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1832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缫丝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缫丝工艺与设备第一节 缫丝工艺与设备一、缫丝概述(一)缫丝的概念n茧丝具有优良光泽、舒适手感和良好的吸湿保暖性,但细而短没有实用价值,只有将几根茧丝并合接长成生丝,才能作为丝织或针织等的原料。缫丝就是根据生丝纤度规格的要求,将茧丝从煮熟茧茧层上离解出来抱合成生丝的加工过程。缫丝的原料是煮熟茧,成品是小丝片,副产品有绪丝和蛹衬。(二)缫丝的工艺要求n工艺上对缫丝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作为分析研究缫丝时的依据。n1缫成生丝的平均纤度要在纤度的规格范围之内,否则为次品;n2生丝纤度偏差小,均匀度好,清洁洁净分数高,抱合成绩好;n3不影响茧丝的丝色、强力、伸长、弹性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二)缫丝

2、的工艺要求n4减少绪丝、蛹衬和丝胶失率,做小缫折;n5小丝片上的丝条能在高速、均匀、连续低张力状态下退解;n6台时产量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n此外,对缫丝机要求机构简单可靠,保全保养方便,易损易耗件少,操作方便,自动化 程度高等(三)缫丝机1立缫机n立缫机的型式有多种,如D201C型、D201G型、ZD681型、CD801A型等,各机型的基本结构并无多大差异。立缫生产由于效率低,将逐渐被自动缫所替代。2自动缫丝机n自动缫丝机是在立缫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立缫机的缫丝步骤基本相同,大部分加工原理无多大差别,部分装置亦大同小异。主要差别在于立缫机上的手工操作如索理绪、添绪、拾落绪茧和

3、蛹衬等,在自动缫丝机上大部分由机械代替。因此,自动缫丝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随着自动缫丝机的不断改进,所缫生丝的质量也逐步提高。2自动缫丝机n我国生产的自动缫丝机,通常为每组400绪,每20绪为一台。每组两端各设一套索理绪机。煮熟茧和落绪茧经索理绪机索理绪而得到正绪茧,正绪茧被加入给茧机,给茧机沿着缫丝槽各绪头循环移动。各绪的添绪机构,根据生丝纤度要求发出添绪信号,给茧机收到此信号时,即将正绪茧送入缫丝槽。在缫丝槽内,茧丝被离解而进行缫丝。缫丝过程中的落绪茧和蛹衬,由落绪茧移送装置收集后移送到分离机上。分离出来的无绪茧被送回索理绪机,蛹衬则被排出机外。各种装置和机构在自动缫丝机上

4、的配置如图。2自动缫丝机n自动缫丝机按感知型式不同,可分为定粒式自动缫丝机和定纤式自动缫丝机两类。由于定粒式比较落后已被定纤式取代。目前国产自动缫丝机主要有D301A(B)、FD501型、SFD507型、FY-2000型等。自动缫丝机图1-电动机及主传动箱 2-自动探量机构 3-自动加茧机构 4-丝辫及大5-捞针 6-偏心盘精理机构 7-锯齿片粗理机构 8-索绪机构 9-新茧补充装置 10-落绪茧输送装置 11-圆栅型分离机 12-给茧机 13-自动缫丝部 14-摩擦板 15-无级变速箱 16-络交机构 17-落茧捕集器 18-无绪茧移送斗 19-有绪茧移送斗二、索理绪n缫丝前必须将煮熟茧,无

5、绪茧和落绪茧进行索绪和理绪,使其成为能连续离解的一茧一丝的正绪茧。立缫机索绪使用简单的索绪装置,理绪完全靠人工操作。自动缫索理绪靠机械完成,有的机型理绪须人工适当辅助。(一)索绪1索绪的目的和工艺的要求n索绪的目的是通过索绪帚对茧体的摩擦,从煮熟茧和落绪茧茧层表面引出绪丝。索绪应考虑以下工艺要求:n(1)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使索得的有绪茧能满足缫丝的需要。n(2)绪丝量要少,要有适当的索绪效率,一般在75%左右。索绪效率是指经索绪后有绪茧粒数与供索茧粒数的百分比。n(3)不损伤茧子,不增加纇节,不增加丝条故障。2立缫索绪机构n立缫机每台设置一套索绪装置。如图所示。通过索绪帚同茧子以及

