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41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9.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1 导论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21.3 文献综述31.3.1再就业的意义描述31.3.2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分析31.3.3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措施41.4 研究方法51.5 研究内容62 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72.1 概述72.2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特点92.2.1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普遍较低92.2.2失地农民再就业领域窄112.2.3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112.2.4失地农民再就业满意度不高123 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33.1再就业率不高133.2再就业层次低133.3再就业收入不高134 铁岭市失地农民目前再就业

2、难的原因154.1 农民职业技能不高154.2 就业期望过高164.3 社会对农民还存在部分偏见174.4 子女求学等配套保障不够174.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194.6本身技能与当地产业结构脱轨205 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215.1 鼓励自主创业215.1.1 法律法规指导215.1.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法律法规指导225.1.3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225.1.4 提供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创业235.2 回迁补偿245.3 优先提供就业岗位256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与建议276.1 强化职业培训276.1.1影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因素276.1.2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需求分析276.1.3健全失地

3、农民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296.1.4培训经费的有效使用与筹措296.1.5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类型及方式305.2 积极引导就业观念305.2.1引导失地农民进入与农业相关产业305.2.2帮助失地农民以多样化方式灵活就业315.3 形成良好社会舆论315.4 完善配套保障325.4.1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325.4.2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335.4.3完善现有就业信息服务网络335.4.4加强失地子女的教育培训347 结论与展望357.1 结论357.2 展望36参 考 文 献37摘 要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的现象,随着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房价的持续走高,政

4、府为了提高政绩效益,积极发展城市经济对大片的土地进行征收与规划,这也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失地农民人数的进一步的增加。截止至2009年,我够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已经高达4000万5000万,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虽然相关政府考虑到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困难以及土地对其的重要性,在补偿标准方面一再的提高,但是由于农民天生靠土地为生,缺乏在城市工作中生存的相关技能,因此许多的失地农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众多的出口加工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在过去是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企业的业绩与效益的不

5、断下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以及再就业的难度。失地农民作为我国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为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建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许多的失地农民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与再就业的帮助和培训,如此庞大的失业群体不仅会对社会的稳定、地区的治安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更会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率放缓,降低我国向工业化改革步伐的迈进。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指导、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帮助其真正的能够在摆脱失去土地之后的自食其力则变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各个市区的走访,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这些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政府在安置失地农民时所

6、采取的相关措施,以铁岭市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一条能够有效安置这一特殊群体的切实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政府除合理予以货币补偿外,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不单单是一次性的土地出让,这样往往会造成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面临巨大的生活与就业压力,并且由于未来生活的没有保障,对政府的土地征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铁岭市未来的城市规划也城市化进程的推行。各级政府可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医疗以及失业保障机制,保证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问题,帮助农民迅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素质,有效的利用好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真真切切的发挥不同个人的

7、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让他们真正适应城市中的生活,让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依然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从而真正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率,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民就业;城市化进程;铁岭市Abstract Lost territory farmer as our country c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mar

8、ket and housing prices continued to rise,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on large tracts of land for collection and planning, which also caus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to further in

9、crease. As of 2009, I have enough current total of lost territory farmer has high amounts to 40000000 - 50000000, had become very large social groups, which completely lost land farmer, do not work at least above 10000000 people, accounting for 20% of lost territory farmer. Although the related gove

10、rnment considering again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 employment of lost territory farmer and land to its importance in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has been repeatedly rise, but because the farmer is born on land to make a living, lack of work in the city of survival skills, so many lost territory farmer

11、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re often unable to find suitable work. And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many of Chinas expor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in the past is the obtain employment of lost territory farmer major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e

12、fficiency decreases, which is further aggravate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and again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 employment.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in China 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they are our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to pay the huge price, but becau

13、se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economy construction develops is lopsided make many lost territory farmer cannot get effective compensation and employment assistance and training, so huge unemployment population not only to the society stability of law and order in the region, as well as national economi

14、c development brings the huge influence, will make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process rate slowdown, reduce our country to industrialized reform step forward.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guide, guide the employ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help to get rid of the lost land of support oneself become cruci

15、al.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Liaoning province each city to visi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se areas of employ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government in the resettlement of 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has taken relevant measures, taking T

