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组织与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26705634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333 大小:8.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少年儿童组织与_第1页
第1页 / 共333页
少年儿童组织与_第2页
第2页 / 共333页
少年儿童组织与_第3页
第3页 / 共333页
资源描述:

《少年儿童组织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儿童组织与(3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理论(讨论稿)2012 年8月目录第一章绪论4一、开展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的意义4(一)学科开设的必要性4(二)学科开设的可能性5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性质6(一)学科任务6(二)学科归属7(三)学科特点10三、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基础10(一)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10(二)实践基础:少先队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总结12四、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概念和学科内容13(一)基本概念13(二)学科内容14第二章少年儿童组织及其功能16一、少年儿童组织概述16(一)对组织的认识16(二)少年儿童组织的性质21二、少年儿童组织

2、的基本要素与功能26(一)少年儿童组织的基本要素26(二)少年儿童组织的功能32第三章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展40一、少年儿童一般发展理论40(一)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40(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41(三)认知主义学派的观点44(四)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46二、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47(一)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理论47(二)当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特点50三、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51(一)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理论51(二)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结构55(三)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年龄分期58(四)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阶段61四、少年儿童的信仰教育62(一)马克思主义的少年儿童信仰教育621(二)西方

3、的少年儿童信仰教育64(三)西方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研究66(四)西方关于信仰教育的方法和启示66第四章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途径69一、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69(一)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的一般影响因素69(二)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的具体影响因素72二、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途径76(一)信息传播媒介76(二)形象化载体80(三)社会群体82(四)日常生活和学习场所84第五章少年儿童组织认同与组织管理89一、 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及其实现89(一)组织认同及其影响因素90(二)少年儿童组织认同与评估91二、 少年儿童组织的设计与管理109(一)少年儿童组织的设计109(二)少

4、年儿童组织的管理113第六章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目的及内容126一、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目的126(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126(二)确定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目的的依据128(三)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目的与儿童成长129二、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内容131(一)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内容的重要影响因素131(二)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基本内容133(三)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发展趋势135第七章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37一、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原则137(一)主体性原则137(二)儿童性原则138(三)实践性原则138(四)辅导性原则139(五)系统性原则139二、儿童组织教育的方法140(一)少年儿

5、童组织教育方法的分类141(二)几种常用的方法142三、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评估154第八章中国少年先锋队1602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及其发展经验160(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160(二)中国少先队工作的历史经验162二、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167(一)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提出167(二)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168(三)落实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基本原则170三、中国少年先锋队指导思想、性质和职能171(一)少先队的指导思想171(二)少先队组织的性质172(三)少先队组织的职能174四、少先队辅导员178(一)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178(二)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6、要求181第九章境外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概览185一、苏联(俄罗斯)的少年儿童组织教育185(一)苏联(俄罗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发展沿革185(二)苏联(俄罗斯)少先队组织教育模式187(三)苏联(俄罗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理论体系、特征与趋势189二、英美国家的少年儿童组织教育192(一)英美国家童军组织教育的发展沿革193(二)英美国家童军组织教育模式197(三)英美国家童军组织教育的特征与趋势202三、港台地区童军组织教育205(一)香港地区童军组织教育205(二)台湾地区童军组织教育209附录:中外教育思想家关于思想意识教育的论述摘录213(一)中国教育思想家的论述213(二)外国教育思想

7、家的论述2203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1. 了解开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的意义;2. 了解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属性及其特点;3. 了解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基础;4. 整体了解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内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是维持社会稳定,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教育, 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始终重视的永恒主题, 关系着国家的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建构。国家、社会、家庭、教会等组织在不同的时代都以不同的方式承担着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重要职能。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少年儿童组织意识教育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

8、的社会教化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也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教育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随着国际、 国内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以及当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出现的各种新的变化,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情境。 科学、专业地回应时代的挑战, 提高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当前少年儿童组织工作的时代主题。一、开展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的意义当前,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面对这一新的挑战,需要更科学、 更专业的理论做指导。 这一切