6、茧子之间的摩擦而引出绪丝。3自动缫丝机的索绪机构n在每组自动缫丝机的两端,各设有一台自动索理绪机,各供应一组缫丝机一侧(200绪)缫丝需用的正绪茧。索理绪机共完成三个工艺程序,即索绪、理绪和加茧。目前,各型自动缫丝机的索理绪机虽各有特点,但工艺过程基本一致,索绪部分与理绪部分要连接,经索绪机构索绪后的茧子交给理绪机构进行理绪。理绪后的无绪茧再送回索绪锅,正绪茧则由加茧机构加入给茧机。D301A(B),FY-2000型自动缫丝机的索理机如下图所示。D301索理绪机1-新茧补充装置 2-排雾罩 3-孔管阀 4-回汽阀 5-盲管阀 6-孔管阀 7-索绪机构的索绪体 8-有绪茧移送斗 9-锯齿片粗理机

7、构 10-偏心盘精理机构 11-捞针 12-16水流区域控制阀 17-丝辫 18-正绪茧自动检测装置19-自动加茧斗 20-摩擦板 21-导轮 22-给茧机23-自动探量机构 24-大 25-无绪茧移送斗 26-落绪茧输送装置(二)理绪1理绪的目的和工艺要求n理绪的目的是要将茧层表面的杂乱绪丝除去,加工成一茧一丝的正绪茧。立缫机靠人工理绪,理绪时抖动绪丝,增加绪丝牵引加速度,使茧子产生惯性力以达到离解杂乱绪丝的目的。自动缫理绪依靠机械完成,理绪应满足以下几点工艺要求:1理绪的目的和工艺要求n(1)有较高的理绪效率 理绪效率是是指经过理绪后,正绪茧和供理绪茧粒数的百分比,要求达到80%左右。n(

8、2)不拉或少拉清丝 除去杂乱绪丝后得到的正绪,常称为“清丝”,当达到正绪后应尽可能不再或少卷绪丝,否则会增加缫折,而且会改变茧丝纤度曲线,对生丝纤度,均匀度等均会有不利影响。1理绪的目的和工艺要求n(3)各种茧要分得清:要求能分清正绪茧、无绪茧、蓬糙茧,有绪茧相互之间不能混合,否则会严重影响生产。具体而言:混入正绪茧中的无绪茧少;混入正绪茧中的蓬糙茧要少;混入无绪茧中的有绪茧要少。n(4)理绪能力与缫丝能力相适应:要避免理绪过多而影响茧子的新陈代谢或过少造成正绪茧供不应求现象的出现。n(5)理好的正绪茧适当堆放:理好就添,此时茧丝离解张力可能太小,不利于茧丝顺序离解;一般应将理好的正绪放在有绪

9、部堆放几分钟,待丝胶适当凝固后,才用来添绪有利于生产2理绪机构n立缫机理绪全由工人手工操作,具体理绪方法可参见立缫操作法。自动缫丝机设有理绪机构,理绪机构的形式有几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锯齿形理绪机构、偏心盘理绪机构和三棱体理绪机构等。如下图1、图2、图3所示。n上述理绪机构,有的自动缫用其一种,有的用其二种。SFD507型自动缫使用锯片形粗理,再由人工精理;D301A(B)、FY-2000使用锯片形粗理,偏心盘精理;FD501、SD511则使用两个三棱体理绪机构。 偏心盘理绪机构 (1)1-套管 2-偏心盘 3-支架 4-皮带轮 5-丝辫三棱体理绪机构工作原理图 (2) 1-主动轴 2-行星蜗

10、轮 3-内蜗杆4-齿轮 5-链轮 6-链条 锯齿片理绪机构(3)1-运动锯齿片(动片) 2-固定锯齿片(定片)310-传动齿轮(三)加茧1加茧的工艺要求n为了保证连续生产,必须根据给茧机的需要,将理得的正绪茧不断地补充到给茧机的给茧盒中,这一过程称为加茧。加茧应满足下列几点要求:n(1)加茧动作与给茧机密切配合,并根据给茧机的需要进行加茧,使给茧机内的贮茧量尽量保持最优状态,提高给茧机效率。D301A(B)型自动缫丝机,一般掌握春茧加至3050粒,夏秋茧加至4060粒;1加茧的工艺要求n(2)不损伤茧子,不碰断正绪茧的绪丝,使给茧盒内的无绪茧和蓬糙茧的比例尽量减少;n(3)绕住绪丝,少拉清丝。

