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547789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省级教学团队申报书(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科门类(二级类): 电气信息类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申 报 等 级新增原有省级省级省级和国家级国家级团 队 名 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团队带头人宋绍成所在院校北华大学推荐部门北华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填 表 说 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基本情

2、况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校优秀课、省优秀课、省精品课建设,通过采取自身培养、进修交流、一线教学科研锤炼、以老带新等多元的方法和措施,已建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术各有所长,具有极强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团队整体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助教4人,有校级名师1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职称结构合理,形成了良好的梯队结构。教学团队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在50岁以上的1人,40-49岁10人,30-39岁11人,30岁以下3人,平均年龄为37岁。教学团队中博士及在读

3、博士5人,硕士及在读硕士12人,非本校毕业生23人,本校毕业2人,专业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8类,具有较好的学缘结构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二、带头人教学团队带头人宋绍成教授、博士,现任北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吉林省高等普通院校计算机共同课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教育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省精品课负责人。几年来主持多项教研、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教研1项、省级教研5项、校级教研9项,项目中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公开发表论文11篇,公开出版教材12部,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一直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讲工作,教

4、学效果良好,2007年被评为校级名师,2008年被评为北华大学拔尖人才。三、承担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3门、公共选修课及一系列计算机应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所承担的3门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省精品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省优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VB)课程为校优秀课。四、团队发展历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多年来始终紧跟信息技术发展,1999年合校后,全校统一开设了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属于最早开设该门课程的省内高校之一。1基础建设阶段(19992002):1999年合校之初,原来的几所学校教学计划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校原来讲D

5、OS系统,有的学校已经在讲WINDWS操作系统,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利用一年时间进行整合,解决各校区原教学计划中遗留问题,从2000年开始,统一全校的教学计划,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并且同类课程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上机考试。2规范发展阶段(20022004年):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三层次教育体系,全面更新教学内容,自行研发全自动上机考试系统,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被评为省优秀课程。3深化改革阶段(20042006年):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指导委员会下发的“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

6、意见”(白皮书),提出了“1+X”的课程建设建议,构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框架,有力推动了新形势下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自行研发网络教学平台,并获得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评为省优秀课程。4全面提升阶段(2007年至今):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大信息量与高质量教学效果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由单纯的多功能课堂教学转变为多功能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系统相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五、教学研究成果教研室全体教师能够深入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

7、,取得了显著效果。几年来教学团队教师取得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网络平台多语言考试系统获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获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基于全自动考试网络考试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智能题库获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近五年来,团队中全体老师参与科研和教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各2项,国家级、省级项目9项,公开出版教材30部,发表论文58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3篇。六、教学资源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将教学资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通过资源建设凝练教学改革成果,将反

8、映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内容及时引入课程。从2004年开始,教学团队开始进行课程网站和网络资源建设,先后制作了近800M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动画演示,其中样例及素材文件达500多个。十年来,教材已先后更新了5版,现正在进行第6版教材建设。近5年主编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教材21部。其中,省级优秀教材1部、1部获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总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多年实践经验,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环境,教学中得心应手,受到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七、教学效果2002年起期末考试采用自行开发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使得考试公正合理。学生满意率问卷调查达到95%,参加全国大学生计

9、算机联考累计通过率均在98%以上。2006 年 11 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教育部评估专家在我校 2004 级非计算机专业4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出56名学生参加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测试结果:平均93.6分,其中9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47%,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充分肯定。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每年均有多人获奖,2009年我校学生2人获三等奖,3人获优秀奖。二、团队成员情况1.带头人情况:姓 名宋绍成出生年月1965.11参加工作时间1988.07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 族汉性 别男最终学历(学位)博士授予单位吉林大学授

10、予时间2006.06高校教龄22年职 称教授行政职务处长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市华山路3999号 132013办公电话64608176移动电话18604323999电子邮件地址songshch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2001年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荣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省级三等奖2004年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荣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2007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年大学计算机基础省精品课负责人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1988.7-1992.9吉林林学院计算机及应用1995.3-1999.9吉林林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教学

11、1999.9-2003.6北华大学计算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2003.6至今北华大学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1992.8-1995.3吉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情报学2002.9-2006.6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24人 序号姓名年龄参加工作时间最终学历(学位)专业高校教龄职称职务1王冬梅4219948硕士(在读博士)技术光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16教授2孙艳3719947学士(在读博士)计算机应用技术16副教授3徐岩4619857本科(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5教授处长4马铭4119908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教授副处长5毕国忠5619707本科(学士)

12、自动化33教授处长6林明杰4019877研究生(硕士)计算机15副教授7肖丽君4119927研究生(硕士)计算机及其应用7副教授8韩增红421992.7学士(在读硕士)计算机及其应用8讲师9高占国4719877本科(学士)物理22副教授10李明4719877本科(学士)计算数学23副教授11佟继红431989.7本科(学士)计算机及其应用9副教授12段丽萍4019937本科(学士)计算机及其应用17副教授13张泽梁342001.6硕士(在读博士)软件工程8讲师14齐进391996.8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讲师15范银平332000.9硕士计算机信息工程10讲师16柳崧轶322002.7硕士计

