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的军事意象


《论辛弃疾的军事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辛弃疾的军事意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辛弃疾的军事意象 杨雨萌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宋词豪放派代表,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兵占领,又因为辛弃疾的先辈与金人有仇,祖父对金人的愤怒,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这一切让他从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一生力主抗金。所以他的词中常常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展露炽热的爱国热情以及收复中原的抗战决心,吟咏祖国的大好河山等。 词常常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含蓄隽永。在宋
2、代初期的词大多注重追求华美辞藻和对闺房细腻情感的描写,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时,首次出现了豪放风,宋词不仅只用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私情,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而在词中,词人常常通过一些意象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情感,鲜明独特的意象群,往往表达出词人的个性风格,使词人表达出的情感更具有丰厚的蕴味。南宋时期,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相关的意象,在辛弃疾的爱国词中,辛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词的风格也大为改之,如〈破阵子〉中,先听其声“梦回吹角连
3、营〞;“马作的卢飞快〞等等,再看其势“五十弦〞言其多;“天下事〞言其大,整首词正是气势浩大,磅礴威然,将苏轼词以来的豪放词风推向了顶峰。 军人出身的辛弃疾,有在战场上战斗的丰厚经验,他熟悉军事生活,在晚年时代仍旧期待着重上战场,建功立业,所以在他的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骁勇善战,报复国家,洗雪国耻的英雄之士。在辛词中的一系列军事意象中,深深地饱含着他对时代的期望、对自身韬略无人识的愤慨、对民族命运的忧思以及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 辛弃疾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其创造了众多的军事题材的词作,其军事意象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人
4、,拥有一腔爱国热情,然而官职卑微,还无端地遭受贬谪和冷落,他的满腹才华,满腔热血无处伸展,在现实中报国无门,便将个人的英雄气质、战斗精神渗透到词中的各个角落,其传奇坎坷的经历在他的词的创造中更是留下了屡屡踪影,他的平生经历丰富了词的题材,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创作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艰难处境。在辛弃疾的晚年时期,他追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时,写下了这篇词作?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中,追忆自己年轻时期手拿旌旗,指挥千军万马的风光场面,声情
5、激昂。而在下片中写到自己如今头发胡须尽白、废置闲居,穷困潦倒的情状委曲传出。前后对照,今昔比照,只让人无尽感慨,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即使是衰老之年作者对民族命运依旧是深切忧思。 〔二〕豪气万丈的战争场面 纵观辛弃疾的军事词,我们都能见到如“刀、枪、剑、戟、弓箭、吴钩〞等有关兵器的意象,这使得词中表现出的战争场面更加逼真。在?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军营連着军营,号角声一阵又一阵;军营里,豪气如云,众部属正在射杀百里駮,分食烤牛肉;沙场上鼓乐齐鸣,军乐队正在演奏塞外歌曲。作战时,骏马的卢跑得快如飞,其声如
6、霹雳箭离弦,胆颤心惊,将一个英勇男儿在战争上奋勇杀敌的拼杀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三〕历史英雄人物 ?中“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的才气抱负,希望自己能像年轻将领一样在沙场上一展宏图,驱逐金兵;也有对历史上真实驰骋沙场的英雄人物的描写与崇拜,如?满江红?中的“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吴楚地〞乃为三国时的东吴。“英雄事,曹刘敌〞是说谈论英雄事迹只有曹操和刘备才能与吴国之君孙权匹敌。辛弃疾善借用这样的历史英雄人物来寄托自己对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 王国维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稼轩之词豪就豪在他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军事意象,组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军事意象群,形成了词史上独特的风景线。辛弃疾在军事词上独领风骚,一首首以悲壮的英雄理想为基调的词成就了他的文学功名,以一代爱国词人的高度在中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印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2】韩经太:?宋代诗歌史论?吉林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3】巩本栋:?辛弃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4】张涤云:?中国诗歌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
- 质量管理知识100题(除答案)
- “五四精神”专题党课范文(三篇)
- 巡视巡察整改感悟及体会范文(三篇)
- 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题库完整版(1-180题含答案)
- 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范文(三篇)
- 各行业在2025年五四青年节演讲会上的演讲稿范文(四篇)
- 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四篇)
- 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三篇)
- 苏教译林版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词性转换总结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词汇-总结
- 高中英语75个读后续写高频情绪描写词汇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21种场景句型积累与句子仿写
- 新员工培训的关键细节
- 某公司警示标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