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120708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玉米期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玉米期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玉米期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玉米期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期货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玉米期货产品的基本面分析一、概述 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 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 1.3 亿多公顷,总产量 6 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 35。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是美国、中国、巴西以及阿根廷,这四个国家玉米总产量约占全世界总量的 70以上。其中美国的产量占 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 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 10,这四国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 6570

2、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 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 1.5 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 20。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 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 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04 年 9 月 22 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 1998 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 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目前玉米期货是国内现货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品种。 2、玉米期货的基本面主要内容 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

3、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 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 基本面上的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 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 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图 1:玉米期货近 3 年走势图2009 年 1 月 6 日玉米期货价格创出 1378 的底价,2011 年 9 月 21 日又创出 2453 的历史新高。二、几个主要基本面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 1、经济方面的因素 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

4、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 、 (1) 世界经济仍在下滑,但速度有所放缓。近期各方公布的数据看,全球经济出现更多较为积极的信号, 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表现最为乐观。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已有复苏迹象均表现得更为肯定,虽然欧美国家经济仍处于下滑之中,速度放缓成为共识,明年经济能否有效止跌企稳成为关键。 (2)、中国经济仍在增长,上半年经济表现良好。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态势,在经历了过去几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后,经济在上半年出现明显的好转。国内 CPI 也已经触底,并将在年底由正转负。12 月初央行放松银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5、,国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PMI 指数上升,同时物价指数开始转向,宏观环境表现出现良好态势。 (3)、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全球及中国经济基本面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 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 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由于受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得以延续,对于商品利多的中国粮食收储将开始转为利空或中性。 图 2:近期中国 CPI 和 PPI 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根据目前宏观经济数据及整体商品价格的平缓走势,我们

6、认为作为大宗商品的玉米期货产品再创新低或新高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上涨或下跌也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在经过近两年的大幅度上涨,价格连创新高,以及近期的大幅下跌后,玉米期货的产品价格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这也是宏观货币因素以及通胀预期对玉米这种大宗期货商品价格回归到实际市场价格的状况。虽然不排除近期受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失真,饲料产业上下游脱节,整体市场需求低迷,以及上游种植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等情况可能引发价格再次下探的可能出现,但在收储及国家政策的保护下,玉米期货近期价格应该在去年同期波动。 2、政策面的因素 在经济的基础上,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格上涨幅度过大, 监管层会出台利空政策,抑制上涨,进入下跌

7、周期;下跌幅度过大时,又会出台利好政策,出现反弹行情。 中国能够影响到玉米期货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可包括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政策、食品政策等 从 2008 年以来,中国玉米连结出现丰收年;前期国内玉米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玉米产区农民出现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国家为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多次推出玉米收储计划。因此在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开始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也正因如此,国内现货玉米价格从 2009 年初至今年 10 月一直处于上涨区间。同样也带动了期货玉米价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但在每个年度内,由于国家收储政策的实施,价格在同一年度内波动却有限

8、;通过控制市场上的玉米交易量,达到控制玉米行情变化的走势,这就是中国政府实行大幅度国家收储的目的所在。目前市场政策面主要关注国家的抛储计划,尤其是抛储价格。国家的抛储政策可以引发玉米期价大幅波动。显然,中国政府大量玉米库存量的处置政策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玉米以政策为导向的将主导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图 3:近 10 年国内每年玉米现货价格波动表数据来源于粮油数据简报 另外在玉米出口政策方面,目前国家已经取消或下调了多项粮食出口税,由于中国 2010年开从玉米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有关玉米进出口这类政策,开始引起玉米市场的注意。另外,国家针对玉米深加工也推出了相

9、应影响玉米价格的政策,即从 2011 年 6 月 1 日起国家开始限制 30 万吨和淘汰 10 万吨以下玉米生产线,这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需求,导致相应价格波动。 目前中国玉米价格最重要的支撑是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使中国玉米在供需弱势的情况下价格高居不下,而这样严重的政策市也使得期现市场参与热情下降。 但是国家经过大量收储后已经面临处理库存的重重困难, 虽然国家掌握大量粮源,但未来政策最多只能保持不打压市场,而托市力度将有所减弱或转中性。在整个政策面和宏观面、基本面的种种矛盾与背离中,我们认为中国玉米期货价格在政策面影响下将呈现总体偏空的格局, 政策面的弱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根据我们的观察,近期国

10、家认为玉米价格过高,未考虑入市收储,出现的国家收购只是部分国储粮库轮粮换储,整体数量没有大的变化。我们认为,由于近期国家收储政策暂无进展和动作,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跌势有放缓趋势,市场认可玉米期货价格“底部区间”正在逐步探明中,未来国内玉米期货市场将继续当前的承压态势,价格何时出现拐点有待于农民出售玉米的进度。 3、供求关系因素 需求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也是期货基本面的重要因素。需求增加,市场的购买力增强,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引起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市场的购买力下降,会引起反向的下跌。同样的,供给增加,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会引起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1

11、)、国内玉米生产状况 由于国家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政策的落实及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拉动,玉米近年来生产持续增长。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已经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30以上,居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第 2 位;玉米总产量 2011 年为 18480 万吨,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32,居粮食作物产量的第 2 位。 图 4:中国玉米近十年产量(亿吨/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2)、国内玉米进出口情况 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玉米长期供大于求,处于净出口状态,2010 年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影响中国玉米进口激增的主要因素在于玉米供需形势偏紧,国际玉米市场低迷,进口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