16、ieling city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a effective placement of this special group of effective method of. The author thinks the government except reasonable to monetary compensation,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is not only a one-time

17、transfer, this often leads to lost territory farmer after losing their land faces huge lif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as a result of future life does not have safeguard, the governments land expropriation conflicted emotions, not conducive to Tieling city of the future city planning and process o

18、f implementatio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can be a portion of land leasing, specifically for the landless lost territory farmer regularly re-employment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social medical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guarantee of peasants employment, medical prob

19、lems, help farmer to quickly find a suitable job, enhance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skills, effective use of such a huge surplus labor force, so they really play a different individual skill level,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olved problem of lost territory farmer really make them adapt to city life, l

20、et a farmer after losing their land can still relatively stable life, so as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ccelerate our country city to change a process development rate, for China 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Key words: Lost territory farmer; farmers employ

21、ment; city to change process; Tieling City1 导论1.1研究背景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在我国城市化改革的不断推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于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大量集体土地的征用越来越频繁,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过程虽然是每一个国家都会经历的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是由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的庞大,因此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众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园区的新建,近年来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所谓失地农民是随着程式化进程所诞生的新名词,指那些失去了土地但是却又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农民,是

22、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群体。从国外发达国家程式化发展过程而言,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目前随着我国程式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提速也使得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截止至2009年,我够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已经高达4000万5000万,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尽管有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农民失地后得到的补偿也比较高,但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将近半数的失地农民处于失业或者是待业状态,他们对于城市生活的

23、适应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活那么快。虽然近年来地方以及中央政府会给予失地农民一定的补偿作为从他们这里收取土地的补助,但是即便是在一个经济很发达的省份,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一再提高,以海南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措施而言,以前三年土地收入的总值核定的地价3万多元每亩与现在的规定的青苗补偿款,但是这些补偿款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并且随着地价的一再升值以及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微薄的补偿对于农民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计变成了大问题。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状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的一系列权益,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还处于探索阶段

24、,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为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辽宁省铁岭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帮扶体制,让更多的农民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这一举措截止至2009年已使超过9000名农民从中受益。据铁岭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赵静介绍,从2008年开始,铁岭市总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帮扶体制,将帮扶重心向乡镇街道转移。市总专门设立了农民帮扶救助基金,已筹集到资金49万元;在困难职工及农民比较集中的银州区7个街道和一个乡建立了“帮扶站”,市总帮扶中心按季度对这些“帮扶站”进行款、物配送;在失地农民比较多的凡河镇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对周边地区农民开展就业援助;帮助开原市下肥地乡工会

25、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对外介绍本乡农民外出打工。有了城乡一体化帮扶体制,在开展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及“农民平安度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庆国庆、迎中秋,工会为农民送亲情、共团圆”、“两节”送温暖等活动中就做到了城乡联动,扩大了帮扶面,使绝大多数需要帮助的农民得到有效帮扶。辽宁省在最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已经明确对暂时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为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创造制度政策环境。增加对农民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为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探索有效途径,为离地和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支持。1.2 研究意

26、义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大量的失地农民因为土地被征收而导致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便转化成为我国现在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便如此,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之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以及房价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省市出于经济建设的目的征收了大量的农民土地,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外贸出口以及加工企业的效益的持续下降,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此庞大的失业人数不仅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同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也会降低社会总福利,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近年来越多越多的

27、国家相关部门开始逐步关注我国目前正在不断上升的失地农民,但是更多的政策仅仅是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适当增强征地过程的透明性,这是必要的,但还不是治本的措施。补偿对于失地农民而言由于是一次性的,虽然能够短暂解决其生活问题,但是却无法治本措施,要想真正实现失地农民在市区土地之后在城市就业安家,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建立一套完备、合理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通过提升农民实际劳动技能以及就业观念,从而帮助失地农民更好的去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其旧有的生活观念。因此,政府除了在过去在经济上给予失地农民等额的补偿之外,更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虑,帮助农民切实有效的在城市中安家就业,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

28、提高其劳动素质和技能,并且统筹安排失地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等,保证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问题,在帮助农民迅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的同时,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让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依然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从而真正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1.3 文献综述1.3.1再就业的意义描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而且也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熊永兰(2006)认为各级有关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这关系到我国和

