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161434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答案(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参考答案第 一 章 气 体一、思考题1. 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2. 答:不一定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3. 答:(1)左球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所占比例比右边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比右边大。4. 答:软木塞会崩出。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

2、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防止的方法是灌开水时不要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5. 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6. 答:实际气体混合物(压力不太高)和理想气体混合物。与混合气体有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下才能使用,原则是适用理想气体混合物。7. 答:将气体的状态方程改写为

3、p(Vm-b)=RT,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相比,只校正了体积项,未校正压力项。说明这种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不能忽略,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将这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时,温度不会下降。8. 在真实气体的pVm图上,当气-液两相共存的线段缩成一个点时,称这点为临界点。这时的温度为临界温度,这时的压力为临界压力。临界压力是指在该临界温度时能使气体液化的最低压力。9. 答:不正确。内压力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平方成反比。10. 答:这时气-液界面消失,液体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成为一种既不同于液相、又不同于气相的特殊流体,称为超流体。二、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CABDCCBC题号910

4、1112选项CADB1. (C)这种情况符合Dalton分压定律,而不符合Amagat分体积定律。2. (A)只有(A)符合Dalton分压定律。3. (B) 仍处在气态区。4. (D)饱和蒸汽压是物质的本性,与是否有空间无关。5. (C)这时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6. (C) kPa。7. (B)Tc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温度再高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8. (C)等温条件下,200 kPa,1dm3气体等于100 kPa,2 dm3气体,总压为=100 kPa+100 kPa=200 kPa 。9. (C)饱和蒸汽压是物质的特性,只与温度有关。10.(A)

5、11.(D)V,p不变,12. (B)内压力和可压缩性的存在。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思考题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1)是对的。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2)是错的。因为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变了,状态也就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得变。(3)是对的。DU,DH 本身不是状态函数,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与的数值相等,所以不是状态函数。(4)是错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它不仅说明热力学能(U)、热(Q)和功(W)之间可以转化,有表述了它们转化是的定量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功的转化形式不仅有热,也可转化为热力学能系。(5)是错的。这虽然是一个等压

6、过程,而此过程存在机械功,即Wf0,所以 。(6)是对的。Q是非状态函数,由于经过的途径不同,则Q值不同,焓(H)是状态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不考虑所经过的过程,则两焓变值DH1和DH2相等。2 .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原因(1)不能。热机效率是指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最大的转换成对环境所做的功。但可逆热机循环一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需时间是无限长。又由可推出v无限小。因此用可逆热机牵引火车的做法是不实际的,不能增加火车的速度,只会降低。(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放热多。在热化学中有Qp = QV+ ng(RT),而Zn(s)+ H2SO4(aq)= Zn SO4 (aq)+ H2(g)的ng

7、 =1,又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Qp 、 QV的值均为负值,所以QVQp。(3)筒内压力变化过程:当压缩气体冲出,在绝热可逆过程有,当气体的压力与外界相等时,筒中温度降低。立即盖上筒盖,过一会儿,系统与环境的温度完全相等,筒内温度上升,则压力也升高,即大于环境的标准大气压。(4)r,rHm实际是指按所给反应式,进行=1mol反应时的焓变,实验测得的数值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发出的热量,此时 0 范氐气体分子间有引力。体积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加,为了保持温度不变,必须从环境吸热。 DU 0 因为从环境所吸的热使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DH 0 根据焓的定义式可判断,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焓值也增加。(3)W 0

8、放出的氢气推动活塞,系统克服外压对环境作功。Q 0 反应是放热反应。DU 0 系统既放热又对外作功,热力学能下降。DH 0 因为是在绝热刚瓶中发生的放热反应,气体分子数没有减少, 钢瓶内温度升高,压力也增高,根据焓的定义式可判断焓值是增加的。(5)W 0 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系统克服外压对环境作功。Q 0 水结成冰是放热过程。DU 0 系统既放热又对外作功,热力学能下降。DH Q2 ,最后温度只能是0 C,得到冰水混合物。 得 故最后水的质量为: (100+62.74) g = 162.74 g 5. 解:该过程是理想气体等温过程,故 U =H = 0 W = -peV= -pe(

