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879134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选读】小抄排班完美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国学经典选读】电大期末考试最新小抄(全)国学经典选读单项选择题1.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C)A、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B、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可以随便装东西。”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D、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2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C)A、畏惧B、畏缩C、敬畏D、崇敬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A)A、孔子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

2、呢?”B、孔子说:“天何曾有言语呢?四个时令运行,百物生长,天何曾说话呢?”C、孔子说:“天怎么有语言呢?四季运行在天地之间,百物茂盛生长,天有什么说的呢?”D、孔子说:“天呢!怎么说这样的言语?四时运转得很快,万物生长得茁壮,天呢用雨水说话。”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恰当意思是(D)A、尽心尽力地去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了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地了。B、用尽他的心力,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的性格,那么就是知道天命了。C、应尽心尽力了解人的本性和天意与使命。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5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B)A、率性而为。B、遵行,遵循。C、率领,领导。D、率先,领先。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C)A、孔子答道:“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B、孔子答道:“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D、孔子答道:“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一句恰当的意思是(D)A、孔子答道:“务必把人民的正义放在心上,尊敬鬼神而远望的距离,可以叫做知了。”B、孔子答道:“从事人民喜欢的正义工作,敬

4、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就叫做知道明理。”C、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把鬼神放在远处敬仰,这样就可以了。”D、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8“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句恰当的意思是(A)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B、强烈地要求宽恕别人而有所作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C、以坚强的意志宽恕世人的所作所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D、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要因为距离近而不知所措。”

5、9“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一句恰当的意思是(B)A、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其中有人欢欣地去爱别人;他喜欢的人很有福,而他厌恶的人就有灾祸;B、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他从心底里很高兴很自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C、仁义的人,所谓从他的心里乐意接受别人的爱护之意;他令人可喜的给予别人幸福感,而且给予恶人祸患;D、仁爱的人,是所谓真心欣赏他人爱护他人的人;是喜欢有福同享的人,不喜欢有祸共担的人;10“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此句出自(C)A、论语卫灵公B、韩非子韩非子解老C、王守仁大学问D、范仲淹岳阳楼

6、记11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段话的所指是(D)A、这一段话是针对孔子的弟子们来说的,阐述了为仁好学之道,要知道仁德,要能够坚守操守,行事要庄重,行动要有礼,尽可能做到至善。B、这一段话是针对臣子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臣子要想辅助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仁善的行为去执行贯彻。C、这一段话是针对君子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子主要想修身齐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己及人,由长到幼地施行。D、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

7、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心而外,层层深入的执行与贯彻。1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的意思是(A)A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B、恭侯客人时要有礼貌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地对待客人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任别人就会得到他人的信任,敏捷地做事就会快速见效,给别人恩惠就会使人满足。C、恭敬不如从命,过于宽松不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任别人还要任用别人,敏捷地做事使人有功,互惠才是使人满足的根本。D、恭敬待人就是不要公开场合侮辱别人,人们都是喜欢宽大为怀的,用人不

8、疑,疑人不用,敏锐而且有效率地做事,恩惠足以使人感到欣慰。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的意思是(B)A、自己所以不想要的原因是,别人不要的强加给了我们。B、凡是自己不喜欢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C、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也不要让我们喜欢的人去做。D、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迫地送给别人。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C)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

9、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1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句的恰当意思是(D)A、孔子说:“恭敬而没有礼貌就会劳顿,谨慎而无礼貌就会恍惚,勇敢而无礼貌就会忙乱,直爽而无礼貌就会纠结”B、孔子说:“注重外在的恭敬,却不知礼,就会徒劳;注重外在的小心翼翼而不

10、知礼,就会匆忙;勇往直前,却不知礼,就会乱了阵脚;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绞痛。”C、孔子说:“恭敬不如从命,恭敬知礼,就会劳而有获;谨慎而知礼,就会避免草率;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妄为;直来直去,却不知礼,就会。”D、孔子说:“注重外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畏葸懦弱;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1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一句的意思是(A)A、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圣人的最大法宝是权力地位,用什么来保住这高位呢?用仁德。B天地之间的大恩大德化助生育生命,