29、谐大局和稳定大局。颜朝晖(2006)则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强调必须重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而再就业无疑是对失地农民补偿的最好手段。赵彩艳(2007)则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可以拉动社会消费,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1.3.2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比如秦莉(2008)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指出社会对农民的认识已经停留在传统观念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杨良松(2009)从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的角度认为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

30、难题的关键在于过去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缺失,结果导致部分农民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结果造成了就业难。此外,吴楠(2007)从法律的角度指出:目前我国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有关法律不完善和不健全也是一个原因。另外,刘安伟(2010)指出部分农民对于工作待遇和环境的高要求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主要因子。1.3.3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措施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措施,学者们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政府必须承担起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责任。比如陈建(2008)、许钊(2007)在他们的研究中,就明确指出:失地农民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失地农民就业的责任,制定合理的政策

31、措施积极推动失地农民就业。潘光辉(2009)认为从国内各地的实践来看,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无法回避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和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失地农民现状的考察、走访以及了解,认为我国目前各地的社会保障试点也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缺乏社会保障的特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模糊,保障方式单一且保障水平过低。 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2-45周云祥(2012)针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现状和发展问题,结合实证研究,从失地农民发展政策,失地农民身份转型、集体经济转型、基层管理组织转型,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及集体经济

32、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创新体制转型和集体经济转型的发展新模式。 周云祥.中国失地农民发展模式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4-77陈亚东(2008)系统考察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探讨了失地农民产生的经济、社会和制度根源,分析了可能导致和已经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 陈亚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重庆为例M.人民出版社,2008:12-87周维娜(2011)指出针对失地农民缺乏技术这一制约因素,政府要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从而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王玉霞(2008)也在她的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存在很严重的用工荒,这种用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生产

33、需要,因而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从而更好的推动就业。第二,从社会的角度来寻找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措施。比如秦莉(2008)指出要切实推动失地农民就业,社会必须对农民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从而帮助他们获得身份认同。姚文娟(2010)则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难题,强调有关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在社会保障上予以保障,从而避免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农民群众转变自身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周宏宾(2009)、何雄浪,何思妤(2011)、杨君(2011)等人的研究,指出农民们自身不仅要加强学习,而且也要改变对有关工作过高期望,踏踏实实,唯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实现很好的就业

34、。第四,也有学者从完善法律和社会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比如王瑜,黄蓓,杨翠迎(2011)、祝昌鸿(2007)、庞建广(2007)等人的研究就代表了这类观点。1.4 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实地走访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实地走访辽宁省铁岭市、沈阳市以及其他地区,希望通过与当地政府有关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获得有关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比较辽宁省不同地区在安置失地农民以及对他们进行培训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研究思维,弥补理论上的缺陷,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借助文献研究,首先对我国之前的安置与补偿失地农民的各类方针政策最系统性的阅

35、读与分析,了解我国近年来对于失地农民的政策的转变方向以及未来的规划,并且对前人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的研究成果做归纳与总结,通过理论与实际层面的结合,使自己的研究能够更加符合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使研究成果切实有效的运用到实际中,而非是泛泛之谈毫无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1.5 研究内容第一章是对我国目前失地农民的数量以及就业、补偿等状况进行简要概述,同时根据目前这一庞大的失业人群,分析文章的研究对策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对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通过自己的实际走访了解失地农民对于目前就业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特点。第三章与第四章是研究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目前存在的

36、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原因症结的探讨为之后的解决与改进措施提供方向。第五章是解读与归纳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第六章是根据前几章所述的失地农民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原因以及目前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有建设性的、针对性的有效对策与建议,切实的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生存与就业问题。第七章则是对全文的梳理与总结,以及对我国未来在失地农民问题解决方案的展望。2 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2.1 概述改革开放至今,20 多年来,2 亿左右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到2002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37%。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 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或超过50%,这意味着