11、三、茧丝的离解n克服茧丝胶着点上的胶着力,从正绪茧茧层表面抽出茧丝叫做茧丝离解。缫丝要求能顺序连续地离解茧丝。而要顺序连续地离解茧丝,具有适当的解舒张力是关键。(一)解舒张力n解舒张力是指离解茧丝所需的力,即茧丝离解时茧丝丝条上的张力。解舒张力亦称解舒抵抗即为离解茧丝时受到的阻力。它由剥离张力和摩擦力两部分组成。1剥离张力n茧丝离解时克服胶着点所需的力称为剥离张力,它是构成解舒张力的主要部分。剥离张力的大小由茧丝胶着程度及剥离角确定。剥离角又是指茧丝自由端BC和将要被剥离茧丝AB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胶着程度用剥离单位长度茧丝所需的能量e表示。若忽略功能转化中的能量损失,则剥离张力F由下式决定

12、:n cos1eFcos1eFcos1eF茧丝剥离图图3-8 茧丝剥离图 2 摩擦力n茧丝从茧层表面剥离后,还有可能与茧子发生摩擦,摩擦力大小决定于剥离后的茧丝与茧子的接触机会、接触长度、压力和摩擦系数。茧丝离解后,既有可能与本身茧子摩擦,也有可能与其他茧子摩擦,还可能被其他茧子压住,因而摩擦力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由于缫丝时绪下茧不停地游动翻滚,可以认为,摩擦力的产生是时有时无的,是造成解舒张力不断变化的原因之一。(二)解舒张力与生丝产质量关系n缫丝要求解舒张力适当而均匀。当解舒张力过大,超过茧丝强力时,茧丝就被切断,造成落绪。如果各根茧丝挺直排列,胶合紧密,则生丝的强力,抱合好,但伸度较差。

13、如果解舒张力过小,说明胶着点的胶着力被过分削弱,茧丝离解就将不依顺序,容易产生绵条纇,引起丝条故障;也可能使茧丝的丝环不能拉开,多生小纇而影响洁净;还可能由于纇节多而影响各根茧丝间的紧密排列和纇节本身较脆弱等。如果生丝中的各根茧丝均为松弛排列,或有的挺直、有的过于松弛,则必然会使生丝结构疏松,伸度较好而强力、抱合下降,这是解舒张力过小或不匀所造成的。(二)解舒张力与生丝产质量关系n实际生产中,影响解舒张力的因素较多,如缫丝汤温度、浓度、缫丝速度、缫丝汤波动、茧子间相互作用力等等。因素变化的综合作用决定着解舒张力的大小及波动情况。而要实现缫丝要求的离解顺利,张力适当、稳定,必须注意影响解舒张力的

14、各种因素,随时检查、分析,制订合理的措施,使工艺条件稳定。四、添绪和接绪n在缫丝过程中,由于自然落绪(落蛹衬或掐蛹衬)、中途落绪和茧丝从外、中层缫至内层时逐渐变细,就会使缫得生丝的纤度变细。当变细到细限纤度(生丝纤度变细到必须添绪时的纤度限值)及以下时,称为“落细”。缫丝中发生落细时,必须用正绪茧的绪丝补充上去,使落细部分不再延长,保证生丝纤度达到规定的粗细。四、添绪和接绪n落细后补充正绪茧的方法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将正绪茧送入缫丝槽,绪丝交给发生落细的绪头,称为“添绪”;二是将交给绪头的绪丝引入缫制着的绪丝群中,使它粘附上去,成为组成生丝的茧丝之一,称为“接绪”。自动缫丝往往将添绪再细分为“