9、V2V1) W = -10.15103(100.0-10)10-3 = -913.5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即有:Q= UW = 0 -(-913.5)= 913.5J 9. 解:(1)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4 g Ar的物质的量为: (2)虽为不可逆过程,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应与(1)相同,即 10. 因该过程为绝热可逆过程,故Q=0。 解法1 ,则又 ,则 = = 228K 解法2: 可得: (1)由于是同温同压下的可逆向变化,则有:Q p=H = nvapHm = 140.66 = 40.66kJW = -pe(V2V1) = -p(VgV1) -pVg = -ngRT = -

10、18.314373 = -3.10 kJ Hm =Um + ng(RT) vapUm = vapHm vg(RT)= 40.66 3.10= 37.56 kJ mol-1(2)vapHm vapUm 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膨胀导致系统对环境做功。13. 解:在开口烧杯中进行时热效应为Qp。在密封容器中进行时热效应为QV。后者因不做膨胀功故放热较多。 多出的部分为:17. 解: =2(393.5)+3(285.8)(1367) =277.4 18. (,g)=2(,l)+(,g)(,g) =2(285.8)+(393.5)(74.8) =890.3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思考题1. 答: 前半句

11、是对的,后半句却错了。因为不可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的,如不可逆压缩过程。2. 答: 不矛盾。Claususe说的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而冷冻机系列,环境作了电功,却得到了热。热变为功是个不可逆过程,所以环境发生了变化。3. 答:不能一概而论,这样说要有前提,即: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系统达平衡时,Gibbs自由能最小。4. 答:不可能。若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两个过程的终态绝不会相同。反之,若有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绝不会有相同的始态,所以只有设计除绝热以外的其他可逆过程,才能有相同的始、终态。5. 答:

12、说法正确。根据Claususe不等式,绝热钢瓶发生不可逆压缩过程,则。6. 答:说法不正确,只有在等温等压的可逆相变且非体积功等于零的条件,相变过程的熵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7. 答: 对气体和绝大部分物质是如此。但有例外,4摄氏度时的水,它的等于。8. 答:可以将苯等压可逆变温到苯的凝固点278.7 K:9. 答: (1) (2) (3) (4) (5) (6), 10答:设想隔板可以活动,平衡时压力为150 kPa, = 0 =-1.41JK-111. (1) 因为气体的体积缩小了一半。(2) 因为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自身的体积,两种气体的活动范围没有改变。(3) 因为气体的体积没有改变,仅是

13、加和而已。12. 答: 适用于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热力学平衡态、不作非膨胀功的一切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因为公式推导时虽引进了可逆条件,但是由于都是状态函数,对于不可逆过程也可以设计可逆过程进行运算。二、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CAB DBCDC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DDDAABBB1. (C)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体积增加,熵增加,但要从环境吸热,故环境熵减少。2. (A)封闭系统绝热不可逆过程,熵增加。 3. (B)因为钢瓶恒容,并与外界无功和热的交换,所以能量守衡,U = 0。4. (D)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的可逆相变,Gibbs自由能不变。5. (B)因为Q=0

14、,W=0,即U=0,则体系温度不变,可设置为等温膨胀过程,QR=-WR= nRTln,即。6. (C)绝热可逆过程是衡熵过程,QR= 0 故S = 0 7. (D)相当于摩尔等压热容与摩尔等容热容之比。8. (C)系统始态与终态都相同,所有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量也都相同,与变化途径无关。9. (D)根据dG=Vdp-SdT ,即dG=Vdp。10.(D)隔离系统的U,V不变。11. (D)因为GT,p=0,本过程的始态、终态与可逆相变化的始态、终态相同。12(A)状态方程中无压力校正项,说明该气体膨胀时,不需克服分子间引力,所以恒温膨胀时,热力学能不变。 13.(A)这就是把Helmholtz自

15、由能称为功函的原因。14.(B)完整晶体通常指只有一种排列方式,根据熵的本质可得到,在0 K时,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15.(B)因为, 16. (B)适用于等温、非体积功为零的任何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本过程只有(B)满足此条件。三、习题1. 解:(1) KTc=647K(2)Th =773KTc=647K,水蒸气处于超临界状态。2. 解:(1)双原子理想气体CV,m=,Cp,m= CV,m+R=等容条件下,W = 0,即有S= -42.4JK-1(2)单原子理想气体CV,m=,Cp,m= CV,m+R=等压条件下,即有S= 43.2JK-14. 解:(1)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即有:U=H=0