11、圣人所拥有的大法宝是地理位置好,为何能够守住职位呢?因为拥有仁德C、天地之大可以生出德行,圣人之大宝是可以保护地位,怎么样能够把守高位呢?用仁德。D、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执政者的最伟大宝物是位于至高的尚方宝剑,用什么来保住这高高在上的权利呢?仅仅用仁德是不行的。1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一句的意思是(B)A、孔子说:“君子在天地之间,没有不适应的,也没有莫名的,始终以义为依据。”B、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始终以义为依据。”C、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适应的地方,不肯定的地方,就要用义去比对。”D、孔子说:“君子在人

12、间替天行道,没有不适合,也不枉然,正义与其同在。”18“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一句的意思是(C)A、“公叔文在适时说话,人们不讨厌他的语言;他乐善好施之后笑口常开,人们不讨厌他的笑;他首先坚持正义如何取得成绩,人们不讨厌取得的成绩。”B、“公叔文在世时会说话,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他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所以别人也不厌烦他的笑容;他是君子取材取之有道,所以别人就不讨厌他拿取财物。”C、“公叔文在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他在真正高兴时才笑,所以别人也不厌烦他的笑;他在合乎义的时候才要别人的东西,所以别人就不讨厌他拿取财物。”D、

13、“公叔文在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他在应该高兴的时候才高兴,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笑;他在应该坚持正义的时候坚守义,所以别人才不嫉妒他的多财。”1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的“中庸”的意思是(D)A、中庸:就是中规中矩的道理,或者“中庸”就是调和、折中的意思。B、中庸:就是关于做事做人的一般常理,或者“中庸”就是不左不右的意思。C、中庸:就是关于心理平衡地做事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中正、中行的意思。D、中庸: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20“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意思是(A)A、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14、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B、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仁者和智者都喜欢从自己仁爱的立场和智慧角度去看待同一或不同一事物的。C、仁者见到他就说要去爱他,智者见到他就说要去启蒙他。比喻教育者对同一个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立场或方法。D、仁者见到他就说仁爱之语,智者见到他就说智慧之语。比喻一个人会说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21“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恰当意思是(B)A、你们这样的无知,浑浑噩噩地混迹在天地之间,所以充塞在天地之间,不过是我们的碌碌无为的躯体。天地之间的率真之志,才真正形成了我们的天然本性。B、我们如此

15、的渺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之气的志,形成了我们的天然本性。C、我们如此的渺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我们,不过是我们的躯壳而已,我们需要精气神的充盈;天地之间的统帅之气,滋养着我们的秉性。D、你们如此的渺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所以应该珍惜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正气,提升我们外在躯体之中的学养;让天地之气的帅志,形成我们的天然本性。22“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的恰当意思是(C)A、知道其荣耀,却安守其卑辱,为了天下而虚怀若谷。

16、为了天下而虚怀若谷的人,在品德上达到满足完美的境地,就可以重新归于简朴了。B、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怀如同山谷一样博大。成为天下川谷一样的人在常德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并复归于浑全未破的原始、真朴之地。C、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怀如同山谷一样博大。成为天下川谷一样的人在常德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并复归于原初的真朴之地。D、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怀如同山谷一样博大。成为天下川谷一样的人在仁德方面永远不知足,循环往复地从简朴之道开始。2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中的“叩其两端”的恰当意思是(D)A、扣住他的两端问

17、题去同时探求处理,不可疏忽任何一端。凡事皆有两端,要么从上入手,要么从下入手,去粗取精,无所不尽。B、从问题的两端中的一端开始处理问题。凡事皆有两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本后末,先上后下,先精后粗,无所不尽。C、紧扣事物的低级和高级两个层面问题去探求实质问题。凡事皆有两极,都要从低级到高级,由简而繁,才能无所不尽。D、从问题的头尾两边去探求。凡事皆有两端,两端包括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24“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的恰当意思是(A)A、(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为造作事端,虽然有所施为也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