15、给茧”和“添绪”两个步骤,其中将正绪茧送入缫丝槽的动作称为给茧,将绪丝交给发生落细的绪头称为添绪。一般所说添绪就包含着给茧。添绪动作在立缫机上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而在自动缫丝机上则是由机械来完成的。四、添绪和接绪n添绪是缫丝生产的主要工艺动作,与缫丝的产量和生丝平均纤度、纤度偏差、匀度、清洁、洁净等质量指标有密切的关系。(一)接绪1接绪器结构与原理n由回转芯子2和回转翼1组成。回转芯子固定在百灵台上,回转翼套在芯子上,靠回转带摩擦传动而回转,当给茧机添绪,绪丝被回转翼接住,接触点受力的水平分力可分解为切向力和法向力。丝条在法向力的作用下移向回转翼中心。接触点上方的丝条被切断,接触点下方的茧子受到

16、水的阻力而离解茧丝。离解出来的茧丝随回转翼的回转而被卷绕并依靠丝胶粘附在缫制的丝条中一起向上运动,而接触点与卷绕粘附点之间的茧丝,或者被拉断,或者也粘附到缫制的丝条中,从而完成接绪动作。 接绪装置接绪装置1-回转翼 2-回转翼芯座2接绪工艺要求n(1)接绪时间要短,一般为0.20.3s;n(2)绪丝要接上缫制中的丝条,不能假接或不接;n(3)不产生添纇,被添茧绪丝的丝头长度要小于3mm,粘附的绪丝不能成松散螺旋状;n(4)接绪器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损伤丝条,不影响解舒,不产生和不扩大丝故障。(二)生丝纤度控制1生丝纤度自动控制系统n缫丝是以添绪来控制生丝纤度,立缫机由人工控制,自动缫丝机由生丝纤

17、度控制系统来控制生丝纤度如下框图所示。自动控制系统由测量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等组成。 生丝纤度自动控制系统 丝定图3-10 生丝纤度自动控制系统2生丝纤度控制机构(1)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组成 n自动缫丝机的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由感知器,探索机构和给茧机组成。由于机型不同,纤度控制机构也有不同。(2)生丝纤度控制的要求n纤度控制机构是自动缫丝机最为重要的机构之一,机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因此控制机构应满足如下要求:首先,纤度感知器必须灵敏、准确地反映生丝纤度的变化,当生丝纤度变细到细限纤度时能迅速准确地发出感知信号。其次要求探索机构快速传递添绪信号,添绪杆下降和回复时间也要尽可

18、能短。第三,要求给茧机得到信号后能及时并准确无误地每次给出一粒茧子。(三)感知器n感知器是测量元件和比较元件的统称,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之一。按被控量的不同有定粒感知器和定纤感知器两种。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自动缫丝机是定纤自动缫丝机。n目前生产上都采用以摩擦力作为被控制量的隔距式感知器。由隔距轮和感应杠杆组成。按感应杠杆长短不同,分为长杠杆和短杠杆两种。SD511型、FD501型、SFD507型均为长杠杆,D301A(B)型、FY-2000型为短杠杆。1定纤感知器的设计原理(1)设计原理n感知器的设计原理是以摩擦力作为控制量,利用稳定平衡杠杆力距平衡原理,根据细限纤度感知的设计原则,在生丝

19、纤度变细到小于或等于细限纤度时,纤度感知器不动(FY-2000),在原位发出感知信号。(2)细限纤度的确定n缫丝过程中当生丝纤度变细到细限纤度时,纤度感知器便会感知并发出添绪信号。因此细限纤度确定是否恰当且是否一致对确保生丝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细限纤度可按下式确定:nS细=S目的-S茧S修 n式中:S细为生丝细限纤度;S目的为生丝目的纤度;S茧为茧丝纤度;S修为纤度修正值。细限纤度的修正n修正值范围一般为0.150.3dtex(0.140.27旦),解舒好的茧子修正值取小些,反之可取大些。当原料茧丝纤度特征数一定时,细限纤度对控制生丝平均纤度是很重要的,23.3dtex(21旦)生丝的细限纤度一