12、明显优势。未来中国的玉米净进口或成常态,但进口规模将受到制约,目前的进口量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难以形成对国际粮价的影响。 图 5:中国玉米进出口量变化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月报 2010 年 12 月 ;进口金额 3.7 2010 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激增,达到 157.2 万吨,同比增长 17.8 倍(图 5)亿美元, 同比增长 16.9 倍。2010 年创纪录的进口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玉米净出口的状况,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预计 2011 年中国进口玉米总量可能达到 400 万吨。 (3)、国内玉米消费状况分析 中国玉米基本上用于国内的消费。从玉米消费结构上看,仍然以饲料消费为主。除饲料

13、消费以外, 工业深加工用玉米又是一个重要的消费渠道。 由于国内这两年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新增了的大量工业深加工产能的将在今明两年释放;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国内玉米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图 6:中国玉米进产销量变化数据来源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而对玉米的消费需求增张,这些年来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 年以后由于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玉米消费开始多元化发展,消费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玉米消费领域包括食用消费、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而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 70左右;这是由于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

14、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到了 2000 年之后,玉米深加工业也开始崭露头角,而人口增长是推动玉米消费的主要因素。 图 7:中国人口与玉米需求量的变化数据来源于河南农业信息网 4、玉米供求预测分析 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有玉米播种面积、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市场价格等;影响玉米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数量、饲料需求、市场价格、工业发展等。 A、 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分析 全球玉米近年来一直保持产消同步增长的态势,产消量已经从 1999/2000 年度的 6 亿吨增长到 2009/2010 年度的近 8 亿吨。而库存方面,历年的数据变化

15、相对较大,从最高 8 千万吨到最低近 5 千万吨,波动幅度较大。2009/2010 年度库存较前两年度出现较大增长,库存消费比已经从 13.9上升至安全警戒线之上的 17.4。世界玉米整体供需相对宽松,价格也将中长期维持低位运行。 B、 中国玉米供需格局分析 国内玉米产量和消费量与世界玉米一样,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最为显明的是中国库存情况近十年来走势相对简单,呈现趋势运行,近三个年度来,随着中国玉米产量的连续丰收,虽然消费呈现刚性增长,但库存仍持续上升。目前库存消费比已经高达 33,远远高出世界与美国的库存消费比。这对玉米价格形成较为沉重的压制。 同时由于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再由现泄膛车墓

16、婺?2000 年到现在增加了 3倍,因此,尽管过去每年中国玉米产量屡创新高,价格也同时创下最高记录,进口货也不断创新高。 图 8:国内玉米库存量变化数据来源于河南农业信息网 C、 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稳中趋涨 我们统计了从 2008 年初至今的中国玉米现货价格数据,从中看出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从2009 年 1 月一路震荡上行,至今年 9 月底开始大幅跳水。 图 9: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量变化数据来源于吉林粮食期货研究中心 受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目前国内现货玉米市场购销清淡,各市场主体表现谨慎。 D、其它影响需求数据变动因素。 近年来玉米乙醇的快速发展使国内外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在国际上美国 2007

17、年后大力发展乙醇工业的计划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玉米价格强有力的支持; 但同时利用秸秆等更廉价的物质制造乙醇的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 加工厂中大量使用的是玉米乙醇设备,根据企业的设备更换周期,估计在未来的 3 到 5 年内,玉米乙醇工业仍然会有较大的发展;这必将影响玉米的供求关系。 从全球玉米的供需格局看,世界玉米供需格局决定全球玉米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运行;而美国玉米供需格局有较大的改观,期价也在不断夯实底部;中国玉米供需最为宽松,将对价格形成长期的压制。 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我国玉米仍保持基本自给。我国的能源、技术、生产能力可以保证玉米的基本自

18、给,不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2)、供给不足将是长期趋势,这是由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发展状况及供给能力提高的限制共同决定的。 (3)、我国玉米价格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与国际市场价差逐渐缩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4)、玉米作为深加工原料替代品出现、季节性波动、消费或生产方式的变化都将会影响到玉米的供求关系, 这其中在一个时间段内供求关系中的某一项因素就能主宰价格走势变化。三、结论与预测 总上所述,我们认为自 2009 年持续到 2010 年的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了整个国内以玉米为原料行业在 2011 年的整体不景气,同时这些行业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停滞又使玉米

19、的最大需求市场、 处于产业链中位置且行业竞争激烈的相关行业, 对主要原料玉米成本上涨的压力无法向下游传导, 令利润日趋微薄的玉米主要需求市场雪上加霜, 大批缺乏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停产; 这将必然引产后期玉米需求量的减少,导致玉米价格涨势逐渐缓和。 同时,我国玉米生产基本自给自足,每年进口量还不足用量的 1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基本影响不了国内市场;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一方面决定于产量和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受国家储备库收储和投放的调控影响。 目前尽管市场粮源有限,但国家通过限制玉米深加工、国储玉米拍卖、国际市场进口补充等方式调控市场价格;所以我们认为:在 2012 年4 月份国家收储玉米周期结束前,玉米期货价格总体呈现价格平稳态势,2012 年玉米期货价格会出现小幅上涨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