37、未来十六年,有近2 亿农民将转变身份。因此,妥善对待失地农民,帮助他们实现身份的顺利转变就成为当前政府施政的重大课题。丁海燕,张岩,政府怎样善待失地农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15-23从2006年起,铁岭市委、市政府开始了以凡河新区建设为重点加速实现新铁岭、大铁岭的规划,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提出新城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宏伟目标,2009年铁岭市及铁岭县两级行政中心已迁至新区办公。新区规划涉及7个自然屯,动迁农民近7000人,其中六成以上的人员约4000多人具有劳动能力,他们中95%以上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无一技之长,只是想打工赚钱而没有

38、考虑也不敢考虑依靠稳定就业来谋生。刚进新城区时这些人员中只有几十人被有关部门安置就业,其余人员只能依靠自谋职业,而自谋职业的农民绝大多数人靠自己找不到工作,他们基本赋闲在家,依靠政府给予的失地补偿金维持低保水平的生活。熊永兰. 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兰州大学, 2006针对失地农民就业观念陈旧以及缺乏劳动技能等突出问题,铁岭市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就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由市、县两级劳动保障部门对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促进就业的培训计划。

39、其次,由政府出资开展失地农民普惠制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铁岭市由各级政府出资进行培训,在新区先后举办了车工培训、计算机培训、人像摄影培训、美甲、面点、电焊培训,六年来培训和安置失地农民6823人次,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实现了100%的就业和培训。失地农民在家门口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享受到普惠制就业的培训政策,他们看到了自已未来的路,增强了尽快就业和创业的紧迫感,这也为加快新铁岭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近几年来,新区每年都开设10个左右的技能培训班,其中市总工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和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的车工培训,仅首期就招收学员近百人,学员经过铁光集团的实习,掌握了车工技能。地球村计

40、算机培训中心学员也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大多数学员实现了就业和创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铁岭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院校统一联动、相互配合,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培训这一系统工程。 颜朝晖. 中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由于新城区的失地农民数量庞大,单靠政府某一部门或某一培训机构,是很难独立完成这一培训任务的。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并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农民,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协调,送到农职院或职专进行专业培训,政府出资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以取得就业资格;对于有一定专长包括一些能工巧匠,由政府协调劳动局培训中心参照下岗职

41、工政策进行执业资格培训;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民主要送农校培训,由农校聘请院校师资或企业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以取得拥有实用技术的结业证书,至少在本地行政区域生效认可。总之,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院校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有的放矢地共同承担起培训失地农民的重任。同时,市政府还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支持。各级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援助方案。一是提供就业指导,介绍就业趋势和岗位信息,增强农民主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信心。二是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工作机会,引导失地农民尽快就业。三是帮助农民维权,加强对失地农民务工及创业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特别是自2008年1月起我

42、国开始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的培训也打破了过去仅局限于田间地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培训,失地农民开始研读新的劳动合同法,增强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培训工作也被赋予更加广阔而全新的内涵。总之,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失地农民正在摆脱旧的生活习俗,逐步适应新城区的生活方式,实现向城镇居民角色的转换,失地农民正在成为构建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岭市兴办的许多短、平、快的培训和就业项目,使失地农民很快获得了基本生存保障,但要实现农民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富裕,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解决他们的长期教育问题,市政府也正在考虑更长远的规划,根据下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对各类

43、技术人才的需要,建立立足眼前、又意在长远的中高级的技术培训机构,既可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的、优质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也使失地农民逐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武装,使他们在对新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相信铁岭市政府正在探索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出路。 庞建广. 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法律限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2.2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特点 为了准确了解我国目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再就业的特点,对铁岭市的几个区县做了实际调查与研究。本次研究共调查1011户失地农民,共4152人,平均每户3.80人。被调查农民平均28.5岁,其中以25-35岁青壮年居多,占

44、整个调查农民的54.3%,其中学历以初中为主,占整个调查的72.4%,根据笔者与他们的交流以及对当地农户的实际走访中,认为我国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2.1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普遍较低在就业率低不仅仅发生在铁岭市,在我国许多的地区失地农民在就业率低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从铁岭市目前的状况而言,失地农民在就业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就业观念浓厚。这主要是因为失地农民其心理因素造成的,他们认为自认为有当地人的优越感,因此他们对于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不仅是希望企业给予他们的待遇要高,同时还要求在如此高待遇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少的工作时间。这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企业