16、 ,则有QR=-W= S1 =18.314ln10=19.14 JK-1(2)熵是状态函数,始态、终态一定,值不变。S2 =S1=19.14 JK-15. 解:理想气体的p、V、T变化设置过程如下:2mol,500kPa,323K2mol,1000kPa,373K2mol,1000kPa,323KSS1S2dT=0dp=0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即有:U=H=0 ,则有QR=-W= S1 =28.314ln= -11.52 JK-1理想气体等压可逆过程:S2=S2= =5.98 JK-1S = S1+S2 = -11.52+5.98 = -5.54 JK-16. 解:(1)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

17、过程:即有:U=H=0。 p1V1= p2V2 QR=-WR= =8.46kJ(2)理想气体等温恒外压过程:U=H=0。Q1=-W1 = peV =pe(V2-V1)= 5010103(244-122)10-3 = 6.10 kJ(3)Ssys = 28.17JK-1Ssur = -20.33JK-1Siso = Ssys + Ssur = 28.17 -20.33 = 7.84JK-19. 解:(1) (2) 系统的不可逆放热,环境可以按可逆的方式接收,所以 (3) Wf ,max=rGm=-44.0kJ11. 解: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T = 0 ,U = 0 ,H =0 W = -5.2

18、3 kJ Q = -W = 5.23 kJ S = = 19.16 JK-1 = -5.23 kJ12. 解:理想气体等温可逆压缩,T = 0 ,U = 0 ,H =0 W = 5.74 kJ Q = -W = -5.74 kJ S = = -19.1 JK-1 =5.74 kJ13. 解:(1) 恒压下体积加倍, G = H -(TS); 因为 所以 (2)(3)恒容下压力加倍, 所以15. 解: H = QR= 40.68kJ 向真空汽化W = 0 Q =U =H -(pV) =H -nRT = 40.68 18.31437310-3= 37.58 kJvapS = = 109.1 JK-

19、1 vapG= 0 vap A=U - TS = 37.58 40.68 = -3.10 kJ 该过程是恒温、恒容过程,故可用A 作判据,因为A 0),故该过程自发。 Ssys = = 109.1 JK-1Ssur = -100.75JK-1Siso = Ssys + Ssur = 109.1 -100.75 = 8.35JK-1 0 16.解: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T = 0 ,U = 0 ,H =0 QR =-WR = 即:Ssys = =19.14JK-1 V2=100dm3pe=p2=10.14kPaG= A= - TS =-12219.14= -2.34 kJ理想气体等温恒外压膨胀:

20、 Q =-W = peV= pe(V2-V1)=10.14(100-10)=912.6JSsur = -7.48JK-1Siso = Ssys + Ssur = 19.14 -7.48 = 11.66JK-1 19. 解:Wf,max = - 200 kJ, We= 0, W = Wf,max + We= - 200 kJ rU = Q + W = -6 kJ - 200 kJ = - 206 kJ S = = -20.13 JK-1 rG = Wf,max= - 200 kJ rH = rG + TrS =rG + QR = - 200 kJ - 6 kJ= -206 kJ 或rH =rU

21、rA=rG =- 200 kJ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思考题1. 答:偏摩尔量(XB)是指一个均相多组分系统在等温、等压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它物质组成不变时,系统任一广度性质X(如:V、U、H、S、A和G等)随B物质的量改变而改变的变化率称为偏摩尔量。用公式表示为:摩尔量(Xm)是指一个均相单组分组分系统中系统任一广度性质X(如:V、U、H、S、A和G等)除以B物质的量的商。用公式表示为:2. 答:通常所说的化学势是指它的狭义定义,即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偏摩尔量之一。在等温、等压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它物质组成不变时,Gibbs自由能随B物质的量改变而改变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用公式表示为

22、:3. 答:Roult 定律的表示式为:式中为纯溶剂的蒸气压,为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为溶剂的摩尔分数。该公式用来计算溶剂的蒸气压。公式适用条件为:定温、稀溶液、非挥发性溶质,后来推广到液态混合物。Henry定律的表示式为: 式中kx,km和kc是用于物质B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Henry系数,Henry系数与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Henry定律说明挥发性溶质在液体里的溶解度与其平衡分压成正比。只有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分子状态相同时才能使用该定律。对于液态混合物,Henry定律与Roult定律是等效的。4. 答: 稀溶液依数性是指在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固定后,这些性质只取决于所含溶质粒子的