18、,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B、(任凭)万物生长运作而不要始乱终弃,生出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侍物自傲,功业成功了而不退回居室,所以说只有不居功,才能不失去什么。C、(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以肇始居功,生出万物而不拥有万物,让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万物茁壮成长而不以为自己有所依靠,这就是成其功劳而不居功。啊,这就是唯一的不变法则,所以要以自然法则为准不去顾及其他。D、万物生长变化而不人为开始,虽然生存法则是顺应自然不是有所人为造作,有所作为而不恃持不变,取得了功名成就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不去理会别人的歧义。2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9、。”的恰当意思是(B)A、“道”的运动变化是表面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道”的运用特征是表面柔弱的内心刚强的。B、“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才是“道”的运用特征。C、“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谦下,不是“道”的运用特征。D、反方向运动,说明事物总是物极必反;欲强则弱,欲刚则柔,说明事物总是适者生存。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恰当意思是(C)A、喜怒哀乐的情绪不要发出来,所谓藏起来情感;喜怒哀乐情绪都节制起来,所谓压抑人的情绪,和气生财。B、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20、来的时候,毫无节制,叫做和。C、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D、喜怒哀乐在没有发作时就控制住它,叫做调和折中;发出来的情绪都要合乎礼节,都要恰到好处,叫做一团和气。27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也;柳下惠,圣之和也;孔子,圣之时也。”中“孔子,圣之时也。”的恰当意思是(D)A、孔子,是圣人中能把握时间、抓紧时间学习的人。B、孔子,是圣人中能时时学习的人。C、孔子,是圣人中能识时务、识大体的人。D、孔子,是圣人中能审时度势、与时偕行的人。2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恰

21、当意思是(A)A、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而道以自然为法则。B、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地域中有四大,人居住在其中的大地上。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自然为法,而道法要合乎自然规律。C、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最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最大的。人能够战胜地的法则,人定胜天,天道的法则,而道法归于自然法则。D、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四大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法与自然是两种思路。29“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2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恰当意思是(B)A、所以,“道”生了它,“德”养了它;培育它、滋润它;考验它,毒害它;生养它覆盖它。生了它不拥有它,为了它不占有它,帮助它而不宰制它。这就是玄奥的“德”。B、所以,“道”产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德”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开花结果,使万物成熟壮大;它们对万物滋养、保护。它们生养了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它们发展了万物,却从不居功自恃;它们是万物之长,却不对万物横加宰制。这就是极大而深远的“德”。C、所以,“道”产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德”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开花亭亭玉立,使万物经受得住害虫侵扰;无论滋

23、养还是颠覆都能够承受。生养了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发展了万物,却把持自恃;万物之长不被宰制。这就是所谓的神秘的事物。D、所以,道生万物,德育万物;道德使万物开花结果,使万物成熟壮大;道德生养了万物却不把万物视为私有财产,万物自由发展,道德自在其中;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不对万物横加宰制。这就是雨露阳光的作用。3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恰当意思是(C)A、孔子在自己身上戒除四种空想病凭空做揣测(脱离实际情况),绝对肯定(缺少辩正性),固执己见(从而缺少灵活性),自以为是(怀疑或否定别人的意见)。B、孔子要求弟子们绝对不要做坏事情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必须从政,不要顽固不化,不要自大。C

24、、孔子在自己身上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做没有根据的揣测(从而脱离实际情况),不绝对肯定(从而缺少辩正性),不固执己见(从而缺少灵活性),不自以为是(从而怀疑或否定别人的意见)。D、孔子绝对不要的四件东西乱想、胡猜、瞎说、妄为。3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B)A诚实的人就是天地之间的符合道的人,诚实之人,会用诚实之道为人处世。B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C诚实是顺应天道的,不诚实是违反人道的。D诚实是天意的律法,做到诚实的人是能够被人尊重的人。32“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C)A诚实的人,不用勉励就知道什么是应该