9、都离不开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一)学科开设的必要性研究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问题及普遍规律,加以学科化、 系统化建设, 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少先队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作用。这是时代发展向少先队工作者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 也是广大少先队工作者和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开设本学科是积极回应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当前,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社会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有利于社会思想的解放和创新,但是,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以及人生信仰的缺失。 这

10、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现代媒介的渲染和传播,正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对于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而言,这种影响主要突出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动摇了思想意识教育的价值基础;二是影响了教育对象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观念。如何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为年轻一代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信仰, 是当前少年儿童工作的关键所在。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必须在坚持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以一种积极的立场主动研究社会文化变迁对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挑战。本学科的开设,可以看作是积极回应这一挑战的有益尝试。4其次,开设这一学科是少先队工作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第一

11、,少先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现状不容乐观。少先队辅导员队伍近370 万,其中有 30多万相当于专职的大队辅导员。尽管现阶段中青年教师一般都受过师范教育,掌握教育学、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但他们没有系统地、 有针对性地学习过少先队的基本理论,对少先队特殊的工作方法和教育辅导技巧掌握不够, 大多数凭经验和直觉开展工作。开展学科理论研究, 可以帮助少先队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规律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科学性, 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第二,理论建设没有跟上工作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 大多数教育学的著作只把少先队作为德育途径或课外活动的一种, 说明它在教育学领域的地位和积淀还不够。近年来, 随着

12、少先队工作的发展,经过广大少先队工作者的总结梳理,出现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一些少先队研究者产生了理论的自觉意识,开展了借鉴相关学科理念为少先队建学的前期探索,这使少先队研究初步超越了感性认识阶段。但严格按照学科的标准来看,少先队尚未建立起符合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为此需要充分吸收教育学和相关学科专家参与,完成对丰富实践的深度理论提炼,真正掌握工作的一般规律。第三,学科的开设, 是少先队工作走向专业化和理论自觉的必然要求。少先队教育重在对少年儿童思想意识的启蒙教育,需要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影响他们思想意识的因素和路径, 不能以简单的文体活动视之。 当代少

13、年儿童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少年儿童,是提高少先队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少先队工作的学科化建设, 将有助于广大辅导员从更科学的视角了解当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意识形成规律,从而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当前, 西方国家已经把少年儿童政治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学术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公民教育、家庭、教堂、大众传播、童军等各种途径加以实施。在这方面,少先队组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通过学科化建设增强我国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开展这一学科建设是少先队进一步明确社会属性与根本任务的理论思考。少先队是与我国政

14、体国情结合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领导的,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的全体少年儿童的组织,党团队有着特殊而紧密的关系。队章规定,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具有从政治上、 思想上启发教育少年儿童的政治教育功能。少先队教育是中国整体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展少先队学科建设研究,有助于广大少先队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属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学科开设的可能性凡是有人类实践的任何领域,都需要发展知识,但不是知识的任何领域都可以发展成为学科。学科的创设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条件,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知识领域才有

15、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学科,即使当下还不是成熟的学科体系,但在创设之后,假以时日,最终将发展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虽然还谈不上成熟,但其创设的条件已经基本满足。教育实践孕育了作为一门知识体系的教育学,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同样, 少年儿童组织的发展和实践为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创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组织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产生的,少年儿童组织是其中特殊的一支,当今世界各国的各类少年儿童组织在蓬勃发展。如童子军(Scout,又译为童军)和少先队组织,都是适应不同时期少年儿童生存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服务于不同社会政治的目

16、标需要,有着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积淀。少先队从前苏联1922 年建立列宁少先队算起,有 90 年历史。 前苏联对少先队教育理论研究比较重视,早在上世纪 30年代,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有过许多关于少先队工作的论述。1947年凯洛夫在教育学 (汉译本)第十七章5“学生集体的组织与教育”里,有6000 多字论述少先队。前苏联有不少科学院院士、教授专门研究少先队教育。 中国少先队组织也有 60 多年的实践和近 30 年的理论积累, 产生了少先队学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 少先队工作方法论 少先队大全等理论成果,建立了少先队工作学会, 在高等院校开设过相关专业和课程。西方童军组织也形成了大量理论成果。这些为“少年