23、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稀溶液中由于溶剂的蒸气压降低,因而导致如下依数性质: (1)凝固点下降;(2)沸点升高;(3)渗透压。5. 答:不对。化学势是某组分的偏摩尔Gibbs自由能。溶液中可以分为溶剂的化学势或溶质的化学势,而没有整个溶液的化学势。6. 答: 不对,至少不完整。应该说某纯组分的化学势等于其摩尔Gibbs自由能。7. 不对。浓度表示方式不同,则所取标准态也不同,它们的标准态时的化学势是不相等的。但是,B物质在该溶液中的化学势只有一个数值,是相同的。8. 答: 对。因为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等于两个组分的蒸气压之和。9. 答: 不相等。渗透压是溶液依数性的一种反映。依数性只与

24、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粒子的性质无关。食盐水中,NaCl会离解成两个离子,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食盐水的渗透压可以是蔗糖溶液的两倍。10. 答: 这是由于水份在庄稼体内和土壤中化学势不等,发生渗透造成的。当土壤中肥料或盐类的浓度大于在植物中的浓度时,水在植物中的化学势比在土壤中的要高,水就要通过细胞壁向土壤中渗透,所以植物就会枯萎,甚至烧死。11. 答: 混合时体积不变,总体积等于各个液态物质体积的加和;焓值不变;混合熵增加;混合Gibbs自由能下降,即:答: 凉水温度比冻梨温度高,可使冻梨解冻。冻梨含有糖分,故冻梨内部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冰点。当冻梨内部解冻时,要吸收热量,而解冻后的冻梨内部温度仍

25、略低于水的冰点,所以冻梨内部解冻了,而冻梨表面上仍凝结一层薄冰。二、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CAB CBDBB题号9101112131415选项BDCAACD1. (C)运用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2. (A)偏摩尔量定义。 3. (B)广义的化学式:4. (C)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A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kPa5. (B)化学势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强度性质,与混合物的总体积无关,而与混合物的浓度有关。第一份的浓度低于第二份的浓度,故化学势小。6. (D)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比稀溶液中的大,加入溶质后,稀溶液的凝固点会下降。7. (B)根据Henry定律

26、,当平衡压力相同时,Henry常数大的溶解量反而小。8. (B)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B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9. (B)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B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10.(D)化学势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强度性质,与混合物的总体积无关,而与混合物的浓度有关。两份的浓度相同,故化学势相等。11.(C)压力大于正常相变化的压力,压力增大有利于冰的融化,冰的化学势大于水的化学势。12.(A)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粒子数有关,而与粒子的性质无关。B 杯内溶入 NaCl,NaCl解离,其粒子数几乎是A 杯中的两倍,B 杯的凝固点下降得多,所以A 杯先结冰。13. (A) 纯

27、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糖水,纯水不断蒸发,蒸气在含糖水的A 杯中不断凝聚,所以A 杯液面高于 B 杯。14.(C)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盐类后,凝固点下降,防止混凝土结冰而影响质量。15.(D)盐碱地中含盐量高,水在植物中的化学势大于在盐碱地中的化学势,水分会从植物向土壤渗透,使农作物长势不良。三、习题2. 解:设水为A,乙醇为B,根据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有 V = nAVA+ nBVB (1) (2)则(1)=(2)即有:解得 5. 解:(1) 联立,式,解得 p=91.19 kPa p=30.40 kPa (2) 6. 解:(1) (2) 或 (3)将上述气相完全冷凝至气液平衡时,新液相组成与上述气

28、相组成相同。 气相组成 7. 解:(1) 联立,两式,解得: (2) 8. 解:(1) 设刚冷凝时的液相组成xA、xB等于气相组成 yA和 yB 9. 解: 根据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mixV = 0 Qp=mixH = 0 mixW =mixU = 0 12. 解: 13. 解: 已知 14. 解: 因为 =0.306kgmol-1 15. 解:(1) 因为 (2) molm-316. 解:(1) 因为 (2)已知 第 六 章 相平衡一、思考题1. 硫氢化铵的分解反应:(1) 在真空容器中分解;(2) 在充有一定氨气的容器中分解,两种情况的独立组分数是否一样?答:两种独立组分数不一样。 在(1