20、般在21.322.0dtex(19.219.8旦)之间。另外,当茧丝纤度特征数发生变化时,也应适当调整细限纤度值,这点在工艺管理时要注意。2长杠杆定纤感知器(1)结构和作用n长杠杆定纤感知器主要由隔距轮和感应杠杆组成。当生丝纤度细到细限纤度时,发出感知信号,要求添绪。添绪后当生丝纤度大于细限度并达到一定值(还原纤度)时,感知信号消失,不再添绪。 隔距轮1-玻璃隔距片 2-垫片 3-芯轴 感应杠杆感应杠杆1-螺杆 2-保护片 3-重锤 4-弹簧 5-支轴 6-隔距轮支架 7-尼龙螺丝(2)感知原理n长杠杆定纤感知器的感知原理如图所示,经对感应杠杆作受力分析,力对支点O产生的力距有:感应杠杆受力分

21、析 nF-丝条通过隔距间隙产生的摩擦力;L1-丝条与O点之间的垂直距离;W-感知器的总重力;P-重心位置与O点之间距离;Q-集体调节链条所产生的附加力;h-调节链条、作用点与O点之间距离;-杠杆倾斜角,1和2分别为杠杆处于下靠山和上靠山的倾斜角;-感知器重心位置角;-调节链条作用点位置角感应杠杆受力分析(2)感知原理受力分析n丝条与隔距轮的摩擦力F所产生的摩擦力矩:;重力W所产生的重力矩:;集体调节链条所产生的附加力矩:。n若支点O的摩擦阻力和上、下靠山对感应杠杆的粘滞力不计,则下述两种情况的平衡方程为:n杠杆要离开上位而未离开(状态1)时: 受力分析n杠杆要离开上位而未离开(状态1)时:n当

22、FL1F1L1时,杠杆失去平衡,尾端转向上靠山,发出感知信号; FL1 F1L1时,杠杆稳定处于上位而无感知。)cos()cos(11111hQWPLF受力分析n当FL1F2L1时,杠杆稳定处于下位,等待添绪; FL1 F2L1时,杠杆离开下位而转向上位,要求添绪信号消失。n式中F1称细限纤度摩擦力,又叫上位给定值,与此相对应的生丝纤度称细限纤度。F2称还原纤度摩擦力,又叫下位给定值,对应的生丝纤度称还原纤度。)cos()cos(22212hQWPLFn杠杆要离开下位,而未离开(状态2)时: 3短杠杆定纤感知器n该感知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一页)。其主要结构由芯轴6、热圈7、11、13和特偏螺1

23、2将14及9、10固连成一体而成。形成的间隙与缫制生丝纤度规格相适应。感知器重心不通过芯轴6的中心,故感知器本身先有一个绕芯轴6转动的重力距Mw,该值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扇形调节重锤2相对于指示板1的刻度位置来调节。指示板1实为一短杠杆,因丝条间歇进入隔距间隙被检测,故称为短杠杆间歇感知隔距式感知器,简称短杠杆定纤感知器。短杠杆隔距式定纤感知器A-工作面 B-直通凹槽 1-指标板 2-扇形调节重锤 3、4-右左隔距片5-调节棒6-芯轴 7-铝垫圈 8-细限感知杆 9、10-隔距垫片 11-铜垫圈 12-特扁螺母 13-弹性垫圈 n在指示板1的尾端还装有调节棒5,纤度集体调节链条悬挂在调节杠杆的一端

24、,另一端则作用在调节棒5上,给予一个附加力Q,使感知器受到一个附加力矩Wq的作用,其方向与重力距Mw相同,其值决定于悬挂链条的有效长度,用作纤度集体调节。n短杠杆感知器采用间歇感知,隔距轮按一定周期摆动,当丝条进入隔距轮产生摩擦力,丝条粗则摩擦力大,其力距大于重力距与支点摩擦力之和,隔距轮摆动,细限感知杆上升上到上位,不发信号。若丝条细到小于细限纤度,产生的摩擦力距小于重力距与支点摩擦力矩之和,则感知器不动,细限感知杆处于下位,发出要求添绪的信号,通过探索机构,给茧机完成给茧添绪。D301A(B)、FY-2000型自动缫丝机采用短杠杆定纤感知器。 (四)探索机构1探索机构的作用与工艺要求n纤度