13、算机科学与技术8讲师17李旭361996.7学士(在读硕士)计算机及其应用13讲师18许盟302002.7学士(在读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讲师19张滴石322002.7本科(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讲师20贾海波312003.7本科(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讲师21李敏292006.7本科(在读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助教22徐彬斌272006.7本科(在读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助教23曲靖野282007.7硕士情报学3助教24伊浩302007.7硕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助教三、教学情况1.主要授课情况:(2006年9月以来)课程名称授课人起止时间总课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

14、ss)计算机应用基础(VB)宋绍成2006年9月2009年9月742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徐岩2006年9月2009年9月44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VB)马铭2006年9月2009年9月332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毕国忠2006年9月2009年9月396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王冬梅2006年9月2009年9月744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VB)高占国2006年9月2009年9月1164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VB)计算机程序设计(VF)孙艳2006年9月2009年9月920

15、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础(VF)柳崧轶2006年9月2009年9月74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李旭2006年9月2009年9月696大学计算机基础李敏2006年9月2009年9月63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张泽梁2006年9月2009年9月804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计算机应用基础(VB)张滴石2006年9月2009年9月66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齐进2006年9月2009年9月44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VB)范银平2006年9月2009年9月69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计算机应用基

16、础(VB)贾海波2006年9月2009年9月72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计算机应用基础(VB)肖丽君2006年9月2009年9月1040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李明2006年9月2009年9月740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VB)韩增红2006年9月2009年9月1066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段丽萍2006年9月2009年9月732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软件)许盟2006年9月2009年9月766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佟继红2006年9月2009年9月1138大学计算机基

17、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徐彬斌2006年9月2009年9月368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F)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曲靖野2007年9月2009年9月632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VB )伊浩2007年9月2009年9月5682.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情况)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大学计算机基础宋绍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宋绍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大学计算机基础宋绍成中国铁道2007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宋绍成中国铁道2007大学计算机基础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2006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18、XP版)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2006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徐岩高等教育2004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计算机文化基础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2004计算机文化基础(2000版)实验指导宋绍成中国水利水电2004Internet技术基础马铭吉林科学技术2004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徐岩吉林科学技术2002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Windows2000+Office2000)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2002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Windows 98+Office 2000)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2002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Windows 98+Office 97)宋绍成吉林科学技术

19、2000FoxPro程序设计及应用徐岩吉林大学2000校优秀教材二等奖FoxPro程序设计及应用实验教程王冬梅吉林大学2000校优秀教材三等奖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王冬梅中国铁道2006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习题与上机指导王冬梅中国铁道2006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孙艳中国铁道2006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习题与上机指导孙艳中国铁道2006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高占国中国铁道2007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习题与上机指导高占国中国铁道2007C语言程序设计韩增红吉林科学技术2007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与上机指导韩增红吉林科学技术20073.教学成

20、果获奖情况: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一等奖2004网络平台多语言考试系统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二等奖2002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系统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三等奖2006基于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智能题库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三等奖2004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全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一等奖2001基于网络多语言考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北华大学一等奖2002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北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4.教学改革项目:(省部级以上、2000年以来,如优秀(精品)课程、教学基地等,限

21、15项)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008“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计算机类子课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004大学计算机基础省精品课程7000省教育厅2008计算机文化基础省级优秀课程5000省教育厅2004计算机程序设计省级优秀课程5000省教育厅2005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2006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践省教育厅2005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2005基于校园网

22、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000省教育厅2005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2003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注重团队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打造和谐团队。1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示范作用,坚持教学团队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细心指导,用实际的案例传授教学经验,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3、和水平。2坚持先助课后上讲台制度。安排每一位将来要上本课程的老师对主讲老师全程助课,通过助课环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3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以精品课建设为核心,基于网络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始终下大力气狠抓数字化资源建设,使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取得明显的教学效益,实现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转移。构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查阅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任课教师的资料,并可浏览课程,进行课件下载,还提供了相关软件的素材

24、库。同时还可进行讨论交流,布置作业及提交作业及练习。三、自行研发上机考试系统,提供公平、公正考试机制。基于Questionware的IT技能测评资源库与支撑平台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无纸化全自动上机考试系统,系统稳定,功能完善,自2002年起所有课程(包括考查课)均采用了无纸化的上机考试系统。全校进行统一考试,机器自动评分,并进一步完善了成绩整理与统计分析系统,考试结束后统一自动整理成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现已在全国推广,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四、以开放实验环境,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中心现有机房26个,可上网机器1634台,保证了计算机基础教