29、)中,C =1。因为物种数S 为3,但有一个平衡限制条件和1个浓度限制条件;在(2)中, C =2,浓度限制条件被破坏,所以独立组分数为 2。2. 纯的碳酸钙固体在真空容器中分解,这时独立组分数为多少?答:独立组分数为2。因为物种数为3,有一个平衡限制条件,但没有浓度限制条件。因为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处在同一个相,没有摩尔分数累加和等于1的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 2。3. 制水煤气时有三个平衡反应,求独立组分数C ?(1)H2O(g)+ C(s)= H2(g)+ CO(g)(2)CO2(g)+ H2(g)= H2O(g)+ CO(g)(3)CO2(g)+ C(s)= 2CO(g)答: 三个反

30、应中共有5个物种,方程(1))可以用方程(3)减去(2)得到,因而只有2个独立的化学平衡。没有明确的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3。4. 在抽空容器中,氯化铵的分解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NH4Cl(s) NH3(g)+ HCl(g) 答: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一个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1,相数为2。根据相律,自由度为1。即分解温度和分解压力两者之中只有一个可以发生变化。5. 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NH4Cl(s) NH3(g)+ HCl(g) 答: 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没有浓度限

31、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相数为2,自由度为2。6. 碳和氧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两种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答:物种数为4,碳,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两个化学平衡,无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 相数为2,自由度为2。7. 水的三相点与冰点是否相同?答:不相同。纯水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其温度和压力由水本身性质决定,这时的压力为610.62 Pa,温度为273.16 K 。热力学温标1 K就是取水的三相点温度的1/273.16 K 。水的冰点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水的三相共存点的温度。由于冰点受外界压力影响,在101.3 kPa压力下,冰点下降0.00747

32、K,由于水中溶解了空气,冰点又下降0.0024 K,所以在大气压力为101.3 kPa 时,水的冰点为273.15 K 。8. 沸点和恒沸点有何不同?答:沸点是对纯液体而言的。在大气压力下,纯物的液-气两相达到平衡,气相压力等于大气压力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恒沸点是对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而言的。定压下,二组分系统的气相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恒沸点。用简单蒸馏的方法不能把二组分完全分开。在恒沸点时自由度为1,外压改变,恒沸点也改变,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也随之改变。当压力固定时,条件自由度为零,恒沸点温度有定值。9. 恒沸混合物是不是化合物?答: 不是。它是完全互溶的两个组分的混合物

33、。在外压固定时,它有一定的沸点,这时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但是,当外压改变时,恒沸混合物的沸点和组成都随之而改变。化合物的沸点会随外压改变而改变,但组成不会改变。10. 在汞面上加了一层水能减少汞的蒸气压吗?答: 不能。因为水和汞是完全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两者共存时,各组分的蒸气压与单独存在时一样。汞的蒸气压并没有因为水层的覆盖而下降,液面上的总压力等于水和汞的蒸气压之和。如果要蒸馏汞的话,加了水可以使混合物的沸点降低,这就是蒸气蒸馏的原理。但是,在汞面上加一层水不能减少汞的蒸气压。11. 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与低共熔点有何异同点?答: 共同点:都是三相共存。不同点: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是气-

34、液-固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零,它的压力、温度由系统自身性质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二组分系统的低共熔点如T-x图上的E点,是固体A、固体B和组成为E的液体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1,在等压下的条件自由度为零。E点的组成由A和B的性质决定,但E点的温度受压力影响,外压改变,E点的温度和组成也会随之而改变。12. 低共熔物能不能看作是化合物?答: 不能。低共熔物不是化合物,它没有确定的熔点,压力改变,低共熔物的熔化温度和组成都会改变。虽然低共熔物在金相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均匀,但它仍是两个固相的混合物,由两相组成。13. 在实验中,常用冰与盐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剂。当将食盐放入0的冰-水平衡系统中