17、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的创设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 本学科理论研究中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在研究对象上, 它以少年儿童重要思想意识及其教育为基本研究对象;在从内容上, 它主要研究少年儿童组织中少年儿童认知、意识、信念、情感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索少年儿童组织进行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引导的原理、内容、方法、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改革创新等,形成其特有的研究领域;在教育原则上,其主体性原则、辅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儿童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使其区别于课堂教育和其它种类的国民教育。从我国学科建设的现状看, 将“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18、纳入学科目录体系是具有现实可能的。 在国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青年和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下没有相应的二级学科,只有德育作为研究方向,对少年儿童组织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不够,存在学科设置的空白点。 另外,当前的德育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学校教育的范畴, 对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展的社会系统环境强调不够。本学科更强化从整体社会系统的角度,探索如何通过更为广泛的社会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教育。因此,设置“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

19、教育的学科性质(一)学科任务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门学科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 因此,本学科的中心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突出思想意识教育在少年儿童工作中的根本地位。就社会主义的儿童工作而言,既要确保少年儿童养成基本的道德习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也要强化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其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偏离了这一根本任务,我们的少年儿童工作就容易迷失方向,就很难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重点。基于此, 本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意识教育在

20、少年儿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儿童工作的性质和方向。第二,强调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开展思想意识教育。组织生活对于少年儿童思想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组织既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 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范畴。组织生活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别于私人生活的公共生活, 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非血缘、非地缘关系的共同利益的达成。 因此,调节组织生活的重要纽带就只能是基于平等、正义基础上的各种规则, 这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 经过组织生活的锻炼, 个体将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习得、内化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模式。对于儿童而言,组织生活一方面

21、可以克服当前儿童缺少伙伴的局限,能够让儿童在组织生活中发展更加丰富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 也可以克服儿童私人生活的不足, 使儿童在组织这一新的公共空间中发展其社会性,学会过公共生活。 这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本学科主要就是要突出少年儿童组织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如何影响儿童思想意识的发展。6围绕以上任务,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就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而专业化必须建立在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的基础上。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离不开专业化的培养。专业化培养的根本则在于有专业化的课程和培养体系。对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建设而言,其任务主要有: 学科

22、理论的建立、发展、成熟和完善;学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学科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同时实践推动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于以上认识,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现实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和完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理论体系。前面已就目前学科建设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国内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专家也有相关的论述,但一直以来未形成完整的、 公认的理论体系。所以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第二,以学科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支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立, 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具有层次性的,一方面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

23、,建立专业研究人员队伍,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培养,不断提高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平。第三,以学科建设成果指导我国少先队工作实践。我们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初期阶段,当前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构建方面,研究少年儿童组织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和若干重要思想意识培养的基本理论, 以及少年儿童组织发挥教育作用的方法途径。明确本学科的支撑理论和相关学科基础,确立知识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二是从人才培养方面,建立高校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方向),逐步将这一学科作为教育学下二级学科纳入国家学科目录体系。首

24、先在师范院校开设辅修专业,并把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列入师范院校必修课或选修课。随后可推动在标志性的若干师范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设立培养方向,逐步在全国建立起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 从课程、方向到专业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二)学科归属如何科学界定一门学科的学科归属, 是学科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 前提性的工作。对于少先队学科建设与发展而言, 在考虑这一根本问题时, 我们必须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我们对本学科的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说, 本学科的最终目标指向的是回答如何使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是通过特定的教育主体和教育手段, 把一定

25、的社会思想、 价值观、 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过程, 即价值观的社会传承或社会传递过程。 从这一角度看,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活动,教育学应是其基础学科。在此,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为什么在学科名称上使用“少年儿童组织”而不使用“少先队”?我们认为,采用少年儿童组织而不是少先队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少年儿童组织”这一学科名具有学术的基础性,在少先队学科建设中更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少先队在本质上属于儿童组织,从儿童组织这一层面来关照少先队,将有利于我们更为科学、 全面地理解少先队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特点。以“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作为