45、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据笔者的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失地农民对钱少的工作不干,辛苦的工作不干,困难的工作不干,要找钱多、轻松自由的工作。但是在具体了解了他们的文化层次以及教育水平之后发现,他们的文化层次相对于目前城市居民而言较低,同时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自我学习能力也远远不如城市的居民来得那样快。而还有部分人他们对于工厂的工资待遇并没有前者来得那么高,但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务农,早已经习惯了农村种田那种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虽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至少具体操作的事情以及干活的时间是由他们自己决定,不会受到他人的管束与束缚,因而受不了工厂严格的劳动纪律的约束,适应不了加班加点和流水生产线劳

46、动强度大的工作环境,尤其不愿意进厂当作业工人,整天在流水线上进行操作对于他们而言太无聊,并且许多的在工厂工作过的失地农民透露,在工厂里许多的工人因为他们是农村人是农村户口,望望瞧不起他们,企业的老板虽然录用了他们但是有时也是对他们另眼相待,导致他们无法融入到整个集体中,因此最终也选择了辞职。可以说上述这一情况在铁岭市许多的地方都有,而当地的政府虽然是想尽办法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例如有的乡镇联系了几家企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工厂工作相对于农民下田耕地而言其工作时间更加紧凑,工作强度以及工作压力也更大,与此同时类似的工作其薪酬往往不到千元,因此很难有效提升失地农民的工作热情。除了传统就

47、业观念浓厚之外,二是许多的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的错误,他们的坐吃山空的思想严重。因为政府对于被征用土地的村镇,都会按照政策根据具体的土地数量以及大小发给农民征地补偿或者安置补助费,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逐步改善,相关的安置费用以及补助费用也越来越高,并且有些大城市采取分房的策略,在如今我国房价如此高的情况下,一户农民往往可以分到数套房产,其价值可想而知。而有部分富裕的村还会定期发给农民一些福利分红,有部分失地农民依赖征地款、福利分红、出租房屋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平时有空多以搓麻将、打扑克度日,如此舒服惬意的生活相对于城市居民每天的固定上下班以及繁重的生活压力与高速的生活节奏,对于他们而言何乐而不为。三

48、是依恋土地留恋一产。有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知识较低的劳动力,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较差,并且因为居住岁月的久远,他们对于土地本身也有一定依恋之情。他们认为自己除了农业生产外,并不具备其他能够在城市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劳动技能,并且因为年龄的关系无法再去接受培训或是做繁重体力活了,因此笔者发现许多的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了之后,依然选择继续承包土地耕种。与此同时,那些具备一定其他技能的农民受制于目前铁岭市的劳动力过剩,并且失地农民其本身的技艺以及学历也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比,而失地农民的劳动素质与社会中其他阶层相比又普遍较低,要实现就业仍十分困难。2.2.2失地农民再就业领域窄耕地被占用是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

49、化的需要,也应该是失地农民分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的过程。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使得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由于失地农民其人力资本偏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在很多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有效的得到普及,特别是农村地区,许多的家长往往不希望子女去上学,他们依然抱有传统的观念希望子承父业,子女在家里继承祖祖辈辈的事业继续以种田为生。这也是导致目前铁岭市失地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我国权威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者占54.17%。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

50、展以及近年来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我国众多的工厂以及加工企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也在大大提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岗位正在逐步缩减。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其招聘的员工对学历要求往往至少高中甚至大专毕业,这对于学历本就较低且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而言,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极为困难。2.2.3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 虽然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为发展主体,但是由于失地农民无论是在学历、就业压力还是对就业环境的要求以及就业观念而言都要比从其他偏远地区来到铁岭市打工的农民而言差许多,并且正如之前所调查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失地农民其文化水平较低,而目前许多工资稍微高点的工厂往往对员工的学历至少是高中

51、或者大专以上,同时还要求有一定工作经历或是某方面的技艺。而失地农民由于长期务农以及家庭观念等综合因素下,往往不适合于上述工作,国家对于失地农民的培训以及再就业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众多的失地农民即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也非常的困难,再加上他们没有很好的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无法通过应聘之外的有效渠道获取更好的职业需求,因此多方面的因素的共同努力下,导致了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2.2.4失地农民再就业满意度不高 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希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外来人口相对于城市内部的农村人口,更加能够吃苦耐劳,对于生活