25、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探索、传递、放大元件称作探索机构,其作用有:了解感知器有无添绪信号的探索作用;将探索到的添绪信号传递给给茧机的传递作用;补充添绪信号的能量,放大位移的放大作用。n为了很好地完成上述三个作用,工艺上对探索机构提出下列要求:传递信号要正确、及时;与给茧机的配合要协调;对感知器的作用力要小。添绪形式分类n探索机构按给茧、添绪形式可分为三类:移动给茧移动添绪,如国产机型D101型等;移动给茧固定添绪,如D301A(B)型、FY-2000型等;固定给茧固定添绪,如FD501型、SFD507型等。(五)给茧机1给茧机的工艺要求n给茧机是纤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相当于人的双手,完成给茧

26、添绪工作,缫丝工艺对给茧机提出下列要求:n(1)给茧添绪要及时,绪间及时性差异要小;n(2)给茧添绪要正确,每添一次总是一粒,绪间正确性差异要小;n(3)在提高给茧机正确性,及时性的基础上,要减少屑丝量,防止产生无绪茧,有利于正绪茧的新陈代谢;n(4)便于挡车工操作,便于做清洁工作,适应索理绪机自动加茧的需要。2给茧机型式,结构及工作原理(1)给茧机型式:n给茧机进行给茧、添绪的形式有以下三种:n1移动给茧移动添绪式给茧机。给茧机沿缫丝部等速运行,根据要求添绪信号由安装在给茧机上的添绪机构进行给茧添绪操作,如原国产机型D101B型。n2固定式给茧机。每绪装一只固定式给茧机,添绪杆与探索凸轮相连

27、,茧子由送茧盒定时进行补给,如SFD507型,FD501型等。2给茧机型式,结构及工作原理n3固定添绪移动给茧式给茧机。添绪杆与探索机构相连,探索机构放大的添绪信号由添绪杆传递,经移动式给茧机给茧后,利用添绪杆回复原位将绪丝交给接绪器。如D301A(B)型。FY-2000型。这种型式的给茧机,添绪能力高,具有二只捞茧爪,在移动过程中可对每绪都发出给茧动作。(1)D301A(B)型给茧机外观图: D301A型自动缫丝机的给茧机1-捞茧抓 2-正绪茧 3-捞茧导轨 4-感受杆 5-捞茧控制杆 6-捞茧轴 7-驱动抓 8-后导轮 9-推送板 10-给茧盒11-后振动板 12-前振动板 13-捞茧口左

28、档板 14-绪丝卷绕杆 15-拦茧杆 16-捞茧口右挡板(2)D301A(B)型给茧机透视图: (3)D301A(B)型给茧机说明nD301A型自动缫丝机的给茧机主要部件透视图n1-捞茧爪 2-正绪茧 3-捞茧爪支架 4-捞茧双头凸轮 5-捞茧爪复位销6-定位凸轮 7-定位片 8-捞茧控制杆支架 9-超越离合器 10-前振动板凸轮 11-圆锥齿轮 12-槽轮 13-捞茧控制杆 14-捞茧控制杆支承 15-捞茧轴支架 16-捞茧轴 17-圆柱齿轮 18-捞茧主轴 19-圆锥齿轮20-偏心盘 21-支架 22-芯轴 23-扭簧 24-备茧 25-感受杆 26-压轮支架27-捞茧爪 28-压轮 29

29、-超越离合器外壳 30-滚子 31-爪轮 32-扭簧给茧机工作过程n由缫丝机传动链条上的驱动板推动驱动爪7,使给茧机平行于缫丝槽运行.给茧机运行到自动加茧处时,暂时脱离驱动板而停止运行,由自动加茧机构按需(自动探量机构控制)加茧后,在后面一只给茧机的推动下向前移动,继续由链条传动运行。与此同时,电热丝切断绪丝,由绪丝卷绕杆14卷取切断后的绪丝,完成加茧动作。n当感知器发出要求添绪信号,探索添绪机构中的添绪环打下时,给茧机的感受杆4受阻产生转动通过添绪环的同时,推开捞茧控制杆5,使捞茧轴6传动捞茧爪1,将正绪茧2从给茧机盒10中沿捞茧导轨3抛出,落入缫丝槽,完成给茧,然后由添绪杆添绪。n捞茧工作