26、少先队理论建设的基础学科,一方面要立足于少先队组织,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少先队。前者主要是回答少先队科学化发展的特殊性问题,而后者则是回答少先队理论建设的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对于特殊性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问题的普遍性、一般性作为支撑,则7容易失去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因此,少先队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前提性工作,就是要探讨少先队作为一般性、普遍性的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将这一一般性的规律应用到少先队这一特殊性问题的分析上。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少先队学科建设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这一学科名涵盖内容更广,学科视野更开阔,可以较为全面地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资源来丰富自身的学科基础。“

27、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作为少先队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 其最大的特点是有足够大的包容性,能够为学科框架内各个子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问题域, 并对各个问题域的解决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同时,以“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为名,确保学科基础建设的开放性,能够将众多对学科发展有益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感。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关于少先队的学科著作主要命名为“少先队教育学”,其学科基础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阐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个是对少先队理论建设有重要贡献的马卡连柯所提出的集体教育。应该说,这两方面的理论资源是少先队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但就少先队在

28、当下现实境地来看,已有的这两个思想基础已经很难解释和回答当前少先队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发展的现实要求相应的学科建设必须能够与时俱进,一方面立足于现实国情和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必须积极主动吸收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当前,诸如政治学、组织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我们从一个更为综合、 立体、多元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定位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方法论。比如,政治学中的营销理论对于我们从学理和实践层面理解政党的政治主张,从组织宗旨转化为普通大众的观念、 思想的具体机制和作用过程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组织行为学的有关成果,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少先队组织的内部运作机理提供了新的思

29、路。社会学对代际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如何定位当代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这些新的成果的主动借鉴和实践转化, 将是少先队学科建设一个重要的维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少先队教育学”这种学科命名方式将不利于学科视野的拓展和学科基础的夯实。第三,这一学科名更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有利于对国际社会已有儿童组织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与研讨,如果将学科名定位得过于狭窄,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就当前国际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世界主要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教育的研究大多以“儿童”命名,如“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学”等等。另外,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看,当前在国

30、际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儿童组织基本上也都以“儿童”来命名其组织,如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儿童接种疫苗倡议组织、世界儿童议会、国际儿童权利法庭、 国际少年和家庭法院法官协会、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组织理事会、国际弱智儿童和青年教育工作者协会、国际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委员会、国际儿童福利联合会、世界儿童日基金会、保护儿童市长集团、美洲儿童学会、南亚地区儿童权利协会、 非洲儿童防护会议、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等。因此,以“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命名少先队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以一种更开放、更科学的姿态积极吸收当前国际学术界的有关成果,使我们与国际社会的对话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与国际儿童组织

31、之间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实际上,无论众多繁杂的国际儿童组织的具体活动和主要组织建设目标之间有多少不同,我们都可以发现, 这些儿童组织与我国最重要的儿童组织少先队都具有类似的要素和价值诉求,如都强调对儿童权益的保护,都面临着21 世纪网络时代、全球时代的严酷挑战,其成员事实上都具备了所谓“先锋模范” 的品质等等。这就决定了我们与世界各国儿童组织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不仅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研讨,更是行动层面上的相互借鉴和学习。因此, 在设计少先队基础学科理论建设的时候,不能将学科名称局限在“少先队” 这一特殊8儿童组织身上。我们认为,少先队的学科建设固然着眼于提升国内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品质,但是,我们也希

32、望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包括少先队在内的国内儿童组织, 乃至世界儿童组织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最后,学科名称的界定应该符合学科建设的标准。一般而言, 学科名称最好不出现太过具体的组织的名称。如果出现具体的组织名称,那么,这会在学科的发展上带来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既然有“少先队教育学”,那么,是否也就有“共青团教育学”“共产党教育学”呢?这样一种学科命名方式可能是不严肃的,也是不科学的。 在现有的学科框架中,存在组织行为学、 组织社会学等较为成熟的学科。如果从学科发展的逻辑推论出发,我们可以自然地推倒出存在组织教育学这一学科形态。因此,将这一学科命名为组织教育学更符合当前已有的学科框架。2.