52、环境、工作环境要求较低,同时他们往往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对于薪酬要求要较低,因此许多的工厂以及企业他们更加愿意吸纳外来人口而非是本地居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困难程度,尤其是对那些以种养为主,年龄偏大,并且缺乏一技之长,同时对于新技能的学习较为缓慢的失地农民。因此,综合收入、就业环境、就业需求以及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外界因素以及失地农民本身的就业观念造成目前铁岭市失地农民对于目前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尤其是对再就业的经济因素的满意度较低,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失地农民对于目前国家所提供的或是自己出去寻找的再就业岗位的待遇不太满意,认为这些工厂或是企业所给予的工资以及

53、工作环境与工作时间,远远不及其在过去种地所获得的报酬,并且种地相比较工厂或企业的工作环境来得更加自由,时间也能够随意支配,而非像如今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是固定的。3 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1再就业率不高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虽然他们因为土地的征收国家给予其一定的补助,并且随着国家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出台的新政策,将会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补助以及工作上的支持。但是从目前铁岭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状况而言,在就业率低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目前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以及对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上的不足,没有足够认识到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困难以及他们对于再就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是

54、失地农民对于目前现状的安逸以及因为其本身的学历、就业经验等更方面因素,导致许多的企业以及工厂往往不太愿意招收失地农民,而愿意大量吸纳那些由偏远地区进程的农民。3.2再就业层次低 正如之前调查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铁岭市失地农民因为其家庭影响以及世代务农的原因,往往家庭中的子女读到初中或者是高中便会早早辍学帮助家里进行耕种。因此许多的失地农民的学历往往偏低,根据调查结果,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其知识结构与层次偏低,往往对于学习新知识以及对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差,再加上他们长期的在家务农而非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导致他们常常无法很快的适应目前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型工厂的工作环境,因此他们只能在一些就业层次比

55、较低的行业中谋得一席之地,因为这些就业层次较低的行业无论是对于就业者的学历、实际社会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而言都要求比较低。3.3再就业收入不高没有就业的压力便没有就业的动力,没有高学历在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很难寻求到一份比较高收入的工作,再加上失地农民因为在土地征收之后往往能够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他们对于再就业的问题以及工作压力都要远远小于其他人群。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劳动技能,同时又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以及完善的再就业的培训,因此他们从事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是处于较为低端的产业,其收入自然便会比较低。4 铁岭市失地农民目前再就业难的原因4.1 农民职业技能不高 农民职业技能

56、不高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工资低的主要问题。要可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题,除就业安置外,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虽然铁岭市近年来针对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项目开展了不少,包括专项的针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会以及众多在就业机构的大批建设,但是从目前实施的效果而言不甚理想。并且许多的失地农民培训专场遭到了“冷落”。农民培训“冷场”有很多现实的原因。比如,参加培训的农民中,绝大多数是“70后”农民,“80后”、“90后”仅占三成左右。为何新生代农民对免费技能培训不热衷?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了解到,许多的新生代的失地农民因为在之前专门的职校或是技校学过相关的培训,获得了一定级别的证书,而政府所举办的专场

57、培训因为是面对所有失地农民的,因此培训的级别较低,往往这些“80后”、“90后”失地农民不太愿意参加。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企业上班的农民可以通过企业报名,但是有些企业对培训业务不太重视。一些企业受农民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强的影响,培训投入后,留不住人,不愿加大培训投入。同时虽然铁岭市自2006年以来一直对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给与相当高的重视,但是由于许多部门都在抓,如劳动部门、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工会和院校等机构都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开展了针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虽然多部门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强大合力,但由于培训补贴资金的投向和数量相对分散,导致出现失地农民重复培训、多

58、头培训现象,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燕玲曾经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辽宁省参与培训工作的部门有9个,各部门自成体系,没有统一的协调。”培训的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从农民培训的规划到资金投入的力度都与理想状态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除了失地农民本社的最初职业技能低之外,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混乱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民无法得到有效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造成如今职业技能较低的局面。4.2 就业期望过高 根据笔者在对众多失地农民以及铁岭市的相关分管部门的负责人调查中了解到,大批失地农民参与就业的主动性不强,即“心理失业”,是生成“食利阶层”群体的首要原