25、做的,不用思考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从容行事可以逐渐修炼成为圣人。B诚实的人,就不用勉励吗?不勉励何以进步?不思考何以行事得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C诚实的人,不必勉强就自然地符合做人的标准,不必思索就自然地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D仅仅做到诚实是不够的,不能勉为其难,不能不思量,为人处事一定要从容不迫,这是圣人能够做到凡人难以做到的。3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D)A诚恳之人,选择善地而居住,绝不固执己见地住在混杂的环境里。B谁能够做到诚实谁就是选择了善途,谁就要放下执着,不再迷失方向C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

26、不要固执地实践要学会变通。D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34“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A)A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的表现;尊敬兄长,是义的表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B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护他的亲人的;等他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亲近亲人,是仁;尊敬师长是义;心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是行不通的。C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

27、母,是仁的表现;尊敬兄长,是义的表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帮助你,达到天下至圣的境界。D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能够离开父母亲人的,长大之后,出门在外,没有能够离开亲朋好友的;亲亲爱爱,是仁的表现;恭恭敬敬,是义的天下。天底下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比父母和亲友更重要的了。35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于天、人、万物所具有的永恒的根本规律,以及具有共同的最原初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在天而言是“道”,在人而言是“仁”,而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则为“(B)”。A、德B、礼C、学D、法36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句中的“中庸”的恰当之意是:(A)A、恰到好处的常理B、极致的常理C、中规中矩D、

28、平庸的做法37“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的恰当之意是:(B)144页A、君子就是遵从中庸之道的人。B、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C、君子就是中规中矩不犯错误的人。D、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懂得珍惜时间。3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142页A、用武力使人屈服,并不是真的让别人真心服气,只是力量不足罢了!B、君子要以中庸之道,使人心服口服。C、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别人不一定心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缘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别人内心服了嘴上也不服。D、倚仗力量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并不是真

29、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好像七十子归服孔子一样。39“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49页A、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所用来说的,是“名”。所说及的,是“实”。“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立志于践行,即是“为”。B、三种知识来源中,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传闻”又多不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

30、知识。C、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别人不一定心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缘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别人内心服了嘴上也不服。D、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4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去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此句的恰当之意是:(B)50页A、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B、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

31、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C、不出大门,不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不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没有不知道的事情。D、这句话是应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4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51页A、学习越来越难,知识越来越多,学不过来,只能用无为而治的办法了。B、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

32、成功。C、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D、这句话是说做学生的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应对日益爆炸的知识时代。42“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51-52页A、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

33、全面的两种。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B、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C、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D、对言语有溯源的准则,有推究的准则,有实践的准则。向何处去溯源?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的事迹。

34、向何处去推究呢?要向下考察,从百姓耳闻目睹的事实去推究。如何去实践呢?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4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59页A、别人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B、学生不知道努力学习,教师也不要生气,要循循善诱,这不才是真君子吗?”C、别人不知道没有关系,自己了解自己就行,不是君子就要装君子。D、别人不了解自己就马上生气,这哪里是君子所说的品格呢?4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此句的恰当之意是:(B)59页A、“孩子们进入家里,就要孝顺,出门在外就要遵纪守法。谨慎地对待

35、事情,泛泛地关心别人,而亲人们是值得依靠的人呢。”B、“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C、大人孩子都要关心诚信问题。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4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48页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B、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C、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

36、,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63页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B、“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不知厌烦,循循善诱不知疲倦,有谁会让我做比这更多的事情呢?”C、“默默地去做好事,学习不知厌烦,教学不知疲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D、“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47“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76页A、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

37、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B、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几乎就在道路上面流淌。C、至善就像水。水流到哪里滋润哪里,万物离不开水,水往低处流,几乎不被注意。D、至善就像水。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做了众人都讨厌的事情,所以水是流向低处而不争的。4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此句的恰当之意是:(B)76页A、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B、最善的人,居处善于像水那样居处卑下的地方,心胸善于像深潭一