33、本学科与学校德育是什么关系?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学校德育也承担着重要的儿童价值教育的重任,那么,它与少先队工作又有哪些区别呢?实际上,各国少年儿童组织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在组织中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与培养,是大部分少年儿童组织所共有的特征。少先队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存在共同点,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我国总体教育目标、任务上,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培养具有 “四有”“五爱” 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对于少年儿童德育或思想道德建设的界定往往也包含思想政治的范畴。两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的在具体的原则、 方法及

34、教育的侧重点上, 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有学校德育尚未集中研究少先队独特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教育内容上, 少先队侧重于政治社会化,德育主要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 政治、法制和道德等素质。少先队除了强调要培养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基本层面的思想品德之外, 将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作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层面, 将政治社会化规律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少先队教育的任务,也是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学校德育以课堂和校外场所为基本阵地,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

35、作用。少先队教育通过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组织里受到集体生活的教育和锻炼,发挥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育方法上, 学校德育主要以课堂教学和规则约束为主要方式,少先队教育则多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 通过辅导员教师指导, 少先队员自己出主意想办法, 自己动手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教育。 通过少先队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实践”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教育途径上, 学校德育也有一定的校外活动,但其主要的教育是在学校内进行的。少先队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广泛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拥有多样的教育途径、手段和丰富的教育方法。比如, 少先队组织有自己的队报、队刊和专题网站,有青少年

36、宫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他教育阵地,借助家庭、传媒、社区、文化、经济因素和重要事件等开展工作。3.本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来看,在教育部本科目录设置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作为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和成人的思想意识。而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其研究的对象是少年儿童。研究对象的差异决定了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具有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属性,这也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构成独立学科的前提。9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性来看,尽管思想、 政治教育均是少年儿童和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少年儿童具有明显不同于成人的身心

37、发展规律,因此,无论是在具体的教育内容, 还是在实际的教育方法上,依托少年儿童组织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针对青年和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少年儿童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思想, 因此依托少年儿童组织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形成少年儿童初步的思想意识,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 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在具体的教育方法选择上,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多采用体验教育、劳动教育、集体教育、自我教育等方式,一方面直接向少年儿童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重要思想意识的形成。(三)学科特点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以下

38、几个方面的特点:1.方向性。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的建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它从根本上回答少年儿童组织工作的性质和方向,既强调对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强调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少年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本目的是培养年轻一代对党、对国家、 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信仰。2.综合性。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虽然在学科归属方面属于教育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学科建设的内容只包括教育学。实际上,作为主要研究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开展儿童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学科, 不是单一的学科就能够完成的。 尤其是涉及到儿童思想意识的培养问

39、题, 更需要多学科的参与与合作。 具体来说, 政治学、 心理学、 伦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都必然会对学科的建设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在坚持以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为主线的前提下,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丰富和完善本学科建设。3.发展性。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和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 它需要每个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着石头过河,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因此, 对于本学科建设而言,应该抱着一种开放的姿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本学科建设不断走向成熟。

40、4.基础性。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是少先队学科建设的奠基性工程,它主要回答的是有关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一般性的规律,对具体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更多地是一种方法论的启迪和指导。三、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基础(一)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方面需要围绕学科自身的基本议题以及研究目的开展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其他相关学科吸收各种已有研究成果, 丰富和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 对于本学科而言, 我们认为基本的学科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教育学主要从少年儿童组织任务的特殊性角度揭示儿童组织的内在运行机

41、理,心理学主要是从心理层面揭示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征,政治学则从目的层面厘定儿童组织教育的方向、性质, 社会学主要回答的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传播学主要从媒介技术发展与传播模式巨变的时代10背景出发,为儿童组织在21 世纪有效开展思想意识教育提供了目标和方法。教育学基本理论, 为深入了解少年儿童组织作为教育主体,如何切实有效地影响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和具体实现路径。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性学科,主要任务就在于探讨如何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它将具体深入到教育的整个环节当中,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当前,教育学研究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如隐

42、性教育、情感教育、欣赏型教育、公民教育、价值教育、制度德育、生活德育等,都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过程和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基本理论, 为研究组织中的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道德心理和政治心理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少年儿童期是个体的心理定型敏感期、道德质变关键期、 政治印象优先期、基本人格决定期。了解和掌握少年儿童认知、意识、信念、情感等一般的心理发展规律,是做好思想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部分与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品德心理学有着密切关系。 少年儿童的道德和政治心理发展规律,是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具体而言, 一般性的发展心理学理论、道德心理发展的理论,以