30、原理如图(透视图)所示,给茧机向箭头方向运行,当添绪杆下降要添绪时,装在支架21上的感受杆25碰撞添绪杆后转过一个角度,与感受杆25相固联的偏心盘轴及偏心盘20也同向转过一个角度。给茧机工作过程给茧机工作过程n偏心盘20及与其固联的捞茧控制杆13沿给茧机运行方向位移,其头端脱离定位片7,于是在扭簧32的作用下,滚子30压接超越离合器外壳29,就由圆柱齿轮17传动圆锥齿轮19、11,带动离合器外壳29、滚子30、爪轮31,使固联在爪轮31捞茧轴16转动。捞茧轴16上的双头凸轮4就推动捞爪(1或27)进行捞茧运动,将正绪茧2抛出。捞茧爪靠双头凸轮4上的复位销5还原。另外,由于感受杆25通过了添绪环

31、,捞茧控制杆13即回复到抵住定位片7的位置,使完成一次捞茧运动后捞茧轴16停转。图(外观图)中,盛在给茧盒10内的茧子,由于后振动板11的振动而向前移动,依次进入捞茧口。前振动板12的振动,消除茧子重叠和挤压现象,便于茧子依次进入捞茧口,同时也有分离无绪茧的作用。3给茧机工艺参数(1)给茧周期Tj:n是指给茧机正常工作时,对某绪能进行给茧添绪的最短时间间隙。给茧周期在机构设计时就确定下来,大多数机型是不可调节的,但D301A(B)是可调的。理论上在保证不重添的前提下,希望给茧周期Tj越短越好,这样有利提高匀度和生丝偏差成绩。(2)添绪特性系数n:n是指给茧机移过各绪时,按各探索机构发出的要求添

32、绪信号,能够进行连续添绪的能力。能连续对每绪都能发出给茧动作的叫绪绪添给茧机,即n=0如D301A(B)、FY-2000、SFD507、SD511、FD501。添绪后要隔一绪才能给茧的叫隔绪添给茧机即n=1,如D101B给茧机。(3)理论添绪能力m:n是指给茧机一分钟内对一台车(20绪)所具有的最大添绪次数。可用下式计算得到:n n式中:m理论添绪能力(次/min台)nTj给茧周期(S)nn添绪特性系数nTmj12060(4)给茧机总效率:n感知器发出要求添绪信号后,在一个给茧周期内添上一粒茧的概率。实际测定可按下式计算:%100(%)号的次数感知器发出要求添绪信添上一粒茧次数发出信号的给茧周

33、期内z(5)给茧机有效率:n在一个给茧周期内有一个工作正常,能进行给茧的给茧机移到绪下的概率。测定时可按下式计算:100(%)额定给茧机只数正常工作的给茧机只数y(6)捞茧效率:n捞茧机构捞到一粒茧的概率,测定时可按下式计算:100(%)捞茧次数捞到一粒茧的次数e(7)添绪效率:n捞到一粒茧的给茧机能添上一粒茧的概率。测定时可按下式计算:n从的定义可以知道,给茧机总效率可用下式表示:n给茧机的上述各种工艺参数,有的是由结构决定的,如Tj n,有的除了与机构有关,同设备操作工艺管理也有密切关系,如各效率。n 100(%)捞一粒茧的添绪次数一粒茧添上次数tteyzteyzteyz五、集绪和捻鞘:n

34、茧丝经添绪后形成的丝条还不能直接卷绕到丝上,首先丝条中含有大量水份,若直接卷绕成形,不仅难易烘干,影响丝色,而且丝胶相互胶着形成硬胶丝片,复摇时切断增加。其次,茧丝之间抱合松散裂丝较多,丝条横截面呈扁平形,这种丝的强力、抱合,匀度成绩均会受到影响。第三,由于原料、工艺等因素,丝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纇节,不除去会严重影响洁净成绩,这样的生丝用于织造会产生一系列的生产问题,因此必须除去或尽可能减少丝条的纇节。当前生产中是通过集绪器和丝鞘来解决这些问题或减轻其不良影响的。(一)集绪器n集绪器工厂亦称磁眼,陶瓷材质,呈圆形,中心有一小孔,如图所示。集绪的主要作用有:集合绪丝,防止纇节,减少丝条水分和