35、时,为什么会自动降温?降温的程度是否有限制?为什么?这种制冷系统最多有几相?答:食盐放入0的冰-水中,溶液的饱和蒸汽压下降导致凝固点下降。有限制,一定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最多4相。二、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ACCBCDCA题号9101112131415选项ABCBBDD1. 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A) C= 2,P = 2,f= 2 (B) C= 1,P = 2,f= 1 (C) C= 2,P = 3,f= 2(D) C= 3,P = 2,f= 3答:(A)反应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条件,所以组分数为2,有2相共存,根据

36、相律,自由度为2。2. 在大气压下,FeCl3(s)与H2O(l)可以生成FeCl32H2O(s)、FeCl35H2O(s)、FeCl36H2O(s)和FeCl37H2O(s)四种固体水合物,则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和能够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P为( )。(A)C= 2,P = 2 (B)C= 1,P = 4 (C)C= 2,P = 3 (D)C= 3,P = 5答:(C)反应有S=6,R=4,所以组分数为2,根据相律,f = C- P +1,则有3相共存。3. 在 100 kPa 的压力下,I2(s)在H2O(l)和 CCl4(l)两个完全不互溶的液相中达到分配平衡。设平衡时I2(s)已不存在,则该

37、系统组分数和条件自由度数为( )。 (A)C= 2,f*= 1 (B)C= 2,f*= 2 (C)C= 3,f*= 2 (D)C= 3,f*= 3 答:(C)共有3个物种,无平衡条件,所以组分数为2。有2相共存,已指定压力,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为2。4.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3H2O和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A)3种 (B)2种 (C) 1种 (D)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答:(B) 系统的组分数为2,已指定温度,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为零时得最多可以共存的相数为3。现在已指定有水蒸气存在,所以,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38、只能有2种。5. 某一物质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力是200 kPa。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在20以上 X 能以液体存在 (B)在20以下 X 能以固体存在 (C)在25, 100 kPa下,液体 X 是稳定的 (D)在20时,液体 X 和固体 X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答:(C)可以画一张单组分系统相图的草图,(C)所描述的条件只能落在气相区,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6. 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 (A)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B)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D)在恒压下降低温度答:(D)临界温度是指在这个温度之上,不能用加压

39、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所以只有在临界温度时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之液化。7. 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 (B) p必不随T而变 (C)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 (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答:(C)因为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总是吸热的,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等式右方为正值,等式左方也必定为正值,所以) p随T之升高而变大。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其沸点随外

40、压的改变而改变答:(A)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其沸点和组成都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9. 对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可以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两个各组分分离成纯组分的是( )。(A)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 (B)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系 (C)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的双液系 (D)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答:(A)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不会生成恒沸混合物。10. 某一固体,在25和大气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 )。 (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 (B)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C)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 (D)三相点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 答:(B)画一单组分系统草图,当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

41、气压力时,在25和大气压力下处于气相区,所以固体会升华。11. 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A) 恒沸点 (B)熔点 (C)临界点 (D)低共熔点答:(C)在临界点时,气-液界面消失,只有一个相。其余三个点是两相或三相共存。12. 水的三相点附近,其汽化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 kJmo-1和5.994 kJmol-1。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 ) (A)38.83 kJmo-1 (B)50.81 kJmo-1 (C)-38.83 kJmo-1 (D)-50.81 kJmo-1答:(B)升华热是汽化热与熔化热之和。13. 某反应系统中共有的五物种为Ni

42、(s)、NiO(s)、H2O(l)、H2(g)、CO(g)和CO2(g),它们之间可以达成如下三个化学平衡:该反应的组分数和平衡常数之间为( )。(A)C=3, (B)C=4, (C)C=3, (D)C=4, 答:(B)反应有S=6,(2)+(3)=(1)故R=2,物浓度条件限制,所以组分数为4,且存。14. 将纯的水H2O(l)放入抽空、密闭的石英容器中,不断加热容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沸腾现象 (B)三相共存现象 (C)升华现象 (D)临界现象答:(D)f = 2,C=1故R=2,根据相律有:P = C +2- f= 1+2-2=1。15. NaCO3与水可生成三种水合盐NaC