43、及政治心理发展的理论都对我们如何认识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政治学基本理论, 为少年儿童的社会政治性发展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于儿童组织而言,其本质功能是一种教育功能,这种功能从性质上来讲,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代政治公民的养成。因此,政治性从内在层面规定了儿童组织教育的性质和方向。这就决定了儿童组织教育的研究离不开有关政治学知识的支持。作为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政治学主要回答各种思想意识对少年儿童组织中成员的影响和作用、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外部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思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如社会教化论、 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轮、政治营销轮、社会环境论等,

44、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有关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管理学基本理论, 为少年儿童组织的管理、运行和组织教育实现的行为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持。 管理学和战略管理可以为研究和制定少年儿童组织的发展战略、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提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少年儿童组织成员的进入、训练、培训、教育、考核、激励、 退出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少年儿童组织行为学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研究少年儿童组织内部各要素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成人指导者解释、预测、引导组织成员行为的能力, 最终改善少年儿童组织的有效性,并培育少年儿童组织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学基本理论, 为少年儿童的组织理论研究提

45、供基础支持。社会组织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少年儿童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社会组织,需要研究组织中儿童的发展、定位、组织的结构、功能等问题,这些在社会学中,已形成了成熟的理论框架,少年儿童组织研究是对社会学中有关组织理论的继承,也是这些理论在儿童群体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此外社会学中对群体中个体行为、 角色、层次的研究, 也可为组织中少年儿童个体特征的研究提供参考。少年儿童组织既是一种组织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从组织生活的角度看,少年儿童组织本身也构成一个微型社会。对这个微型社会的分析,必然离不开对社会学知识的借鉴。传播学基本理论, 为少年儿童组织在新的传播形势下有效开展思想意识教育提供了

46、目标和方法。 首先,在媒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传播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为少年儿童组织理解当今儿童的生存环境,制定切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二,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成果能够帮助少年儿童组织有效运用各种媒介,既向组织成员, 也向社会公众, 传递有利于组织形象及组织发展的各类信息,为实现组织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技术发展水平、传播体制及传播模式发展并不均衡,大众传播的批判和文化理论可以帮助我国少年儿童组织认清国际形11势,从全球传播的视角考虑组织的传播策略, 在与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二)实践基

47、础:少先队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总结少先队专著的出版和发行,是影响少先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高质的少先队专著问世,对于少先队学科化的发展以及科学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从新中国成立到2010 年,有关少先队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到1966 年:少先队事业处于学习先进和经验推广阶段,少先队的论著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少先队专著,内容以少先队工作学习和经验介绍为主。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我国学者翻译了一些苏联少先队教育专家写的少先队方面的文献(如雷巴柯夫的 最早少先队、伏米契夫的苏联少先队组织中的艺术教育等)以及我国学者所著关于苏联少先队的专

48、著(如王子云的苏联的少先队等);二是共青团中央以及各省少年儿童部(即现在的少年部)出版的经验介绍集,如少先队辅导员怎样工作:北京市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验、准备着继承先锋事业:少年先锋队工作经验之一、少先队工作的三个典型经验等。这一段阶段著作相对较少,并且以介绍和推广经验为主,没有进行理论建设和研究的专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少先队事业还在探索中前进。2文革十年:少先队事业发展停滞,没有关于少先队的著作出版。由于中国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这一阶段中没有出现任何一本关于少先队的论著,也能够由此推出,此时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31976 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少先队事业再次发展

49、,少先队论著从单一走向多元。虽然文革结束后的三年中仍然没有少先队的论著出版,但从1979 年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出版了少年先锋队工作问答开始,20 年间有多达80 余本的专著相继出版发行。与建国初的专著相比, 此阶段的少先队专著内容更加丰富,从单一实践指南发展到了理论探讨。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可分为四类: ( 1)少先队工作指南和指导手册数量仍然较多,但工作内容和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如工作指南包括队史讲话、工作方法指导、 活动集锦等,而受众群体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队长、少先队员、少先队鼓号手等。( 2)少数研究成果论文集出版,如北京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主编的星星火炬论文集、皇甫鸿昌主编的少先队研究论文