25、学的良好运行。机房实行全天开放,每年学校业余上机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并定期投入资金更新设备(本学期拟新增计算机411台),已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设备共享最大化。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以实验为依托,开设两种实验课型,一种为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课内实施;另一种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结合课程完成综合设计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课外选修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计算机竞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将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6、,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质量。1自行开发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进行浏览课件、辅导答疑、讨论交流及作业提交等,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2自行开发了全自动上机考试系统,建立了无纸化上机考试题库,大大地提高了上机考试的效率,同时更好地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并与软件公司合作,将考试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受到一致好评,现已开发基于网络系统的考试平台。3研究解决了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大纲、实验、教材、教学方法),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不断更新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省内高校中起到示范作用。7.教学改革论文(限1

27、0项)论文(著)题目期刊名称、卷次时间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探讨中国教育200512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共同课教学模式构建现代教育科学200312网络教学平台环境的构建现代教育科学20054基于校园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探索教与学20074教学模式的革命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现代教育科学20054浅谈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现代教育科学20038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高等教育论丛20079无纸化考试系统地分析与探讨北华大学学报20048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212纵谈E-education与网络教学课件现代教育科学200212四、培养青年教师、

28、接受教师进修工作随着学院教学与科研规模的扩大,不断有年青教师加入教学团队。通过试讲、观摩、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并带动他们一起参加教材建设,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注重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学历培养,几年来,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共有5人,已有2人取得博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9人。2002年有2名教师考取吉林大学博士,并于2006年毕业,2名教师参加进修;2003年有1名教师考取吉林大学硕士,并于2005年毕业;2004年有1名教师考取长春理工大学博士;2005年有2名教师考取吉林大学硕士,有1名教师参加进修;2006年有1名教师考取吉林大学博士,有4名教师考取硕士,有

29、1名教师参加进修,接受2名教师进修;2007年有1名教师考取吉林大学博士,2名教师考取硕士,有1名教师参加进修,接受1名教师进修。2008年4名教师考取硕士,1名教师赴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进修;2009年1名教师考取硕士。五、科研情况1.科研项目(限5项)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基于Questionware的IT技能测评资源库与支撑平台56万科技部2004通用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20万吉林省信息产业厅2006基于计算智能的软测量系统软件包20万吉林省技术厅2007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平台的构建1.2万省教育厅2006企业信息门户(EIP)智能化研究0.6万省教育厅20052.科研转化教学情况1基

30、于Questionware的IT技能测评资源库与支撑平台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无纸化全自动上机考试系统,系统稳定,功能完善,自2002年起所有课程(包括考查课)均采用了无纸化的上机考试系统。全校进行统一考试,机器自动评分,并进一步完善了成绩整理与统计分析系统,考试结束后统一自动整理成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现已在全国推广,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2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平台的构建把我校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硬件、软件、教学管理机构组成一体,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讨论交流、辅导答疑一体化系统。从课程设置、网络环境的硬件结构、支持学生学习,教师答疑以及教学管理来看,

31、都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前端。在北华大学2004-2005、2005-2006年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教育技术基础课程中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合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六、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为使教学团队的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学团队的运行体制更健全,运行管理更顺畅,在教学、科研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学校及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1)质量保障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与检验教学团队工作的重要标准。为保证教学质量,要求教授领衔上课,每学期团队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坚持理论课教师上实验课制度。(2)制度保障学校根据国

32、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基础、目标定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将教学团队建设放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奖励政策和激励制度,为团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教学团队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建设模式,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相关制度,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骨干教师为生力军,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军,明确团队的发展方向,设计共同的远景目标。(3)政策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意见、关于教师进修、学习的有关规定等,对于重点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均提供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

33、出国做访问学者,并在岗位聘任上向重点建设团队成员倾斜,有利于更多团队成员成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促进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4)资金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将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制订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使用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所在学院根据教学团队建设的需要,安排专项配套经费支持建设。(5)物质保障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及教学硬件条件,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科研环境。七、团队今后建设计划结合“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34、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1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一个或多个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改革动力、乐于投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团队,并以他们为基础,形成多元化、多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队伍。2课程建设以精品课建设为目标,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与特色,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三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三大核心”(网络、数据库、多媒体)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加强以知识体系为

35、基础的课程建设。3教材建设要不断推进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建立理论教材、上机指导书、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案立体化的教材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评价机制。4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继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数字化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将集成课程网站、上机考试系统、多媒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等。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众多教师制作的课件中优选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将选出的课件再经过专业美工处理,力争在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自助式学习和实验、网上自我测评。5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按照“建立试点,逐步铺开”的原则,在理工类本科专业学生课程中进行试点,鼓励年青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尝试,时机成熟时进行全面推广。6.教学研究继续大力加强教学研究能力,以教学为基础,以教研为主导,保证教研服务于教学,体现在教学改革中,在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努力创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八、评价、推荐意见教务部门评价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学科专业:手机:电子信箱:(负责人信息将进入专家库,请勿填写公用邮箱)学校推荐意见(公章)校长(签字) 年 月 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