35、固定丝鞘位置。(一)集绪器n集绪器孔径的大小和光滑程度,与生丝质量关系甚密,如孔经偏大,呈对操作和产量有利,但丝条附着的节和水分会增加,抱合也不良;反之,孔径过小造成操作困难,丝条故障多,停机率高,影响产量。孔壁光滑,有利生丝强度、匀度,抱合成绩,反之,生品易受损,影响强伸力,不规则的孔形对茧丝抱合成生丝也是不利的。生产中要求对孔径、孔形、孔壁等严格把关,管理上要求对购回的磁眼检查,剔除不合要求的磁眼。孔径的大小根据生丝规格而定,一般掌握在生丝直径的2.53倍左右;孔壁一定要光滑,特别不能有锋刃,孔形圆形为佳。(二)丝鞘1、丝鞘装置n1-集绪器 n2-丝鞘 n3-定位鼓轮(或络交器) 4-上鼓

36、轮 n 5-下鼓轮丝鞘装置n丝鞘是由丝条通过集绪器1、上鼓轮4、下鼓轮5,并利用本身前后段相互捻绞,再通过定位鼓轮3而成的,如上图所示。图中AB段即为丝鞘。丝条通过集绪器和定位鼓轮起固定丝鞘位置的作用,而通过上、下鼓轮则是改变丝条运动方向,为丝条本身前后段相互捻绞提供了条件。2丝鞘的工艺作用(1)发散水分:n发散水分是丝鞘的主要工艺作用之一。缫丝时,进入丝鞘的两根丝条均作螺旋运动,丝条绕丝鞘轴线转动的平均速度为:n n式中:n丝条绕丝鞘的轴线的平均转速(r/min);nv缫丝速度(m/min);n丝鞘的捻角;nr丝条的半径(m)2sinVn rVn2sin(1)发散水分:n从公式可知,平均转速

37、n随缫丝速度V和捻角的增大而增大,随丝条的半径增大而减少。若生产22.2/24.4dtex(20/22)旦)生丝。小 转速160r/min捻角的平均值为12,则平均转速n可达:1.01105(r/min)。这样高的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很大,附在丝鞘表面上的水分,其离心力重力的比值可述720左右,所以水分很容易挥发。除了离心作用发散丝条上大量水分之外,由于丝条张力变化,引起丝鞘不断地上下振荡,丝鞘中两根丝条之间的摩擦和挤压作用等,对发散水分也起着重要作用。 (2)增强抱合,减少类节n缫丝时,丝鞘中的任一段线条,其两端受到张力的作用,侧面受挤力q的作用, 挤压力q的大小可由下式求得:n n式中:q单

38、位丝鞘长度生丝间所受到的挤压力(mN/cm);nTAB丝条在线鞘中受到的张力(mN);nr生丝的半径(m);n丝鞘的捻角。42102tgTqAB(2)增强抱合,减少类节n由上式可知,挤压力q随丝鞘张力和捻角的增大而增大,随丝条的半径增大而减少。以缫制22.22/24.4dtex(20/22旦)为例。若捻角12,张力的98mN,则丝条侧面所受到的挤压力可达650mN/cm左右,每厘米长度所受的挤压力达到丝鞘AB张力的67倍。当丝条侧面承受这样大的挤压力使丝条本身结构紧密,同时使丝胶的分布更为均匀,胶着面积增大,增强了抱合。但延伸度变化并不显著。另外,丝条所承受的挤压力,能使丝条上的小圈形态变小,发毛的丢丝会粘附在丝条上,减少了小圈和发毛的个数,从而提高了净度。 (2)增强抱合,减少类节n综上可知,丝鞘在工艺上起着发散水分,增强抱合,减少类页节的作用。丝鞘工艺的作用的强弱,从丝鞘结构本身角度出发,主要取决于丝鞘的长度,捻数,实际生产中一般立缫机上鞘长度为1520cm,捻数200左右;自动缫丝机上鞘长度为810cm,捻数90左右。当一味为了加强丝鞘的作用。若捻鞘数增加过多,则会使缫丝长力过大,甚至引起吊鞘,为了避免吊鞘产生,宜控制丝鞘长度和丝鞘封闭周长。有效的分法是控制丝鞘的上角(3+4)和下角(1+2)的大小,要求上角接近但不超过90,下角3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