50、集。(3)有关少先队的工具书开始出现,如缪力主编少先队小百科、吴广川主编少先队工作辞典 。( 4)研究少先队的理论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的专著出版。傅忠道、皇甫鸿昌分别出版了少先队工作理论与实践,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编写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少先队,张先翱编写了少先队工作方法论,段镇编写了少先队教育学 ,少先队相关领域第一次出现学科性质的著作。4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理论论著更加丰富,研究向专业化和学科化发展。可以说, 少先队事业的发展是少先队论著不断出版的推动力量,而少先队专著也是少先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 少先队专著呈现出一

51、个新的趋势成果更加丰富, 少先队研究向专业化和学科化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工作手册和行动指南比重减少, 此阶段出版的此类书中, 也更加注重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几乎涵盖了少先队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少先队学科化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段镇编写的少先队学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把少先队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少先队管理学 、少先队组织教育概论、少先队工作方法论 等专著为少先队学科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少先队研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少先队研究的第一本蓝皮书少先队组织与工作状况研究蓝皮书于2010 年出版发行,全国少工委编写的20062008年度全队调研奖获奖论文汇编以及其12它一些论文集、 研究成

52、果集的问世,意味着对少先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四是大型的综合性工具书问世。如宗浩鸿主编的新世纪少先队工作百科全书、杨国峰主编的少先队工作及少先队活动设计范例实务全书出版发行,这些工具书涵盖了少先队的方方面面内容,是查找资料和活动参考的集大成之作。从以上简单梳理可以看出, 少先队有 60 多年的实践和近 30 年的理论积累, 产生了少先队学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 少先队工作方法论 少先队大全等理论成果,建立了少先队工作学会,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开设过相关专业和课程, 这些为本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和扎实的实践经验基础。四、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概念和学科内容(一)基本概念准确、客观地了解

53、一门学科的较好办法, 是从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了解开始的。 对于本学科而言,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 少年儿童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定义“儿童”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少年”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所规定的“儿童”(child )是 0 18 岁。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是0 18 岁。医学界以 014 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 岁,此类人群都是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人群的。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少先队员指 614 岁的少年儿童。 为便于工作与研究, 本学科采用队

54、章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2 少年儿童组织少年儿童组织是由成人指导,以少年儿童为主体,有特定目标、 共同活动和组织规范的少年儿童社会团体。它是现代社会中相对独立的和自主的少年儿童群众团体。它具备组织的基本要素和属性,如组织的目标、制度性、成员等。但是,由于少年儿童组织的特殊性,在具体组织构成以及运作方面,具有准自治性、半制度化、生活化、神圣性等特点。根据本定义,儿童的兴趣沙龙、轮滑协会、夏令营等非正式或临时组织不属于少年儿童组织;以成人为主要成员、以服务和维护儿童权益为目的的组织,如“救助儿童会”等儿童福利组织、权益组织等,也不是本学科研究的对象。3 思想意识教育界定什么是“思想意识” ,首先需

55、要界定“思想”和“意识”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 。根据辞海的解释,狭义的“思想教育”指使受教育者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并列。在我国,广义的思想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等。哲学上的“意识”是与“物质”相对立的范畴,既有个人意识,也指社会意识。心理学所说的意识分为广义的意识概念和狭义的意识概念两种。 广义的意识概念表现了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一种特殊的学术现象, 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狭义的意识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即指“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是较为具体地研究人的个体意识, 研究它的实质、 发生和发展、 结构和功能等。 社会学领域在使用 “思想”与“意识” 二词时通常会有不同的侧重。 “思想”惯于指代一个外在的文化框架和精神环境,13常指或大或小的范围内由集体认同而生的一种普遍性思维模式;“意识”通常落脚于个体,是经外在思想熏染或内在思考感悟后,而内化于个人的价值偏好与行动指南。由于少年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在这个阶段难以形成成熟的、坚定的思想, 只能产生一些初步的、不稳定的观念、思维、意识,所以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在内容上定位为“思想意识” 层面。比如,少先队工作的侧重点是引导少年儿童形成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