43、O3H2O、NaCO37H2O和NaCO310H2O,在常压下,将NaCO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CO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 )。(A)NaCO3 (B)NaCO3H2O (C) NaCO37H2O (D)NaCO310H2O答:(D) 系统的组分数为2,P =3,已指定压力,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为零,则体系组成恒定, 由于一相是冰,一相是NaCO3水溶液。所以,共存的含水盐只能NaCO310H2O。三、习题1. 将 N2(g),H2(g)和NH3(g)三种气体输入 773 K、3.2 107 kPa 的合放有催化剂的合成塔中,指出下列三种情况系统的独立组分数(催

44、化剂不属于组分数)。 (1)N2(g),H2(g)和NH3(g)三种气体在输入合成塔之前; (2)三种气体在塔内反应达平衡时; (3)开始只充入 NH3(g),合成塔无其它气体,待其反应达平衡后。 解:(1)进入塔之前,三种气体没有反应,故C=3 。(2)在塔内反应达平衡时,系统的物种数为3,但有一个化学平衡条件,故C=2 。(3)只充入 NH3气,NH3气分解达平衡,系统的物种数为3,但有一个化学平衡条件和一个浓度限制条件,故C =1 。2.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物种数,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1)CaSO4的饱和水溶液; (2)5氨气通入1 dm3水中,在常温常压下与蒸气平衡共存。解:(

45、1)S = 2;C = 2;P = 2。根据相律f =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范围内,能维持固、液两相不变。(2)S = 3(氨气,水和水合氨,又称为氢氧化铵);因为有一个平衡,故C = 2 ;有气、液两相,P = 2 ;根据相律f =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范围内,能维持固、气两相不变。3. CaCO3(s)在高温下分解为 CaO(s)和 CO2(g),根据相律解释下列实验事实:(1)在一定压力的CO2(g)中,将CaCO3(s)加热,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CaCO3(s)不会分解。 (2)在CaCO3(s)的分解过程中,若保持CO2的压力恒定,实验证明达分解平衡时,温

46、度有定值。 解:(1)该系统的物种数S = 2(CO2,CaCO3),在没反应时C= 2 。现在有两相共存(一个固相和一个气相),P = 2。当CO2气的压力恒定时,根据相律f *=1。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平衡可维持不变,CaCO3不会分解。(2)该系统的物种数S = 3 (CO2,CaCO3 和CaO) ,有一个化学平衡 R = 1 , 但没有浓度限制条件,因为产物不在同一个相,故 C= 2 。现在有三相共存(两个固相和一个气相),P = 3。当CO2气的压力恒定时,条件自由度f*=0,即CaCO3的分解温度是定值,使CaCO3和CaO的混和物不发生变化的温度只有一个。4. 已知固体苯的蒸

47、气压在273 K时为3.27 k Pa,293 K时为12.30 k Pa;液体苯的蒸气压在293 K时为10.02 k Pa,液体苯的摩尔汽化焓为vapHm=34.17 k Jmol-1。试计算:(1)在 303 K 时液体苯的蒸气压,设摩尔气化焓在此温度区间内是常数; (2)苯的摩尔升华焓; (3)苯的摩尔熔化焓。 解:(1)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求出液态苯在303 K时的蒸气压 p2=15.91 k Pa (2)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求出固体苯的摩尔升华焓 (3)苯的摩尔熔化焓等于摩尔升华焓减去摩尔汽化焓 5. 结霜后的早晨冷而干燥,在-5,当

48、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降至 266.6 Pa 时,霜会变为水蒸气吗? 若要使霜不升华,水蒸气的分压要有多大? 已知水的三相点:273.16 K,611 Pa, 水的vapHm(273.16K)= 45.05 kJmol-1, fusHm(273.16 K) = 6.01 kJmol-1。设相变时摩尔焓变在此温度区间内是常数。 解: 冰的摩尔升华焓等于摩尔熔化焓加摩尔汽化焓 subHm = vapHm+ fusHm= 45.05+6.01 =51.06 kJmol-1 根据Clausius-Clapeyron 方程,计算268 K时冰的饱和蒸气压计算得再268 K(-5)时冰的蒸气压为 401.6 Pa ,而水蒸气分压为 266.6 Pa ,所以这时霜要升华。 当水蒸气分压等于或大于 401.8 Pa 时,霜可以存在。 6. 在平均海拔为4500 m的高原上,大气压力只有57.3 kPa,已知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式为:,试计算在此高原上水的沸点。解:沸点是指水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现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