59、因,并且他们往往对于就业期望比较高,认为当下的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太适合他们的要求,造成失地农民期望过高,对于目前政府所提供岗位不满意的的原因,首先是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落后。一些人不愿意到工厂工作,认为工厂管理太严,工作时间紧张、节奏快、没有自由,有人甚至认为与外地民工在一起工作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加上这些人多数有房屋出租收入或村集体经济的分红,暂无生活之忧,因而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到工厂里去工作。其次,技术结构性失业突出。近年来,随着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失地农民大多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难以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第三,外来务工人员的

60、冲击。东莞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类人才和农民,不可避免地对本地劳动力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专门研究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学者丁力认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洗脚上田”,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想观念,仍然滞留在原有水平而难以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识消极,仅仅依靠出租房屋和集体分红维持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还不如过去做农民的时候,这其实是生产力的倒退。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其消极影响甚至会波及这些人的后代子孙。此外,笔者了解到在铁岭市曾经有些区县为了能够为失地农民安排适宜的岗位将一些在当地

61、企业工作的外地民工辞退,安排本村失地农民就业,但是,有的人没干两个月就甩手不干了,理由是工作累、不自由、工资低等。一些年轻人中学毕业甚至大学毕业后,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无法就业,而选择在家呆着吃“老本”。目前这类人虽然数量不大,但已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加之农村集体资产普遍已实行股份化改造,农民持股“生不增、死不减”,用不了多少年,这些“食利阶层”的就业及生计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难题。 吴楠. 征地中农民权益法律保护之研究D.华侨大学, 20074.3 社会对农民还存在部分偏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的日益凸显,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虽然随

62、着国家近年来的宏观调控以及不断努力减少城乡差距的带动下,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也逐步意识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民,他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大的推动力量,因此对于城市居民对于农村居民的歧视现象正在逐步减少,但是尽管如此在我们的身边,特别是在城市之中,确实存在着对农民各方面的歧视。在地铁上,一些市民不愿意坐在穿着简陋、携带大包小包的农民身边。在教育方面,不少城市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农民的孩子一起读书。总而言之,城市市民总想和农民划清界限,不愿和农民多接触交流,觉得和农民的过多接触就是贬低自己的身份。种种实例可以证明,对农民的歧视确实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少部分

63、人认为农民是处于社会底层人士、是弱势群体。而这些歧视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将大量的精力、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而忽略了农村居民的待遇的提升,特别是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虽然近年来对于其土地征收的补偿款在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依然与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最近几十年,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世界观开始逐渐转变。以钱为本、以钱为纲、以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思想开始蔓延。一部分人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强了,而开始看不起那些经济上处在弱势的群体,甚至从看不起成为一种歧视。不过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对于农村改革以及建设的新气象

64、,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歧视越来越少,并且也越来越尊重他们。4.4 子女求学等配套保障不够教育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地农民子女求学等配套保障的缺失不仅仅出现在铁岭市,在我国其他省市也同样如此,最近在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受城市现有校舍、师资瓶颈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制约,部分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子女,依然被排斥在城市学校大门之外。国家虽然明令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但是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很多外地家长都交了“外籍费”,有的高达4000元。据北京部分打工子弟学校负责人透露,他们也已听说打工子弟学校免学杂费的有关消息,但目前政府部门正式政策尚未出台。一些学校新学期依旧照常收取了

65、学生的学杂费,也有个别学校本学期没有收取学杂费,等待有关政策。这些学校负责人表示,已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免学杂费的可能性最大,未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是否也同样免学杂费,目前尚无定论。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求学,一般有三种途径:进公办学校,这是国务院通知要求的主要解决方式,也是农民子女最渴望能进的学校;进民办学校,包括经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进未经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虽然这些“学校”没有达到办学条件要求,但由于政府无力投入经费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而农民子女有上学需求,于是继续存在。目前就笔者所了解到的在铁岭地区,未经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要远远超过经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资质、教学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的多方面都远远不及许多公办或者是正规的私立学校。造成上述子女求学等配套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