38、样保持沉静,不受外界困扰,与人交往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处事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C、居住善地的人,心胸善良像深潭一样沉静,与人交往无私,说话恪守信用,为政善于处理问题,处事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所以居住善地的人风水好,没有过失没有忧愁。D、至善就像水。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做了众人都讨厌的事情,所以水是流向低处而不争的。49“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D)CD答案一样77页A、过去有的不一定有利,现在没有的不一

39、定没用。B、所以说,有他就认为是有利,没他就认为有用。C、所以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只是事物发挥作用的凭借,而无形无影的“无”却是真正的有用之处。D、所以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只是事物发挥作用的凭借,而无形无影的“无”却是真正的有用之处。50子云,“吾不试,故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77页A、孔子说过,我没有参加仕途考试,只是好古。B、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热衷艺术。C、孔子说过,我不喜欢考试,所以从事艺术工作。D、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51穷也乐,达也乐,穷达如春夏秋冬,穷达一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94页A、祸福循

40、环,物极必反的道理,有谁能够了解他的究竟,有谁能在无形中去认识这些真理呢?B、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D、冬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又来,冬夏寒暑的相互推移形成了一年四季。5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94页A、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41、B、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D、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53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101页A、孟子说:世人所谓不孝的行为有五项:四

42、肢懒惰,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一不孝;博弈饮酒,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二不孝;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B、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D、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54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43、:(B)101页A、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B、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D、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55“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102页A、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B、

44、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C、“孝分三种(境界),最大的孝是尊重双亲,其次是不使他们受辱,再其次是能赡养他们。D、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56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102页A、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B、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C、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D

45、、君子与人交往,对上不奉承拍马,对下不傲气凌人。5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102页A、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B、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C、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D、君子与人交往,对上不奉承拍马,对下不傲气凌人。(也译为: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46、。)5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句的恰当之意是:(B)102页A、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B、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C、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D、君子与人交往,对上不奉承拍马,对下不傲气凌人。59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C)103页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47、。B、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60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此句的恰当之意是:(D)103页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B、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C、孔子说:只有仁者才有能力喜好人和憎恶人。D、孔子说

48、:谁说微生高正直呢?有人向他要醋,他向邻居去要来给人家。国学经典选读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BCD)60页A此句大意是:我不是生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人,我是爱好古代文化,以(不懈)的勤奋敏捷探求来诸多知识的人B、此句出于论语。C、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D、此句是孔子所言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CD)61页A、此句大意是:三个人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跟着善良的老师,不选择不善良的老师。

49、B、此句出于庄子。C、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D、此句是孔子名言。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B)61页A、此句大意是: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在内心做自我反省而引以为戒。B、此句中的“贤”:指贤德者,德才兼备的人。C、此句中“思齐”:指想与贤人看齐,即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D、此句是老子名言。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B)61页A、此句中“殆”:本义是危险,有害,这里指没有信心,有危险,不安

50、及疲乏的意思。B、此句中的“罔”:本义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为蒙蔽之意;通“惘”字,迷惑、困惑不解之意。C、此句是劝人把努力学习与思考未来前途结合起来之意。D、此句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招致疲乏,甚至更加危险。”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BC)59页A、此句中“习”:本义是指“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为“反复练习”。B、此句中“愠”:生气、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烦厌、厌恶、怨恨之感。C、此句意思是:“学习,而且能够时时复习它、修习它,不也是令人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

51、的朋友从远方来,同样不也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D、此句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招致疲乏,甚至更加危险。”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D)59页A、此句中悌:t,本义: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B、此句中“愠”:生气、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烦厌、厌恶、怨恨之感。C、此句意思是:“学习要趁年轻,工作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史哲。”D、此句意思是: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言行要谨

