四边形概念、性质、判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研究四边形的方法;具备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的经验;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梯形的概念、性质,学生应该容易理解和掌握。三、 教法与学法1.教法选择: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合作交流。2.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学生动手实践、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四、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等腰三角形纸片。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认定目标首先让学生通过下列现实情境感受梯形的身影无处不在,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柏寝台风景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这些建筑物的设计造型,容易看出图形的形状,借此引入本节

4、课的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与学生一起认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展开学习。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学生不仅感受到家乡的美景、热爱自己的家乡,更能感受到梯形来源于生活以及梯形的应用价值。(二)自主互助,探究新知 活动1:读一读,填一填。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利用4分钟时间自学课本106页,独立完成以下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1)什么是梯形? 梯形有哪几种? 2)在图( 1 )中标注梯形的上、下底、高、腰、对角线。3)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图 设计意图:活动1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解读感悟教材,

5、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从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考虑到学生可能对梯形的上、下底存在模糊认识,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并进行引导、点拨“梯形的上、下底是以平行两边的长短来区分的,而不是指位置关系”。活动2:剪一剪,折一折活动2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上剪下一个等腰梯形,连接它的两条对角线。观察并猜想:(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动手折一折,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4分钟完成。教师巡视点拨,并关注各组的交流效率和纪律,为后续评价做准备。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很直观的得到等

6、腰梯形的性质,对此印象深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例题的解答作下铺垫。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之后,由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归纳等腰梯形的性质并板书。在此,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吗?活动3:议一议,做一做等腰梯形性质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带着下面的2个问题自学课本107页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学生8分钟完成。此间老师巡视,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对于个性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共性问题作为下一步点拨的内容。问题:(1)

7、证明两角相等通常采用什么办法?课本107页思考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ADBC(2)请你尝试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AD 若连接AC、BD,求证:AC=BD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释疑之后,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学生通过展示主动暴露思维过程,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领会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即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设计意图:以上整个展示讨论环节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适时点拨

8、引领学生思维方向,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另外,教师对各组展示情况及时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实行小组互评,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下面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容易获得。DCBAEADCBO (三 )变式应用,巩固新知 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两腰BA和CD,相交于点E. 求证:EBC和EAD都是等腰三角形. 变式1:在例1的条件下,若B=60,AD=10,BC=18, 求:梯形ABCD的周长. 变式2:如图连接对角线AC、BD,若ACBD,垂足为O,AD=3,BC =7,求AC的长。有了前面的活动2作铺垫,例1由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并领

9、悟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有困难小组互助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变式1既可以平移一腰来解答,又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来解答。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个学生解题方法。待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解答方法,师生共同订正,规范解题步骤。变式2通过平移对角线来解答,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于这道题,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需对此进行点拨,师生共同完成。梯形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很多,那么如何根据题目的条件来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呢?学生对此可能存在模糊认识,所以,教师在此需借助例题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领会添加辅助线的规律。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梯形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设

10、计意图:学生通过解答以上题目,主动尝试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实现了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了巩固新知,拓展新知的目的。(四)课堂小结 反思升华数学成长日记年 月 日 星期19.3.1梯形(一)我的收获:我的疑惑: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成长日记,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反思与升华,同时解决疑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补充完善。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合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五)达标检测 体验快乐达标检测题1、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 A、互相平分 B、互相平分且相

11、等 C、互相垂直 D、相等但不一定垂直2、如图,如图C、D是两个村庄,分别位于一个湖的南、北两端A和B正东方向上,且D位于C的北偏东30方向上,CD=6km,则AB= km。 3、如图,是一个等腰梯形状的水渠的横截面图,已知渠道底宽BC=2米,渠底与渠腰的夹角BCD=120,渠腰CD=5米,求水渠的上口AD的长。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 说明:这组习题由易到难,图形从特殊到一般。一方面为巩固所学,另一方面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限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下游学生展示第1题,中游学生展示第2、3题,上游学生展示

12、第4题,以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出错的题目,实施小组互助改错,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六)分层作业 深化新知1.必做题:课本109页第2题,110页第6题CBA2.选做:在某次洪灾中,有一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的防洪堤被洪水冲掉一角,其形状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过的方法将这个等腰梯形补充完整。设计意图: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需要。教师寄语: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特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方法对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六、设计说明:1.时间安排(一)情景引入 认

13、定目标 3 分钟 (二)自主互助 探究新知 16分钟(三)变式应用 巩固新知 15分钟 (四)课堂小结 反思升华 3分钟(五)达标检测 体验快乐 6分钟 (六)分层作业 深化新知 2分钟2.板书设计: 1931梯形解:-定义: 性质213常用方法:(1)平移一腰 (2)延长两腰(3)平移对角线(4)作低边上的高线设计意图:直观清晰,便于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巩固.3.设计特色:本节课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着力点,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