52、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7.“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C)143页A、此句出自荀子。B、此句是孔子名言。C、此句意思是: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可以了,成功并非必不可少的。D、此句意思是:智慧莫过于放弃疑虑,行为莫过于不出错误。8.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CD)4页A、此句出自荀子。B、此句是告诉人们做事要有恭敬之心,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C、此句中的“远”:指避开,不

53、亲昵。D、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9.“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C)4页A、此句意思是:“仁爱之人先独自承担并为他人奉献与付出然后会有所收获,这样可以叫做仁了。”B、此句是告诉人们做事要有仁厚之心,做事莫过于讲求仁义了。C、此句中的“难”:是付出,奉献之意。D、此句意思是:做事要先难后易,可以较好地完成。1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C)15页A、此句意思

54、是:“仁爱之人先独自承担并为他人奉献与付出然后会有所收获,做到了恭、宽、信、敏、惠,这样可以叫做仁了。”B、此句意思是:“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C、此句中的中“恭”:指谦恭。“宽”:指宽厚。“信”:指诚实。“敏”:指勤敏。“惠”指:慈惠。D、此句意思是:做事要宽容,不要苛刻。1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D)33页A、此句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

55、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中发育生长。B、此句意思是:“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C、此句是说喜怒哀乐要有节制,不能大喜不能大悲。D、此句中的“中节”:即是合乎度,虽有喜怒哀乐之情,但都发而有度。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C)50页A、此句意思是:养生的人不

56、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做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的。B、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搞得困顿不堪呢!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C、此句中“殆”:指危险,疲困。D、此句中的“涯”:即是角落,天涯海角之意。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D)80页A、此句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

57、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它。”B、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搞得困顿不堪呢!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C、此句出自老子。D、此句出自论语。14.“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CD)80页A、此句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它。”B、此句意思是:“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

58、,又怎么能叫做君子呢?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C、此句中“颠沛”:指困顿挫折。D、此句出自论语。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CD)92页A、此句大致意思是:灾祸的里面,已经隐藏了幸福的到来,幸福的里面,也潜伏着灾祸。B、此句大概意思是: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C、此句中“倚”:指靠着,依靠,伴随。“伏”:指潜在,隐藏。D、此句出自老子。1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59、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CD)105页A、此句大致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B、此句中“止”:指“所当止之地”,即心灵归宿。C、此句主要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静心思虑,静心思虑而后才有所得。D、此句中的“静”,指内心安宁,不妄动。17.“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B)120页A、此句大

60、致意思是:“与有德之人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远远瞻望,会觉得他外貌庄重自持,而令人不敢在其面前嬉笑轻浮;再与他亲近时,会发现他慈祥可和蔼,如春风温煦;若听闻他的教诲,则句句确切严正,都是激励人心的话语。”B、此句中“俨然”:指恭敬庄重的样子,指行止外貌庄重自持。C、此句主要意思是:“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D、此句是说君子善变。1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C)33页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

61、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之中发育生长。B、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安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假如情绪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D、此句所说的“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D)92页A、此句大致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物极

62、必反、苦尽甘来,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人们不要再被迷惑,要认清事物的矛盾本质,这样就可长治久安、牢固不破了。B、灾祸的里面,已经隐藏了幸福的到来,幸福的里面,也潜伏着灾祸。但是,像这种祸福循环,物极必反的道理,有谁能够了解他的究竟,有谁能在无形中去认识这些真理呢?所以,本来是正直的道理,人们却认为那是奇谈怪论;本来是善意的教导,人们却认为那是妖怪的行为。因此使世人迷惑于邪正善恶的分辨中,这种日子,已经很久了。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D、此句中的“所迷”:指所迷惑的东

63、西。2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BD)105页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之中发育生长。B、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静心思虑,静心思虑而后才有所得。万物皆有本末终始,知道其先后因果,就近于“道”了。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D、此段话出自大学。2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D)A、此句大致意思是:因此,圣人不是等疾病发生了才去治疗,而是在没病之前就预防;(如同治理国家)不是等混乱局面已经出现才去治理,而是在未出现混乱前做好防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B、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